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长发过腰。“唉,你洗头要花多少时间啊,想想都麻烦。”人们总是这样评论我的秀发。
我经常采用书信方式和学生单独交流,有一届学生带了三年,我给学生写了将近10万字的书信。“唉,你一定是每天工作到凌晨两三点钟吧,写这些信,不知道要花多长时间啊,太辛苦了。”人们如此揣测。
我知道,他们是将心比心,用自己揣测我,偏偏这样的将心比心是不可比的。
你见过有人织毛衣,有人做十字绣吗?我看见一针一线的重复动作,头就痛,心想打死我也不愿意做,为什么不去买一件毛衣,买一幅绣像呢?可我又看见她们一边上下翻飞那根银针,一边哼歌听音乐,丝毫不以为苦。想来,里面一定有我无法了解的乐趣。“子非鱼,焉知鱼之乐?”
我的长发,跟随我的时间几乎等同于我的年龄,已经成为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至于洗头,和普通的短发是一样洗的,抓抓头皮,搓搓头发,只是要用柔顺一些的护发素,洗头只需要十分钟而已。
我用书信和学生交流,是因为作为语文老师的我比较善于观察,有一颗细腻的心,天生不喜欢啰啰嗦嗦说教,打字也快,又洞察了文字具有深入人心的力量。它就和你找个学生谈话是一样的,只是你不停地说,我不停地打字而已,也许花的时间和你是差不多的。
你若看过我的博客,就会发现上面几乎没有一篇博文是晚上11点后发的,那时,我早已在梦中。千万别说我是苦行僧,我会跟你急。这一生我最害怕的就是死脑筋又认真至极的人。
一切都已经习惯,习惯便成为自然。
没有人比我更了解我自己,所以我习惯不盲从。当满大街黄头发、大冬天穿短裤长皮靴的时候,我笃定地飘着黑头发,穿着带点古典味道的衣衫,只因为我知道人身上的颜色不能超过三种,只因为我知道你若随波逐流,最后就是身不由己撞上凸石,只因为我知道只有适合我的才是最好的。那才是真正属于我的个性。
于是,我有了属于我的和学生交流的方式。
面对一次次遭遇挫折快要丧失信心的学生,我写道:“就算遍体鳞伤,也要赢得漂亮,你注定辗转,但终究不死。”
面对孤独内向、自卑不合群的学生,我写道:“森林之王老虎也是独来独往的,孤独内向并不影响你成为一个优秀的人,就算全世界都抛弃了你,还有我欣赏你。”
面对努力一阵后觉得没有起色就想放弃的中等生,我写道:“每一棵草儿都会开花,春天来了,连小葱都要开出蒲公英球那样的一团白花,为何不坚持着,灿烂一次呢?”
……
有些班主任,也有他们的习惯,大声呵斥、冷语相讥,甚至还有打着爱的旗号而恶言相向、拳脚相加,完全忘记了学生还是孩子。这样的方式,真的是最适合的方式吗?撕裂了师生间的真情,也增添了班主任的职业倦怠。这样的习惯,若是成了自然而然,原本温柔端庄的淑女、彬彬有礼的绅士,却时常露着一张狰狞的面孔,真是有些可怕了。
“我想念你了。想念那个长发及腰的你,想念那个笑靥如花的你,想念那个如水温柔的你,想念那个没有语文作业的你……有一个词叫一眼万年,我曾一度疑惑到底是怎样的眼睛,竟可以穿透万年岁月,到底是怎样的眸子可以让人如此惦念。如今想来,那时你回头望向我们的那一眼,便是了。那一眼,给了我们太多的惊喜和感动。你从不曾嫌弃我们倒数第一的成绩,你从不曾在意别的老师对我们班不好的评价。从那一眼里,我们体会到了我们被爱着。”
这是我代课一个月后学生写给我的信的片段,放假前夕,他们悲伤地唱起“可惜不是你,陪我到最后”,让我落泪而逃。后来,我接手了这个班级并陪伴他们走到最后,短短九个月,师生共同写下13万字的《一年似锦》,也迎接了属于我们的辉煌时刻。
彼此惺惺相惜,微笑中无言的默契,成了我和学生的习惯,成了最美好的自然。
当我们对学生的爱成为融入教育生命的习惯,当我们找到了最适合自己的教育习惯,我们的一切做法都会变得自然而然,那时,我长发过腰,你春花灿烂!
