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小学教学也发生了较大变化,但是,在实施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因为教学管理的一些问题,也进入了发展的瓶颈。本文根据自己的教学管理经验,在总结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也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措施和方法。
关键词:小学教学管理;策略;研究与实践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无论是教学理念,还是教学方式,也无论是教学内容,还是教学手段都发生了较大变化,尤其在小学阶段,更是有诸多变化。尽管如此,新课程改革在前行的过程中,也遇到了发展瓶颈,在小学阶段尤为明显,究其原因就是小学教学管理的问题。根据自己的教学管理经验,也谈谈自己的一下拙见,望各位方家指正。
一、小学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思想上不重视
新课改的实施必须以务实为基础,强调实效。但是,很多小学的课改都是流于形式,不注重效果,只重视过程。让新课改失去了原来的意味。这些现象就是源于思想上不够重视。
2.缺少创新性
在小学阶段,应该是活泼,乐观,积极,向上的氛围,但是在小学教学管理中,却缺少了激情,缺少了创新,从而导致现在的小学教学死气沉沉,没有了生机。
3.行政干涉较多
不管在哪个阶段的学校,也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应该安安心心地教学或者学习。但是,在现代的这个社会中,学校要参加社会活动太多,甚至有些活动还会影响正常教学。
总之,以上仅仅是一些比较典型的问题,在小学教学管理中,还存在很多其他问题,在此不一一赘述。我主要谈谈自己的一些想法。
二、办学思路
根据自己的教学管理经验,首先要理清办学思路,没有思路办学就是一群苍蝇乱飞的状态。通过认真分析我校实际,征求大家意见,逐步形成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并形成以全体学生健康、快乐成长为中心,以全面发展与特色发展为主线,以加强校风建设、抓好队伍建设、开展特色教育、重视养成教育为渠道的办学思路。
三、具体措施
1.坚持以人为本,促进长效发展
关注学生成长,促进教师发展。第一要开齐课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第二,以追求教学实效性为目的,积极探索,大胆改革,如开展体、音、美、计算机的合班课,灵活教学方式和地点,让学生在玩中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让学生充分体会学习的快乐。第三,制定完善、科学、合理的考核制度,并认真贯彻执行,既能促进教师发展,提高教师工作积极性,又能确保学校各项工作的落实。
2.加强校风建设,营造育人范围
首先,推行公平、正义,构建积极向上的校园氛围。作为校长要一心为公,用人唯贤,严于律己,不谋私利,对人、对事,严格按制度、规则办,不徇私情,一视同仁。
其次,促进良好的教风的形成。在学校中逐步引导良好教风的形成,促进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切实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同时,大力促进学风建设。学风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精神面貌的直接体现,通过教师的示范激励作用使学生养成"乐学、勤学、善学、博学"的学风。
3.抓好两支队伍建设,提升管理和教育水平
建立一支强有力的领导队伍。学校事业的发展,班子是关键,要努力加强领导队伍建设,着力培养一批积极、高效的领导队伍,并要求领导班子成员具有勇于承担、率先垂范的担当精神以及积极创新、踏实肯干的执着精神。
同时,还要建立一支高效务实的教师队伍。一所好的学校一定要有一支好的教师队伍,在教师中要营造尊重、互助、博爱、好学的团队精神,更要树立对学生精心、细心、耐心的敬业精神。
4.认真开展"特色教育",积极构建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综合实力的体现,是学校的生命,更是学校的灵魂,它引领着学校各项建设。从校园文化建设中可以看出一个学校的办学品味和办学层次。因此,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整体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在校园内的标语,打印的文件并一定能真正代表学校的文化。因此,结合我校实际,我们以特色教育为载体,积极构建具有内涵的校园文化。其中,对于我校的特色教育,经过不断讨论和探索,逐步形成以汉字教学和"三字经"诵、写、讲三位一体的研究课题为特色。
第一、汉字在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它不仅是一种重要的交际工具,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载体,更是孕育和发展人的起点。它作为一个重要的文化系统,承载着中华文化血脉的薪火相传的作用。但是,处在信息化、物质化的今天,写字教学也逐渐被边缘化,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更应该重视写字教学的意义,在重视书写规范的同时,还需要努力挖掘写字教学中的文化内涵,通过写字教学,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所以,我们在实践教学中,要努力加强"写字"教学,提升学生书写能力。
