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田品真味,心地育芝兰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cdefghijklm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日,读到文摘中这样一句话:“教育要培养学生面对一丛野菊花而怦然心动的情怀。”这话我很欣赏。其实,生命之于自然,无关大小。况且,当我们对于那些“小生命”投以情愫的时候,这本身就是大情怀。爱因斯坦说,把一切忘掉,剩下的便是教育。这“剩下的”到底是什么?不同的人或许有不同的理解,但就我的理解,我宁愿把它视为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和善待生命的情怀,而不是其他。试想,从教育中抽出了生命教育的内容,那它还有什么存在的价值呢?因此,教育的真谛在于生命。小学语文教师有必要挖掘课文中有关生命教育的内容,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教育,使他们在不经意间能够“怦然心动”,培养学生敬畏生命、关爱生命的情怀。
  一
  “冬天到了,爺爷给小树穿上暖和的衣裳。小树不冷了。夏天到了,小树给爷爷撑开绿色的小伞。爷爷不热了。”
  ——人教版一年级《爷爷和小树》
  突然,工人们停了下来,把排水管放在地上。在这条路应该延伸过去的地方,挺立着一棵高高的橡树。它是那么粗壮、结实、挺拔,就像草原的哨兵一样。
  ……
  几年过去了,一条宽阔的沥青公路从北方延伸到南方。它像箭一样笔直,但只在一个地方弯曲成马蹄形。
  坐车过往这里的人不约而同地赞叹道:“筑这条路的人一定有一颗高尚的心。”
  ——鲁教版三年级《路边的橡树》
  人与树之间的关系是亲密、和谐的,人的存在不是孤立的,它有赖于其他生命和整个世界的和谐。法国学者史怀泽说:“当一个人把植物和动物的生命看得与他的生命同样重要的时候,他才是一个真正有道德的人。”人并不是自然和大地的主宰者,只是他们的维护者,人应该和动物、植物平等相处。所有生命常怀敬畏之心,我们才会感到生命的高贵与美丽。
  二
  我从树杈上取下两只鸟蛋,小小的鸟蛋凉凉的,拿在手上真好玩。妈妈看见了,说:两只鸟蛋就是两只小鸟,鸟妈妈这会儿一定焦急不安!
  我小心地捧着鸟蛋,连忙走到树边,轻轻地把鸟蛋送还。
  我仿佛听见鸟儿的欢唱,抬起头来,把目光投向高远的蓝天。
  ——人教版一年级《两只鸟蛋》
  六月是鸟岛最热闹的时候,各种各样的鸟儿聚在一起,小岛成了鸟的世界。一眼望去,密密麻麻的鸟窝一个挨着一个。窝里窝外,到处都是玉白色的、青绿色的鸟蛋。
  来岛上游玩的人很多。他们伸手就能捉到幼鸟,随处都能拾到鸟蛋,可是却没有人去碰一下,因为大家都知道鸟是人类的朋友。
  ——苏教版二年级《鸟岛》
  “面对一丛野菊花而怦然心动的情怀”就是在乎每一只鸟儿的生命所拥有的情怀。否则,视小鸟如草芥,给鲜花以蹂躏,也就失去了人的生命价值。当一个人面对弱小生命,无丝毫怜爱之情时,你能指望他尊重所谓的“大生命”乃至人类吗?一个人个性的完善还在于情感的丰富,尤其是触景而生的怜悯、感伤、敬畏、震撼等,都是生命个体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没有感伤易生冷漠,没有怜悯难生同情,没有敬畏难有对道德的遵守。
  三
  考察队员在朱鹮的巢边搭起了窝棚,忍受着风吹雨打、日晒虫叮,精心地观察,守护着这几只朱鹮。在考察队员的悉心照料下,一对朱鹮开始产卵孵化下一代了。终于,四只活泼的小朱鹮钻出蛋壳,来到世界上。一只小朱鹮因为体弱的缘故,被挤出了鸟巢,掉在地上,它的父母在树上哀鸣,却无力相助。考察队员趁成鸟觅食的时候,将它送回鸟巢。但不久,它又被挤出来。考察队员决定人工饲养这只小朱鹮,小光和伙伴们也挖来田螺、泥鳅,捉来小鱼、小虾喂它。这只小朱鹮健康地成长着,后来,被送到北京动物园展出。
  ——北师大版四年级《朱鹮飞回来了》
  有一年春天,在欧洲瑞士的一个车站,一列漂亮舒适的空调列车正准备启程,站台上站满了送行的人。他们送的是一批特殊的客人——燕子。燕子是候鸟,能长途飞行,怎么还用专列送呢?
