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文本解读有效策略初探

来源 :速读·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nkeycnc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2017年,全国开始正式实施使用新版的语文教材,新版语文教材的使用无疑是语文教育教学的一场变革。如何正确使用与解读新版的语文教材,并且使新版的语文教材发挥应有的价值,这无疑成为许多语文教师最为关心的话题。教师正确的使用语文教材关系到学生学习的效果。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师自身专业发展存在差异,教师在解读教材时,关注的并不是教材中本身价值,更多将自己的着眼点放在了对教材中所体现的“考试点”的解读上面。基于此,笔者试图以新版的语文教材作为研究的对象,以语文教师的教学实践为依据,节选新版语文教材中的部分课文探讨文本细读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部编版”;语文教材;策略
  一、新教材使用中“文本细读”的误区
  1.文本解读偏离教学目标
  新课改以来,语文教师越来越认识到全面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性。因此,许多一线教师开始了轰轰烈烈的语文教学改革。新课改明确指出“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是相等的。”新教材的一个重要指导思想便是要拓展学生的阅读层面,因此每堂课“拓展”“迁移”成了语文课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读写结合”“课堂内外相结合”式的语文特色训练,成为每个学生每节课必不可少的练习。基于这样的语文课堂,语文越来越缺少语文味道,学生的思维、情感被徘徊在文本之外,学生无法真正静下心来走进文本,与文本进行对话。那么一堂语文课确立的三维目标看似符合新课标的要求,但是真实的语文课堂却脱离语文教学目标,这与语文教师文本细读策略有着必然的关系。例如某位教师在执教《纪念白求恩》一课,由于时代隔阂,学生初次接触文本的时候必然会产生其厌烦的情绪。那如何将白求恩的形象还原给学生,并感受作者如何塑造这一人物形象成为我们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因此,在进行写作的时候,一方面引导学生理解作者如何进行多角度描写突出人物性格特点。另一个方面通过呈现大量材料对白求恩这个人进行充实。因此,我们在进行文本解读的过程中,在尊重文本的基础之上,从文本出发,以新课标的理念作为指导,以学生的实际作为依据,对教材进行全方位的解读,最终可以落实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文本解读思维层次过于简单
  语文学科性质的特点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辩证统一。语文教材中节选了大量的文学作品。文本的表达本身具有模糊性、丰富性、多义性,这就决定了文本解读多重、多元、个体、个性的特征。我们语文教师在进行语文教材的解读时候,忽视了文本这一特点。例如我们在进行《散步》《背影》等这一系列散文教学时候,往往只是引导学生通过体会对语言文字的品味,进而总结文章的中心思想。说到文本解读,著名语文教育学家于漪曾说过:“文本解读应从三个层次出发。第一层次,从文本的本身出发。第二层次,从文本的现实意义出发。第三个层次从读者对文本的解读出发。”然而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往往只是重视对文本的第一层解读,即使第一层的文本解读也并未建立在尊重作者的基础之上。
  二、 文本解读的有效策略
  1.教师转变角色
  语文教师应该转变自身的角色对文本进行解读。第一,教师作为语文教学的组织者,同时也是语文教材的读者。因此,语文教师应该作为一般读者对文本进行解读。语文教师只有站在一个读者的角度,对文本才会进行深入的解读,而不是站在一个师者,在对文本的解读过程中只是寻找应试的能力训练点。例如,某位教师在执教《散步》时,教师仅仅是关注文本配套的教学参考书中的重难点,而并不是作为一个读者对文本进行解读。倘若语文教师将自己看作一般读者,站在读者的角度去进行解读,与文本与读者进行对话。因此,教师以读者身份去细读文本时,不仅要对文本进行深入解读,还要用自身经历和感悟给其赋予属于你个人的印记。第二,教师以语文教师的身份去进行文本解读。语文教师是语文教学的组织者。教师以语文教师的身份去解读文本,不仅要关注文本的能力训练点,还要对阅读教学内容进行合理安排与选择。因此,语文教师身份细读文本时要注意关注两個方面的内容,一是课本所有的内容,二是课本没有的内容。第三,教师站在学生的立场上进行文本的解读。语文教育的目的旨在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教师的教学任务在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因此,教师以普通学生的身份细读文本是进行学情把握、合理选择教学方法和难度的重要前提。
  2.立足文体特征对文本进行解读
  笔者整理相关语文教材的部分内容,发现语文教材中节选的文章无外乎小说、剧本、散文等。我们许多语文教师在进行文本解读的过程中,经常会忽视文体特征。即使某一部分老师重视文体特征,但是对文体特征的把握也是从文体的共性出发,很少关注到文体的个性特征。导致小说教学缺乏语文味。例如教师在执教《我的叔叔于勒》时候,这篇小说再现19世纪法国小市民生活的剪影。如何不丧失对文本的肢解。笔者认为在关注文体特征的过程中,通过把握语言特色,在语境中引导学生进行小说学习。
  三、小结
  目前,许多学生对课文阅读还习惯于“浅尝辄止”,缺乏对文本的反复揣摩、深入思考,尚未在字里行间读出深意。在课堂上,教师如何转换角色,通过运用较为可行的教学方法与策略,引导学生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历、情感体验,与文本开展心灵上的“对话”,实现多种维度视角下文本细读,这还需要我们不断的进行探索。
