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宁波港地处我国大陆海岸线的中部、浙江省东海岸,长江出海口,东南沿海南北向和长江经济带交汇点上,是我国沿海的主要港口,承担着国家综合运输体系中重要枢纽的重任。浙江省作为对外贸易大省, 对于我国的工业发展、航运等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宁波港口的优势和浙江省外贸发展优势为宁波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发展提供了强而有力的支撑背景。
【关键词】宁波-舟山港;对外贸易;报关与国际货运
一、宁波-舟山港口优势
宁波港地处我国大陆海岸线的中部、浙江省东海岸,长江出海口,东南沿海南北向和长江经济带交汇点上,向东紧邻亚太国际主航道,地理区位优越,而且具有适合船舶停靠的深水区域,非常适合建设与发展港口。舟山港地处南北海运大通道和长江黄金水道的“T”形交汇要冲,是江浙和长江流域诸省的海上门户,港口具有长达160多公里的深水岸线可开发使用。
宁波-舟山港是长江三角洲地区、浙江省和宁波市、舟山市扩大对外开放的窗口,它目前已经开通了240条国际航线,其中130条为集装箱远洋干线,至此宁波.舟山港已与世界100余个国家的600余个港口建立了连通与合作,因而可以说它是中国沿海向美洲、大洋洲和北美洲等地区港口远洋运输辐射的理想集散地。目前浙江省出口商品己遍布全球五大洲的221个国国家和地区,其中,90%以上的外贸物资是通过宁波-舟山港的集装箱航线转运的。
二、宁波-舟山港的发展规划
从国家层面来说,宁波-舟山港是我国沿海的主要港口,承担着国家综合运输体系中重要枢纽的重任;从区域层面来说,宁波-舟山港是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集装箱干线港,是长江三角洲及长江沿线地区能源、原材料等大宗物资中转港。基于国家和区域赋予宁波-舟山港的重要使命,目前它承担了长江经济带45%的铁矿石、90%以上的油口中转量、三分之一的国际航线集装箱运输量,以及全国约40%的油品、30%的铁矿石、20%的煤炭储蓄量,不仅是全国最大的江海联运基地,而且是发展临港工业和现代物流业的重要基础。
2017年宁波-舟山港完成货物吞吐量10.1亿吨,排世界第一位,成为世界首个超“10亿吨”大港;完成集装箱吞吐量2460.7万标准箱,全球排名第三位。宁波-舟山港作为一个以港口物业为支柱产业的沿海开放城市,宁波-舟山港是我国公布的“一带一路”战略蓝图中15个重点港口之一。
三、浙江省外贸发展优势
浙江省作为对外贸易大省,积极跟进改革开放的步伐,其对外贸易出口对全国的GDP的贡献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2000-2016年,浙江省17年的出口发展情况看,对外开放以来,浙江省的出口呈持续增长的趋势,2000-2016年全省出口总值从开始的194.42亿美元增长至2943.45亿美元,增长了13.62倍,增长速度猛烈,其中2009年由于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出口下降到1330.10亿美元。2000-2016年,浙江省出口贸易占进出口总值超过60%,常年保持贸易顺差状态,其中2000-2008年,浙江省出口贸易占进出口总值呈波状态势,2009-2016后持续上升,2016年占79.61% 。
据统计,2017年浙江省实现进出口总值2.56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5.3%,规模稳居全国第4位,增速在沿海主要外贸省市中居第2位。其中,出口1.94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0.1%,实现两位数增长,出口总值居全国第3位;进口0.62万亿元,比上年增长35.6%,增速在沿海主要外贸省市中居首位。
从贸易市场看,2017年,全省对欧盟、美国和东盟进出口分别为5092.8亿元、4197.6亿元和2576.6亿元,比上年分别增长12.4%、15.6%和17.0%。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增长快,与印度、俄罗斯、印度尼西亚的进出口值分别为834.9亿元、653.4亿元和546.7亿元,进出口增长均超过20%。从设区市排名看,去年全年进出口规模前三为宁波、杭州、金华,三地进出口值占全省62.8%,占全省比重比上年提高0.1个百分点。出口方面,宁波、杭州、金华居全省前三,占比60.4%;进口方面,宁波、杭州、嘉興居全省前三,占比高达80.2%。
