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是位于重庆解放碑的一座大厦,电梯停在第43层,冯剑峰走了出来。这个穿着随便、不喜欢打领带的男人,是跨国B2C电子商务——软岛科技(中国)有限公司的CEO。
告别美国硅谷,冯剑峰带着十几人的“海归”团队,盘踞在这片喧闹的都市丛林已经四年多了,爆炸性的业务增长,让公司的办公室从一层扩张到四层却仍显拥挤,他不得不让中介物色一个大点的办公场所。
■ 一支蜡烛指引的“钱途”
在成立软岛科技之前,冯剑峰在北美华人网络圈已赫赫有名。他创办过共享软件销售平台和虚拟货币销售平台,每个平台都取得过千万美元级的销售额。
是延续同行的模式,还是寻求差异化道路?冯剑峰说,一直以来,他都朝着人群前行的方向努力地追赶着,有一天当他发现自己已经走在人群前列时,突然有了调转方向的念头。
他的新蓝图是成为“网上沃尔玛”。
他的理念很简单:“中国制造”全球零售——就是将中国制造的产品通过网络平台直接销售给国外消费者,从而赚取中间巨额的差价。
这个想法缘于一支蜡烛。
一次,他走进欧洲一座教堂,想在里面点支许愿蜡烛。一支许愿蜡烛,只要0.7欧元,比买一瓶矿泉水还便宜。“这种小蜡烛是从中国天津进口的,蜡油质量相当好,燃烧期间不冒一丝黑烟,教堂点多少蜡烛也不用担心内部设施被熏坏。”冯剑峰说,这么一支小蜡烛,从中国进价只有0.06元人民币,折合约0.007欧元,而教堂的售价却是0.7欧元,利润约为100倍。
其实,当冯剑峰在教堂里盯着那支蜡烛思考的时候,在地球另一端的郎咸平教授也在思考同样的问题。
郎咸平发现,中国东莞生产的芭比娃娃出厂价格是1美元,在美国沃尔玛超市的零售价接近10美元。这9美元的差价,是通过产品设计、原料采购、仓储运输、订单处理、批发经营以及终端零售等6个环节创造出来的。这就是“6 1”产业链,美国掌控“6”,中国掌控“1”(生产制造)。中国创造出1美元产值的同时,就要替美国创造出9美元的产值,所以中国越制造,美国越富裕。
“从中国厂商那里进货,通过互联网直接把产品卖给美国客户——这不就OK了?”冯剑峰深得郎咸平“6 1”链条的个中三味,提出了“全球在线零售”概念。
在互联网时代,普通人很难注意到的一些细节,往往成为有心人的生财之道。
■ 以“美国价格”销售“中国制造”
左边是供货链,右边是零售市场,这一切要通过互联网无缝对接。
冯剑峰将公司的“大脑”从美国硅谷搬到重庆,拥有四川外语学院的重庆因为外贸业明显落后,闲置了大量外语人才,这成为他落户重庆的重要资源。随后,他将采购中心建立在国内最大的电子产品集散地——深圳,并在美国建立了仓库。后来,考虑到电子产品更新换代快,把货物囤积到美国不是明智之举,于是,他将深圳的产品拍好照片写好英文简介发布到网络上,等国外消费者在线支付费用后,他才去市场采购,并通过快速邮路寄出去。这样,就可以把所有厂家的库存当成自己的库存。
这一方式省掉了大块成本。比如一块手机电池,国内出厂价是两美元,而通过传统渠道在美国的零售价将达到二三十美元,但对于软岛而言,就算只卖十美元,也有80%的毛利。
在速度为王的时代,必须让美国客户感受不到与运营商的物理距离。冯剑峰要求软岛每份订单的平均采购时间只有一秒左右,通常美国用户下单后不到四小时,订购的产品已被送上香港到美国的货运飞机。
