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日语初学者单词教授法的思考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tersaint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前各种日语教材全部向着大词汇量的方向发展。大量的单词对于初学者是一大难关,应用合适的单词教授法有效地引导学生学习日语单词,打好学习基础,是我们必须思考的问题。笔者认为,单词教学宜化整为零,在初学阶段便提示学生留意掌握日语汉字的音读和训读,提示学生注意中日同形词有时意义不同,训练学生掌握正确的汉字书写和单词读音这五点是关键。笔者以新版中日交流标准日本语这套教材为例进行了详细说明。
  关键词:单词教授法;化整为零;日语汉字;同形词;新版中日交流标准日本语
  《新版中日交流标准日本语》出版于2005年,是1988年出版的《中日交流标准日本语》的修订本,自发行以来受到了广大读者的喜爱,发行量已逾500万套。我校第二外语日语教学一直采用这套教材,效果不错,教材经典,网络上和实体辅导材料众多。
  修订本与旧版相比,其显著特点之一是单词量巨大,而且从第一课起就出现了大量单词。和具备了一定词汇量的高年级学生不同,低年级学生初来乍到,还没有掌握基本的学习方法,一上来就接触大量的词汇,有的学生吃不消,不用几课,便掉了队,可以说有很多学生学习失败正是因为一上来就被单词打败了。不仅仅是标准日本语这一套教材,就笔者这些年在日语专业任教的经验来看,现在各种日语教材全部向着大词汇量的方向发展。这样的编排方式对初学者是否有益,尚待时间验证。但在目前不更换教材,也没有小词汇量教材可以更换的前提下,合适的单词教授法,即如何利用现有教材有效地引导学生学习日语单词,打好学习基础,是我们必须思考的问题。笔者在实践中总结了下面几条经验,从学生接受度来看效果不错,下面以新版中日交流标准日本语(以下简称“新标日”)这套教材为例进行说明,还请同行多多指教。
  首先,单词教学宜化整为零。过去多采用“老三段”式教学法,即先讲单词,次之语法表达,最后疏通课文。但面对如今动辄有几十个甚至上百个单词的词汇表,恐怕几节课单词讲授下来学生早已失去了学习的信心和热情吧。我建议这时可以将课文按内容划分成几个小单元,使每个小单元内的新单词不至于太多。
  如果单词仍然太多,就继续做更细致的划分,直到每个小单元内新词适量为止。对每个小单元边讲解单词边讲解语法表达、课文,以及进行练习。对新标日进行小单元划分比较容易。每课分为基本课文和应用课文两部分,基本课文分为短句部分和短对话部分,应用课文通常包含两段长对话。
  这样我们可将每一课划分为短句、短对话、长对话一和长对话二这四个小单元,逐单元讲授,化整为零。在每个单元的学习中,学生的学习负担都不至于过于繁重。
  其次,宜在初学阶段便提示学生留意掌握日语汉字的音读和训读。为何已掌握一定词汇的高年级学生记忆单词会更加容易?
  这是因为他们在初期的学习中掌握了大量日语汉字的读音,之后的大多数单词不过是这些汉字读音的组合。虽然学生一般都会在学习了相当长一段时间之后才能意识到这一点,但教师不妨在初学阶段就试着提示学生留意。下面仅以新标日第一课为例,说明一下具体的操作方式。
  第一课开始的18个单词中,有“中国人”“日本人”“韓国人”“アメリカ人”“フランス人”,有“学生”“先生”“留学生”“研修生”,有“社員”“店員”,有“大学”。通过这仅仅18个单词,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发现,每个汉字的读音基本上是固定的。如“人(じん)”“生(せい)”“学(がく)”“員(いん)”等。在学生确认了这一点后,教师可以在黑板上写下如“人生(じんせい)”“人員(じんいん)”等词,让学生试读。根据方才学习到的汉字的读音,相信学生一定能够读对。这样一来不仅能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日语汉字读音的特点,还能大大地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记忆单词的准确率。