四、浙江省对外贸易发展规划
2018年3月浙江省商务厅制定了《浙江省加快培育外贸竞争新优势行动计划 (2018-2020年)》,为浙江省的对外贸易指明了方向,明确规划了2018-2020 推动我省外贸发展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由规模速度向质量效益转变,由以价格优势为主向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综合竞争优势转变,实现发展质量、效率、动力变革,早日实现我省从贸易大省迈向贸易强省。
2018-2020年,力争全省外贸出口增速与全国同步,出口总额占全国总量的八分之一左右,稳居全国第三。经过3年努力,到2020年全省外贸结构进一步优化,机电、高新技术和自主品牌产品出口额占全省出口总额的比例分别达到50%、10%和10%;外贸发展动能加快转换,新型贸易方式走在全国前列;外贸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进一步提升,贸易大省的地位更加巩固,开放强省的建设取得积极进展。
五、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的发展前景
宁波-舟山港口的优势和浙江省外贸发展优势为宁波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发展提供了强而有力的支撑背景。宁波作为华东地区重要对外贸易口岸和现代化的国际港口城市,“十三五”期间致力于提高运输组织化水平,加快发展大宗货物和集装箱等的多式联运,推进完善陆海联运体系。积极发展航运保险、航运金融、海事仲裁和信息咨询等高端航运服务业,初步形成现代航运服务体系.宁波海洋交通运输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地位和作用与日俱增,发展日趋迅猛,这为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和专业的发展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条件。
参考文献:
[1]薛书杰.宁波-舟山港发展江海联运对区域经济发展影响的研究[D] 浙江海洋大学
[2]世界首个!宁波舟山港2017年货物吞吐量超“10亿吨”新浪看点,2018.2.7
[3]郑吉尔.区域对外贸易的综合评价——以浙江省为例.商业经济研究,2017.01.137-138
【关键词】宁波-舟山港;对外贸易;报关与国际货运
一、宁波-舟山港口优势
宁波港地处我国大陆海岸线的中部、浙江省东海岸,长江出海口,东南沿海南北向和长江经济带交汇点上,向东紧邻亚太国际主航道,地理区位优越,而且具有适合船舶停靠的深水区域,非常适合建设与发展港口。舟山港地处南北海运大通道和长江黄金水道的“T”形交汇要冲,是江浙和长江流域诸省的海上门户,港口具有长达160多公里的深水岸线可开发使用。
宁波-舟山港是长江三角洲地区、浙江省和宁波市、舟山市扩大对外开放的窗口,它目前已经开通了240条国际航线,其中130条为集装箱远洋干线,至此宁波.舟山港已与世界100余个国家的600余个港口建立了连通与合作,因而可以说它是中国沿海向美洲、大洋洲和北美洲等地区港口远洋运输辐射的理想集散地。目前浙江省出口商品己遍布全球五大洲的221个国国家和地区,其中,90%以上的外贸物资是通过宁波-舟山港的集装箱航线转运的。
二、宁波-舟山港的发展规划
从国家层面来说,宁波-舟山港是我国沿海的主要港口,承担着国家综合运输体系中重要枢纽的重任;从区域层面来说,宁波-舟山港是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集装箱干线港,是长江三角洲及长江沿线地区能源、原材料等大宗物资中转港。基于国家和区域赋予宁波-舟山港的重要使命,目前它承担了长江经济带45%的铁矿石、90%以上的油口中转量、三分之一的国际航线集装箱运输量,以及全国约40%的油品、30%的铁矿石、20%的煤炭储蓄量,不仅是全国最大的江海联运基地,而且是发展临港工业和现代物流业的重要基础。
2017年宁波-舟山港完成货物吞吐量10.1亿吨,排世界第一位,成为世界首个超“10亿吨”大港;完成集装箱吞吐量2460.7万标准箱,全球排名第三位。宁波-舟山港作为一个以港口物业为支柱产业的沿海开放城市,宁波-舟山港是我国公布的“一带一路”战略蓝图中15个重点港口之一。
三、浙江省外贸发展优势
