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中开放式探究性主题体育活动是一种教学和学习的方式。作为学习的方式,它与传统的接受式学习相对应,强调主动探索,自主学习,发现和解决问题。
一、开放式探究性主题体育活动教学模式的指导思想
开放式探究性主题体育活动教学模式的指导思想是:创设一种开放性、研究性的教学情景,使学生在感受,理解和体会知识,发现过程中完成知识学习的目标。
二、开放式探究性主题体育活动教学模式的基本内涵
开放式探究性主题体育活动教学模式的基本内涵是:教学内容的生活性和实用性,教学环境开放性,学习过程的整合性,课程实施的探究性,课程效果的和谐性。
生活性、实用性是指:课程的内容取材于初中生的实际生活,有很强的实用性。能够真正反映学生的兴趣和需要,让学生有更多实践和体验的机会。开放性是指:教学环境从以往学生的被动接受,局限练习转变为主动学习,创造性练习。教师给学生提供了更宽松、融洽、民主的环境。学习过程的整合性是指:将学生的教育涉及到的五大领域内容有机整合到每个主题活动中,每个主题活动之间有密切的内在逻辑联系。发挥多种教育内容、教育手段、教育形式及资源共享的整体作用,使整个教学过程最优化。探究性是指:给学生提供探究体育与自身、体育与群体、体育与社会等条件,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探究行为。和谐性是指:不单纯强调在体育活动中要求学生各种能力在同一水平线卜的“全面发展”,而是注重学生自身的潜力和特质,尊重学生个性发展,使学生的身体、认知、情感等方面相互促进、相互支撑。
三、开放式探究性主题体育活动是一种新型的创新教学模式,它具有特定的实施步骤
开放式探究性主题体育活动以发展学生的知识、技能、能力、情感,态度为主,通过师生、生生互动,创设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环境,以合作、探索和自由发现为导向,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合作分享。其实施步骤如下:
发现和诱发学生的兴趣点
↓
建构主题体育探究的内容
↓
制定主题体育活动的计划
↓
创设探究主题体育活动的环境
↓
引导探索活动
↓
组织表现与前期成果展示
↓
再次探完(活动延伸)
↓
对探究活动的评价
1、发现和诱发学生的兴趣点
教师要善于引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学生总是产生了兴趣才会有疑问。教师要注意学生的兴趣所在,分析、发现和预测在体育活动中能引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因素,唤起学生的好奇心,使其产生疑问,试图寻求答案。
案例分析:在一节初二年级篮球比赛课上,学生对我的裁判发生了质疑,他们问我为什么会对他们第二小组的xx同学判打手犯规,我提出了我的原因,望着他们疑惑的表情,我发现了他们急切想了解篮球规则的愿望。我对他们说:“你们想了解篮球规则吗?想不想在自己小组搞个关于篮球规则的主题探究,在全班做我们每次比赛的小裁判呢?”他们立即就给了我明确的答复,他们想做这个主题的研究。
2、建构探索主题
教师关注学生自发生成的活动,捕捉教育时机,结合学生实际需要,及时调整活动内容,建构具有挑战性和刺激性的探索主题,使主题具有开放性和连续性。
当孩子们对篮球规则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后,我建议马上行动。首先要他们在小组内确定研究的题目,他们结合兴趣选择了《篮球规则的学习与实践运用》,并准备开始学习与研究。
3、制定主题体育活动的计划
学生在拟定好研究的题目后,教师应该及时帮助与督导他们,树立他们研究的信心,引导他们正确的研究方向,培养学生做事要有严密的计划性。
第二小组的同学拟定好了题目,我给他们发了一本正式的计划书,计划书内容分为:主题体育活动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研究的内容;与研究有关的信息,主题体育活动的实施计划(包括研究的方法、手段和步骤)。成果的展示与形式这几大块。希望他们能够在学习研究以前,首先制定严密的计划,要有清晰的研究思路,让他们多方面准备,预期在研究中的困难,提出可行的方法,提高研究的成功率。
