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规划背景下地方政府公共产品供给中职能转变的对策建议

来源 :群文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bos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问题提出
  中国正处于十二五改革的初期。针对“十二五”开展的背景,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迟福林指出:当前,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主要反映在消费主导时代、公共产品短缺时代、人的自身发展时代。为什么要实现发展方式转变,为什么提出第二次转型与改革,为什么说“十二五”处于历史性转折的关键五年?重点就在于时代背景发生了重大变化。 如何改善公共产品的短缺问题关系到十二五改革的成败与否。因此,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中国政府亟需把重点从拉动消费需求转变到破解公共产品的供给困境上,以释放公共产品短缺带来的社会需求。
  二、职能缺陷
  从政府职能的角度看,公共产品的短缺主要是由于当代中国政府职能转变的滞后所致。政府的既有职能虽然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对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起到过积极的推动作用,但随着时代的变迁,中国社会的改革与转型,国际环境的日新月异和理论基础的完善与发展,政府在公共产品供给中的职能逐渐显露出种种弊端与缺陷,现归纳总结其中主要的三点如下:
  (一)公共产品供给的手段以管制为主
  长期以来,中国政府在提供公共产品时主要采取管制的方式。可以说在公共产品领域始终充斥着“计划”的色彩。对于纯粹的公共产品例如国防、传染疾病的防治等,政府独自担任了制定规则、生产和提供的多重角色,其产品的质与量几乎完全取决于政府投入的多少。对于准公共产品例如高等教育等,政府在承担部分成本的同时向社会收取一定费用,而收取费用的多少本身亦由政府决定,即政府的价格管制。由此可见,政府对公共产品的生产和提供具有垄断的权利,规避了市场竞争。施行这样的手段固然具有一定的历史渊源和现实意义,然而其弊端也显而易见,主要表现在以下三点:一是,政府管制导致公共产品的供给价格高昂;二是,政府管制引发公共产品的供给效率低下;三是,政府管制不利于公共产品领域的革新。
  (二)公共产品供给的模式以补救为主
  所谓“补救”指的是:公共产品以事后供给为主,即公共产品的短缺引发了广泛的公民需求或经济社会问题后,政府才着手规划新公共产品的供给,以弥补业已形成的损失。当代中国政府的公共产品供给的模式主要以事后供给——补救为主,很少采取积极主动的姿态调查评估公民需求和社会发展趋势,从而事先供给公共产品,转变公民的需求结构。我国公共产品供给的补救模式已体现出诸多弊端,例如供给成本高昂,对社会问题的反应滞后,公民需求的满意度低等。
  (三)公共产品供给的目标全面而分散
  公共产品的供给水平是衡量一个社会发展程度高低的重要指标之一。改革开放以后,我国政府才开始逐步意识到公共产品供给对国家建设与社会进步的重要性,但正确的指导思想与合理目标的形成仍需要一段较长的时间。
  当前我国许多地方政府对公共产品的供给仍抱有一种求全责备的心理,盲目追求“大”、“多”、“全”。虽然地方政府希望提供更全面充沛的公共产品来满足民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是过分追求这一点必将导致公共产品全面而分散、量多而质劣的缺陷;导致“千城一面”,地方特色不突出,地方优势难发挥的弊端;引发资金使用效率低下,资源浪费严重等后果。
  三、对策建议
  在公共产品短缺的时代背景下,为了更好地实现十二五期间的改革目标,有必要针对上述现状与问题从公共产品供给的手段、模式与目标三方面为当代中国政府的职能完善与转变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一)公共产品的供给应引入竞争而非单纯管制
  公共部门中竞争的好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四方面:一是,竞争最明显的好处是提高效率:即投入少产出多;二是,竞争迫使公营的垄断组织对顾客的需要做出反应;三是,竞争奖励革新,而垄断扼杀革新;四是竞争提高公营组织雇员的自尊心和士气。 因此,采用竞争方式提供公共产品时,有利于提高产品的数量与质量,同时保障公共产品更符合公民需求,资源配置进一步优化。
  (二)公共产品的供给应注重预防而非补救
  在公共产品的供给中注重预防,有利于减少政府对社会问题的反应时间,降低问题引发的政治、经济、社会成本并且更好地满足公民的物质文化需求。
  采取预防的模式供给公共产品可以主要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一是,定期调查统计公民的社会生活现状,合理评估公民需求。政府应以积极主动的姿态,定期在不同地区开展抽样调查统计,了解不同阶层公民的生存现状、生活问题,评估公民需求和公共产品的匮乏。
  二是,根据公民需求的评估,适度整改、翻新低效的或损毁的公共产品。基于公民需求的评估,政府可遵循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采取不同方式解决问题——对于资源配置不当,使用效率低下,且无法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公民需求变化的公共产品,政府应及时整改或拆除;对于需求量较大但出现损毁现象的公共产品应尽快翻修并定期维护,以保障其价值最大限度的发挥。
