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市社区体育现状与对策研究

来源 :体育时空·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xinli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81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3)10-000-01
  摘 要 针对北海市社区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的现状及社区体育的场地设施、影响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要因素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些可行性建议,为北海市社区体育的发展提供有益参考与理论依据。
  关键词 社区体育 现状 因素 场地设施
  一、前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同时各种压力亦随之增大,而能够缓解这些压力,最经济有效的方法就是参加体育锻炼。社区体育就其独特的优势吸引着这类人群的加入。社区体育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是提高人民群众体质和健康水平的重要保障,是开展健身运动工作的重要载体。
  二、结果与分析
  (一)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的基本状况
  1.年龄结构
  调查中发现:北海市参加社区体育活动的人口年龄不平衡,参加社区体育活动的多是老年人和中年人。青少年相对少,出现这些情况的主要原因是:中老年人的子女都已长大独立,不需要花很多时间在照顾子女上。劳力活动也少做了,生理机能开始退化,身体疾病频频出现,体重也在有增无减。这时候,中老年人意识到身体健康的压迫感。而青少年要工作和学习,在时间上相对中老年人来说要少。
  2.运动的时间与周期
  据调查显示,北海市居民每周参加体育锻炼活动在7次以上,且每次运动时间超过30分钟的男居民所占的比例很大,女居民占的少;而每周的体育活动不参加或参加2次以下的,每次运动时间在30分钟以下的男居民占16.1%,女居民则占19.0%。说明了社区居民参加体育活动的科学性还不够,对如何进行体育锻炼的科学方法了解甚少[1]。
  3.参加体育活动的项目选择
  调查显示,北海市居民对体育锻炼项目的选择排序依次是散步、跑步、太极拳、篮球、羽毛球、乒乓球、健身操、游泳。从性别来看,女性会倾向于运动量较小、对抗性弱的散步慢跑以及具有表演性的健身舞、健身操、太极拳等项目。男性则选择运动量大,对抗性较强的项目,如跑步、篮球、羽毛球、乒乓球等。散步和跑步都不受场地器材的限制,便于进行,且运动强度也比较容易控制。所以,散步和跑步成为了男女居民所喜爱的健身项目的首选。
  (二)影响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要因素
  影响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的因素有个人因素及外在环境因素。个人因素包括:工作繁忙,压力大,家务也比较忙,导致没有时间参加锻炼;工作太累;对体育活动没有兴趣;不懂得锻炼的方法等等。外在环境因素则包括:没有场地器材进行体育锻炼;没有人组织指导锻炼等等。
  1.个人因素
  影响北海市社区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的个人因素是居民工作忙,且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的意识较差,对科学进行体育锻炼所了解的知识太少等,从这可看出,北海市社区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及社区对居民的凝聚力还较缺乏。这些个人因素导致居民主观性地不想参加体育运动及没有参与运动的迫切性。
  2.外在环境因素
  影响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的外在环境因素:一是因为没有场地器材进行体育活动;二是没有人组织指导锻炼。由此看来,居场地设施的不足与组织指导的欠缺已成为妨碍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的主体。
  调查显示:有6.4%的居民对所在社区的场地设施供应表示满意,10.3%的居民表示对所在社区的场地设施基本满意,但是对所在社区的场地设施表示不满意的竟达83.3%。由此可见,北海市社区供给居民享用的场地设施还远远达不到居民的需求。这是经费不足或政府的不重视所落下的病根,再有就是组织管理的不科学性,没有科学地利用到一些已有的体育活动场所[2]。
  三、建议
  (一)强化政府职能,加大宣传力度
  促使政府重视社区体育,把社区体育建设纳入城市精神文明建设之中,并研究体育工作的开展与实施,成立体育工作领导小组以及体育协会等。加强对社区的建设,专门成立社区中的体育活动管理机构,加强社区体育的组织管理工作。保证一定的体育事业经费和基本建设经费,不断改善居民参加体育活动的硬件设施;聘请专业的社会体育指导员;组织举行社区内的或社区与社区之间的各种体育休闲比赛活动,增强居民的体育积极性。
  (二)政府出台相关政策,提高现有场地与指导员的利用率
  政府通过立法对学校、单位等的体育场地设施,以各种形式向社区居民开放,并进一步加强社区内学校、体育馆等不同单位的合作,以实现体育指导员、体育场地设施等资源的共享,弥补社区体育场地设施与专业体育指导员的不足,为居民创造更好的体育健身条件[3]。
  (三)加强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的协调发展
  加强学校体育的发展,对开展社区体育有着重要影响。社区体育的主体是社区内的所有成员,包括了学校的大、中、小学生。学校体育可以让学生从小开始接触体育,学习掌握体育的基本理论知识和锻炼方法,从小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体育能力;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兴趣;为扩大社区体育人口作铺垫[4]。更可以让学生走进社区,指导居民参加体育活动,做社区体育指导员的后备资源。
  参考文献:
  [1] 高军.嘉兴市社区体育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4(4):108-112.