“你知道么,我们在美国已经有40万个家庭客户。”这让他自己都感到惊讶,同时也有些紧张。因为这意味着,软岛必须进一步优化、完善平台建设,尤其强化物流配送能力,提高客户满意度。
此外,美国一个华人朋友的“生意经”也启发了他,朋友在上海、重庆等国内城市采购汽车刹车片,进价只要二三十元人民币,在美国网上销售却高达四五十美元,而美国官方市场价格在一百美元左右。仅靠汽车刹车片,朋友每年的销售收入就在一亿美元以上。所以,他决定下一步在重庆建立第二个采购中心,将本地优势资源产品,如汽车、摩托车的配件及相关电子产品投放到网络上,让优秀的“重庆制造”与世界市场无缝对接。
■ 中国品牌拥有者的拥有者
冯剑峰的胃口并不仅仅停留在网络销售上,他梦想成为中国品牌的海外推手。
北美到处充斥着“中国制造”,却很难见到中国品牌。“即使在美国市场潜心经营十余年的海尔,也不过是大学生宿舍里不知名的小冰箱牌子,很难进入主流市场。”作为一个在海外漂泊多年的华人,中国品牌的缺失是他心中的隐痛。
他认为中国在扮演超级世界代工厂的同时,也被筑起了一道“中国制造”走向海外市场的围墙,中国牌子因为很难接触到终端客户,无法树立品牌,也无法掌控国际定价话语权。
互联网没有围墙。冯剑峰希望软岛成为中国品牌拥有者的拥有者,他的策略是将贴着中国牌子的“中国制造”卖给外国人,打造中国品牌,并成为一些中国品牌的海外代理商。他將现在的软岛定位于积蓄实力的阶段:“随着实力增长,我们对海外客户的贡献会越来越大,而他们对我们越依赖,我们在他们心目中的地位也越高。到那个时候,就会功到自然成。”
目前,在重庆的中枢神经指挥下,软岛开始了全球布局——以美国硅谷为中心,覆盖北美市场;以日本东京为中心,覆盖亚洲市场;以澳洲布里斯班为中心,覆盖澳洲、新西兰市场;以德国法兰克福为中心,覆盖欧洲市场……无论在世界哪个角落,只要拨打本地送货电话,位于重庆的客服中心就会提供24小时服务。
一旦软岛在全球的布局完成,“电子商务 中国工厂 世界市场”的威力,将被无限放大。
■ 网上零售帝国的梦想
在将“网上沃尔玛”这个想法实践四年后,冯剑峰终于取得了硕果。
2008年数亿元的销售业绩,让冯剑峰和伙伴们兴奋得哭了一场。
“目前,我们唯一的烦恼就是生意太好了。”冯剑峰幽默地说,“疯涨的订单甚至超过软岛配送系统的极限,每天上万的订单让我们措手不及。”
金融危机给软岛带来了意外的收获。冯剑峰从网络销售的美国偶像——亚马逊网站身上看到了软岛未来的发展方向。“在全球经济陷入萧条之时,亚马逊独特的商业模式却使之成为一枝独秀,沃尔玛的市盈率是16倍,而亚马逊的市盈率却能达到36倍。”
软岛目前在美国销售1.6万种中国商品,冯剑峰远未满足,“这个数字,还存在无限扩张的可能”。
比起亚马逊,冯剑峰似乎更乐于拿沃尔玛作类比。“沃尔玛在美国有600多家店面,每家店面有7.5万多种品牌。”冯剑峰开始盘算更大的生意——希望软岛以每天建一个网站的速度,成为“网上沃尔玛”,抢占从“中国制造”到中国产品再到中国品牌,直接面对全球每年万亿美元的市场机遇。
软岛的强劲增长,正强化着外界对它的投资信心,不少风险投资商都前去“敲门”。“我们下一步计划是融资1000万美元,2011年在美国和香港上市。”冯剑峰觉得上市是很简单的一件事情,“就像小孩子长到七岁了,就去报个名上学。”