浙江省作为对外贸易大省,积极跟进改革开放的步伐,其对外贸易出口对全国的GDP的贡献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2000-2016年,浙江省17年的出口发展情况看,对外开放以来,浙江省的出口呈持续增长的趋势,2000-2016年全省出口总值从开始的194.42亿美元增长至2943.45亿美元,增长了13.62倍,增长速度猛烈,其中2009年由于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出口下降到1330.10亿美元。2000-2016年,浙江省出口贸易占进出口总值超过60%,常年保持贸易顺差状态,其中2000-2008年,浙江省出口贸易占进出口总值呈波状态势,2009-2016后持续上升,2016年占79.61% 。
据统计,2017年浙江省实现进出口总值2.56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5.3%,规模稳居全国第4位,增速在沿海主要外贸省市中居第2位。其中,出口1.94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0.1%,实现两位数增长,出口总值居全国第3位;进口0.62万亿元,比上年增长35.6%,增速在沿海主要外贸省市中居首位。
从贸易市场看,2017年,全省对欧盟、美国和东盟进出口分别为5092.8亿元、4197.6亿元和2576.6亿元,比上年分别增长12.4%、15.6%和17.0%。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增长快,与印度、俄罗斯、印度尼西亚的进出口值分别为834.9亿元、653.4亿元和546.7亿元,进出口增长均超过20%。从设区市排名看,去年全年进出口规模前三为宁波、杭州、金华,三地进出口值占全省62.8%,占全省比重比上年提高0.1个百分点。出口方面,宁波、杭州、金华居全省前三,占比60.4%;进口方面,宁波、杭州、嘉興居全省前三,占比高达80.2%。
四、浙江省对外贸易发展规划
2018年3月浙江省商务厅制定了《浙江省加快培育外贸竞争新优势行动计划 (2018-2020年)》,为浙江省的对外贸易指明了方向,明确规划了2018-2020 推动我省外贸发展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由规模速度向质量效益转变,由以价格优势为主向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综合竞争优势转变,实现发展质量、效率、动力变革,早日实现我省从贸易大省迈向贸易强省。
2018-2020年,力争全省外贸出口增速与全国同步,出口总额占全国总量的八分之一左右,稳居全国第三。经过3年努力,到2020年全省外贸结构进一步优化,机电、高新技术和自主品牌产品出口额占全省出口总额的比例分别达到50%、10%和10%;外贸发展动能加快转换,新型贸易方式走在全国前列;外贸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进一步提升,贸易大省的地位更加巩固,开放强省的建设取得积极进展。
五、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的发展前景
宁波-舟山港口的优势和浙江省外贸发展优势为宁波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发展提供了强而有力的支撑背景。宁波作为华东地区重要对外贸易口岸和现代化的国际港口城市,“十三五”期间致力于提高运输组织化水平,加快发展大宗货物和集装箱等的多式联运,推进完善陆海联运体系。积极发展航运保险、航运金融、海事仲裁和信息咨询等高端航运服务业,初步形成现代航运服务体系.宁波海洋交通运输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地位和作用与日俱增,发展日趋迅猛,这为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和专业的发展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条件。
参考文献:
[1]薛书杰.宁波-舟山港发展江海联运对区域经济发展影响的研究[D] 浙江海洋大学
[2]世界首个!宁波舟山港2017年货物吞吐量超“10亿吨”新浪看点,2018.2.7
[3]郑吉尔.区域对外贸易的综合评价——以浙江省为例.商业经济研究,2017.01.137-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