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

来源 :金山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jbxgb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老李,你说孙是孙,爷是爷,孙辈不能为爷辈,爷辈不能是孙辈,对吧?老黄像个好学的孩子似的歪着脑袋瞅着老李,这样问。
  咋不对,爷爷永远是爷爷,孙子始终是孙子。老李思忖,你老黄挖坑让我往里跳呢,这么简单的问题!
  老李突然想到了什么,孙子大了有儿子,儿子大了又有儿子……哈哈,你我不都孙子熬成爷了?!
  俩退休老头在秦淮河边的鬼脸城公园,倚靠于一块“鬼脸照镜子”石头上,对着那一汪水,照“镜子”,晒着懒洋洋的太阳。
  如今生活条件好了,俩老哥六十岁退休,依然满面红光,看上去也就五十岁出头。儿女都大了,各自有了小家庭,都忙碌了。刚退下来,俩老一时未找到发挥“余热余威”地,经常不约而同聚一块拉呱,投机投缘得很。他们将道听途说芝麻小事,经舌头一滚,添油加醋,能滚出个大雪球一样的故事来。
  老黄,曾经是天京监狱的一线管教主管,退休前,监狱念及老黄苦劳一辈子,给他晋升一级警衔上了副处,一级警督了。得到组织认可,老黄很满足。老李是退休老师,忙活了一辈子,退休时职称是小学高级教师。
  老黄,我给你提个意见,你别张口闭口的都是监狱,难道监狱像米铺老百姓离开了不成啊!
  老李,今儿个我不说监狱了,换个话题,讲孙子和爷爷。我老家不是鲁南的吗,靠曲阜、邹城,离孔孟最近。我老家祖上传下的规矩那是真多,比如在正式招待请客时,女人,无论老幼,一律不能上桌。最讲究的是对于辈分排列,身份证上的姓名,在我们那里叫“大号”,家长给小孩子起大号必须三个字,中间那个字,必须是班辈的顺序,不能乱。比方我姓黄,上下顺序这样排列:“温良恭俭让仁义礼智信”,我是“俭”字辈的。辈分和年龄没有关系,在一个家族里,必须按照辈分,该是爷爷辈的,就是爷爷,该是孙子辈的,就是孙子,官当得再大,也不例外。
  不完全是吧,你看现在的官场,孙子当爷爷的多了去了。老李有些不同意老王的说法。
  老李,看你扯的,我是说,在官场上,你该是什么就是什么。是县长、局长,那是官场的辈分,同样不能乱,是不?!
  几年前老乡聚会,召集人喊我去参会。你不知道,我们监狱系统闭塞,与社会交往不多。没办法,生活没有规律,职业又特殊,很多人不肯带我们玩,好像我们和囚犯打交道的,都低人一等似的。其实,我们才高大上呢,改造一个囚犯容易吗?这才是天下最难的事,对不对?老黄说。
  老黄,说好不说监狱的事的呢。你真是三句话离不开本行。
  那次聚会来了好多老乡。大家远离故乡,他乡遇故人不容易。真是老乡见老乡泪汪汪,大家猜拳行令,好不热闹,很多人都喝多了。可巧,聚会上来了一个“大官”,刚刚任职我们监狱所在的郊县土地局的副局长。土地局,土地爷,牛啊!大家一看,黄副局长,还年轻潇洒,是那种春风得意、什么都不在眼里的架势。老李,你知道的,在县城,一个副局长,还是土地爷,呼风唤雨、撒豆成兵呀,官大得老百姓仰望着,大气都不敢喘啊。那天,一帮子老乡,和他说话,他爱搭不理的。哎哟,那个牛!其实我和他老家距离不到5里路,他的父亲还是我的小学老师。那天聚会,大家又都喝得差不多了,听我这么一摆乎,就起哄说,黄局长,这个黄警官是你爷爷,你得喊爷爷呀!这一闹哄,人家黄副局长可就受不了啦,有些下不了台。怎么吃一顿老乡饭,就成了孙子呢,平时在别处,那都是威风八面的爷,只有人家喊他爷爷的份,哪轮到他当孙子辈的?!后来,他说是去个卫生间,就溜之大吉了。
  后来,我又参加过两次小范围的老乡聚会,再没有看到那位不情愿当孙子的黄副局长。
  后来,我想了想,觉得自己不对,老乡聚会毕竟不是家族聚会,讲家族辈分确实有些不恰当。人家在县地方做官,前呼后拥,跺一脚,整个县城方圆上百里都要抖三抖的,听惯了阿谀奉承、溜须拍马的爷话,一下子突然降为孙子,怎么受得了。于是,我主动打了个电话给他,准备约他吃个饭。为避免上次老乡聚会的尴尬,我编了个谎,说我几个同事,听说我家乡有一个年轻有为的老乡,想见个面,日后行个方便什么的。其实,监狱单位是垂直管理,和地方很少有交集,尤其是人财物。他局长的权力再大,也帮不了我什么忙,是吧。
  老黄,前些日子,社会上疯传,说是县城这一层面的政治江湖已经严重恶化,无论办大事办小事,都有特定的规矩,就是现在人说的潜规则。没有人脉,几乎办不了事,而有了人脉,没有办不成的事。所以,老黄,你将来养老,孙子上幼儿园,上学,吃喝拉撒睡,还能脱离了地球,到外星上去?县官不如现管,你还得找他!
