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面管教理念下的家校合育实践研究

来源 :家长·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m761811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是社会的两个子系统,对人的发展,尤其是孩子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凝聚家校的力量,提升家校合育效果已经引起越来越多人的关注。然而,当前的家校合育认同度高,行动的落实却良莠不齐;虽然形式多样,但作用的发挥却参差不齐。提升家校合育的实效性,需要更新家校合育理念,准确定位家校关系;搭建合育平台,畅通合育渠道;创新家长培训,提高合育能力;激发家长智慧,共促学校管理;挖掘家长资源,服务学校活动。只有整合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使之形成教育合力,才能有益于孩子的健康发展,达到教育的目的。
  课题的核心概念界定
  正面管教是一套专业的父母培训体系,基于美国“正面管教协会”创始人简·尼尔森博士和美国知名演讲家、心理学硕士琳·洛特等人合著的《正面管教》,成为全球畅销的书籍。《正面管教》专为培养儿童养成尊重、负责任和合作能力等优良社会品格和生活技能而设,主张通过为儿童照顾者(包括父母、教师、保姆、年轻人及其他相关人员)和儿童营造一个互相尊重和鼓励的环境,帮助儿童养成重要社会品格和生活技能。
  合育即教育主体之间的合作共育之意,其基础是合作,目标是共育。合育是一种国际教育发展趋势,加强合育是适应终身学习和学习化社会思潮而出现的教育潮流。
  家校合育是指家庭和学校之间的合作共育。学校和家庭是儿童教育的两翼。家校合育是最重要的教育合作,也是目前最为活跃的合育形式。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正面管教专业父母培训体系和教室管理模型起源于阿尔弗雷德·阿德勒和鲁道夫·德雷克斯的个体心理学理论。到上世纪80年代,从林·洛特和简·尼尔森参加了由约翰·泰勒带领的一个研讨会开始,林·洛特开始着手培训实习生体验式教学,并编写第一版教授父母正面管教方法的讲师指南。之后,简·尼尔森撰写并于1981年出版了第一版《正面管教》书籍。今天,正面管教父母课堂已经在全球68个国家得以开展,正面管教也成功地被很多私立、教会和公立学校用作课堂管理模式。正面管教示范学校的项目也在全球范围内得以稳步发展。
  我国也正在壮大一支正面管教“讲师”队伍,为越来越多的父母、学校提供正面管教普及和教育。但将正面管教理论与家校合育结合起来,开展一系列特色课程,进行家校合育实践,目前在这方面还没有成熟的经验。
  对家校合育的研究,美国、英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已有很长的历史。1897年,美国“家长教师联合会”简称(PTA)诞生,标志着家长正式介入孩子的教育。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对战后日本教育的重建进行全面的参与甚至领导,美国把家长教师联合会引入日本教育,使之成为日本基础教育中重要的中坚力量,日本在家长教师联合会组织在发展的过程中也渐渐本土化,成为非常重要的基本教育的力量。苏格兰在2006年制定了《家长参与学校教育法》,明确了家长参与教育的基本原则,同时也明确了政府、官员和学校在引导、支持家长参与学校教育中的职责。
  合育的思想与实践在我国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我国出现了以陶行知、晏阳初、梁漱溟等为代表的教育家,开展了轰轰烈烈的乡村改革教育、民众教育、生活教育等实践活动。这些活动本质上就是一种合育的思潮。从近些年党和政府的重大决策方面来看,合作共育已经成了教育政策的基本方针。当代教育专家朱永新主导的“家校合作,激活教育磁场——新教育实验第十七届研讨会”刚在南京落下帷幕。
  总体而言,我国家校合育还处在初级阶段。家长与教师在教育观念上往往存在比较大的分歧,家庭和学校在孩子的合育问题上意识不强,家长推卸责任;家庭与学校之间缺少有效沟通的渠道和途径,家校之间只是沟通学生的成绩,或者只是在孩子出现比较严重的问题时,学校才与家长沟通。
  研究的目标、内容与思路
  研究目标
  第一,提高教师的研究能力,通过参与课题研究培养一批善学习、肯钻研的研究型教师,打造“正面管教”理念下的特色化课堂。
  第二,以“正面管教策略”为主要内容开展家长学校活动,更新家庭教育观念,提升家庭教育能力。
  第三,以“正面管教”理论为导向,探索城市普通小学开展家校合育的操作模式和策略,找到一些高层次合作的方式方法。
