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效组织初中英语课堂的思考

来源 :家长·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mjgood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英语教学来说,小学阶段是感知期,高中阶段是提升期,而初中阶段是承接期。初中阶段英语教学是否高效、高质,不仅对学生当下英语学习有直接影响,而且对将来英语素养的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因而,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是保证学生英语素养建设的关键因素,这也就是我们提倡高效课堂的原因和立足点。
  但是,在教学实践中,有些英语课堂由于教师对学情把握不清楚、组织课前的准备不充分、在课堂上教学方法的应用不恰当等问题,使得教学的组织处于低效状态。所以,本文对如何高效组织初中英语课堂展开了思考,希望能为构建高效的英语课堂提供有益的参考。
  清晰的学情把握是高效的保证
  我们从两个角度去思考关于学情把握的问题。
  一是从教学的角度出发。有些教师对初中英语教学的定位存在问题,认为初中生在小学阶段已经接受了多年英语教育,那么他们的英语水平应该达到了一定程度。但其实是,小学阶段的英语主要在于语感培养、兴趣激发上,所以英语技能并不作为核心。教师缺少这样的判断,在教学中会忽视了英语基础的教学,强调学生的发展和提升,比如主抓语法、写作等,结果是因为学生基础能力薄弱,反而出现了欲速则不达的后果。比如听力、音标、单词、词组等内容,还是需要教师从基础上抓,特别是初一阶段,若这个基础不夯实,后面的学习就会更加吃力。
  二是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初中学生正处于一个身心的转化期(青春期),除了班主任之外,很多科任教师(包括英语教师)对学生心理和情感的关注度不够,而且有些教师把学生定位到“青年”这个层面上。在教学中就很少注意学习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引领,一心扑在知识传授上,学生的学习动力严重不足甚至产生对学习的抵触情绪,从而影响了课堂教学效率。这是需要教师反思的,在课堂上应该注意一些适合初中生的激趣、引情等策略的使用。
  充分的课前准备是高效的前提
  课前准备包括教师的备课,也包括学生的预习。
  教师在课前认真备课,对教学的内容、目标、方法、过程等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以保证课堂教学的有序开展。这些,广大教师都有着共同的认知,所以,这里不再进行讨论,而这里主要讨论学生的预习问题。
  教师们都明白课前预习对于提升教学效率的重要性,但英语教师往往纠结,在英语这个学科中,初中学生的预习能力实在不敢恭维,因为英语的学习需要涉及读音、语法等问题,学生通过教材往往不能独立而有质量地完成预习。有时,预习反而影响了课堂的高效,比如预习“what’s the matter”中的单词,上课后,教师发现学生预习的读音大部分是有问题的,比如“much”读成“马吃”“enough”读成“姨那夫”,对于这样“标准”的中文式英语,教师需要用大量时间去纠正读音。再如让学生提前阅读短文“bus driver and passengers save an old man”会遇到一些词汇和语法上的困难,然后逐句去翻字典,使得阅读成了一件痛苦而耗时的事。所以,教师干脆就放弃了课前预习这个环节,觉得这样倒容易把握课堂。
  但其实,英语的课前预习仍然是必要的,而且笔者有办法解决教师和学生的困扰。比如教师专门给学生制作预习用的微课,将单词的发音、短语的使用、文章的部分难点在微课中“亮”出来。这样,学生通过微课在家中完成预习,在课堂上就可以实现高效的学习。
  合理的方法应用是高效的抓手
  初中学生是一个思维活跃、活泼好动的群体,他们不习惯于古板的、僵化的学习形态。再加上学习英语对学生来说本身就是一个不那么“愉快”的体验,反复地读读背背,过程非常枯燥无味。所以,教师如果不考虑到学生的学习特征和英语学习过程的单调性,仅仅是通过教、读、记、考这一套死板的方法来组织课堂,很难达到高效的目标。
  因而,初中英语教师应依据初中生的学习特征采用合理而丰富多样、灵动而有趣的方法去组织教学,以保证学生情感的高度参与、知识的理解记忆更加高效。如情境構建法、游戏比赛法、故事导入法、情节表演法、合作探究法等等,尽可能使课堂学习过程充满生机和活力。