第二、确定"三字经"诵、写、讲三位一体的研究课题,开放相应校本课程研究,并且以以研促教,以教促改为途径,逐步形成我校特色的校园文化。
5.重视养成教育,培养良好习惯
养成教育就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它是小学阶段的一个核心内容。萨穆尔·斯迈尔曾说过:"播种思想、收获行动;播種行动、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习惯一旦养成,它会影响你的一生。
培养良好的习惯首先要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良好的生活习惯是学习的重要保证。在生活中,让学生逐渐养成:早睡早起习惯、不乱花零钱习惯以及文明礼貌习惯等。
其次,还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主要包括独考的习惯、积极发言的习惯、书写工整的习惯等。
如果想让学生能够持续发展,学习成绩能够从小学一直到高中始终保持在前列,必须要重视学生的养成教育,否则,即使学生在小学阶段学得再好,那他也会失去学习的后劲,会在某个阶段停滞。
由此可以看出,我们要以一个中心,两条主线,四个渠道的办学思路为支撑,以特色教育为依托,逐步形成自己特色的校园文化,这种校园文化一方面是学校的每个个体具有自觉地积极向上的行为,既包括学生,也包括教师。另一个方面则使学校的这个团队具有合作的意识和共同价值取向以及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
参考文献:
[1]潘阿芳.小学教学实施全面质量管理的尝试与思考[J].上海教育科研,2007,(7).
[2]杨淑英.略论小学教学质量控制体系的建设[J].西北成人教育学报,2006,(3).
[3]郭凤慈.浅谈小学数学中的"开放式"教学[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7,(9).
[4]小学教学工作的跨世纪思考[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1995,(3).
[5]李万恩.加强小学教学管理的策略分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1,(12).
[6]杨金贵.浅谈如何做好小学教学管理工作[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0,(6).
[7]张国兴.小学教学管理如何贯彻"以人为本"的方针[J].资治文摘(管理版),2009,(4).
作者简介:王红霞(1972.11-),女 陕西延安人 ,延安杜甫川小学,中教高级,本科学历。
关键词:小学教学管理;策略;研究与实践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无论是教学理念,还是教学方式,也无论是教学内容,还是教学手段都发生了较大变化,尤其在小学阶段,更是有诸多变化。尽管如此,新课程改革在前行的过程中,也遇到了发展瓶颈,在小学阶段尤为明显,究其原因就是小学教学管理的问题。根据自己的教学管理经验,也谈谈自己的一下拙见,望各位方家指正。
一、小学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思想上不重视
新课改的实施必须以务实为基础,强调实效。但是,很多小学的课改都是流于形式,不注重效果,只重视过程。让新课改失去了原来的意味。这些现象就是源于思想上不够重视。
2.缺少创新性
在小学阶段,应该是活泼,乐观,积极,向上的氛围,但是在小学教学管理中,却缺少了激情,缺少了创新,从而导致现在的小学教学死气沉沉,没有了生机。
3.行政干涉较多
不管在哪个阶段的学校,也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应该安安心心地教学或者学习。但是,在现代的这个社会中,学校要参加社会活动太多,甚至有些活动还会影响正常教学。
总之,以上仅仅是一些比较典型的问题,在小学教学管理中,还存在很多其他问题,在此不一一赘述。我主要谈谈自己的一些想法。
二、办学思路
根据自己的教学管理经验,首先要理清办学思路,没有思路办学就是一群苍蝇乱飞的状态。通过认真分析我校实际,征求大家意见,逐步形成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并形成以全体学生健康、快乐成长为中心,以全面发展与特色发展为主线,以加强校风建设、抓好队伍建设、开展特色教育、重视养成教育为渠道的办学思路。
三、具体措施
1.坚持以人为本,促进长效发展
关注学生成长,促进教师发展。第一要开齐课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第二,以追求教学实效性为目的,积极探索,大胆改革,如开展体、音、美、计算机的合班课,灵活教学方式和地点,让学生在玩中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让学生充分体会学习的快乐。第三,制定完善、科学、合理的考核制度,并认真贯彻执行,既能促进教师发展,提高教师工作积极性,又能确保学校各项工作的落实。
2.加强校风建设,营造育人范围
首先,推行公平、正义,构建积极向上的校园氛围。作为校长要一心为公,用人唯贤,严于律己,不谋私利,对人、对事,严格按制度、规则办,不徇私情,一视同仁。