  事情是这样的:这年春天,成千上万只燕子从南方飞回北方时,在瑞士境内遇到了麻烦。当地气温骤降,风雪不止,几乎所有昆虫都被冻死了。燕子经过长途跋涉已经非常疲劳,再加上找不到食物,饥寒交迫,濒临死亡。瑞士政府知道了这个情况,决定用火车把这些燕子送到温暖的地方。
  ——鲁教版三年级《燕子专列》
  生命教育不是一句口号,需要尊重每一种生物的生存权利,哪怕它只是一只无关紧要的小蚂蚁,一棵微不足道的小草。尊重生命,尊重他人,也尊重自己的生命,是生命进程中的伴随物,也是心理健康的一个条件。生命的舞台是如此辉煌,如此可爱,要告诉我们的孩子,让他们从小懂得热爱生命,感受生命。人类应该与动物和谐相处,人性的光芒不仅要照亮整个人类社会,而且还要照亮林林总总的动物世界。
  四
  在春天的深处,安静细细地感受着春光。许久,她张开手指,蝴蝶扑闪着翅膀飞走了,安静仰起头来张望。此刻安静的心上,一定划过一条美丽的弧线!蝴蝶在她八岁的人生划过一道极其优美的曲线,述说着飞翔的概念。
  ——鲁教版四年级《触摸春天》
  看了一会儿,我忍不住走过去对小男孩说:“水洼里有成百上千条小鱼,你是捡不完的。”
  “我知道。”小男孩头也不抬地回答。
  “那你为什么还在捡?谁在乎呢?”
  “这条小鱼在乎!”男孩一边回答,一边捡起一条鱼扔进大海。他不停地捡鱼扔鱼,不停地叨念着:“这条在乎,这条也在乎!还有这一条、这一条、这一条……”
  ——西师大版三年级《这条小鱼在乎》
  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要使学生成为一个完整的人。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肖川对此做出了形象的解答:所谓完整的人就是与世界有着丰富关系的人,可以称之为有内心世界的人。生命教育就是要培养我们每一个个体成为一个积极的、乐观的、主动的、自信的、开朗的、友善的个体。生命教育旨在帮助人们能更好地理解生命的意义、生命的质量和生命尊严的意识,使学生能够拥有美好的人生。
  另外,小学语文教材中呈现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和关爱的文章更是不胜枚举,如,四年级的《地震中的父与子》、三年级的《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和《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等。这些都是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好材料。
  总之,教师在课堂上关注学生知识、能力的同时,不要忘记对学生进行人文情怀的培养,不忘教会孩子尊重自我,尊重他人,敬畏世间一切生命。
其他文献
摘 要: 高三作文教学侧重作文技法的指导,学生素材积累被动,导致作文训练高耗低能。作者针对高三作文现状,结合教学实践,开掘高三作文的源头活水,旨在增强学生作文的信心,培养学生作文的兴趣,化被动积累素材为主动积累。  关键词: 高三作文教学 素材积累 自信心 作文兴趣  高三作文现状堪忧,教师煞费苦心,典范文章条分缕析,从标题抢眼到虎头豹尾,从谋篇布局到行文结构,从素材积累到事例剪裁,从论证方法到分
摘 要: 人口老龄化已成为中国21世纪一项重大社会问题,如何使老年人安度晚年备受社会各界关注。面对日益严峻的人口老龄化问题,民政部推出“社区居家养老”计划,但在实践过程中,发现居家养老服务志愿者数量不足且缺乏稳定来源。同时,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正蓬勃发展,但活动缺乏长期性和持续性。本文通过分析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与金晚霞居家养老工作室合作新模式,结合我国居家养老计划实施情况,探索大学生参与居家养老志
摘 要: 中华武术亦称中国功夫,是一个历史悠久的传统体育项目。近百年来,作为民族传统文化的璀璨明珠,中华武术的光芒映射力在不断扩增,因而愈发受到世人的广泛关注,甚至一度形成“墙内开花墙外香”的态势。自武术项目回归学校教育以来,其综合性运动价值逐渐得到肯定,受到青少年的欢迎和青睐。然而在学校教育中,由于诸多障碍因素的客观存在,武术项目教学始终未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因此,在发展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新课
