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人的明心见性:我的水墨观

来源 :美术大观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yl7209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工业革命以来,科学主义就压倒了人文主义,在一个移动互联网和A I全面介入我们日常生活的时代更是如此。但是,在我看来,人类总有一部分不能被“算法”取代的东西,它们需要通过艺术来承载和显现。对于一个生活在此时此刻的中国人来说,我们无法脱离现代生活,然而,我们内心总有一片天空属于“人”,属于“中国人”。水墨是最好的表达方式,尽管它肯定不同于传统的美学形式。
其他文献
版画与小说文本皆存在视角问题.二者所使用的视角既有相同之处,又有很大不同,这一点在明代金陵小说版画中体现尤为明显.画者在构图时,经常使用“全知视角”“窥视角”以及“
吴克岐记录于《犬窝谭红》中的“四象桥本”《红楼梦》保留了大量独有的异文,因此本今已不存,而所录异文无从查考,以至于学界对其真伪存有争论.本文打破一般的版本文字优劣比
插图当属接受《儒林外史》的重要形式.但是,海左书局《全图儒林外史》的插图与小说,在叙事层面并不能直接划等号,前者是对后者的不可靠叙述,由此弱化了为人称道的讽刺效果.不
关于中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的英译本,除了两个知名度较高的全译本(邓罗译本和罗慕士译本),另有近三十个英文节译本,但鲜有文章对此展开深入研究.本文选取《三国演义》卜舫
校园足球是小学校园教育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校园足球教学要在有限的时间里培养学生对足球的兴趣,在掌握足球运动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增强身体素质,促进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从文学史源流上看,“访不遇”叙事在中国文学中一直以碎片化的形式出现,一鳞半爪,不够集中.《儒林外史》中出现了较多的“访不遇”叙事,充分体现了吴敬梓深厚的小说叙事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