  当时我只是想给他个台阶,让他顺坡下驴。毕竟低头不见抬头见嘛。你瞧瞧,人家咋的,派头可大了!你听听他在手机那个阴阳怪气的劲:你是哪个啊?找我有什么事需要汇报?你听听听听。你有什么资格听我汇报,我当时肺都气炸了,可是,我还是忍住了怒火说,我是天京监狱的,是你老乡!他说,我不认识你。老李,你评评理,那天我们明明交换了手机号码,各自录入了对方的名字,他怎么就不认识我了呢?即使他换了手机,没了我的名字,我都报出工作单位了,你还能不记得?!那个县,就我们一座监狱。后来,我就直接报了名字。他说,哦,你就是那个黄警官啊!想起来了,想起来了,什么事,简单一点说,别那么多的话!我忍住了我的火爆脾气。我说,黄局长,你看最近安排个时间,我们聚聚啊,都好久没见面了。你猜他怎么说,他说,我最近很忙,没有时间亲自去。你听听,还“亲自”!党中央领导下去调研、访贫问苦,都不说亲自,你一个县的副科级干部,怎么这样不知廉耻啊!我立马把电话挂了。你说这种人,还有资格当领导?难怪老百姓说,上级的好经,都被这些歪嘴和尚念坏了。
  老黃,消消气,消消气。这是你孙子哎,是你没有调教好,你这个爷爷有责任呢。上梁不正下梁歪,不是你带出来的?哎,现在确实是世风日下,人心不古啦!老李调侃老黄。
  我老黄,绝不会教出这样的孙子。简直有辱门风!老黄语气重了起来。
  老黄你也别当真了,和这种人一般见识大可不必。你在监狱看的还不够多?!
  呵呵,老话怎么说来着,人生如戏,戏如人生,真是这样。你说那个黄副局长,那家伙最后怎么了?老李,我让你猜一百遍,我保准你猜不到。
  怎么了,当上县太爷了吧,你孙子当了县太爷,你这爷辈的,高兴才对呀。
  老李啊老李,你是真糊涂,还是假糊涂。这样的人,当孙子都没有当好,能让他当太爷?!我让你再猜猜。
  我还真猜不出了,难不成调到你们监狱去做你同事或上司?
  老李,你真是绝顶聪明!不过,那个家伙不是做我同事,也不是上司,而是成为我的改造对象了。
  你孙子犯法了?
  那一天,我刚好去办公室收拾东西,准备第二天办退休手续。你说,真是“巧的爹”遇到“巧的娘”了:那天黄局长正好入狱。当时,我都傻了。你说,他怎么就进来了。我和他对视,彼此惊呆了。人到了这一步,也挺可怜的。我说,你咋亲自来了,还赶在我退休之前。他说,我错了,对不起黄氏家族和列祖列宗。那天,我给他认认真真地讲了《弟子规》,这是他人监接受的第一堂教育课,也是我当监狱警察讲的最后一堂课。
  老李,你别说,对于《弟子规》,那天,我也有了新的领悟:做人不是一辈子的事,是几辈子的事啊,孙子要学,老子要学,爷爷也要学!
  老黄,我们是孙子的爷爷,也是人民的弟子、孙子,这个规矩不能破!