我经常采用书信方式和学生单独交流,有一届学生带了三年,我给学生写了将近10万字的书信。“唉,你一定是每天工作到凌晨两三点钟吧,写这些信,不知道要花多长时间啊,太辛苦了。”人们如此揣测。
我知道,他们是将心比心,用自己揣测我,偏偏这样的将心比心是不可比的。
你见过有人织毛衣,有人做十字绣吗?我看见一针一线的重复动作,头就痛,心想打死我也不愿意做,为什么不去买一件毛衣,买一幅绣像呢?可我又看见她们一边上下翻飞那根银针,一边哼歌听音乐,丝毫不以为苦。想来,里面一定有我无法了解的乐趣。“子非鱼,焉知鱼之乐?”
我的长发,跟随我的时间几乎等同于我的年龄,已经成为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至于洗头,和普通的短发是一样洗的,抓抓头皮,搓搓头发,只是要用柔顺一些的护发素,洗头只需要十分钟而已。
我用书信和学生交流,是因为作为语文老师的我比较善于观察,有一颗细腻的心,天生不喜欢啰啰嗦嗦说教,打字也快,又洞察了文字具有深入人心的力量。它就和你找个学生谈话是一样的,只是你不停地说,我不停地打字而已,也许花的时间和你是差不多的。
你若看过我的博客,就会发现上面几乎没有一篇博文是晚上11点后发的,那时,我早已在梦中。千万别说我是苦行僧,我会跟你急。这一生我最害怕的就是死脑筋又认真至极的人。
一切都已经习惯,习惯便成为自然。
没有人比我更了解我自己,所以我习惯不盲从。当满大街黄头发、大冬天穿短裤长皮靴的时候,我笃定地飘着黑头发,穿着带点古典味道的衣衫,只因为我知道人身上的颜色不能超过三种,只因为我知道你若随波逐流,最后就是身不由己撞上凸石,只因为我知道只有适合我的才是最好的。那才是真正属于我的个性。
于是,我有了属于我的和学生交流的方式。
面对一次次遭遇挫折快要丧失信心的学生,我写道:“就算遍体鳞伤,也要赢得漂亮,你注定辗转,但终究不死。”
面对孤独内向、自卑不合群的学生,我写道:“森林之王老虎也是独来独往的,孤独内向并不影响你成为一个优秀的人,就算全世界都抛弃了你,还有我欣赏你。”
面对努力一阵后觉得没有起色就想放弃的中等生,我写道:“每一棵草儿都会开花,春天来了,连小葱都要开出蒲公英球那样的一团白花,为何不坚持着,灿烂一次呢?”
……
有些班主任,也有他们的习惯,大声呵斥、冷语相讥,甚至还有打着爱的旗号而恶言相向、拳脚相加,完全忘记了学生还是孩子。这样的方式,真的是最适合的方式吗?撕裂了师生间的真情,也增添了班主任的职业倦怠。这样的习惯,若是成了自然而然,原本温柔端庄的淑女、彬彬有礼的绅士,却时常露着一张狰狞的面孔,真是有些可怕了。
“我想念你了。想念那个长发及腰的你,想念那个笑靥如花的你,想念那个如水温柔的你,想念那个没有语文作业的你……有一个词叫一眼万年,我曾一度疑惑到底是怎样的眼睛,竟可以穿透万年岁月,到底是怎样的眸子可以让人如此惦念。如今想来,那时你回头望向我们的那一眼,便是了。那一眼,给了我们太多的惊喜和感动。你从不曾嫌弃我们倒数第一的成绩,你从不曾在意别的老师对我们班不好的评价。从那一眼里,我们体会到了我们被爱着。”
这是我代课一个月后学生写给我的信的片段,放假前夕,他们悲伤地唱起“可惜不是你,陪我到最后”,让我落泪而逃。后来,我接手了这个班级并陪伴他们走到最后,短短九个月,师生共同写下13万字的《一年似锦》,也迎接了属于我们的辉煌时刻。
彼此惺惺相惜,微笑中无言的默契,成了我和学生的习惯,成了最美好的自然。
当我们对学生的爱成为融入教育生命的习惯,当我们找到了最适合自己的教育习惯,我们的一切做法都会变得自然而然,那时,我长发过腰,你春花灿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