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前概念进行平面镜成像考点解析

来源 :中学物理·初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eha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些同学对平面镜成像特点的理解存在偏差,在分析平面镜成像的实例时容易出错.但是教师不能单纯的责怪学生笨、听不进,教师是否该反思自己是否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过.随着学习理论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学生学习的相关研究不断深入,人们日益发现,学生并不是空着脑袋进教室的,在日常生活和以往的学习中,他们已经形成了大量的经验,对世界存在自己的看法与解释.但有些理解却是与当前科学理论对事物的理解相违背的.我们把这种在学习科学概念前形成的知识和经验称之为前科学概念,简称前概念.所以怎样消除前概念的影响,让学生建构新的科学概念是非常重要的.前人所做的大量研究发现,学生头脑中关于平面镜成像的前概念有以下几点:(1)像在镜子的表面(倒影在湖面上);(2)成像变成光源(虚像会被挡住);(3)像是可以承接的(物体在水中的倒影在湖底,因为湖底可以作为一个屏障,把投射在上面的像承接住);(4)物体靠近平面镜,则像变大,远离平面镜像变小;(5)入射光的延长线处为成像处. 全文查看链接
其他文献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学校教学设施的更新换代,电子产品广泛地应用于教学过程,并在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以计算机为主的多媒体辅助教学,在物理课堂教学中也得了普遍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通过图形、音像和视听等多种信息,为学生提供了形象生动的感觉刺激,激发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有助于学生正确理解和掌握抽象的物理概念、规律.然而,在物理教学实践过程中,存在不容忽视的多媒体过度滥用现象,超越了其“辅助”教学的
在物理教学中,常有这样的现象:教师在课堂所讲的物理内容、反复强调的注意点,学生似乎都能理解和掌握.可在练习的时候还是常常错误百出,而且错得莫名其妙,让教师目瞪口呆、哭笑不得.师生双方都觉得很冤,学生觉得我上课都听懂了,怎么自己做题的时候出错;教师觉得该讲的都讲了,该强调的都强调了,怎么还会出这样的状况,百思不得其解.本人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和思考发现,出现这些现象的根源,都是学生在物理学习中的“假懂
任何真正的教育都应该包含德育.德育只有与学科教学有机结合,才能真正提高德育的实效性.2011年3月笔者参加了上海市物理创新大赛,比赛的课题是《热机》.在备战这节课的过程中,对课程的每一个环节都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研究,在力求创新的基础上,适时地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  1 引入环节中的“人文教育价值”的渗透  1.1 科学发展史的有效渗透——蒸汽机的发展史介绍  在引入环节用两段视频来替代原
物理学是一门自然科学,也是研究物理现象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要使研究的物理问题变的清晰明了,我们常常需要忽略某些次要因素,抓住主要因素构建物理模型来解决.十七世纪,伟大的物理学家伽利略设计的理想实验,就利用了建模思想处理.著名教育学家吉尔伯特(Gilbert)认为:科学本身就是建模的过程,而学习科学就是学生学习建模的过程.构建建模思想,寻找物理模型,明确解决问题的思路,能更加具体、直观地反映出事物的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理论性和实践性都较强的自然学科,因此,针对物理学科教育,实验教学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正确认识事物及自然界的客观规律,又能培养学生观察现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物理课程标准》强调以物理知识和技能为载体,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实践能力、创新意识.探究实验使学生手脑并用,把学生的兴趣、知识、能力和各种心理因
近几年来,在研究中考物理命题的过程中,笔者发现:在中考物理命题中,由于疏忽导致的谬误屡见不鲜!本文试举如下四例加以说明.  1 由于疏忽,造成命题中的预设答案错误  例1 冰在熔化过程中,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内能不变,比热容不变  B.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C.比热容、内能、温度都不变  D.比热容变大、内能增加,温度升高  例1选自2007年红塔区初中毕业物理试卷第15小题.本题是一道单选题
纠正对物理概念、规律的错误认识,深刻理解问题的本质,形成正确的思想方法是高三一轮复习的重要目标之一.然而,错误认识一旦形成,其干扰作用在解题中总会不由自主展现出来.难
自从提倡素质教育及创新教育以来,对改革传统的考试制度的呼声一直不断.考试的主要功能是评价,考试作为评价系统对学生的知识价值观起到了不可估量的导向作用,因为考试表达了学校教育对知识内容的强调和对训练方法的要求,从而以最直接的方式告诉学生,什么是最重要的知识,以及什么是最有效的学习方法.考试的内容和评价标准对学生的学习具有导向作用,设计不当的考试对学生的学习将产生不良影响,不利于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
1问题的提出  通过调查问卷统计、一线物理教师的访谈和物理考试成绩的分析结果显示,内地西藏高中班女生的平均成绩略低于男生.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如何科学施教实现共同进步?面对这些问题,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应正确认识、科学分析,做到因材施教,扬长补短,实现男、女生在物理学习上的共同提高.  2男女生对物理学习的认知  我们主要对内地西藏班高一和高二班的77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发放77份,收回
本文探讨了如何设计开放创新型作业,以及怎样通过布置开放创新型作业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英语语言实践的兴趣和训练学生自主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