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以顶果木(Acrocarpus fraxinifolius)人工林木材为试验材料,对木材硅烷化改性前及改性后的顺纹抗压强度、硬度、尺寸稳定性和表面接触角等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硅烷化改性后的
【机 构】
:
广西国有维都林场,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广西大学林学院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顶果木(Acrocarpus fraxinifolius)人工林木材为试验材料,对木材硅烷化改性前及改性后的顺纹抗压强度、硬度、尺寸稳定性和表面接触角等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硅烷化改性后的顶果木的顺纹抗压强度得到明显增大,木材端面硬度在急剧减小后有缓慢回升,而径面的硬度是逐步增大。改性后的木材尺寸稳定性优于未改性的木材,改性后的木材接触角均大于90°,相比未改性的木材有了很大的改善,说明改性能明显提高顶果木木材的疏水性。
其他文献
以广西靖西县的任豆(Zenia insignis)天然林群落为研究对象,通过设置调查样地,分析了群落的物种组成、结构特征、物种多样性和任豆的种群结构。结果表明:群落中共有维管束植物37
比较广西赤红壤区相同林龄(12年)和立地条件的大叶栎(Castanopsis fissa)、火力楠(Michelia macclurei)人工林不同坡位土壤酸度、腐殖质组成及其相关性。分别用电位法和中和滴定法测定其活性酸和交换性酸,用焦磷酸钠浸提-重铬酸钾氧化法测定腐殖质组成。结果表明:大叶栎林土壤活性酸及交换性铝含量略低于火力楠林,交换性铝占交换性酸的百分含量为火力楠林的60%,交换性氢、交换性
选用东门15个桉树无性系作为母本,20个桉树优良家系为父本,进行杂交制种,获得的杂交子代建立试验林。参试的30个杂交组合子代2.5年生时树高、胸径、材积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
为了研究珠江流域都安地区森林水源涵养功能,采用野外观察与室内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分别对该区域具有代表性的5种典型森林类型,从灌草、枯落物、土壤3个层次水源涵养功能进行了定
为了探讨复硝酚钠(CSN)与萘乙酸(NAA)对红花羊蹄甲(Bauhinia blakeana)插条生根的影响,研究了不同CSN浓度、NAA浓度,不同CSN浓度和600 mg/L NAA复配等处理对红花羊蹄甲插条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