其他文献
摘 要: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小学英语的教学方法也在不断更新。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方法被现代社会淘汰,小学英语是学生学习英语的起始阶段,在小学教学中融入“微课”,让科学技术与课堂教学完美结合,提高教学质量。本文对“微课”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进行简要剖析。  关键词:“微课”;小学英语;教学分析  一、前言  近年来,“微课”作为一种新式的教学模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一般的表现形式是一段5~10分钟的
目的:调查统计新乡市大学生婚恋观现状,对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合理建议,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婚恋观.方法:采用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数据统计与分析法对新乡市河南师范
摘 要:高中化学是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重要阶段,因此,通过将日常生活与化学实验相结合的方式,不仅能够解释生活与化学之间紧密的关系,更能够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化学原理,掌握化学知识。鉴于此,本文以生活与化学为核心,以高中化学实验为切入点,进一步分析生活与化学实验之间的关系。旨在为了加强高中化学实践与生活的联系,帮助化学知识更好的渗透献力。  关键词:日常生活;化学;化学实验  其实化学一直就在我们生活的
摘 要:本文以高职高专英语教育专业的教学改革创新为高职高专的教学改革的切入点,分析目前高职高专英语教育专业教学存在的现有问题,明确高职高专英语教学模式改革的方向,进行高职高专英语教育专业的深入改革和创新,以提高高职高专的英语教育专业的英语教学水平,保证高职高专的英语教育专业的教学人才输送的质量,从而更好投入教学工作,更好地服务社会。  关键词:高职高专院校;英语教育专业;教学创新;改革  一、高职
摘 要:在当前的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要想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就需要教师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以学生为本,积极地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转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充分地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利用各种方法来激励学生,鼓励学生自主学习,自由的发展。  关键词:初中英语;自主学习能力;英语教学  一、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性  在初中阶段的英语学习,能够为学生接下来的英语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摘 要:本论文从“最近发展区”理论视阙出发,通过传统的英语教学已兼顾不到学生之间的差异性与个体性的现象,分析其原因和造成这种原因的因素并对这种原因进行研究与探索,揭示传统英语教学体系的弊端,试图构建一套基于“最近发展区”理论下的英语分层教学体系,使教育教学工作真正面向社会需求,面向全体学生。  关键词:“最近发展区”理论;英语分层教学  近几年来,随着高校不断扩大招生,不同程度的高中毕业生纷纷涌进
摘 要:目前,学校把提升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作为深化课程改革的一个关键点。为了课堂教学越来越有效性,需要我们基于新课程理念,积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课堂教学模式不断更新,使课堂教学越来越有实效,尤其在教学中,我们把学生的实际考虑进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来生创设有效的情境,同时使用适宜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探索,让学生真正体验“数学成功的乐趣”。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素质教育;探索
互联网和手机通讯技术迅猛发展,微信成了人们重要的沟通媒介.微信对大学生的影响也日趋凸显,同时也给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一定的机遇和挑战.本文主要从微信的普遍
‘桂优2号’节瓜是以优质抗病早熟自交系‘W3’为母本,以分枝性强,结瓜数多的自交系‘N2’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瓜长28~32cm,横径7~8cm,嫩瓜单瓜质量0.60~0.75kg,老熟瓜1.20~1.50
摘 要:书面表达方面的有效教学对学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要想提高学生的英语书面表达能力,教师就要掌握一定的教学策略,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加以适当正确的引导,并且让学生掌握一定的书面表达技巧。全面的提高学生的英语书面表达能力,需要我们不断的联系学生学习实际情况,创建探索创新教学模式,掌握多种教学策略,才能够最大程度地开发学生的潜能和书面表达能力。  关键词:书面表达;学生主体;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