  老黄拍拍老李的肩膀,觉得老李的概括很到位。
其他文献
历史的生物钟,  生活的意识流,  流入大起大落的80年代。  文明交错贫困,  振兴交替腐败,  风起云涌的规律线,  在不规律的曲曲折折中  寻求着  时代的立足点,  改革的立足点。  时间与空间孕育的繁华,  怦怦搏跳的开拓型大动脉。  多侧面的面面俱到,  平衡了中庸的纪元;  多层次的层层牵制,  延缓了发展的节拍。  平衡木上技巧精湛,  不容波动的水平面,  几乎使生活的律动  窒
夜幕降臨,四团集合了。  团长站到队列前面对800多名官兵拉开了嗓门:“同志们,我们的抗洪任务已经结束。上级命令我们,今天晚上撤离滨城,返回军区。解散后,各连迅速收拾随身物品,六点钟准时出发。行进中,车队首尾呼应,保持队形,关闭车箱的帆布,不准鸣笛,不准打扰滨城市民。”  华灯初上,军车排成一列出发了。  昏暗的车厢里,一个战士禁不住好奇,悄悄地拉开帆布一角,贴上去左顾右盼地看着大街两旁闪过的建筑
毕业后就沉入海底的班级微信群,前几天罕见地冒泡了。班长在群里发话,请研究生同学互相提名,以选出在各自领域小有所成的优秀毕业生代表,共襄系庆盛举。小周这才知道失联多年的同学,有人已在名企活得风生水起。  小A担任部门总监年薪200万,小B所在公司上市在即,小C入列福布斯精英榜,都分分钟实现财务自由……  新一季《奇葩说》中,关于“你实现了什么自由”的话题,导师和选手议论纷纷。有爱马仕自由、思想自由、
新官上任三把火,下雨不下雨,先打几个响雷,让人听听响声,制造一些动静,得让所有人知道他来了,仿佛已成官场一个不成文的定例。  年关将近,不管城里还是乡下,在神州大地的每个角落里,处处都洋溢着欢乐的年味。  鬼哭狼嚎的北风,将刺骨的寒气一次次吹向石成,但他丝毫不觉得寒冷,相反,他觉得自己的每个毛孔,都向外冒热气,他是从里到外的暖啊!  自己贷款加上东拼西凑借来的钱,投资建了这个酒厂,开业时已是5月,
秋收季节,吃罢晚饭,社员们就三三两两来到七队的场上。他们都穿着长袖布衫,头上包着或手里拿着五颜六色的毛巾。夜里要打稻了。  场很大,足有十来个篮球场那么大,堆满了等待脱粒的稻捆。一堆堆稻捆之间挑起了一个个大灯泡,每个都有几百瓦,好像一群小太阳。稻草和稻谷温热的馨香浮游在空气里。  人们先是坐在稻捆上说话,几个男人在争论在蒙古摔死的林彪,到底是飞机自己掉下来的还是被导弹打下来的;另几个男人凑到女人堆
《吉祥如意》剧照:三舅王吉祥与女儿丽丽《吉祥如意》剧照:屋内满墙的家庭合影  大鹏工作室里,有一面玄关柜,柜子里摆放着玩偶、照片和奖杯。其中有一座金马奖的奖杯,是大鹏导演的短片《吉祥》所获得的荣誉。四年前,大鹏回到故乡集安,闪过拍摄家乡的念头,念头最终演变成一部名为《吉祥》的短片和即将上映的电影《吉祥如意》。  在此之前,大鹏给人的印象一直是喜剧演员和导演。那些喜剧片票房不错,但评价褒贬不一。故事
挪威最近立法,禁止网红和广告公司在社交媒体上发布“照骗”。凡經过滤镜或PS软件加工的照片,必须用水印标注出来,让观众知道经过技术编辑。  不少苦“照骗”已久的人大喊,天亮了!但我觉得,现实效果未必如想象的那么乐观。深受“流量美学”影响的网民中流行一句话: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你可以打开美颜欺骗生活。智能手机普及以后,人们凡是发自拍,使用美颜滤镜是一种道德义务,若有人违反这一“社会规范”,就相当于早上起
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前,一直打着小明王的旗号行事。至于他自己,则自称吴王。根基稳固之后,小明王被害。于是,故事来了。  朱国桢笔记《涌幢小品》记录,这一年正月,有工匠向上司报告说,他遇到了一个老者。老人告诉他,吴王(朱元璋)即位三年后,就可以统一天下了。这个人问过老人姓甚名谁,老者回答说,“我是太白神”,然后不见了。  自古以来,朝代的更迭往往伴随着各类祥瑞、传说及预言的出现。这个匠人报告的这件事情,
谁说可可西里没有海,谁说戈壁滩不曾有灯塔,谁说你的心里荒凉而曲折,谁说流浪歌手注定要漂泊……  图图一个人跑到阿富汗去玩,看到街头巡逻的士兵,她就向人家借枪拍照片。那是一把AK47。照片传到网上,朋友圈一片惊讶,以为她加入了塔利班。家里人看到了不免担心,说那儿兵荒马乱,一个女孩儿家去那里不安全,唯有奶奶不愁,说我们家图图啊,她不祸害别人就不错了。  奶奶是圖图的崇拜对象,可是奶奶对她从来没好评。图
崔立,中国微型小说学会理事,《小说月刊》《微型小说月报》等杂志专栏作家,迄今在《北京文学》《天津文学》等报刊发表以小小说为主的文学作品1100多篇,近半数被《小说选刊》《人民文摘》等报刊转载,作品入选100多本年选及权威选本,获奖100多次。出版著作《那年夏天的知了》《大嘴王大元》《策划时代》《风雨后的阳光》等。  夏天是要出点汗的  张 曦是我的房客,也算我 的小朋友。说房客,是来自异乡、在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