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与弃绝:“保钓”视野下唐文标的现代诗创作

来源 :台湾研究集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ohz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唐文标早年颇具现代色彩的新诗创作中,就已潜藏着对现代主义抽象的超越、救赎精神的疑虑反思,并隐约可见现实关切、社会实践等思想特质,这为其后来参与“保钓”等左翼实践并最终与现代诗彻底决裂,埋下了思想的种子。在经受20世纪60年代后期欧美社会运动和“保钓”运动洗礼后,他将左翼的精神和理想带至台湾,其对现代诗的发难重新激起台湾思想文化上的左翼现实批判精神。因此,联系唐文标早期的现代诗创作活动,全面考察其左翼文学思想的发展历程,才能更深入把握左翼革命理想中激荡的种种对现实、历史、民族的深切寄托。
其他文献
受传统应试思想的影响,部分地理老师在教学时依旧采用传统的知识传输方法,导致地理课堂枯燥乏味,教学效率低下等现象。新课标明确要求,高中地理学科应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
摘 要:现代教育的发展,以及新课程的改革,都对教师教学课堂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需要教师完成教学任务,同时还要保证学生能够完全掌握知识点,呈现出较高的课堂效率。每一位教师都期望能够在小学高段数学教学中,提高课堂效率,但是在实际当中,仍然呈现出很多低效的课堂教学现象,影响着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以及教学质量的提高。基于此,针对构建小学中高段数学高效课堂的方法,进行了深入的分析,谈谈如何提高小学中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教师也越来越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注重课堂的教学质量。将生活化的教学方式应用到初中语文的教学中可以大大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丰富学生的学习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