销售额从0到如今的7亿元,软岛用了4年,而从7亿元到300亿元,软岛计划用5年。这也意味着软岛这个“航班”已经越过地面的滑翔阶段,开始腾飞。
告别美国硅谷,冯剑峰带着十几人的“海归”团队,盘踞在这片喧闹的都市丛林已经四年多了,爆炸性的业务增长,让公司的办公室从一层扩张到四层却仍显拥挤,他不得不让中介物色一个大点的办公场所。
■ 一支蜡烛指引的“钱途”
在成立软岛科技之前,冯剑峰在北美华人网络圈已赫赫有名。他创办过共享软件销售平台和虚拟货币销售平台,每个平台都取得过千万美元级的销售额。
是延续同行的模式,还是寻求差异化道路?冯剑峰说,一直以来,他都朝着人群前行的方向努力地追赶着,有一天当他发现自己已经走在人群前列时,突然有了调转方向的念头。
他的新蓝图是成为“网上沃尔玛”。

他的理念很简单:“中国制造”全球零售——就是将中国制造的产品通过网络平台直接销售给国外消费者,从而赚取中间巨额的差价。
这个想法缘于一支蜡烛。
一次,他走进欧洲一座教堂,想在里面点支许愿蜡烛。一支许愿蜡烛,只要0.7欧元,比买一瓶矿泉水还便宜。“这种小蜡烛是从中国天津进口的,蜡油质量相当好,燃烧期间不冒一丝黑烟,教堂点多少蜡烛也不用担心内部设施被熏坏。”冯剑峰说,这么一支小蜡烛,从中国进价只有0.06元人民币,折合约0.007欧元,而教堂的售价却是0.7欧元,利润约为100倍。
其实,当冯剑峰在教堂里盯着那支蜡烛思考的时候,在地球另一端的郎咸平教授也在思考同样的问题。
郎咸平发现,中国东莞生产的芭比娃娃出厂价格是1美元,在美国沃尔玛超市的零售价接近10美元。这9美元的差价,是通过产品设计、原料采购、仓储运输、订单处理、批发经营以及终端零售等6个环节创造出来的。这就是“6 1”产业链,美国掌控“6”,中国掌控“1”(生产制造)。中国创造出1美元产值的同时,就要替美国创造出9美元的产值,所以中国越制造,美国越富裕。
“从中国厂商那里进货,通过互联网直接把产品卖给美国客户——这不就OK了?”冯剑峰深得郎咸平“6 1”链条的个中三味,提出了“全球在线零售”概念。
在互联网时代,普通人很难注意到的一些细节,往往成为有心人的生财之道。
■ 以“美国价格”销售“中国制造”
左边是供货链,右边是零售市场,这一切要通过互联网无缝对接。
冯剑峰将公司的“大脑”从美国硅谷搬到重庆,拥有四川外语学院的重庆因为外贸业明显落后,闲置了大量外语人才,这成为他落户重庆的重要资源。随后,他将采购中心建立在国内最大的电子产品集散地——深圳,并在美国建立了仓库。后来,考虑到电子产品更新换代快,把货物囤积到美国不是明智之举,于是,他将深圳的产品拍好照片写好英文简介发布到网络上,等国外消费者在线支付费用后,他才去市场采购,并通过快速邮路寄出去。这样,就可以把所有厂家的库存当成自己的库存。
这一方式省掉了大块成本。比如一块手机电池,国内出厂价是两美元,而通过传统渠道在美国的零售价将达到二三十美元,但对于软岛而言,就算只卖十美元,也有80%的毛利。
在速度为王的时代,必须让美国客户感受不到与运营商的物理距离。冯剑峰要求软岛每份订单的平均采购时间只有一秒左右,通常美国用户下单后不到四小时,订购的产品已被送上香港到美国的货运飞机。
“你知道么,我们在美国已经有40万个家庭客户。”这让他自己都感到惊讶,同时也有些紧张。因为这意味着,软岛必须进一步优化、完善平台建设,尤其强化物流配送能力,提高客户满意度。