  [2] 高林洲.浙江省城市社区体育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J].浙江体育科学.2004.26(6):42-45.
  [3] 温继怀,向政,李可可.湖北少数民族地区城市社区体育现状与对策研究[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05.19(3):52-53.
  [4] 张红岩.关于加强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协调发展的探讨[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5.23(3):122-123.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G852.9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3)10-000-01  摘 要 本文研究的是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小学体育教学应用中的一系列问题。文章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小学体育教学应用中的整合创新问题、组织形式问题、内容选择问题三个方面针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问题进行了简要的探索与分析,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相应的见解和建议,希望对小学的体育教学活动的高效
中图分类号:G81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3)10-000-02  摘 要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使社区体育也发生了很大变化,本文就社会转型后社区体育的发展特点、现状、趋势等进行了调查、论述。  关键词 社会转型 社区体育 特点 趋势  社会转型给我国的社会体育及社区体育都带来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使社区体育得到了更快更好的发展。社区体育就是以城市社
中图分类号:G81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3)10-000-01  摘 要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完善,业余体校的内外环境也发生了深刻变化,给业余体校的管理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科学的训练与管理将对业余体校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本文就基层业余体校的科学管理谈谈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 业余体校 存在问题 管理对策  一、当前基层业余体校
中图分类号:G806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3)10-000-02  摘 要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等,对陕西省8所高校大学生体质测试的数据进行统计对比分析,旨在了解大学生体质现状,找出陕西省高校大学生体质与国家大学生体质测试标准之间的差距,为进一步提高大学生体质提供参考。  关键词 陕西省 高校 大学生 体质状况  近年来,我国学生体质状况
如果当你听说一个掌勺的大厨变成一个文艺工作者,我们可以说他是有潜力并没有被挖掘,给予他的是一片赞美声;如果当你听说一个掌勺的大厨搞了IT,我们在惊叹之余,给予的也只有“啧啧”声了。当然,不能说大厨没有这个能力,但是跨界转型,真的可以这么简单吗?  在北京,很少有人没吃过湘菜。在2006年左右,湘菜馆就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兴起了一大批知名的餐饮品牌,在北京工作的人都以吃湘菜为美。可近两年,心细的人
中图分类号:G81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3)10-000-02  摘 要 社会体育是相对于学校体育和竞技体育,是群众参与,以提高群众生活水平,促进身心各方面健康为主要功能。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体育的发展越来越受到群众关注,其涵盖的领域会越来越宽泛。高校体育是学校体育的最后阶段,如何接轨社会体育,促进社会体育的进一步发展,是高校体育的一项重要的任务。在高校体育教学
中图分类号:G81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3)10-000-01  摘 要 本文在考察安康农村学校和典型案例的基础上,运用文献资料法、典型个案调查法、访谈法等方法对安康新农村体育服务体系中的农村学校体育发展模式进行了全面分析,总结出农村学校体育的发展模式有:农村学校为当地村民提供体育服务,学校场地设施免费向村民开放的模式、为附近村民提供人力服务的模式、学校体育场地(馆
中图分类号:G81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3)10-000-01  摘 要 “北冰南展”是我国冬季项目发展的重要战略。上海市成功承办2012短道速滑世锦赛对我国“北冰南展”战略的实施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研究表明:通过成熟的市场化赛事运作;通过冰雪俱乐部制,建立一支稳定、数量可观的冰雪运动爱好者群体队伍;运动队经费来源的多元化与“教体结合”的管理方式等方式,可以促进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