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TH结构域家族蛋白2在肝癌组织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来源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risekar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YTH结构域家族蛋白2(YTHDF2)在肝癌组织的表达和其患者预后的关系及其对肝癌细胞增殖和侵袭迁移的影响。

方法

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和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以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测配对肝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YTHDF2的表达,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敲除肝癌细胞中的YTHDF2,使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实验检测细胞增殖能力,Transwell和细胞划痕实验检测细胞的侵袭转移能力,使用Western blot分析上皮-间充质转化(EMT)相关蛋白,E-钙黏蛋白(E-cadherin)和N-钙黏蛋白(N-cadherin)的表达量变化。

结果

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YTHDF2在肝癌组织中高表达且与患者预后相关。YTHDF2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较癌旁组织高(18.23±3.51比13.21±2.73,P<0.01),其表达水平与肿瘤的巴塞罗那分期,TNM分期和有无门静脉癌栓(PVTT)相关(P均<0.01)。CCK-8实验显示敲除YTHDF2后24 h测得波长450 nm处吸光度值较对照组降低,HepG2中测得为(1.129±0.178比1.571±0.226,P<0.01),Huh7为(1.227±0.251比1.815±0.302,P<0.05)。Transwell实验显示敲除YTHDF2后穿过小室的细胞数减少,细胞划痕实验显示敲除YTHDF2后细胞划痕愈合度降低。敲除YTHDF2后,E-cadherin相对表达量较对照组显著升高(1.780±0.319比0.916±0.173,P<0.05),而N-cadherin的相对表达量明显降低(0.821±0.217比4.697±0.398,P<0.01)。

结论

YTHDF2在肝癌中高表达,可促进肝癌的发生发展以及增强肝癌细胞的增殖和侵袭迁移能力。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p38亚型α和β对胰腺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Western blot实验检测人胰腺癌细胞株中p38α、p38β、p38γ、p38δ的表达;建立稳定转染靶向抑制p38α和p38β表达水平的细胞克隆,通过噻唑蓝(MTT)比色、克隆形成实验、运动轨迹、细胞侵袭、裸鼠体内成瘤等实验观察p38α和p38β对胰腺癌细胞增殖、生长、侵袭以及体内成瘤能力的影响。结果p38 4个亚型在7种胰腺癌细胞株
能量代谢重编程是肿瘤的一个新增特征。借助各种组学技术和生物信息学的发展,癌症代谢成为了一个研究热点。肿瘤相关代谢的改变对维持肿瘤细胞失控性增殖、去分化状态、上皮-间充质转化、侵袭和转移具有重要作用。癌基因的激活、抑癌基因的失活、各种微小RNA、长链非编码RNA和宿主微生物群等参与诱导肿瘤细胞进行适应性代谢调整。胃肠道恶性肿瘤的独特代谢表型和代谢调控关键点可提供新颖的代谢生物标志物和干预靶点,为临床
目的观察皮肤软组织扩张器施加扩张应力条件下,皮肤组织表达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EDF)的特征。方法通过免疫荧光染色和Western blot检测大鼠扩张期皮肤样品中PEDF的表达、分布及PEDF蛋白表达水平;利用体外细胞牵拉装置和低氧培养箱分别对表皮细胞株HaCaT细胞进行处理,以模拟扩张皮肤中缺氧和机械应力微环境,探讨影响表皮细胞PEDF基因转录水平的主要组织微环境因素,此两组实验组分别为缺氧组和
期刊
目的探讨微小核糖核酸(miRNA)-21-3p在小鼠急性胰腺炎(AP)模型中的表达和意义。方法左旋-精氨酸注射构建小鼠胰腺炎模型,以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急性胰腺炎模型组(AP 6 h组、AP 12 h组、AP 24 h组、AP 48 h组),每组10只;再以不同剂量的左旋-精氨酸处理小鼠,分为AP-A、AP-B、AP-C组,收集小鼠胰腺组织及血清,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
目的探讨乳腺癌超声征象与造血祖细胞激酶1(HPK1)表达的相关性。方法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为非特殊型浸润性乳腺癌(IDC-NOS)75例患者术前资料的超声参数:肿块的形态、边缘、后方回声、微小钙化、内部回声及腋窝淋巴结。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HPK1在患者癌组织及配对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其表达与超声参数的关系。选取乳腺癌细胞株MDA-MB-231和MCF-7,构建慢病毒pCDH-HP
期刊
期刊
目的探讨高尔基磷酸化蛋白3(GOLPH3)基因过表达对人结肠癌细胞HT29顺铂化疗敏感性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将HT29细胞分为4组:对照组(HT29)、转染组[小干扰RNA(siRNA)-GOLPH3]、实验组1(10 μmol/L顺铂)、实验组2(siRNA-GOLPH3+10 μmol/L顺铂)。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人结肠癌细胞转染后的沉默效果。噻
目的探索一种应用于肝纤维化不同阶段小鼠的肝星状细胞(HSCs)分离方法。方法联合肝脏原位灌注胶原酶、离体消化、细胞梯度密度离心等方法,分离获取小鼠原代HSCs;采用形态学观察及细胞自发荧光检测,进行细胞纯度鉴定;利用锥虫蓝染色进行细胞活力评估;应用免疫荧光染色,对HSCs活化状态进行检测。结果通过本方法,从正常小鼠可获得1.14× 106个HSCs,纯度达95.7%,活力为92.8%;从肝纤维化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