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东南州近40 a夏季降水时空分布及异常年环流特征分析

来源 :中低纬山地气象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utou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1981—2020年6—8月近40 a黔东南州16个国家站的月降水量资料和国家气候中心新130项监测指数,采用M-K检验、小波分析等方法,对黔东南州夏季降水时空变化和同期异常年(偏多、偏少)的环流特征指数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近40 a,黔东南州夏季降水量呈现2个波峰、2个波谷的分布特征,2个波峰的相对丰水期为1991—2001年和2014—2020年,2个波谷的相对枯水期为1981—1990年和2002—2013年。降水时间尺度具有11~25 a周期变化,并在20世纪90年代发生了显著变化。降水空间分
其他文献
选取遵义市13个国家站2010—2019年逐日日最低气温资料,将降温过程分为弱降温、较强降温、强降温、寒潮4个等级,分析了各级降温过程的频次、持续日数、降温幅度、过程最低气温、空间分布等特征。分析表明:①10 a来遵义市共发生降温过程11915站次,平均每站每年91.7次,以降温幅度在6℃以下的弱降温为主。②近10 a遵义市平均过程降温幅度为3℃,平均过程最低日低温11.9℃,持续时间在1~10 d之间,寒潮、强降温、较强降温持续天数以2~3 d为主,弱降温过程大多持续1 d。③不同等级降温频次空间分布与
利用C波段新一代天气雷资料、探空资料、区域自动站降水资料,对铜仁市2020年6月29—30日特大暴雨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此次天气过程为长江流域切变线西段暴雨,主要受500 hPa低槽、700 hPa和850 hPa低涡切变、地面辐合线共同影响,强的低层辐合、高层辐散的高低空配置,以及梵净山地形抬升作用激发此次强降水。暴雨发生前对流有效位能突增,大气中可转换对流有效位能迅速上升,为暴雨提供不稳定能量。雷达回波特征分析表明此次降雨以局地生成回波产生降水为主,层积云混合型降水回波在碧江、江口等上空聚
利用1°×1°NCEP再分析资料、卫星云图和雷达资料等,采用天气学诊断方法,分析1907号南海台风“韦帕”造成防城港大范围大暴雨的原因。结果表明:①“韦帕”引导气流弱、移动速度缓慢、强度减弱慢、中心登陆防城港是造成防城港大暴雨的主要原因;②“韦帕”对流云系长时间滞留防城港上空,是造成防城港大暴雨的直接原因;③台风过程降水为对流性降水,台风降水效率高导致防城港出现大范围大暴雨;④防城港上空一直位于925 hPa水汽辐合中心和850 hPa垂直上升运动中心或附近,有利于大量水汽集结抬升形成对流云系产生持续性强
利用德宏芒市机场地面气象自动观测系统采集的数据和ECMWF 0.75°×0.75°再分析资料,分析了德宏芒市机场2017年11月3—4日的东北顺风天气过程。结果表明:此次顺风天气过程主要是受南下冷空气影响,其表现为风速大、持续时间长、机场航班大面积延误的特点。孟加拉湾高压对南支槽结构的破坏是造成德宏芒市地区西南风偏弱的主要原因,台风“达维”外围的东风气流与地面冷高压外围的东北气流汇合,导致偏东风加强,并主导地面风引起东北顺风过程维持。动量下传是造成此次顺风的一个影响因子。冷空气南下对云南中东部地区的影响较
利用地面、高空常规观测资料、NCEP1°×1°再分析资料以及CB型多普勒雷达资料,从天气实况、环流形势、物理量场和雷达回波等方面对2016年影响怀化的2次低温雨雪天气过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22”过程500 hPa中高纬呈西高东低形势,“3.9”过程呈两槽一脊形势。2次过程影响系统均包含有高空槽、低空急流、切变线和地面冷锋。“1.22”过程冷空气强度强于“3.9”过程,降雪更明显、气温更低,“3.9”过程水汽条件更好,降雨更强。700 hPa温度和地面2 m气温对怀化预报降水相态有重要指示意义。
2021年4月9日,在第九届电子信息博览会召开首日,2021新一代信息通信产业院士论坛在深圳会展中心举行。论坛以“5G时代的信息安全与人工智能”为主题,邀请国内外院士专家和企业代表等出席并进行主题演讲。活动吸引超500位观众参与。现场,深圳市新一代信息通信产业集群总促进机构负责人、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深圳先进院)院企合作与创新发展处处长毕亚雷对集群建设成果进行了汇报。
通过研究塔里木河干流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内在影响机制,基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优化了其土地利用结构。结果表明:(1)应急生态输水后塔里木河干流耕地、林地、草地、荒漠、水体的年平均变化率分别为7.26%、2.68%、-1.90%、1.22%、0.08%,耕地、林地面积的增加主要来自草地,水体面积变化主要受来水量影响。(2)1990—2015年应急生态输水使塔里木河下游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呈"增长
脉冲噪声是成像过程中的一个主要噪声源,传统的滤波器难以有效消除高密度的脉冲噪声。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非对称并行神经网络的图像脉冲噪声降噪算法。算法利用隐写分析丰富模型提取图像的噪声卷积特征图;将原图像特征图与噪声卷积特征图分别送入两个相同的卷积神经网络进行处理;结合l_1损失与l_2损失作为神经网络的总代价函数,同时利用了l_1损失的高视觉效果与l_2损失的强收敛性。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降
该文将贵州省高温易发区分为北部、东北部、东南部、南部4个区域,选取其中主要的38个国家级气象观测站1961—2019年逐日最高气温,描述高温分布特征,并基于信息扩散理论对灾害危险性风险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研究区域的高温主要出现在4—9月;平均日最高气温总体呈上升趋势,年际变化先降后升;平均年高温日数为10.7 d,主要集中在7、8月,年际变化呈现波动式,但整体呈上升趋势;极端高温大部分地区在38.0~42.0℃之间,大部分地区极端高温呈维持—升高态势。②赤水、沿河、榕江、罗甸4个代表站的高温度数风险概率
近日,国家知识产权局2021年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培训班在山西省太原市顺利举办。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保护司有关负责同志和山西省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出版社有关领导出席开班式并讲话。开班式上,知识产权保护司有关负责人强调了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重要意义,介绍了国家知识产权局在健全行政裁决制度加强行政裁决工作方面的最新进展,并就下一步加强知识产权执法保护和做好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工作提出了要求。该期培训班是国家知识产权局在新《专利法》施行前举办的首期专利执法保护专题培训班,培训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