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森林生态系统细根分解格局及调控因子研究进展

来源 :广西林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nshan0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细根分解是森林生态系统地下生态过程的关键环节,在C和养分循环发挥着重要作用。细根分解过程及其调控因素的研究对揭示全球碳循环和森林生态系统功能具有重要意义。细根分解受底物质量、环境因素和土壤微生物等许多因素的影响,在区域尺度上表现出不同的变化格局。我们选取了国内近年来具代表性的细根分解文献,分析了中国不同森林生态系统细根分解的空间格局,对调控细根分解的主要因子进行了综述。同时,针对目前细根研究的现状,展望了细根分解的研究方向和研究难点。
其他文献
采用三氯化铝催化剂催化异构重质松节油中的β-石竹烯,考察不同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催化剂用量对异构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三氯化铝催化异构重质松节油中的β-石竹烯的最佳
利用正交设计方法 L9(34),研究石斛种类、MS用量、有机添加物种类以及6-BA浓度等4个因子对观赏石斛种胚离体培养的影响,结果表明:6-BA浓度是影响观赏石斛种胚萌动时间的主要因子
在广西选择8个试验点进行台湾桤木(Alnus formosana)区域引种试验,3年生台湾桤木最优单株树高为10 m,胸径10.10 cm,材积为0.078 m3;2年生台湾桤木最优单株树高达到4.8 m,胸径为
选用东门15个桉树无性系作为母本,20个桉树优良家系为父本,进行杂交制种,获得的杂交子代建立试验林。参试的30个杂交组合子代2.5年生时树高、胸径、材积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
为了研究珠江流域都安地区森林水源涵养功能,采用野外观察与室内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分别对该区域具有代表性的5种典型森林类型,从灌草、枯落物、土壤3个层次水源涵养功能进行了定
为了进一步筛选普通油茶优良砧木,研究了普通油茶(Camellia oleifera)、陆川油茶(C.vietnamensis)和香花油茶(C.osmantha)砧木种子质量对普通油茶岑软3号嫁接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
以金钱树(Zamioculcas zamiifolia)的幼嫩叶片为外植体,开展基本培养基以及激素组合的研究,筛选出各培养阶段的适宜培养基。结果表明:最适愈伤诱导培养基为MS+6-BA 2.00 mg/L+NAA
为了探讨复硝酚钠(CSN)与萘乙酸(NAA)对红花羊蹄甲(Bauhinia blakeana)插条生根的影响,研究了不同CSN浓度、NAA浓度,不同CSN浓度和600 mg/L NAA复配等处理对红花羊蹄甲插条生
以顶果木(Acrocarpus fraxinifolius)人工林木材为试验材料,对木材硅烷化改性前及改性后的顺纹抗压强度、硬度、尺寸稳定性和表面接触角等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硅烷化改性后的
摘要:通过对西南桦(Betula alnoides)纯林、西南桦+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西南桦+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西南桦+红锥(Castanopsis hystrix)混交林4种群落类型的群落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