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绎、归纳、证伪和大数据:科学研究的方法论

来源 :甘肃地质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temp12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常认为,人们认识世界,进行科学研究有两种方法,即归纳法和演绎法。实际上应当有4种方法,另外两种是最近才崭露头角的,一种是证伪法(不到100年的历史),另一种是大数据法(几十年的历史)。归纳是从特殊到一般,演绎是从一般到特殊,证伪是批判,大数据是第四科学范式。休谟和波普尔都对归纳法提出质疑,指出归纳法不可能从特殊到一般。为此,波普尔提出证伪的方法和知识增长的四段图式,波普尔认为,证伪是知识增长的核心,没有经过证伪的理论只是猜测,只有经过证伪的检验,猜测才可能具有理论的属性。归纳法有问题,但是,人们又须臾离不开它。波普尔否定了归纳法,但是,没有给出解决的方案。本文经过思考认为,采用"归纳+大数据"的方法可以解决这个问题。既然特殊不可能达到一般,那就想办法使特殊变为一般。方法是加上大数据:"归纳+大数据",可能就解决了归纳法的天然不足,挽救了归纳法,使归纳法换发出青春。科学研究遇到的瓶颈告诉我们,大数据不是可有可无的。采用"归纳+大数据"方法,即可使归纳法的"特殊性"加上大数据方法的"全局性"从而达到一般。用这种互证互补的效应既避免了归纳法的局限性,又可以加速科学研究进程。本文指出,我们现在的科学研究方法基本上采用的是实证主义的方法,这种状况急需改变。在当今的量子时代、现代科学阶段,大数据方法已经应用于很多领域,本文提出在科学研究中强调采用证伪的方法,增加大数据(尤其全数据)方法,是新的科学研究思路,也是科学探索道路上新的尝试。
其他文献
报纸
自“十三五”以来,国家接连发布了一系列促进旅游产业发展的措施,同时,随着国内游客消费水平的不断升级,其对于旅游的高质量需求也在不断提高,因此,传统景区体验模式的转型升级正迫在眉睫。自2018年文化和旅游部正式挂牌之后,我国旅游业的发展模式开始由事业型转向文化型,旅游的文化属性得到进一步强化,促进文化和旅游两者的融合从而实现双赢和提升,是文化和旅游相关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然要求,借此,未来的社会经济发展
近年来,国内引进了大量西方社科著作。社科译著不仅能够促进中西文化交流,而且也能够传播科学知识、开拓读者视野。以往对社科类文本翻译的研究更侧重于对翻译方法和翻译原则的讨论,而对翻译社科类文本的规范关注不够,因此有必要从翻译规范角度进一步探究社科类文本的翻译问题。图里认为,翻译是受规范制约的活动。在翻译中,初始规范影响译者在“充分性”和“可接受性”之间做出总体选择;预备规范影响对源文本的选择;而操作规
基于珠宝玉石产品的特殊性,特别是疫情影响下很多珠宝店铺进入了冰冻期,对于经济不发达,也没有珠宝专门集散地的城市而言,短视频、直播宣传可以作为线下销售渠道的一种补充,以非遗手艺为宣传的切入点,定性评价其营销绩效。对微小企业来说,虽然出货量不高,但是能够保持稳定的客源。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发展,我国大部分城市已经进入资源紧约束时代,内涵式发展逐渐替代扩张式发展,提高土地使用效率将成为未来一段时间内城市政府考虑的重点问题。新型产业用地是培育创新产业、提高土地使用效率的重要手段之一。其本质是地方政府扶持创新产业发展的土地政策,是城市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的制度设计,"低价""定向""高效"是新型产业用地政策设计的重要出发点。在降低土地使用成本的同时,通过准入资格、产权界定、
面对城市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如何通过有效的政策和体制与机制创新,加快推动城市轨道交通绿色发展和人民绿色生活方式的形成是当前面临的关键问题。结合城市轨道交通绿色发展成效回顾,分析城市轨道交通绿色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应理顺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及其绿色发展的有关体制与机制、加强城市轨道交通绿色发展的规划引领、加快制定全国统一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及其绿色发展的标准和认证体系,并给予促进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财税、投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学习、工作与生活方式,还催生出许多个性化、碎片化的教育方式,微课正是在这一背景下诞生的产物,其与传统教育方式相比有明显的优势。数学是初中阶段的一门基础课程,然而由于其具有抽象性的特点,因此对学生而言学习难度较高,教学效果也往往不尽如人意。在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将微课融入初中数学教学十分必要。
戏剧传播离不开新技术和新媒介,伴随互联网技术的升级,戏剧新媒体传播已经成为新时代戏剧传播不可忽视的新渠道。它对今后戏剧的传承与发展,艺术形式的创新,观演关系的重构,商业模式的探索以及戏剧艺术的重生,都起着积极作用。
期刊
在数字技术愈趋精妙的信息时代,数字化为文化遗产的永续保存与传播踵事增华,并且为文化遗产的永久保护事业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本文将增强现实技术应用于南朝石刻的展示设计中,探究南朝石刻的增强现实交互展示设计方案,为文化遗产数字化建设作出有益探索。基于南朝石刻宝贵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借鉴增强现实技术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中的代表性案例,针对当前南朝石刻数字化保护中的突出问题,判断南朝石刻的增强现实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