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吡格雷和替格瑞洛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支架术后患者血小板抑制效果、疗效及安全性比较

来源 :世界临床药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ban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比较抗血小板药物氯吡格雷和替格瑞洛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支架术后患者中抑制血小板的有效性,评估两种药物的临床获益与风险。方法 取2016年6月至2019年12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诊断为ACS且接受支架治疗的患者200例随机分为氯吡格雷组和替格瑞洛组,每组100例。采用血栓弹力图(thromboelastogram,TEG)比较两组支架术后3 d内血小板二磷酸腺苷(adenosine diphosphate,ADP)抑制率、二磷酸腺苷诱导的血小板-纤维蛋白凝块强度(maximum amplitude adenosine diphosphate,MAADP)和花生四烯酸(arachidonic acid,AA)抑制率,记录并比较术后1年内心血管不良事件和出血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替格瑞洛组较氯吡格雷组ADP抑制率更高(P <0.05),MAADP值更低(P <0.05),AA抑制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心血管不良事件及出血事件发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替格瑞洛血小板抑制作用较氯吡格雷更显著,两者临床获益及安全性相似。
其他文献
<正>“死亡”是文艺作品永恒的主题。基于跨文化研究学者陈晓萍所提出的文化“三大层次”理论,本文以丧葬题材影片《葬礼上的死亡》(英)、《入殓师》(日)和《人生大事》(中)为例,从直面死亡、消解死亡、重构死亡三个层面探讨英、日、中不同文化语境下的死亡叙事,希望建立人们对多元死亡文化的审视、理解和尊重;同时呼吁将死亡教育纳入青少年生命教育的范畴,引导青少年树立正向的生死观,在生命认知、生命情感、
期刊
本文通过分析小学语文新教材中大单元设计内涵属性,从大单元教学设计的目的、设计思路、教学策略几个方面来开展小学语文新教材与大单元教学实践研究,进一步理解大单元教学框架,有助于开展大单元教学,为其提供教学思路。
目的:论述视觉传达设计与品牌形象的整合的重要性、探索其整合途径,以期提升品牌的视觉形象设计水平。方法:分析视觉传达设计与品牌形象的内涵,论述视觉传达设计的特征及其在品牌形象塑造中的功能性。结果:提出:开展充分而必要的设计调研,实现品牌视觉形象设计与品牌理念及定位无缝对接;注重色彩、文字以及图形的有机结合,凸显品牌视觉形象特色两条途径。结论:将视觉传达设计融入品牌形象设计之中,凸显品牌特色,有利于品
目的 :点评与分析我院门诊包含六味地黄丸及其类方成药的中成药处方,为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对2021年1—11月我院门诊中含有六味地黄丸、桂附地黄丸、知柏地黄丸的共802张处方进行收集分析。结果 :以中医内科、60~75岁患者和临床诊断虚病患者使用最多。半数以上患者同时使用2种及以上中成药。不合理处方64张(7.98%),问题依次为用法用量不规范、超1个月量未签名确认、临床诊断书写不全、适应证
随着新课标的实施,教学的方向由教师为主体逐渐转向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学的过程中,更加重视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尤其要求教师要加强大单元教学。基于此,本文首先对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的概念进行相关的阐述;其次,对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特点进行详细的解读;最后,归纳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中的问题并提出合理化的教学策略,以提高学生整体的语文素养,进一步提升教学效果。
基于试验研究和理论计算从宏观和微观尺度揭示了分子结构对铝材轧制基础油摩擦学性能和铝表面吸附行为的影响。研究分别以异构烷烃煤制油(CTL)和正构烷烃白油(D100)为基础油,制备含不同浓度亚磷酸二丁酯(DP)的铝材轧制油,并采用四球摩擦磨损试验表征其摩擦学性能;基于量子化学计算和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CTL、D100和DP的分子结构特征、吸附反应活性及在铝表面的吸附行为。结果表明:对于理化性能相近的CT
本文针对河洛文化研究中所存在的两个问题提 出了自己的看法,认为在史籍中,自汉代以后所出现的“河洛”一 词一般指以洛阳为中心的河洛地区。河洛地区的北界应跨越黄 河,以汾水以南的晋南和河南的济源、沁阳一线为界。
本文运用文献综述和对比分析的方法,对雷姆·库哈斯设计的海牙歌舞剧院和央视大楼进行建筑评论研究。以社会历史、城市现状为背景,对两个建筑进行设计风格、建筑造型、功能空间、表皮处理、建筑结构方面的分析,从而研究雷姆·库哈斯设计思想的演变,为当代社会对雷姆·库哈斯的设计思想和风格进行更深刻的认识作出总结和归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