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花的猴子和找猴子的狼狗

来源 :视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yingadvanc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一只猴子,它从小到大的愿望就是看到鲜花的盛开,可是抬眼看着灰蒙蒙的天,猴子叹了口气。溪水会潺潺作响已经是曾祖父辈的事情了。
  猴子在这森林中,不停地寻找,不停地问好几十天才可能遇见的某个生物,今天是鸟,明天是熊,后天是……问题总是一样的——你们知道在哪里可以看到鲜花的盛开吗?答案也总是一样的——鲜花是什么?很长很长的时间里,猴子都呆坐着,幻想花开的惊喜。
  后来,一只受了伤的狼狗出现。它告诉猴子,自己刚从人类的房子里逃出来,人类的房子里有鲜花,它们有艳丽的颜色,灿烂的外表,可是人类很危险。
  猴子满怀热情,它在收拾东西,那些藏好的粮食,它准备上路了,它不怕危险,什么也不能坏了它追寻愿望。走过没有树的森林,穿越再无人烟的沙漠,攀登不长草的高原……皮毛上血迹斑斑的猴子,终于来到了人类的地盘,崭新的街道,高耸的楼房,疾驰的车辆,还有,笑得如同十五的月亮般美满的人类。
  一个嘴咧笑到脸上的男人俯下身来,善良温柔地问:“小猴子,你来这干什么?”
  “我来找鲜花,我想看看鲜花的盛开。”
  “我知道哪有,你跟我来,我带你去找。”男人笑得更欢也更善良。
  猴子支吾着,狼狗的话在脑子里撞击,可男人此刻真诚的眼神挺像个黑洞,什么都给吸进去了,包括猴子僅存的一点点的为了自我保护的怀疑。
  猴子被带到一个喧嚷的地方,它是感到害怕的,可想到自己的目的,就觉得这种害怕是对鲜花的侮辱。
  走进一间漆黑的屋子,男人的笑容最后一次出现在门后,关上门时,男人留下一句话:“在这等着,小猴子,我马上回来。”
  再后来,有人进来,许多人,他们抓着猴子,凶狠,使劲儿,它很奇怪,自己并不想反抗,为什么这样不友好。
  恐惧的袭来,是在被铐进笼子里,然后脑袋被盖在绒缎布下之后,可是鲜花……啊,那可是它一生的追求。
  喧嚷再次出现,似乎……还有什么声音……是什么呢?猴子没想起来。
  人们开始鼓掌,骤然一阵安静。
  猴子还在想那个声音,是什么呢?对了!想起来了!是……是咽口水和肚子饿得咕噜的声音,猴子为自己聪明的脑袋笑起来。剧痛倏然袭来,于头顶盘旋,笑容凝固,透过绒缎布的缝隙,猴子看到玻璃上映射的自己,聪明的脑袋爆裂开来,如同一朵盛开的鲜花。玻璃上还映射出了大厅的招牌——饭店。
  世间,一派和谐。
  城市繁华依旧,生活快意不变,森林的腐烂也在继续。
  几天过去了,几个星期过去了,几个月过去了……
  狼狗等来了全身伤口由化脓到痊愈,却没能等来猴子,它与生俱来的敏锐在与猴子相距几万公里外的地方时时发作,那种隐隐的不安也像鲜花一般,在每个夜里盛开,猴子的话捶打着大脑——你们知道在哪里可以看到鲜花的盛开吗?它执拗地不去在意,可回忆的对话自顾自地伴随枝桠裂响一同炸开时,又搅得它疼痛难忍,让它怀疑是伤口又裂开复发。
  不能再装作若无其事了,它想。辗转反侧,失魂落魄,种种表现终究指向的是逃不过内心。它得去找它,找到那只总在寻找鲜花的傻猴子,是自己亲手送它去踏足危险的,它要救它回来,即便那只傻猴子仍然没找到鲜花,即便它以后日日在自己耳边追问,即便它真的很傻,即便找回来的只是一具尸体。
  它也走过没有树的森林,用利齿咬断横亘在路上的烂藤,也穿越再无人烟的沙漠,用锐利的眼神烧掉孤身在沙尘中的胆怯,也攀登不长草的高原,用尖爪一路留下直奔向前的痕迹。喝污泥染色的河水,吃死去多时的腐尸。
  当伤口由痊愈又开始化脓,它到达了曾经艰难逃出的地方,噩梦般的街道,噩梦般的高楼,还有噩梦般的车流与来来往往的人。
  现在回去还来得及,狼狗动了动前爪,看着满身发炎的伤口流出的脓水,选择忽略那个没头没脑的想法。来都来了,总要找到它,即便它真的很傻,即便找回来的只是一具尸体。
  “你在这里干什么?”一个嘴咧笑到脸上的男人遮住了狼狗头顶的阳光。
  虽然只一点,但狼狗仍旧察觉到男人脸上的警惕和狡黠。
  可是要找到猴子呀,疑虑被硬生生压回去,它问:“你有遇到过一只寻找鲜花的猴子吗?”
