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从空中去

来源 :微型计算机·Geek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qq92064487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摩根大通曾委托调查公司对美国人讨厌排队的程度进行调查,人们最不愿排队等候的两个地方是医院和机动车管理部门。调查还表明,女性排队时比较有耐心,而男性在等候时更愿意通过技术手段(如玩手机或听音乐)来消磨时间。总的来说就是人民群众对排队这种花钱找罪受的行为是非常的反感。有了这份调查报告,视客户为上帝的各大金融组织,为了让上帝更好更快更舒坦地把钱掏出来,发明了无线支付这玩意儿。
  
  一切都源于服务
  
  无线支付其实最早并非银行所发明,早在1997年,美孚石油公司就开发了一套名为SpeedPass的无线支付系统。美孚是家身在美国的石油公司,作为堕落西方世界的代表,这个国家的人工是相当的昂贵。去过加油站的同学都知道,一个加油站要有工人负责加油、要有工人负责收钱——人力成本实在太高。本着节约就是赚的资本家精神,美孚石油找TI公司(没错,就是那个地球人都知道的德州仪器公司)开发了一套基于RFlD技术的电子标签(外形就是一个钥匙扣),这也是整套SpeedPass系统中的核心。当用户加完油付账时,拿出钥匙扣在读卡器前刷一下,读卡器便能读出标签lD,然后和服务器通讯并扣除该标签ID下的预存款。这样做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用户节省了时间,加油站节省了人工,双方皆大欢喜之下在短短数年的时间里这套系统在全美国发行超过600万套。SpeedPass采用的是德州仪器公司的射频识别系统。钥匙扣上带有一个约20毫米长的、用玻璃封装的标签,就像个小小的玻璃丸,整个封装小巧而且方便携带。该系统属于被动RFID系统,也就是说标签内部没有电池来供给电源。它工作时所需的能量是由加油站读卡器发出的射频电场提供的。如此确保了标签体积小巧、成本低廉,并降低了客户更换标签时所需的费用。
  
  由于涉及到了金钱流通,所以尽管只是读取一个ID,安全性上也不能马虎。和普通电子标签不同,SpeedPass采用的电子标签在生产的时候都嵌入了一个内部密钥,该密钥在工作时不会被发送。当读卡器试图对标签进行查询时,它会先向标签发送一个问讯请求,标签返回ID号以及一个用内部密钥加密的响应信号。与此同时,读卡器计算该序列号的标签应该返回的应答信号并和接收到的应答信号进行比较(这里假定进入系统的标签是同一个)。因为系统能够进行内部密钥校验,这样,将该系统应用到资金交易中,就增加了一层必要的安全措施。不过随着SpeedPass系统的规模越来越大,这套相对简易的安全系统就显得越来越不可靠了,以至于后来经过了数次革新,咱们就不在这里多说了。
  