  第四,提升学生的成就动机,营造学校育人环境,创建学生快乐成长的人文生态校园。
  研究内容
  第一,用“正面管教”理念及策略指导家庭和学校教育,创新家长、教师培训方式,提高合育能力。
  第二,更新家校合育理念,搭建合育平台,畅通合育渠道。
  激发家长智慧,开发特色课程,共促学校管理。
  第四,挖掘家长资源,服务学校活动,提升家校合育的实效性。
  研究思路
  第一,通过专家讲座、师师交流等,提高教师素质。提升教师指导家庭教育和研发特色课程的能力。
  第二,成立年级、班级和校级“三级”家长委员会,并定期组织会议,调动家长参与学校管理的积极性。
  第三,为家长学校开设“正面管教”课程,定期集中或通过校园网、班级家长群介绍教育孩子的方法,与家长交流教育孩子的心得。
  第四,把课程建设作为学校特色建设和助推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载体。打造“正面管教”理念下的特色课堂,挖掘家长潜力,开设家校合育的兴趣课程。
  第五,定期组织家长开放日,让家长走进班级,与孩子们一起听课。
  第六,积极开展家校之间的双向交流活动。
  研究的理论基础与方法
  理论基础
  第一,“正面管教”理论认为,应采用和善与坚定的态度、既不惩罚又不骄纵的相互尊重的方式,通過家庭会议、鼓励孩子、从错误中学习等多种方法教孩子“自我约束”,让孩子学习终身受益的生活技能。通过体验性教学,提出长期、有效而实用的解决办法,鼓励孩子自主思考,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合作、相互尊重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二,“合育论”阐述的观点是,教育起始于“合”,发展于“分”,现在又必然地走向了“合”。尽管当今学校教育承担着教育的主导形式,但是学校与家庭、社会的合作共育已经成为发展的趋势,这种趋势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否定之否定”规律。这种合育的回归,不是简单地回到原始状态,而是对人类早期教育中合理因素的肯定;不仅是逻辑上的回归,更是历史发展的趋势,是终身学习和学习化思潮的要求,是构建基于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理念下的“学习型社会”的内在要求。
  研究方法
  第一,文献法:搜集、查阅和学习有关文献资料,为课题研究提供科学的论证资料和研究方法,学习、挖掘、分析相关的理论书籍。
  第二,调查法:设计《家校合育现状调查》问卷。分别对教师、家长和学生进行调查,掌握本校家校合育发展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定量分析。针对实际情况,对部分教师、家长和学生进行访谈,收集有价值的资料。
  第三,案例分析法:搜集和整理有价值的案例,为最后提出家校合育的对策提供可靠的事实依据。
  第四,经验总结法:对在实践中搜集的材料全面完整地进行归纳、提炼,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得出教育现象的本质和规律,确定“家校合育”的合理策略。
  主要观点与创新之处
  主要观点
  第一,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中指出:“(儿童)只有在这样的条件下才能实现和谐的、全面的发展,就是两个‘教育者’——学校和家庭,不仅要一致行动,要向儿童提出同样的要求,而且要志同道合,抱着一致的信念,始终从同样的原则出发,无论在教育的目的上、过程上、还是手段上,都不要发生分歧。”
  第二,正面管教理念的基石是:孩子是需要被尊重的。倡导家长真正理解孩子;真正了解自己及自己的性情与孩子性情的关联;学着和孩子共同成长。正面管教的方法是,和善而坚定,既不惩罚也不骄纵。
  创新之处
  第一,统一家校育人理念,实现家校真正意义的合作共育。
  第二,改革传统学校教育及课程理念,打造“正面管教”理念下的特色课程,提高教師教育教学和指导家庭教育的能力。
  第三,以“正面管教”理论为导向,以“正面管教”课程为家长学校培训的重要课程体系,使家长学校教育课程系统化、长效化。重在更新家长的教育观念,指导家长科学合理地教育孩子。
  课题研究过程的主要措施
  第一,建立沟通平台形成教育合力。形成家校互访、现代化沟通平台、家校联系信箱、校长接待日、家长会、家长开放日等多种沟通平台,使家庭和学校之间达到良好的沟通效果。
  第二,完善家长学校组织机构,在完善学校家长委员会组织的基础上,成立由学校领导和家长委员会共同建构的家长学校组织机构。
