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技术大学“双能型”教务管理人员队伍建设初探

来源 :大陆桥视野·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l15796787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南宁学院
  【摘 要】“双能型”教务管理人员队伍建设是顺应高校转型发展的要求,提升教务管理人员实践能力的重要举措。本文通过对当前应用技术大学教务管理人员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分析,转变观念,加强培训,提升教务管理人员素质,建立“双能型”教务管理人员队伍相关制度,规范化管理是建设“双能型”教务管理人员队伍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双能型;教务管理人员;队伍建设
  教务管理人员是保证教学正常运行的基础,承担着教学计划的实施、教学质量监控、排课管理、成绩管理等工作,在学校教学管理中起着桥梁纽带作用,是学校教育管理各项方针、政策和措施得以贯彻执行的中坚力量。普通本科高校积极推进转型发展,建设应用技术大学,,实現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不仅要建设一支“双能型”的专业教学团队,更需要建立一支“双能型”教务管理人员队伍。
  一、“双能型”教务管理人员的内涵
  有的学者认为“双能型”教师是具有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双重教学能力的教师,而教务管理人员作为从事教务管理工作的核心,主要是为教学工作服务的,工作性质和专任教师不同,因此,不能简单将“双能型”教师和“双能型”教务管理人员等同起来。那么,什么是“双能型”教务管理人员呢?简言之,就是教务管理人员要具备两种能力。第一种能力是教务管理业务能力,包括了教学管理能力、现代化办公能力、文字编辑处理能力、沟通协调能力、档案管理能力等等。这些能力是教务管理人员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是做好教务工作的基本前提。第二种能力是除教务管理业务能力外的其他能力,可分为职业技能、科研能力、教学能力、创新创业能力。
  第一,职业技能是指获得某一行业的职业资格证书并有一定年限的行业实践经验,在从事教务管理工作前曾在某一行业工作,具有一定的行业工作经验,或者在从事教务管理工作的同时,通过挂职锻炼、企业实践等方式,具备从事某一行业的能力。第二,科研能力是指能够主持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并取得良好的效果。第三,教学能力是指能够完整的承担某一学科的教学工作并获得学生的认可,学生评教、督导评教的分值达到85分以上。第四,创新创业能力指在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取得创业导师资格证,在创新创业工作中取得一定的成效或荣誉,或者创建公司、企业并有效经营两年以上的。
  二、“双能型”教务人员队伍建设的现状分析
  (一)对建设“双能型”教务管理人员队伍的意识不强,认识不够
  从学校层面来讲,建设“双能型”教师队伍的重点是专任教师队伍,而对教务管理人员队伍的建设力度不大,投入的经费不足。从教务人员自身来说,部分教务人员在工作中将自己局限在教务岗位,甚至认为建设“双能型”教师队伍是专任教师的事情,与我无关,不愿意花时间和精力去提升自己教务管理外的能力。应用技术型大学要培养具有应用能力的学生,首先要培养应用型的老师,“双能型”教务管理人员是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部分。
  (二)教务人员专业素质整体不高,能力有待提高
  在新形势下对高校的实践教学要求越来越高,“双能型”教师成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点。“双能型”教务人员不仅要求具备良好的教务管理能力,还需要职业技能、科研能力、教学能力、创新创业能力。然而,教务人员的整体素质还达不到“双能型”教务人员的要求,有的教务管理人员没有经过专业教育教学管理方面的学习,知识能力不够,科研水平有待提高,创新实践动手能力较弱,没有达到应用技术大学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要求,更谈不上“双能型”教务管理人员的培养。
  (三)缺乏有效的制度建设,激励措施不到位
  高校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将更多的着力点放在专任教师身上,而对于如何提高教务管理人员的素质能力缺乏有效的制度建设,截至目前出台的“双能型”教务管理人员队伍的建设方案和培养制度少之又少。对于什么是“双能型”教务管理人员没有一个公认的的认定标准, 怎么认定也没有相关的制度规定,制度建设基本处于空白的状态。因此,在没有基本制度的保障下,教务管理人员的激励措施不到位,教务管理人员在各种竞赛、评优、评职称等方面都没有优势,甚至很难提升,教务管理人员的积极性没有得到激发。
  (四)工作生活压力大,内涵建设薄弱
  教务工作事无巨细,涉及的工作细小而琐碎,不仅包括教学管理,还要完成领导安排的临时工作,协调好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做好老师和学生的服务。虽然做的事情很多,但是也看不到具体的成果。同时,教务管理人员工资收入比较低,面对房贷、儿女教育费等经济压力,生活压力大。来自工作和生活的压力导致教务管理人员处于亚健康的状态下,根本无暇去思考怎样提升自我,建设“双能型”教务管理人员,内涵建设还有待加强。
  三、“双能型”教务管理人员队伍建设的对策分析