  比如“don’t eat in class”这一课的教学中,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进行情景表演,让学生设计一组简单的对话,然后上台表演出来。如模仿“can we listen to music?”“ we can’t listen to music in the hallways. but we can listen to it outside.”这组对话,学生这样表演:“Can I play football? ”“We can’t play football in the classroom. You can play on the playground.”表演之后,让学生评出最佳表演奖、最佳语音奖、最佳创作奖等。在愉快的游戏中,高效训练了学生语法掌握和语言应用。
  以上,是对高效组织初中英语课堂的一些建议,主要的观点是:要想高效组织课堂,教师必须对学科、学生等学情进行准确把握,注重并有效发挥课前预习对高效课堂的重要作用,在课堂上放弃古板、僵化的教学方式,采用丰富、多样、灵动且适宜于初中学生的教学方法。
其他文献
贫血属于一种慢性疾病,其不一定独立存在,也有可能是某种疾病伴随的临床症状.同时.贫血常见有缺铁性贫血、地中海贫血等多种类型.不同类型的贫血疾病在临床特征上存在相似性,
在神经外科术后患者的护理工作中,患者多存在睡眠障碍的情况,即便是能够快速睡眠的患者,也多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而觉醒.从护理实践工作的执行来看,此种问题的发生对患者病情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行业也在不断进步,人们在满足了物质水平之后对孩子的教育也在加强重视。幼儿教师作为幼儿教育的直接参与者,其自身能力直接决定了幼儿园的整体教学水平,而且幼儿教师的教学动机的强度、价值取向和持续时间都会对幼儿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产生生理、心理上的重大影响。积极良好的教学动机对幼儿园的办学水平与幼儿教师的教学能力都有着提高作用,因此在幼儿园管理工作中必须持续关注幼儿教师的教学动机对幼
期刊
目的: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46例采用全髋置换术的临床疗效进行研究.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90例,根据其实施的手术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是社会的两个子系统,对人的发展,尤其是孩子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凝聚家校的力量,提升家校合育效果已经引起越来越多人的关注。然而,当前的家校合育认同度高,行动的落实却良莠不齐;虽然形式多样,但作用的发挥却参差不齐。提升家校合育的实效性,需要更新家校合育理念,准确定位家校关系;搭建合育平台,畅通合育渠道;创新家长培训,提高合育能力;激发家长智慧,共促学校管
期刊
在教育改革的推动下,情感教育逐渐占据了教育教学的重要部分。因此,教师应该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着重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不断提高学生对于情感的调控能力和对周围事物的感知能力,全方面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同时,学生也能够通过学习获得知识与内心的满足感,形成学习的动力和热情,最终完成学习任务。因此,如何发挥情感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就成了教师必须要研究和探讨的问题。本文结合笔者的实践经验,对于情感在数学教学中
期刊
用沿阶草的根状茎芽点、花蕾、花柄、嫩基、叶片、块根和根尖作为外植体,用MS作为基础培养基,在愈伤诱导、分化和生根过程中添加不同浓度和比例的细胞分裂素(6-BA,KT)和生长素(N
初一阶段的学生,刚刚从小学生的身份转变到中学生,对初中的一切生活和学习都充满着好奇。但是与此同时,初一的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没有接触过文言文的学习,对文言文的学习充满畏惧的心情,不知道该如何学好文言文。针对这样一个现状,初一语文教师就要及时调整教学策略,让刚刚升入初中的学生在消除畏惧的心情的同时,爱上文言文。本文基于教学理论和笔者的实践经验,从激发学习兴趣、建立学习自信,教授学习方法和拓展课外知识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