  第三,宜提示学生注意中日同形词有时意义不同。中日同形词的误用在我国日语学习者中非常常见。原因不少人认为是日语词汇大多由中国传入,意思当然相同。实际上,在两国漫长的历史中,词汇的意义各自变化,发展至今,有些单词的差别已经非常大了。在高年级学生日语的误用中,同形词误用占相当大比例。笔者认为不能临时抱佛脚似的等学生到了高年级再去纠正,而是在学生学习之初就应该提示学生意识到这一点,在讲解该词时特别提醒学生留意,在平时学习中扎实地掌握其意义和用法,其效果胜于学习至一定程度时再去归纳和总结。下面以新标日为例,出现在前八课中的中日同形异义词或异形同义词可按下述分类以各自的方法分别掌握。
  1. “社員”“試験”“手紙”之类。中日意义差别非常大,可以向学生详细解释这些词的意义,有助于学生的理解和记忆。比如,“会社”的职员就是“社員”,亲手在纸上写的东西“手紙”当然是“信”了。
  2. “学生”“本”“靴”“夜”“家族”之类。这类词不能说中日意义完全不同,而是部分意义重合,也是最容易出错的地方。比如“学生”,在日语里指的是大学生,虽然日语也有“大学生”这个词,但一般说“学生”就是指大学生,其他的学生各有各的说法,如初中生是“中学生”,高中生是“高校生”,研究生是“院生”等等。“本子”在中文里一般指练习册之类的,比较薄,而“本”在日语中则是“书”的意思。“靴子”在中国一定是鞋帮比较高的,但在日语中所有的鞋子就可以叫“靴”,而
  我们说的“靴子”可以叫做“長靴”。“夜”在中文中通常指“深夜”,虽然没有具体的界限,但多数人认为是晚十点之后。日语中“夜”从晚饭后便开始了,差不多相当于我们的“晚上”,特别强调“夜”的话则要用“夜中”一词。“家族”一词其实中日含义并无大区别,只是在中国人口语中很少出现,一般都是提到很大的大家庭才可能用到。而日本人成天将这个词挂在嘴边,它其实就是我们常说的“家人”。这些词是学习的重点,但初学者一般要到很久之后才注意到这一点,建议教师在遇到这些词时一定要重点提示。
  3. 还有一些词中日同义但不同形的,比如“地下鉄”,这些词掌握起来也不难,提示学生注意日语单词与中文不同即可。
  第四,宜训练学生掌握正确的汉字书写。日语汉字与中文简体字的写法有很大不同,不可以想当然地将日语汉字写成中文简体字,那是缺乏基本专业素养的表现。“書く”一类的字,因为与中文简体字差别比较大,反而比较容易掌握。不好掌握的是“歩く”“騒ぐ”之类,乍看与中文汉字相同,实则多一笔或者少一笔。正确书写日语汉字也是日语学习的重要部分。
  第五,单词读音。新标日采取标音假名上画线标注高音的方式,这种方式易学易读。但要提示学生,不要死记硬背着这道线到底画在哪儿,而是要通过多听多模仿多朗读的方式,忘掉这条线,将其发音固化在脑海中的学习方式。这样有助于习得标准的日语语音语调。
  大量的单词对于初学者是一大难关。笔者认为,单词教学宜化整为零,在初学阶段便提示学生留意掌握日语汉字的音读和训读,提示学生注意中日同形词有时意义不同,训练学生掌握正确的汉字书写和单词读音这五点将有助于学习者顺利渡过单词难关,为以后的学习打好基础。笔者以新版中日交流标准日本语这套教材为例进行了说明,抛砖引玉,希望使用其他类似教材的同行能多多指教。
  参考文献:
  [1]刘秋月.初级阶段的日语词汇教学之研究[J].考试周刊,2007,3.
  [2]付雁华.浅谈初级阶段的日語教学[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6.
  [3]万春艳.关于初级日语教学方法的探讨[J].考试周刊,2010,9.
  [4]饶坤.探讨有关初级日语基础教学教法的改进[J].课程教学研究,2013,7.
  [5]潘圣飞.初级日语教学体会[J].教育教学论坛,2013,7.
  [6]陈佳.初级阶段日语教学方法的研究[J].科教文汇(上旬刊),2008,9.