摘 要: “语文教学的本色”就是教会学生“听、说、读、写”。文章提出应立足校情,追求语文教学的本色。  关键词: 立足校情 语文教学 本色  沙坪小学地处民族地区城乡结合带,生源构成相当复杂,每学期都会有上百名新同学进入各个年级,而原班级中优秀学生又往更好的学校流失。新加入的同学中50%是彝族学生,他们受母语影响,表达困难,基础薄弱,语文教学十分困难。  这次我校面向全县同类学校开放的研讨引起了与
摘 要: 国际私法在法学本科教育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各大院校的法学专业都无一例外地开设这一课程。但是国际私法的教学却一直存在教学内容庞杂、教学体系不集中等问题,这使得学生在学习国际私法时往往难以消化继而深入了解、掌握国际私法相关知识。作者根据现行国家法学教育政策和价值取向,探索出适合本科法学教育的国际私法教学改革的新路径,为国际私法教学改革作出应有的贡献。  关键词: 国际私法教学 间接征收 补偿标
摘 要: 苏教版教学中有一节是这样的:运用FrontPage制作了一个课件《设计中心对称图案》,并以专题网站的形式,把它运用到我们的课堂教学中。这一节内容在教材中只有简单的一页纸,内容单一,运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无法达到教学目标,应寻找丰富的教学材料,合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设计这一专题网站的形式,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使学生在轻松的、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这样,才会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小学数学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续,其有效性直接关系到数学教學质量。好的作业设计,不仅可以巩固所学知识,而且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因此,作业设计是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新课程实施以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了很大改观,课堂上教师充满激情,师生互动,充满探究和研究的氛围,这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新课改理念。在作业设计上,许多教师观念依然陈旧,往往过多地依赖教科书和习题
作文复习是六年级总复习一个重要的部分,也是令语文老师头痛的部分。我多年执教六年级语文,在不断的实践探索中,总结出一套方法,与大家共勉。  一、分层教学,因材施教  学生的水平参差不齐,如果“一刀切”,则不但得不到提高,反而会扼杀学生写作的积极性。需要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有的放矢。基础差的同学先打基础,要求点对标点符号、写对汉字、分好层次;基础好但没有写作特色的同学要求写出自己的特色;基础好又有自己
摘 要: 近几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最大挑战莫过于对实践性教学的挑战。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教学的成败归根结底取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性教学能否顺利展开,然而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性教学现状堪忧。追究起来,主要有以下方面的原因:思想政治理论课自身特性的驱使;体系力量的客观逼迫;教师自身实践性知识的缺失和深藏于教师内心的惯性与惰性情绪。  关键词: 思想政治理论课 实践性教学 窘境 原因反思  思想
优秀的作品往往具有打动人心的“亮点”,高明的教师善于寻找、设计课堂教学中的“亮点”。所谓“点”就是指一节课中最敏感、最关键的部分,可以是一个单词或一个句子、一个过渡等。成功的课堂设计,应以该点为突破口,然后逐步延伸扩展,“亮”出该点,让“亮点”照亮教学全程。  一、教学背景  这节课的内容是《牛津小学英语》5A Unit 1 The first day at school,考虑到该班学生的英语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