  第三,不断加强家长委员会成员之间的相互联系,积极听取各成员的建议。通过座谈、访谈、问卷、走访等多种形式了解情况、讨论家长学校的改进措施。不断收集家长对家校合育的建议、对学校工作的要求,不断提高管理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升家校合育的水平和层次。
  第四,开展家长教师好书共读活动。家校共读《正面管教》丛书,将“正面管教”作为引导教师和家长合理教育的共同指导思想。
  第五,通过学校组织或聘请教育专家讲授“正面管教”教育理论和方法,组织优秀的家长介绍家庭教育经验。
  第六,通过家校路路通、家长活动日、学校公众号等途径向家长宣传学校、班级的发展理念,加强同家长的信息沟通和共享。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并对比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形切除术和传统切除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以我院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收治的50例混合痔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
现代教育理论、教育方法可谓是现代教育技术中的基础性内容,在系统论观点的指导下,教师可以对现代信息技术进行充分利用,为教学过程中资源设计、开发、利用等方面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实现提高教学工作实效性的目的。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以及通信技术可谓是现代教育技术中的三大支柱型技术,若能对这些现代教育技术进行科学合理的应用,便会对教学工作的开展产生较多帮助。  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现状  目前,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过
期刊
目的:研究改良吸痰装置在高压氧治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3月--2019年1月内收诊的100例高压氧治疗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成两组,设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
提升家长教育理念  我校现有24个班1000余名学生。75%学生来自全国各地,在义乌务工或从事小本生意。学生家境一般,家长忙于生计。家长从事的工作不同、接受教育程度差别较大、经济状况、生活经历、家教理念、宗教信仰都不相同。因此,在这样的一所学校里,父母因各种原因至使他们疏于对自己的小孩进行管教,无暇顾及子女的思想、学习、生活,从而使子女的身心受到众多不良的社会风气影响;鉴于上述种种原因,学校对校内
期刊
贫血属于一种慢性疾病,其不一定独立存在,也有可能是某种疾病伴随的临床症状.同时.贫血常见有缺铁性贫血、地中海贫血等多种类型.不同类型的贫血疾病在临床特征上存在相似性,
在神经外科术后患者的护理工作中,患者多存在睡眠障碍的情况,即便是能够快速睡眠的患者,也多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而觉醒.从护理实践工作的执行来看,此种问题的发生对患者病情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行业也在不断进步,人们在满足了物质水平之后对孩子的教育也在加强重视。幼儿教师作为幼儿教育的直接参与者,其自身能力直接决定了幼儿园的整体教学水平,而且幼儿教师的教学动机的强度、价值取向和持续时间都会对幼儿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产生生理、心理上的重大影响。积极良好的教学动机对幼儿园的办学水平与幼儿教师的教学能力都有着提高作用,因此在幼儿园管理工作中必须持续关注幼儿教师的教学动机对幼
期刊
目的: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46例采用全髋置换术的临床疗效进行研究.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90例,根据其实施的手术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