  作者简介:曲萌,辽宁省沈阳市,沈阳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其他文献
摘要:各类试题的命制应遵守科学性原则,其表述必须科学严谨,杜绝科学性、技术性错误,但笔者发现近年各种教学资料及中高考试题中,总会出现一些令人失望的试题,就此择其一二作一点评。  关键词:命题;严谨;解题;反思  引题:如图,△ABC的周长为24,面积为48,求它的内切圆的半径(苏科版教材九年级上册第74页第11题)。  命制此题的原意是考查三角形面积公式S=pr,其中p为三角形半周长,r为内切圆半
摘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可以通过构建和谐、快乐的课堂文化,通过宽容课堂文化的构建、独特问题情境的创设、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学生的质疑能力和批判意识的培养、时间和空间的给予、及时评价激励教学的运用等教学手段,才能让学生敢问、爱问、有问题问、有机会问、有勇气问,有效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关键词:问题;文化;情境;批判  创设有趣的问题情境,变革学生学习方式,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培养学生的质疑
摘 要:“怎么上好每一堂课?”是高中教师的需要和最大的困惑。本文试着从竞赛课中反映的一些问题,思考课堂教学如何追求“三维目标”的和谐、师生地位的“和谐”、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和谐等,期待通过不断努力,使我们在教学实践中走得更远、更稳。  关键词:目标;关系;资源;和谐  “教无定法”,但“教学有法”。我们有许多的途径来探讨和改进教学方法:培训班、研讨会、示范课、竞赛课等等。竞赛课,既是选手成长的机
摘要:在社会工作中最常用的就是数学知识,而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在小学教学阶段的整个过程,都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只有掌握了基础的数学知识,才能接触到更深层次的数学体系,因此,数学任课老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学习数学过程中各种能力的培养,例如,自主思考,创新思维,推理逻辑,举一反三等能力,最重要的是学会归纳总结,才能灵活运用学到的数学知识,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本文结合现实情况,总结了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
摘要:生活史是现在高中历史课程改革的一个方向,在近些年来的高考中一直是高频考点。对于学生,学习生活史可以进一步去体会古代人们的生活乐趣,并把学习到的知识与技能运用到现实世界中,能够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素养。以生活史为主题的高考命题在江苏近年的高考中地位逐渐上升,本文以江苏近三年的高考题为例,将其中涉及到生活史的题目进行了归纳和分析,以期能够为高中历史新课程的教学提供指导建议。  关键词:生活
摘要:本文由教师的教学智慧谈专业成长的重要意义,旨在阐述关注教育智慧对丰富教学知识和活化教学技能的推动促进作用。基于“超越知识,走向智慧”基础上的教学认知,带领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抓住学科的本位性和多样化,在实践互动的过程中增长知识和提高综合语用技能。探讨教育智慧对丰富教师专业知识视野和认知感悟思维起到引领示范效应,给教师专业技能成长提供必备的素养。  关键词:教师;英语;智慧;生本  教师专业技能
摘 要:近些年,虽然农村小学也已经开始了轰轰烈烈的教学改革,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法也逐渐被应用于小学语文教学中。本文以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的《桂林山水》一课为例,论述了小组合作学习在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方法,并提出了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方法运用的对策和建议。  關键词:小组合作学习;农村小学;语文教学;《桂林山水》  一、 小组合作学习在农村小学语文教学应用——以《桂林山水》为例  
摘要:在现今我国小学的作文评改工作当中,具有单一化评改方式、缺少评改的主体等诸多不足之处。作文训练实质上已经异化为作文考试,大大阻碍了学生发展自主评改作文的能力,同时也严重影响了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小学作文;自主;评改方式;做法  在小学以往开展作文教学时,作文大都是由教师来进行评改,教师负责所有的作文评改过程。从字、词、句到立意、构思、选材等诸多方面逐一精批细改,教师为此付出了大量的
摘 要:高考承载了替高等学府选拔人才的职责,也是对基础教育的有效总结。高考所赋予学生、家长和学校的压力是巨大的和有目共睹的。过度的压力导致了进入大学后的松懈……学生如何从基础教育模式中快速走出来,如何快速适应职业技术教育,快速为将来的职业生涯做好充分的准备,作者在英语教学背景下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基础教育;职业技术教育;英语教学  从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高考为各类高等院校选拔了大量的人才。
摘 要:“生活及教育”,语文教学与生活紧密联系,语文课堂的教学如果立足于生活,学生就会学得活泼生动。学习好语文对以后的工作和生活都会带来很大的帮助。  关键词:生活;语文;称赞  《称赞》是一个有趣的童话故事:小獾在小刺猬“你真能干,小板凳做得一个比一个好”的称赞下有了自信和进步,小獾的一句“你的苹果香极了,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好的苹果”,让小刺猬消除了一天的疲劳。朋友之间要互相欣赏,互相鼓励,共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