  男人脸色变了又变,狼狗闭上眼,假装没看见。
  “那只猴子呀!我见过的,我还可以带你去找它。”男人恢复笑容,甚至,似乎更灿烂了。
  走过大道,绕过小路,没有腐臭与漫天的尘土,空气还算清爽,狼狗简直要哼起歌了,因为那种与生俱来的敏锐又在发挥效力,自己离傻猴子很近了,越来越近了……唯一美中不足的是今天阳光普照,太阳太烈了,也没有风,即便跟在男人身后,太阳还是烈到刺痛了狼狗的眼,汗液顺舌头流到爪子的伤口处,混合着脓水,滴滴答答了一路。
  然后空气不再清爽,甚至弥散着腐臭,更糟糕的是,眼前漆黑一片,太暗了……这是狼狗醒来时的感受,它醒来前最后的记忆是因要找到猴子而忘情地欢乐时,受到一阵重击便痛得晕了过去。
  适应黑暗后,狼狗的眼睛发出幽亮的光,它身处于封闭的房内,腐臭味来自不远处的一滩凝固许久的血迹,还有血迹旁边的腐败不堪的……尸体?!
  狼狗走近,有些隐隐作痛的感觉,兴许是伤口发炎更严重了,它将不安简单化地解释给自己听,然而,它还是认出来了,这个腐败不堪、头顶豁开大口子的尸体就是那只傻猴子的。狼狗大喜,终于找到它了,即便是具尸体。虽然真是具尸体,但别看尸体烂成这样,自个儿还能认得出来呢。狼狗大喜,喜得眼泪不停地流,自己真的是只有一点点在乎的情绪,真的只有一点点,老子才没那么在乎呢。
  门外一丝光亮,穿插在这里和血液一般凝固的气氛中,狼狗不想去管。
  门外有人说话,狼狗也不想管。
  他们说:“嘿,这次又有野味吃了!”
  狼狗真的不想管,它只想着怎么带这只傻猴子的尸体回去。
  “我们回去吧,不管你在这里有没有看到鲜花的盛开,等回去了,我陪你找好不好?省得你整天烦我……”
其他文献
[开开心心——阅读]  地道的式样有一百多种。  就拿任丘的来说吧,村里的地道挖在街道下面,跟邻村相通的地道挖在庄稼地下面。地道有四尺多高,个儿高的人弯着腰就可以通过;地道的顶部离地面有三四尺,不妨碍上面种庄稼。  地道里每隔一段距离就有一个大洞,洞顶用木料撑住,很牢靠。大洞四壁又挖了许多小洞,有的住人,有的拴牲口,有的搁东西,有的做厕所。  一个大洞容得下一百来人,最大的能容下二百多人。洞里经常
有一种意见,道德这东西,只有弱者才需要,比如小羊,它是弱者,狼也要吃它,虎也要吃它,它就需要一种“不残害生命”的道德来限制虎狼,希望虎狼遵守这种道德。至于虎狼呢?不需要这种道德,它们需要的,如果也可说是道德的话,就是把小羊吃掉!  然而人类的虎狼,却不如此简单。对于小羊,吃是要吃的,却决不一口吞下了事;在吃之前,在正吃的时候,在吃之后,总要有一番冠冕堂皇的说词,证明他该吃,吃得漂亮,有趣,乃至勞苦
8月初,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公开招聘“行星保卫官”,来自美国新泽西州的小学四年级生杰克·戴维斯向NASA寄去了求职信:“亲爱的NASA,我叫杰克·戴維斯,我想要申请保护地球的工作。也许我只有九岁,但是我认为我很适合这份工作。其中一个原因是我的姐姐说我是个外星人,而且,我基本上看完了所有我能看的太空和外星人电影。我不仅看过《神盾局特工》,还看过电影《黑衣人》。我超级擅长打电子游戏,我正年轻