  三是,根据公民需求的评估,采取试点方式,逐步新增公共产品。基于公民需求的评估,政府可适当新增无法通过整改或翻新方式获取的公共产品。
  (三)公共产品的供给应突出地方特色而非全面全能
  公共产品的供给不应刻意追求“大”、“多”、“全”,而应与地区的地理位置、资源条件、经济实力、人口状况、公民需求和发展方向等相结合,做到“三要”:要突出地方特色与地方优势;要集中利用财政资源,避免资金浪费;要采取监管和绩效考核等方式,防止公共产品走入“面子工程”、“形象工程”的歧途。
  (作者单位:中技国际工程有限公司)
其他文献
制药工程专业是一个以化学、药学和工程学为基础的交叉应用学科,本科教育中所培养的是能够完成药物生产、制药工艺流程的优化、药物生产管理等多方面工作的应用型人才,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工程技术基础知识。制药生产中对于生产工艺、流程及设备的主要表达方式之一就是用图纸,因此,绘制和阅读图纸即为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项技能。结合专业培养要求学生既要具备工程图学基础知识,还需要掌握制药生产的平面立面布置图、工艺流程图、设
期刊
摘要: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過程。在新课改下,教师要用科学发展的观点,不断采取多种形式的语文教学活动,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他们审美、探究的能力以及他们适应未来学习、生活和工作的能力。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做到“实”学和“活”用相结合,“钻进去”和“走出来”相结合,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为培养跨世纪人才,竭尽自己的绵薄之力。  关键词:语文素养;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23
2000年,我离开了抵押贷款行业,作为第一批销售员加盟到WorkStride公司.也就是从那时候开始,我发现杂志报刊上有关千禧一代及其特点的文章突然大量出现.每当看到这样的文章,我
期刊
本文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新形式下通过探究和分析河北省高校在思政工作中的不足,以此为依据来探讨出构建河北省高校教师思想政治教育育人新模式,以此来促进京津冀一体化模式下
道教,是从我国古代巫术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种宗教.它始于汉代,历经魏晋南北朝而逐步完善,在唐代获得长足发展,开元末、天宝年间尤为兴盛.作为中华本土自创的一种宗教,在它长期
期刊
摘要:戏剧教学是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但目前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没得到应有的重视,在教学方法上只重视文本解读,而忽视了对剧本的深度挖掘。应将“课堂剧”应用到中学语文教学,重视研究性学习方法和个性化教学方法。  关键词:戏剧教学;课堂剧;研究性学习;个性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7-0226-02  戏剧作为文学的一种体裁,“因其自身
选人用人,责任重于泰山。只有把责任融入选人用人全过程、铭刻在每一位领导干部心中,才能构筑起坚固防火墙。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防止干部“带病提拔”的意见》(以下
期刊
日本管理学家大前研一对比研究日本企业和美国企业后,发现一个现象:多数企业在成长当中都会出现瓶颈。比如美国企业有几个关键节点,规模分别在1亿美金、10亿美金、100億美金这几个节点时,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停滞,经过一定的调整再往前发展,而日本的企业大概到1000万美金的时候就会做一个调整。通过过对比这两个国家的企业,他发现主要原因在于:(1)人才基础不同;(2)不注重专业人才引进和培养;(3)创业者缺乏
速度快、覆盖面广且易为公众喜爱的影视媒介不仅可以带来可观的经济收益,还可以承担起文化传播的效力.我国影视文化产业的发展一直比较滞缓.本文通过分析“探究公众对影视文
摘要:在教育事业不断发展的今天,教育评价已经越趋成熟,对于教育评价的研究也逐渐被人们所重视。而课堂评价作为教育评价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逐渐走入学者的视野,但是现在我国对课堂评价的研究十分零散,并没有形成系统化的研究。在数学课堂评价上的研究也是如此。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课堂评价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7-022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