浅谈小学数学学习习惯的养成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haohaoy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当代教育家叶圣陶曾明确指出:“什么是教育?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习惯是指个体在学习过程中经过反复练习形成并发展,成为一种个体需要的自动化学习行为方式。习惯有好有坏,习惯养得好,终生受其益,习惯养不好,终身受其害。当前,许多数学课堂由于过分追求自主学习,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学生的个体学习逐渐弱化。而数学学习习惯的养成,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习效率;更有利于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笔者认为,小学阶段课堂教学进行数学习惯养成是每一个数学老师的重要责任。下面,谈谈个人的点滴做法,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养成预习的习惯,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在一些学校,大多数的数学老师没有布置学生课前预习的习惯,学生也没有预习的习惯,更有些学生根本就不知道要上的课在课本的哪一页。数学课本,更多的成了学生的课堂练习本。其实,有效的预习,能提高学习新知识的目的性和针对性;可以提高孩子课上听讲的效率,改变被动学习局面;同时也是提高学生自学能力最有效途径。数学学科的学习,要十分重视课前预习习惯的培养。如从小可以培养孩子课前将要学习的新知识仔细看一遍,弄清例题所讲的内容。回忆与之相关的旧知识。动手画、圈知识要点,对不理解的新知识,用色笔画上记号;对概念、法则、定律和性质要逐字逐句推敲、仔细品味。对有些课上没有条件、没有时间做的活动,也可以让他们课前去做。如要学习统计表,可以让孩子课前收集、调查好一些相关数据。久而久之,可以培养学生严谨的学风和良好的自学习惯。当然,也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置问题,诱导学生带着问题理解教材。如学习《质数和合数》一节中关于“质数”、“合数”概念时,应根据概念性较强的特点,可在预习环节设计思考题:①什么叫质数?最小的质数是几?②什么叫合数?最小的合数是几?③1是不是质数?1是不是合数?为什么?鼓励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带着问题积极思考,唤起强烈的求知欲望。对于一些难理解的数学概念,可先让学生举一些具体的例子来说明概念,以帮助学生形象化理解概念。例如对“因数和倍数”的理解,要求学生可以根据课本的例子,自己举出同样的例子:4×5=20,4和5是20的因数,20是4的倍数,也是5的倍数;6×3=18,6和3是18的因数,18是6的倍数,也是3的倍数等,然后课上交流。表面上看,是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实际上是让学生在用具体的例子理解概念。学生在预习中就能粗劣地理解所要学的知识,为新知打下坚实的基础,提高了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养成倾听的习惯,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课改后的课堂热闹非凡,仔细一看,却是说的多,听的少。特别是低年级课堂,学生不善于与他人交流,更谈不上良好的倾听。这里的听,应包括两方面的意思:一是指在课堂上,精力要集中,不做与学习无关的动作,要认真倾听老师的点拨、指导,要抓住新知识的生长点,新旧知识的联系,弄清公式、法则的来龙去脉。二是要认真地听其他同学的发言,对他人的观点、回答能做出正确的评价和必要的补充。
  在培养学生良好的倾听习惯时,笔者认为至少要让孩子们做到:1、保持安静:在对方讲话时尽量不要插嘴,更不要随意打断别人的话,保持安静,直到对方把话说完。2、专注:在倾听的过程,不要做其他的事,暂时把手中的活儿放下,不要眼睛看着书或东瞧西望显出心不在焉的样子。3、目光接触:双方沟通时,保持目光接触,对沟通质量有着明显的影响,目光的接触通常是希望交流的信号,表示尊重对方并专注倾听。4、其他体态语言:在听的过程中可伴有一些体态语言向对方表示你在认真倾听对方的讲话,如身体微微前倾,微微点头,微笑、关注之类的眼神、表情及简短的语言表示赞同;或食指、中指做“V”状,或大拇指上翘表示祝贺……随着学生倾听习惯的形成,学生就可以觉察到自己的进步,更加可以激发他们学习倾听能力的热情和自信心,实践证明,学生学习的效率都能大大提高。
  三、养成质疑的习惯,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
  古人云:“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爱因斯坦也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远比发现一个问题更重要。”小学课堂的学生,不善于质疑是他们的共性。其实,质疑是学生探索知识,发现问题的开端,培养学生质疑的精神,是诱发学生创新欲望,创造动机的切入点。在教学中,教师应启发学生随时把自己的疑难问题提出来,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习惯,根据学生的质疑,教师有针对性地给予疏导、释疑、解惑,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让学生质疑成为教学的引线,教师因势利导及时组织讨论。如在教学《2、3、5的倍数的特征》时,有一位平时很善于观察的学生就提出质疑:“是3的倍数是各个数位上的数的和是3的倍数,那么各个数位上的数的和是9的倍数一定也是9的倍数吗?”这个问题提的非常有意义,学生一旦知道了原因,也就等于掌握了检验的道理。因此,教师可及时地表扬这位同学的敏思善想。然后抓住这宝贵的教育契机,将问题留给学生小组讨论,最后学生得出结论:各个数位上的数的和是9的倍数一定也是9的倍数。这位学生在得到了满意答案的同时又受到老师的肯定,极大地诱发了同学们的质疑,学生的创新意识也能不断发展。