  更好更快更安全
  
  就像本文开头所说的,银行为了更好更快更安全地捞钱,决定研发新的支付方式。它们也将目光瞄向了RFID。可能有人会产生这样的疑问,“这有什么大不了的?在终端前面持卡与通过读卡器刷卡有什么区别?”咱们只能说买的永远没卖的精,看好了。据摩根大通的实验,非接触式支付卡可以将交易速度提升20%,尤其是在类似麦当劳汽车店这样的场合。这主要是因为非接触式支付卡无需签名,而刷卡需要签名。那为什么不干脆在使用普通信用卡时停止签名呢?这是因为如果说刷卡相比现金消费来得没感觉的话,那么通过实际测试发现使用非接触式支付比传统刷卡来得还没感觉(因为持续时间更短),顾客在使用非接触式支付时每笔交易中通常会消费得更多。另外,非接触式支付卡作为一种新奇方式会吸引顾客申请它,以便能用上这项新技术,最终的结果是提供该卡的公司能大捞一笔,而持卡人会付出更多。但如果用它来替代现有的支付卡,那将会给银行带来不小的运营成本,所以说让两者并存才是生财之道。
  好了,咱们先把对资本家的抱怨放在一边,来看看这种非接触式支付是如何运作的。为了理解非接触式支付卡和终端是如何相互作用的,咱们先带大家上一节初中物理课,介绍一下“电磁感应”。1831年,人们发现电流能产生磁场。同年,迈克尔法拉第发现反之也成立,即磁场可以使穿过磁场的电线产生电流。他把这种现象称为电磁感应,于是大家把说明电磁感应的定律称为“法拉第定律”。在许多情况下,电气工程师都要设法避免电磁感应的发生。例如如果墙里的电线和电话线之间布线不合理,电线产生的磁场就可以在电话线中产生电压,具体表现就是“噪音”,只有屏蔽电线或适当调整电线的方向才可以避免这种干扰。对于非接触式支付卡这样基于RFlD技术的设备,工程师则要利用电磁感应。每张非接触式支付卡都含有一个很小的微芯片和线圈。非接触式支付终端在其周围产生磁场。当支付卡靠近磁场足够近时,线圈就进入了终端的磁场,引起电磁感应。电磁感应产生的电压将为微芯片提供电源,芯片有了能源自然就能运行,这才有了它和读卡器之间的故事。当然,这一切都在眨眼之间完成的。因为由终端供应电源,所以非接触式支付系统也称为“无源系统”。如果没有这个称为“感应耦合”的过程,非接触式支付卡就必须用电池作为电源,这样会增加体积和重量,而且在电量用完之后必须更换,使用成本也增加了。
  菲接触式支付卡有了从终端流入的电能,芯片即以事先设定好的频率向读卡器终端传输信息,通过一系列握手认证的过程,终端就可以从芯片中获取信息(如账号和姓名)。与使用标准信用卡进行交易样,终端将通过电话线向发卡银行发送信息,要求检查卡上的账户余额是否足够支付本次购物。如果余额足够,银行将向终端发出确认编号,交易被准许,持卡者就可以通过。所以虽然由始至终卡片都在用户手中,但是整个交易过程却和传统刷卡消费没有本质的区别——钱一直在银行放着,而不是在卡上放着。各位可别小看了这细微的差别,要知道,只要涉及信用卡,人们就会担心是否安全。从各种频发的信用卡盗用事件中咱们不难发现,个人信息的泄露和磁条的安全性太差(磁条由于技术过于成熟,可以读取、更改或复制磁条的设备遍地都是)是两个主要的原因。使用非接触式支付卡,用户还可以将卡始终握在自己手中,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店家连你卡上的账号和姓名都看不到。
  当然,世间的事没什么是完美的,非接触式支付也一样。有的Geek可能已经猜到了,那就是在多个读卡器终端并排摆放时,有可能产生误刷的情况。为此,各大发卡机构都不约而同地采用了以下几个措施。首先是严格限制读卡终端的信号发射范围,最多不超过10厘米;其次是要求商户按照规定有序摆放读卡设备;最后是通过设计改良读卡终端的外形,使得它们互相之间不易产生干扰。目前看来,非接触式支付还是相当安全的,这得益于它还不是太普及,等到它像磁条一般烂大街时,估计安全话题又得摆上桌面,不过这就不关咱们的事了,当下咱们还是能安心使用的。
  
  常见的非接触式支付
  
  PayPass
  PayPass是MasterCard组织于2003年推出的一种无线支付技术,从2004年开始在全球开始推^表面上看,这种技术与普通非接触lC卡技术类似,但其实PayPass有着全新的技术含义。PayPass集成了传统意义的智能卡功能及非接触标准lS014443射频技术,同时使用芯片、密码及射频技术实明非接触支付应用。这也使得它成为了行业标杆,目前全世界超过80%的非接触式信用卡交易都使用IS014443标准。
  
  Visa Wave
  有了MasterCard怎能缺少Visa?Visa Wave卡是VISA组织推出的一种非接触支付技术,用户只需在读卡器4厘米范围内手持Visa Wave卡,读卡器就能感应到信用卡并完成交易。每笔交易虽然仅通过感应式装置进行,却十分安全。因为Visa Wave卡必须在取得指定信息后才能开始交易,其中包括一组独特的、经高度加密验证的交易密码。Visa Wave卡的应用非常广泛,不但可以在贴有Visa Wave标志的商户进行非接触式交易,更可将Visa Wave卡当作标准的Visa卡来使用。目前,全球超过2400个商户和近100万台自动提款机均可受理visaWave业务。
  
  Q—PBOC
  Q-PBOC卡是在中国推出的非接触式支付卡,符合PBOC规范。为了满足非接触支付方式在交易速度上的要求,Q—PBoC卡对交易流程进行了调整和优化——把多条命令压缩成尽可能少的命令,以减少交易的时间;将卡片和终端的交互过程集中完成,当卡片离开读卡器的通讯范围后,终端再与服务器进行数据认证、终端风险管理和终端行为分析,并允许卡片离开读卡感应范围之前或之后进行密码操作,使卡片在读卡器感应范围停留的时间尽可能短。这个没啥好说的,是中国人就顶,不顶下辈子还是……非接触式支付的衍生品
其他文献
无人机遥感作为卫星和航空遥感平台的有力补充,在低空遥感观测领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于农作物长势监测而言,选择合适的光谱波段有利于更加准确地反映作物长势情况.该研
传说在公元20XX年,人人都可以轻松证明哥德巴赫猜想,连谢耳朵引以为傲的弦理论在那时也不过是饭后茶余的谈资而已,神马反物质之类的话题更是烂大街,你家孩子要是只拿过一个奥数冠军,你都不好意思跟邻居打招呼……你说这还是人类吗?抑或是机器人?快洗洗你那僵化的大脑吧,    我们所谈论的是:人机广体!    这还得从公元1804年说起(这跨度也太……),当年雅卡尔提花织布机诞生的时候,还没有人意识到这玩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