  (一)转变观念,加强“双能型”教务管理人员队伍建设
  观念更新是建设教务管理人员的前提,只有改变过去固有的观念,开放思想,才能更好的建设“双能型”教务管理人员队伍。首先,学校要加强重视,为“双能型”教务管理人员队伍的建设提供领导层面的支持,其次,各部门、二级学院要正确认识“双能型”教务管理人员的作用,认识建设“双能型”教务管理人员的重要性,为教务管理人员提供帮助。再次,教务管理人员要不断转变观念,不再局限于简单的教学管理,而是适应时代的发展,努力提升自我,提升应用能力。
  (二)加强培训,为教务管理人员提升素质保驾护航
  在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教务管理人员很少有时间去自主学习。然而,不学习就没有办法跟上时代的变革,因此,要为教务管理人员提供更多的培训进修机会,不仅要提高教务管理能力,还要提高职业技能能力、科研能力、教学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同时,也应为教务管理人员提供到企业挂职锻炼的机会,增加教务管理人员的企业实践经验,了解行业行情,明晰企业行业需要什么样的应用型人才。
  (三)建立“双能型”教务管理人员队伍相关制度
  以制度管人,是建设“双能型”教务管理人员队伍的重要环节。目前,“双能型”教务管理人员队伍建设的制度几乎没有,教务管理人员在晋升、培训等方面的保障也存在很大的弱势。因此,建立和完善“双能型”教务管理人员队伍相关制度,建立激励机制,鼓励教务管理人员提升自我素质走“双能型”道路;制定“双能型”教务管理人员标准和评价机制,让教务管理人员目标明确。在制度、经济上为建立“双能型”教务管理人员队伍提供保障。
  (四)规范化管理,明确各部门职责
  教研室是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由于管理上存在的缺陷,致使教研室的一部分工作都落在教务管理人员身上,造成教务管理人员工作量增加。因此,应该充分发挥教研室的作用,强化教研室的职责,规范教研室的管理,从而减轻教务管理人员的工作压力,留出时间去提升自己。高校发展以教学为主,教学质量的关键在人,不仅要提高专任教师的教学水平,更需要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教务管理人员队伍。“双能型”教务管理人员队伍的建设跟教学质量紧密相关,也是应对高校转型发展的要求,走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关键步骤。
  参考文献:
  [1]吴小玲,邓小群,高校教务管理人员的素质要求与提高对策 ,品牌/2015/第6期
  [2]吳婷,聂亚菲,杨涛,高校教务管理人员职业素养提升对策探究,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5年第8期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尤其是高校毕业生分配制度改革的深入,越来越多的高等院校已经认识到毕业生就业率对于学校生存的重要性,并开始把对大学生的就业辅导作为学校管理
2014学年,学校被确定为遂昌县课堂改革先行校,引进安徽铜都“五环大课堂”教学模式,结合学校课改实际,进行小学数学课堂改革.在课改实践过程中,我们以《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
目的 探讨抑郁症患者儿童期受虐对血清5-羟色胺水平的影响.方法 对101例抑郁症患者采用儿童受虐问卷、汉密顿抑郁量表、自杀意念量表及Beck绝望量表评定儿童期受虐状况、抑郁
秦皇岛水运卫生学校  【摘 要】人力资源是中职学校发展的核心因素之一,关乎学校的教学实力和整体活力,愈发受到学校领导层的重视,然而人力资源紧张、结构不合理、人力资源管理观念陈旧、设计缺乏长远规划等问题也是各家学校不同程度存在的客观普遍问题。本文就从这些问题出发,阐释如何有效做好中职学校人力资源管理的创新与改革,使其发挥出最大效能。  【关键词】中职学校;问题;创新与改革  前言  在国家大力发展职
第一,所有制格局变了。从单一的公有制一统天下,变为多种所有制并存,市场主体变成了三部分:一是公有经济,特别是国有经济,主要集中在石油、石化、电信、民航、铁路等垄断行业
内部会计控制是企业经营活动正常开展的重要保障,它贯穿于企业管理的各个过程。是企业内部控制的核心,在信息产业已经发达的当今社会,实施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对于防范舞弊,减少
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既有深层次的社会原因,同时也反映出部分高校存在教学模式单一、教学内容陈旧、教学层面过窄、教学方法死板等问题,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才培养的质量,
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  【摘 要】随着时代的发展,科学技术的革新,新媒体已经逐步占领了信息沟通交流的新市场,高校与家庭的沟通交流方式也需要逐步的革新。高校中的家校合作的新模式,通过探索多元互动新模式的重要意义,新媒体如何构建家校双向合作教育新机制,提出新媒体环境下家校合作教育的新挑战,从而探索出如何运用新媒体将家庭教育与大学教育有机的结合,形成教育的合力。  【关键词】新媒体;家校合作;有机结合
一、建立大学生就业指导学研究的必要性rn建立大学生就业指导学的必要性概括起来,主要有两点:rn第一、对于社会和大学生都非常有好处.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提出:“千方百计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