  总之,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习知识、培养能力、发展创新意识的重要条件。学习习惯的养成不仅直接影响学生当前的学习,而且对今后的学习乃至工作都会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作为一线教师,对学生不仅要“教”,而且要“导”,不仅要教给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更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其他文献
职业技能鉴定在各大院校尤其是职业院校的推行,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技能水平,对职业院校的课程设置、师资结构调整、学生就业等方面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就职业
【摘 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电能在人们的生活中作用越来越大,而市场经济体制的变革,使得电力市场中企业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为了提高电力企业自身的竞争力,企业管理者必须通过有效的手段,提高工作人員的服务水平,这也才能提高电力市场营销水平,才能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本文对电力市场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对优质服务在电力市场营销中的作用进行了介绍,还对电力企业提高营销服务质量的策略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电力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实施,现阶段的小学数学教学已突破传统的桎棝,更为注重学生自主探究性精神,促进多种如创新能力、交流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判断思维能力等等多种能力的启迪和培养,全面保进学生的综合数学能力和思维的形成与发展,使课堂真正成为孕育思想、启迪智慧的摇蓝。  【关键词】小学数学 小学生 数学能力 启迪 培养  新课标明确出要使学生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的多样
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历史时期,扎实做好本职工作,加速学校体育改革和发展的步伐,使体育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真正占有一席之地,发挥体育在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中的积
【摘 要】在国民经济日益迅速发展的现代,建筑业成为了重要的支柱性产业之一,随着建筑节奏的不断加快,水平的日益提升以及规模的日渐扩大,更需要加大建筑工作的监督和控制力度。但是现如今的建筑工程质量监督工作还存在着诸多问题亟待解决,例如管理体制的不完善,监管法律法规的不健全和较弱的监督执法能力,这些都对监督工作造成了很严重的影响,并出现了许多不良后果。本论文就针对监督工作出现的这些现状进行简单分析,旨在
【摘 要】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对于提高土壤肥力、改良土壤结构以及土壤的可持续运用中,均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并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了给生态系统减少压力,使其呈现健康稳定的状态,对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的概念、分类与技术方法进行了相关探讨和分析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概念;技术方法  生态恢复是指生态系统的自动化,减轻负荷压力,通过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进而促进组织、恢复的一种正常有序发展的状态,
作为影响教师行为的一项重要因素,教师情绪被越来越多地关注。教师情绪不同,课堂教学效果也会不同。教师积极情绪有益于教师自身发展,学生和课堂教学效果,消极情绪则阻碍了良好课
提升学生的道德探索能力,故事教学是加速促进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有效途径.通过故事教学,学生积累了生动的故事形象和曲折的故事情节,想像的空间更为广阔,对世间人物、人性的
三角函数是高考的重点与难点,公式相对较多,应用比较灵活,不少学生由于公式使用不恰当,常常陷入纷繁的运算中,在解答某些三角题的时候,若能仔细观察题目,注意与已知条件的联系,实现等价化归,采用整体思想进行求解,往往能起到很好的效果。本文将通过分析一些高考题说明整体思想在求解三角函数问题中的重要性。  1.关注公式及其变形,整体求解  当题中出现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公式中的 ,  时,将它们看成整体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