4、创设探究主题体育活动的环境
凡是孩子感兴趣探索的问题,教师不要急着直接告诉他们答案,而是提供和启发学生去寻找必要的探究材料,并给学生创设引发探究热情的环境。
在他们制定好计划书后,小组内进行了分工:两名同学负责查找各种有关篮球的最新规则;两名负责在全班进行篮球规则的了解调查;四名负责在班级篮球比赛中寻找最常犯的错误,他们忙得不亦乐乎。我则在课程的安排上刻意做了调整,给他们创设了比赛的环境,让他们有更多的机会去做前期的准备和研究。
5、正确引导学生的探索活动
“孩子的智慧来源于孩子的动作”。鼓励学生从多方面参与探究活动,以多种方式组织学生在“做”中探究,小组内互动学习,使探究活动向纵深发展。
实施研究前,他们找到了我,让我对他们提点建议,我仔细看过他们的计划后,发现他们在方法的实施中缺乏连续性,并且跨度太大,在实际操作中会顾此失彼。他们在接受我的建议后,对计划又做了修改。当我在收到第二份计划书时,大吃一惊,我发现他们的计划和实施的方法比上次更周密详细。他们的研究步骤是:第一步:查找篮球规则资料。第二步:小组成员学习篮球规则。第三步:小组分组打比赛,实地进行篮球规则的学习。小组成员轮流做裁判。第四步:在班级比赛中做裁判工作。第五步:小组讨论并请其他同学点评。第六步:总结与改进。面对热情高涨的学生,我表扬了他们的这种勇于创新的挑战行为,并鼓励他们在研究一定阶段后可向更深的方向发展。
6、组织前期成果展示
教师要给学生提供表达感受与发现的机会,允许不同答案甚至错误的答案。让学生在创造研究的过程中,学会与他人的协作交流,学会互相评价,学会改正与进步。让学生在体验中分享探究的感受和收获成功的喜悦。
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与学习,第二小组决定在全班篮球比赛中担任裁判工作,我安排了比赛。他们小组的成员分别在前后半场进行裁判的实践,他们执法公正,态度认真,深受其他同学的好评。比赛的气氛空前的热烈,学生参赛的积极性也比以前有了提高。比赛下来,我鼓励他们主动去和同学们交流,听取各方面意见,以便于下次更好地开展。
7、再次探索(活动延伸)
这一步骤是满足学生继续探索的欲望,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再发现问题——再解决
一、开放式探究性主题体育活动教学模式的指导思想
开放式探究性主题体育活动教学模式的指导思想是:创设一种开放性、研究性的教学情景,使学生在感受,理解和体会知识,发现过程中完成知识学习的目标。
二、开放式探究性主题体育活动教学模式的基本内涵
开放式探究性主题体育活动教学模式的基本内涵是:教学内容的生活性和实用性,教学环境开放性,学习过程的整合性,课程实施的探究性,课程效果的和谐性。
生活性、实用性是指:课程的内容取材于初中生的实际生活,有很强的实用性。能够真正反映学生的兴趣和需要,让学生有更多实践和体验的机会。开放性是指:教学环境从以往学生的被动接受,局限练习转变为主动学习,创造性练习。教师给学生提供了更宽松、融洽、民主的环境。学习过程的整合性是指:将学生的教育涉及到的五大领域内容有机整合到每个主题活动中,每个主题活动之间有密切的内在逻辑联系。发挥多种教育内容、教育手段、教育形式及资源共享的整体作用,使整个教学过程最优化。探究性是指:给学生提供探究体育与自身、体育与群体、体育与社会等条件,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探究行为。和谐性是指:不单纯强调在体育活动中要求学生各种能力在同一水平线卜的“全面发展”,而是注重学生自身的潜力和特质,尊重学生个性发展,使学生的身体、认知、情感等方面相互促进、相互支撑。
三、开放式探究性主题体育活动是一种新型的创新教学模式,它具有特定的实施步骤
开放式探究性主题体育活动以发展学生的知识、技能、能力、情感,态度为主,通过师生、生生互动,创设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环境,以合作、探索和自由发现为导向,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合作分享。其实施步骤如下:
发现和诱发学生的兴趣点
↓
建构主题体育探究的内容
↓
制定主题体育活动的计划
↓
创设探究主题体育活动的环境
↓
引导探索活动
↓
组织表现与前期成果展示
↓
再次探完(活动延伸)
↓
对探究活动的评价