其次,促进良好的教风的形成。在学校中逐步引导良好教风的形成,促进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切实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同时,大力促进学风建设。学风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精神面貌的直接体现,通过教师的示范激励作用使学生养成"乐学、勤学、善学、博学"的学风。
3.抓好两支队伍建设,提升管理和教育水平
建立一支强有力的领导队伍。学校事业的发展,班子是关键,要努力加强领导队伍建设,着力培养一批积极、高效的领导队伍,并要求领导班子成员具有勇于承担、率先垂范的担当精神以及积极创新、踏实肯干的执着精神。
同时,还要建立一支高效务实的教师队伍。一所好的学校一定要有一支好的教师队伍,在教师中要营造尊重、互助、博爱、好学的团队精神,更要树立对学生精心、细心、耐心的敬业精神。
4.认真开展"特色教育",积极构建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综合实力的体现,是学校的生命,更是学校的灵魂,它引领着学校各项建设。从校园文化建设中可以看出一个学校的办学品味和办学层次。因此,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整体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在校园内的标语,打印的文件并一定能真正代表学校的文化。因此,结合我校实际,我们以特色教育为载体,积极构建具有内涵的校园文化。其中,对于我校的特色教育,经过不断讨论和探索,逐步形成以汉字教学和"三字经"诵、写、讲三位一体的研究课题为特色。
第一、汉字在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它不仅是一种重要的交际工具,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载体,更是孕育和发展人的起点。它作为一个重要的文化系统,承载着中华文化血脉的薪火相传的作用。但是,处在信息化、物质化的今天,写字教学也逐渐被边缘化,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更应该重视写字教学的意义,在重视书写规范的同时,还需要努力挖掘写字教学中的文化内涵,通过写字教学,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所以,我们在实践教学中,要努力加强"写字"教学,提升学生书写能力。
第二、确定"三字经"诵、写、讲三位一体的研究课题,开放相应校本课程研究,并且以以研促教,以教促改为途径,逐步形成我校特色的校园文化。
5.重视养成教育,培养良好习惯
养成教育就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它是小学阶段的一个核心内容。萨穆尔·斯迈尔曾说过:"播种思想、收获行动;播種行动、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习惯一旦养成,它会影响你的一生。
培养良好的习惯首先要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良好的生活习惯是学习的重要保证。在生活中,让学生逐渐养成:早睡早起习惯、不乱花零钱习惯以及文明礼貌习惯等。
其次,还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主要包括独考的习惯、积极发言的习惯、书写工整的习惯等。
如果想让学生能够持续发展,学习成绩能够从小学一直到高中始终保持在前列,必须要重视学生的养成教育,否则,即使学生在小学阶段学得再好,那他也会失去学习的后劲,会在某个阶段停滞。
由此可以看出,我们要以一个中心,两条主线,四个渠道的办学思路为支撑,以特色教育为依托,逐步形成自己特色的校园文化,这种校园文化一方面是学校的每个个体具有自觉地积极向上的行为,既包括学生,也包括教师。另一个方面则使学校的这个团队具有合作的意识和共同价值取向以及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
参考文献:
[1]潘阿芳.小学教学实施全面质量管理的尝试与思考[J].上海教育科研,2007,(7).
[2]杨淑英.略论小学教学质量控制体系的建设[J].西北成人教育学报,2006,(3).
[3]郭凤慈.浅谈小学数学中的"开放式"教学[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7,(9).
[4]小学教学工作的跨世纪思考[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1995,(3).
[5]李万恩.加强小学教学管理的策略分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1,(12).
[6]杨金贵.浅谈如何做好小学教学管理工作[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0,(6).
[7]张国兴.小学教学管理如何贯彻"以人为本"的方针[J].资治文摘(管理版),2009,(4).
作者简介:王红霞(1972.11-),女 陕西延安人 ,延安杜甫川小学,中教高级,本科学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