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棵挺拔的橡树

来源 :湖北教育·综合资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lvercu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最喜欢的诗是舒婷的《致橡树》,我盼望自己成长为一棵挺立在天地间的树,呵护着众多的小树苗,与他们一起迎朝霞送夕阳,看繁星满天,听虫语蛙鸣。
  在三十余年的教育生涯中,有两句名言对我的影响很大——一句是,“什么是不简单——把一件简单的事情成千上万遍地做好,就叫不简单”;另一句是,“机会,只垂青于有准备的头脑”。
  1984年,从原武汉二师毕业后,我谢绝了学校党委让我留校的好意,回到生我养我的故乡——襄阳,决心为家乡的教育事业增一分光,添一分彩。上班第一天,老校长告诉我,要当好老师,首先要站稳讲台。我至今铭记于心。
  朗读,是语文教师必备的基本功,为了过好这一关,每上一课前我都反复练习十多遍,细细体会文章的内涵;备课,我认真研读课标和教材,反复推敲每一个教学环节;放学后,我常常一个人在教室里体悟第二天的教学流程……踏踏实实地上好每一堂课,改好每一本作业,走进每一个孩子的心灵,辅导好每一位青年教师,一天天、一月月、一年年,从不懈怠。
  勤奋,为我带来了专业成长的契机。参加工作的第二年,我承担了全国“注意识字,提前读写”实验任务,为了让学生过好拼音直呼关,我坚持写纯拼音日记。1989年,我又参与了全国小学语文学法指导实验,10年的学法指导实验,使我的教育教学水平得到了质的飞跃。
  1996年,我过五关斩六将,获得了参加全国小学语文学法指导课改大赛的“参赛券”。这次比赛要求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在教学上要有翻天覆地的大变化,大家戏称是“吃螃蟹比赛”。我一遍遍设计教学流程,但感觉没有大的突破,苦闷彷徨,心情跌至谷底。
  有一天,前往重庆讲学的中央教科所潘自由教授途经襄阳,市教研室的彭仕霞老师将他“拦截”下来。潘教授听了我的课,为我指点迷津,鼓励我放下包袱,大胆突破。我豁然开朗。我一直在探索“广阔的空间学语文”,为什么不从这里寻求突破呢?功夫不负有心人,后来我执教的《桂林山水—抓重点》获得全国小学语文学法指导探索课一等奖。
  在学法指导实验的引领下,我不断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学一篇,带一篇”,“把话变成画”,我努力将“大语文观”渗透到教学中,逐渐形成了“质朴”的教学风格。不断实践,不断反思,让我的教学妙招层出不穷:“牵一发动全身式”、“水落石出式”、“顺手牵羊式”、“七嘴八舌式”……
  2005年,我出任荆州街小学校长。作为一名教师,我可以轻松地让我的语文课堂“燃烧起来”;作为一名校长,我想办一所什么样的学校?我想给老师带来什么?我想培养什么样的学生?
  为了寻找答案,我不知疲倦地研读经典著作,读《论语》《孟子》,读陶行知、叶圣陶,读杜威、苏霍姆林斯基……在读书和反思中,我的教育观、学生观、发展观渐渐明晰:教育要使人睿智,让人高尚;学校要教书育人,以文化人;我们要培养儒雅、智慧、健康的现代少年。而要实现这些目标,就必须首先打造一支素质过硬的教师队伍。
  从哪里着手呢?我将目光再次投向“简单的事”——叙事研究,以此作为教师队伍建设的切入点。
  我利用每周的全体教师会给老师们“布道”,教科室则详细讲述叙事研究的作用、分类及写法,又给老师们下发各类叙事的范文学习。关键是领导带头,我要求校级干部们学在前、研在前、写在前,我自己总是最先上交。叙事研究让教师在自己的故事中审视自己的教育理念,在逐步改进中不断丰富完善自身的素质和能力。不知不觉地,叙事研究成了教师们的工作习惯, 成为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捷径”。几年下来,老师们的叙事研究不断见诸于各类教育教学书刊,他们在各级各类教研活动中侃侃而谈,主讲了一节又一节优质课……
  勤奋的思考,持之以恒的行动,让我在襄阳教坛长袖善舞,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全市第一个获小学语文全国优质课一等奖的教师,市区第一个获湖北名师称号的教师,连续八届辅导青年教师获全市小学语文优质课大赛一等奖,全市第一个一次性带出13名省级骨干教师的校长,培养出10名隆中名师的“梦之队”领头雁……
  (作者系襄阳市襄城区荆州街小学校长)
其他文献
八年校长生涯,我练就了一项特殊本领:通过“跨界”阅读,博采众长,结合工作实践,深入思考,融会贯通,创新教育教学管理模式。  多年来,《毛泽东选集》一直是我案头上的常读之书。有朋友可能会偷笑我“老土”,但我自得其乐,多次从这套经典中的“神来之笔”体悟出教育工作的管理之道。  例如,“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这两句诗告诉我们,要善于抓机遇,促进质变的发生。  又比如,“我历来是当教员的,现在
学生在学习英语过程中出现的一些解题错误,可以变为宝贵的教学资源.学生解答习题的过程,是其在学习过程中对所学知识不断尝试的暂时性结果.错误从一个特定的角度揭示了学生在
我长发过腰。“唉,你洗头要花多少时间啊,想想都麻烦。”人们总是这样评论我的秀发。  我经常采用书信方式和学生单独交流,有一届学生带了三年,我给学生写了将近10万字的书信。“唉,你一定是每天工作到凌晨两三点钟吧,写这些信,不知道要花多长时间啊,太辛苦了。”人们如此揣测。  我知道,他们是将心比心,用自己揣测我,偏偏这样的将心比心是不可比的。  你见过有人织毛衣,有人做十字绣吗?我看见一针一线的重复动
带球。射门。球进啦——女孩汗涔涔的脸上绽开一抹灿烂的笑。而球场的另一端,几乎同时,她大喊了一声“好球”,就踩着微黄的草皮大步跑来。
英语教师如何帮助高一新生调整自己学习英语的方法和策略,尽快适应高中英语学习?本文从明确学习观念,调整学习心态,运用科学方法,重视几个环节,合理安排时间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学生的成长不仅仅需要知识的传授,更需要教育者站在时代的高处,有着正确的教育教学观念,有着大局和大方向的思维方式,同时也须有教学的科学方法与技巧,这样才能成为一名合格
在2015年春季开学典礼上,我与全校教师分享了一句名言——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15年来,无论顺境逆境,我追求教育理想的步伐从未停止,在这个过程中,我也变得越来越专业、越来越成熟。  坚定一辈子做教育的信念。2001年夏天,武汉市教育局成立了“两高三性”(高质量、高品味、实验性、示范性、特色性)的常青教育实验区,面向全市公开招聘常青教育实验区各学段负责人。经过激烈角逐,29岁的我
行走在冷酷和善良之间  校长室中,我面前坐着一个有严重精神问题的学生和他的父亲。 “您今天怎么突然来了?”我口中虽这么说,心中却是莫名的窃喜。今天上午,学校终于决定将这个孩子“遣返”了。在全体老师和学生无数次告状之后,在我无数次的宽恕之后,事情因为他的主动请长假而有了转折。  这个父亲总是轻描淡写地说孩子是“脑神经衰弱”,回家两天吃几片药就行,不能误了学习。而我们坚持认为孩子的身体是第一位的,他目
美国,可能是我们最熟悉的一个“外国”。可不,好莱坞大片、美剧、LadyGaGa,还有各种各样的“听说”……要是问这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是个什么样的地方,估计谁都能说出点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