1、发现和诱发学生的兴趣点
教师要善于引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学生总是产生了兴趣才会有疑问。教师要注意学生的兴趣所在,分析、发现和预测在体育活动中能引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因素,唤起学生的好奇心,使其产生疑问,试图寻求答案。
案例分析:在一节初二年级篮球比赛课上,学生对我的裁判发生了质疑,他们问我为什么会对他们第二小组的xx同学判打手犯规,我提出了我的原因,望着他们疑惑的表情,我发现了他们急切想了解篮球规则的愿望。我对他们说:“你们想了解篮球规则吗?想不想在自己小组搞个关于篮球规则的主题探究,在全班做我们每次比赛的小裁判呢?”他们立即就给了我明确的答复,他们想做这个主题的研究。
2、建构探索主题
教师关注学生自发生成的活动,捕捉教育时机,结合学生实际需要,及时调整活动内容,建构具有挑战性和刺激性的探索主题,使主题具有开放性和连续性。
当孩子们对篮球规则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后,我建议马上行动。首先要他们在小组内确定研究的题目,他们结合兴趣选择了《篮球规则的学习与实践运用》,并准备开始学习与研究。
3、制定主题体育活动的计划
学生在拟定好研究的题目后,教师应该及时帮助与督导他们,树立他们研究的信心,引导他们正确的研究方向,培养学生做事要有严密的计划性。
第二小组的同学拟定好了题目,我给他们发了一本正式的计划书,计划书内容分为:主题体育活动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研究的内容;与研究有关的信息,主题体育活动的实施计划(包括研究的方法、手段和步骤)。成果的展示与形式这几大块。希望他们能够在学习研究以前,首先制定严密的计划,要有清晰的研究思路,让他们多方面准备,预期在研究中的困难,提出可行的方法,提高研究的成功率。
4、创设探究主题体育活动的环境
凡是孩子感兴趣探索的问题,教师不要急着直接告诉他们答案,而是提供和启发学生去寻找必要的探究材料,并给学生创设引发探究热情的环境。
在他们制定好计划书后,小组内进行了分工:两名同学负责查找各种有关篮球的最新规则;两名负责在全班进行篮球规则的了解调查;四名负责在班级篮球比赛中寻找最常犯的错误,他们忙得不亦乐乎。我则在课程的安排上刻意做了调整,给他们创设了比赛的环境,让他们有更多的机会去做前期的准备和研究。
5、正确引导学生的探索活动
“孩子的智慧来源于孩子的动作”。鼓励学生从多方面参与探究活动,以多种方式组织学生在“做”中探究,小组内互动学习,使探究活动向纵深发展。
实施研究前,他们找到了我,让我对他们提点建议,我仔细看过他们的计划后,发现他们在方法的实施中缺乏连续性,并且跨度太大,在实际操作中会顾此失彼。他们在接受我的建议后,对计划又做了修改。当我在收到第二份计划书时,大吃一惊,我发现他们的计划和实施的方法比上次更周密详细。他们的研究步骤是:第一步:查找篮球规则资料。第二步:小组成员学习篮球规则。第三步:小组分组打比赛,实地进行篮球规则的学习。小组成员轮流做裁判。第四步:在班级比赛中做裁判工作。第五步:小组讨论并请其他同学点评。第六步:总结与改进。面对热情高涨的学生,我表扬了他们的这种勇于创新的挑战行为,并鼓励他们在研究一定阶段后可向更深的方向发展。
6、组织前期成果展示
教师要给学生提供表达感受与发现的机会,允许不同答案甚至错误的答案。让学生在创造研究的过程中,学会与他人的协作交流,学会互相评价,学会改正与进步。让学生在体验中分享探究的感受和收获成功的喜悦。
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与学习,第二小组决定在全班篮球比赛中担任裁判工作,我安排了比赛。他们小组的成员分别在前后半场进行裁判的实践,他们执法公正,态度认真,深受其他同学的好评。比赛的气氛空前的热烈,学生参赛的积极性也比以前有了提高。比赛下来,我鼓励他们主动去和同学们交流,听取各方面意见,以便于下次更好地开展。
7、再次探索(活动延伸)
这一步骤是满足学生继续探索的欲望,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再发现问题——再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