此外,美国一个华人朋友的“生意经”也启发了他,朋友在上海、重庆等国内城市采购汽车刹车片,进价只要二三十元人民币,在美国网上销售却高达四五十美元,而美国官方市场价格在一百美元左右。仅靠汽车刹车片,朋友每年的销售收入就在一亿美元以上。所以,他决定下一步在重庆建立第二个采购中心,将本地优势资源产品,如汽车、摩托车的配件及相关电子产品投放到网络上,让优秀的“重庆制造”与世界市场无缝对接。
■ 中国品牌拥有者的拥有者
冯剑峰的胃口并不仅仅停留在网络销售上,他梦想成为中国品牌的海外推手。
北美到处充斥着“中国制造”,却很难见到中国品牌。“即使在美国市场潜心经营十余年的海尔,也不过是大学生宿舍里不知名的小冰箱牌子,很难进入主流市场。”作为一个在海外漂泊多年的华人,中国品牌的缺失是他心中的隐痛。
他认为中国在扮演超级世界代工厂的同时,也被筑起了一道“中国制造”走向海外市场的围墙,中国牌子因为很难接触到终端客户,无法树立品牌,也无法掌控国际定价话语权。
互联网没有围墙。冯剑峰希望软岛成为中国品牌拥有者的拥有者,他的策略是将贴着中国牌子的“中国制造”卖给外国人,打造中国品牌,并成为一些中国品牌的海外代理商。他將现在的软岛定位于积蓄实力的阶段:“随着实力增长,我们对海外客户的贡献会越来越大,而他们对我们越依赖,我们在他们心目中的地位也越高。到那个时候,就会功到自然成。”
目前,在重庆的中枢神经指挥下,软岛开始了全球布局——以美国硅谷为中心,覆盖北美市场;以日本东京为中心,覆盖亚洲市场;以澳洲布里斯班为中心,覆盖澳洲、新西兰市场;以德国法兰克福为中心,覆盖欧洲市场……无论在世界哪个角落,只要拨打本地送货电话,位于重庆的客服中心就会提供24小时服务。
一旦软岛在全球的布局完成,“电子商务 中国工厂 世界市场”的威力,将被无限放大。
■ 网上零售帝国的梦想
在将“网上沃尔玛”这个想法实践四年后,冯剑峰终于取得了硕果。
2008年数亿元的销售业绩,让冯剑峰和伙伴们兴奋得哭了一场。
“目前,我们唯一的烦恼就是生意太好了。”冯剑峰幽默地说,“疯涨的订单甚至超过软岛配送系统的极限,每天上万的订单让我们措手不及。”
金融危机给软岛带来了意外的收获。冯剑峰从网络销售的美国偶像——亚马逊网站身上看到了软岛未来的发展方向。“在全球经济陷入萧条之时,亚马逊独特的商业模式却使之成为一枝独秀,沃尔玛的市盈率是16倍,而亚马逊的市盈率却能达到36倍。”
软岛目前在美国销售1.6万种中国商品,冯剑峰远未满足,“这个数字,还存在无限扩张的可能”。
比起亚马逊,冯剑峰似乎更乐于拿沃尔玛作类比。“沃尔玛在美国有600多家店面,每家店面有7.5万多种品牌。”冯剑峰开始盘算更大的生意——希望软岛以每天建一个网站的速度,成为“网上沃尔玛”,抢占从“中国制造”到中国产品再到中国品牌,直接面对全球每年万亿美元的市场机遇。
软岛的强劲增长,正强化着外界对它的投资信心,不少风险投资商都前去“敲门”。“我们下一步计划是融资1000万美元,2011年在美国和香港上市。”冯剑峰觉得上市是很简单的一件事情,“就像小孩子长到七岁了,就去报个名上学。”
销售额从0到如今的7亿元,软岛用了4年,而从7亿元到300亿元,软岛计划用5年。这也意味着软岛这个“航班”已经越过地面的滑翔阶段,开始腾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