有谁像我们这般相爱?  而让我们追寻  一颗烧过的心的年代久远的灰烬,  让我们的吻逐渐跌落  直到那朵空虚的花再一次升起。  让我们爱爱情,它耗尽了它的果实,  它的形象和力量,然后走入泥土:  我和你是那持久的光,  是它的不可逆转的精致的蒺藜。  为那被这么多冷漠的时间、  被冰雪和春天、  被遗忘和秋天葬送了的爱情  带去一个新苹果的光,  一种被新的伤口剖开的鲜嫩,  如同那年代久遠的爱
今人讲述宋太祖的事迹,几乎必讲他的“陈桥兵变”、“黄袍加身”,以显示其政治野心与手腕;也必讲他平定西川、荆湖、江南、岭南,消灭军阀割据之举,以展示其雄才大略;更是必讲他“杯酒释兵权”的传闻轶事,以说明宋王朝强化中央集权与皇权专制的趋势。  不过,我们不打算讲这些众所周知的故事,只来说说太祖得国之初的三件容易为史家忽略的小事,从中,我们可以看到赵匡胤从一名军阀到一国之君的角色意识转换,也可以看到宋初
“《视野》·阳光行动”系兰州大学《视野》杂志社开展的大型公益活动之一,旨在为在校贫困学生提供经济资助:《视野》杂志社凭借自身的影响力,牵线搭桥,联结来自全国各地的“《视野》阳光大使”与“《视野》阳光学子”(我们称通过“《视野》·阳光行动”热心资助贫困学生的朋友为“《视野》阳光大使”,称获得资助的贫困学生为“《视野》阳光学子”),使其形成一对一的资助关系,在与双方达成一致后,我们将善款从“《视野》阳
今年年初,霍金在一封提倡控制人工智能发展的公开信上签下自己的名字,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特斯拉汽车公司与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CEO伊隆·马斯克的名字也赫然在列。在他们看来,飞速发展的人工智能已经成为“我们现存的最大威胁”。  几位人类科技界“顶梁柱”担心的“人机大战”,很可能已经悄悄冒出硝烟的味道。在上传至Youtube的一段视频中,一只名为Spot的机器狗协调地运动着白色的四肢,像真正的狗一样行
微风缓缓地吹着百叶窗,吹在窗上,非常温柔,像羽毛似的;偶尔也会犹如几声叹息,听起来像夏日漫漫长夜里的风轻抚着树叶的声音。在铺着草皮的地下,田鼠正在地洞里呼呼大睡,猫头鹰则在沼泽地深处的一个空心树里蹲着,兔子、松鼠、狐狸都呆在家里。看门的狗静静地躺在暖炉旁,牛羊在栏圈里悄无声息。连大地都在沉睡——但这不是寿终正寝,而是忙碌一年后第一次美美地睡上一觉。夜已经深了,大自然还在忙碌着,只有街上一些招牌或小
生物化学家玛丽·克林斯基写信告诉我一个关于青霉素的故事。在信中她提出一个我一直关心的主题:科学发明优先权是一个有缺陷的命题。科学探讨的宇宙万物,很多是在人类从洞穴中走出之前就已经存在的。青霉素就是其中一例,因为它毕竟是从自然生物之中提炼出来的。  我们可以用提出一系列问题的方式,来讨论青霉素发明优先权的争议。谁最早意识到它的存在?谁最先观察到它的疗效?谁首次将它分离出来?谁第一次生产它?谁首次人工
我十五岁的时候,青春逆反,血液里禽兽飞舞,我觉得屈原很牛,宁可玉碎决不瓦全,非绝学不学,非班花不娶。我三十岁的时候,见了些世事,也做了些世事,班花也都嫁给了别的中年男人,我认同漁父们,有机会横刀立马,就多做一点,无常是常,一朝天子一朝臣,没了机会,就收拾起雄心,爱古玉古瓷、读《周易》、听春雨,不知春去几多时。  如今,我四十五岁,我以两天一章的速度重读渔父们皓首穷经写成的《资治通鉴》,这一遍,渐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