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情感教学的路径和方法探究

来源 :读天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ddy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阅读教学是小学阶段的重要内容,良好的语文阅读教学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知识水平,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语文阅读是学生获取知识的最佳方式,在阅读的过程中,学生的学习能力会不断提高。学生能够从中感受作者所表达的情感,从而了解作者的所思所想,良好的文章对于学生的成长有着关键作用的。在当前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缺乏主动性,而且目的性过强的阅读教学让语文学习变得单一,缺乏趣味性,模式化阅读教学不利于学生的情感体验。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应该重视学生的发展,给予学生更多的情感发挥空间。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情感教学;路径和方法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一环,承载着许多情感理念,小学是培养学生情感和思想的重要时期,良好的语文阅读教学能够很好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引导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不断的成长。为了丰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课堂,使阅读变成一件有意义的事情,教师应该在阅读中重视情感教学,改变传统生硬的教学理念。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应该从自身教学和学生学习态度等方面不断提升语文教学效率,解决当前问题,构建语文阅读情感教学课堂。
  一、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于形式化,不利于学生体会其中的情感
  小学语文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阅读能力对于学生今后的学习是至关重要的,因此,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应该重视学生的阅读的过程,提高学生分析文章,体会情感的能力。但是,在当期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很多教师的教学目的性过强,比如:老师在阅读中过于强调字词等背诵问题,给学生固定的阅读思维模式,导致学生的学习方向产生了偏差,不利于学生研读文章,体会情感。
  (二) 语文阅读教学与生活联系不紧密,不利于情感教学开展
  语文本身就是生活的写照,在语文的学习过程中,学生能够学到很多有关生活的知识。而语文阅读更是对生活的归纳和记录。在当前的语文学习过程中,很多教师没有有效地将生活与阅读联系起来,单一的讲解阅读文章不能充分的体现其中的情感,而且在阅读的过程中学生没有以生活实际为参照,不利于学生的理解和情感的生成。语文阅读的学习应与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缺乏联系会让教学变得单一,缺乏兴趣。
  二、 如何构建良好的小学语文阅读情感教学
  (一) 强化阅读引导,引导学生用情感品味文章
  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的学习能力和理解能力都是有所欠缺的,在语文阅读的过程中,教师应该重视自己的教学地位,在阅读中引导学生去思考文章所表达的情感,只有在一次次引导和锻炼中,学生才能真切地体会到文章所表达的中心思想,并且引发学生自己的思考。在语文教材学习过程中,有很多情感方面的文章,都是有利于学生成长的。比如:在学习《只有一个地球》这篇文章时,学生通过文章能够了解很多有关地球的信息,对于这个阶段的孩子,他们的想法可能很单纯,很片面,教师应该在课堂上通过引导,让学生去表达自己最真实的想法,提高学生思想的深刻性。在阅读文章之后,教师可以设置这样的问题:同学们,如果只有一个地球,那我们应该怎么对待它,为什么呢?在生活中有哪些行为是在损害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宇宙中有没有和地球一样适合我们生存的星球呢?通过问题的设置,可以很好地调动学生的思想,让学生积极踊跃地发表自己的看法,这样学生才会对文章的思想情感有深刻的体验。
  (二) 通过朗读,提升学生对文章情感的把握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一方面可以通过文字来感受文章的情感,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朗读来体会,在阅读的学习中,教师应该注重学生朗读能力的训练,良好的朗读能力需要学生对文章的情感有很好的把握。同时,在日常的阅读教学中,增强朗读训练可以让单一的阅读教学变得更加生动多彩。比如,在阅读课堂上,教师可以对文章进行拆分,让学生分角色朗读,提高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和趣味性。
  (三) 阅读教学紧密联系生活,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真情实感
  阅读是对生活的归纳,在阅读的过程中,学生能够体会生活中的情感。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进行阅读学习,教师应该将阅读与学生的生活紧密地联系起来,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或者换位思考,如果自己是文章的主人公,会生成什么样的情感体会,如此,才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学习兴趣,有效地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四) 组织富有情感内涵的实践活动
  作为语文教师需要加强富有情感内涵实践活动的组织与实施,让学生在实践活动过程中,體会语文文化内涵,加深情感感悟。首先,教师可以将阅读与写作进行有效融合,鼓励学生根据自身阅读心得,进行写作创作,在写作的过程中,将自身真实的情感体验抒发出来,从而加深学生情感认知。比如说,在《背影》学习完成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围绕父爱进行写作创作,促进小学生的情感教育。同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自主阅读课外素材,并通过语文知识储备积累,加深学生文化情感内涵。比如说,教师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体会作者完全不屈、坚强毅力的良好品格。同时,教师在组织阅读教学活动时,可以将语文教学与生活实际建立有效联系。比如说,在讲解《大自然的启示》后,鼓励学生自主搜集材料,掌握当前社会环境现状情况,了解雾霾、台风等对我们生活造成的不利影响,并积极带领学生参与环保公益活动。比如说引导学生为保护校园花草设置标语,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区环保志愿者活动。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的有效参与,加深学生情感认知,树立正确的环保理念,全面提高小学生品德素养。
  三、 总结语
  总的来讲,小学语文教学对于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有着重要的意义,语文知识的学习能够让学生更加清晰的了解自己的生活,感受生活中的魅力,教学与生活的结合才能体现出语文学习的魅力,为了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素养,阅读教学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语文知识的获取在于学生的阅读量和理解效率,只有通过不断的阅读,才能充实学生的头脑和思想。语文是富有情感的,语文阅读更是生活情感的流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摒弃传统教学理念,让学生用心去体会阅读中的思想,培养学生阅读情感,才能真正意义上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潘婉君.文融情情载道——小学语文情感阅读教学方式初探[J].小学教学参考,2009(18).
  [2]陈海燕.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阅读情感熏陶策略[J].小学教学参考,2010.
  [3]郭颖.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情感教学[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8.
  [4]董服相,沈剑平.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情感教学[J].现代教育科学,2008.
  作者简介:
  许娟,四川省雅安市,雅安市名山区黑竹镇中心小学
其他文献
摘要:在当下中国传统文化逐渐回归主流文化的时代背景下,培养学生的文化修养和历史认知变得尤为重要。而在与文化联系甚为紧密的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通过故事的形式来表达历史、再现历史,不但可以活跃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积极性,而且还对培养学生历史思维,提高人文修养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所以,以故事性为主导的历史课堂的构建是十分有必要的,既达到教学目的,又符合当下学生的学习习惯。  关键词:故事;人文修养;课堂;
<正>南京电子器件研究所采用背面源射频LDMOS器件结构,通过优化芯片纵横向结构、漂移区结构、漂移区注入、退火条件及场板结构等,突破了大功率器件散热设计、高击穿电压设计
采用分解电势的方法求解二维泊松方程,建立了考虑电子准费米势的短沟道双栅MOSFET的二维表面势模型,并在其基础上导出了阈值电压、短沟道致阈值电压下降效应和漏极感应势垒降
摘要:新课改的实施,让思想品德课在小学教育中居重要地位。作为思想品德课教师,要树立“以生为本”的全新教育理念,提高小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精神,把现代化多媒体技术运用到教学之中,增强教学内容的时代性,优化课堂教学,更新教育观念,改善师生关系,完成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学习过程。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教学效率  由于思想品德课与社会生活联系密切,教师要不断充实、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