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能飞翔,是因为有人温柔守望

来源 :现代妇女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lson1681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的姐妹,还不如陌生人


  人们常用“情同姐妹”来形容女人之间的美好感情,讽刺的是,我和徐莹这对亲姐妹的感情却一点儿也不好。
  徐莹从小乖巧听话,是人见人爱的“小淑女”;而我从小淘气顽皮,是人见人躲的“假小子”。我和男生们一起玩弹弓、掏鸟窝的时候,徐莹都已经会做几道拿手菜了。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徐莹对我的伤害比“别人家的孩子”更大,因为我俩住在同一个屋檐下,父母可以时时刻刻拿我俩比较。于是,在徐莹的衬托下,我越发显得离经叛道,在父母心中的地位江河日下。因为家里不太宽裕,徐莹又大我两岁,所以,我小时候的衣服大多是徐莹穿过的旧衣服。只有鞋子,父母大概觉得不耐磨,每次给徐莹买一双,也会给我买一双。这份微不足道的“平等待遇”,多多少少抚平了一些我心中的不满。
  直到小学四年级运动会的前一晚,我发现徐莹穿了一双全新的白色球鞋而自己却没有时,我才明白,我和徐莹从父母那里分到的爱到底是不一样的。那天晚上,在大家都睡着以后,我不仅用剪刀把徐莹的白球鞋剪了个稀巴烂,还扔在地上狠狠地踩了几脚。
  第二天,父母将我狠狠地训斥了一顿,要求我向徐莹道歉。倔强的我白了一眼双眼通红的徐莹,没有说出一个字。从未对我们姐妹动过半根指头的母亲,为此第一次打了我!那一刻,我将所有的不满和屈辱统统都记到了徐莹的头上。
  我们再次走近彼此,是在我16岁那年。情窦初开的我,喜欢上了徐莹的同桌罗明。我不再排斥跟她一起上学放学。
  我开始有意无意地向徐莹打听罗明的情况,知道他不仅人长得帅,还是货真价实的学霸。“你说,天底下怎么会有这么优秀的人啊。”我坐在徐莹的床上,喃喃地说道。

  徐莹转过身,一脸认真地对我说:“徐瑶,我劝你,不要喜欢罗明。”
  我跳下床,大声地说:“我为什么不能喜欢他?”
  “我只是觉得喜欢他的女孩太多了,而且他似乎不懂得拒绝。”徐莹说。
  这盆“冷水”并没有浇灭我对罗明狂热的单恋,反而从某种程度上刺激了我的好胜心。于是,我给罗明写了一封情意绵绵的情书。
  第二天,我拜托徐莹把情书交给罗明。徐莹犹豫了好一阵子,还是把情书放进了书包里。
  没想到,这封情书落在教导主任的手里。为了肃清早恋的“毒瘤”,我被当作反面典型,在全校师生大会上做检讨。父亲被老师叫到学校谈话,气得青筋暴起,回到家就给了我几个响亮的耳刮子。当晚,我被关进小黑屋里面壁思过,不许吃饭。
  深夜,徐莹偷偷给我端来了热气腾腾的饭菜。她期期艾艾地解释:“那封情书不是我交给教导主任的,我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罗明说他也没交……”
  可多年的积怨让我认定是徐莹出卖了我,从那以后,我和她彻底决裂了。我发誓,以后要考离家很远的大学,谈离家很远的恋爱,离徐莹、离这个家远远的。
  3年以后,我如愿以偿考上了一所远在千里之外的重点大学。而在这之前,徐莹考上了本地一所师范院校。大学4年,我极少回家,也不给父母打电话,反正他们有徐莹就够了。
  时光如水,恩恩怨怨很快被蒸发殆尽。
  我被保送到北京一所名校读研究生时,徐莹早已工作了。她一直没有离开家乡,大学毕业后,在亲戚的安排下,做了一名小学老师。
  不久后,徐莹结婚了,我随便找了一个借口,没有出席她的婚礼。
  看到结婚照上那个矮胖的男人,我颇感意外。母亲在电话里一个劲儿地夸他工作不错,脾气好,踏实可靠,是个值得托付终身的人。我却暗暗不屑,徐莹极像一个被父母操控的木偶,从小到大,从未飞出过他们的手掌心。我绝对不要过她那样的人生。

一个“渣男”,让我知道了什么是姐妹


  工作后,我在北京邂逅了羅明。罗明向我郑重道歉,我才知道,当年徐莹信守承诺,悄悄把情书交给了他。那天课间,几个男生喊他打球,他随手把情书夹在课本里。没想到,这一幕竟然被一个暗恋他的女生看到。她找出情书交给了班主任,班主任又交给了教导主任……
  得知真相后,我对徐莹有了几分愧疚,但还是没有勇气给她打电话,对她说声“对不起”。一向风风火火、敢爱敢恨的我,变成了一个胆小鬼。
  罗明,是我惦记了10多年的白月光,我不允许自己错过他。命运兜兜转转,我和罗明终于相爱了,在一起度过了一段美好而幸福的时光。
  同居一年后,我觉得是结婚的时候了。刚提出结婚,罗明却突然说:“瑶瑶,我们分手吧。”听到这句话,我如同遭受五雷轰顶!
  在我的再三追问下,罗明告诉我,有个叫小雅的女孩一直深爱着他。他不在家的时候,她尽心尽力地照顾着他体弱守寡的母亲。在罗母心中,小雅才是她的儿媳妇。
  “瑶瑶,我对不起你!我爱你,可是,小雅怀孕了,我不能对不起她和孩子……”罗明在我面前痛哭流涕。在那一瞬间,我觉得这个男人无比陌生。
  我什么也没说,搬出了我和罗明的住处,胸口闷得哭都哭不出来。我坐在北京的马路边上,从兜里摸出手机,脑海里想到的第一个人居然是徐莹。我拨通她的电话,喊了一声“姐”,眼泪就如决堤的洪水,倾泻而下。
  第二天,徐莹就请了长假,带着大包小包的东西从老家风尘仆仆地赶到北京。没有嘲讽,没有责骂,她只是悉心地照顾我的饮食起居,陪我度过这段最难熬的时光。
  晚上,我俩睡在被窝里,第一次像普通姐妹一样聊天。我才知道,当年徐莹被选为学校运动会的主持人,所以向表姐借了一双白球鞋。球鞋被我大卸八块后,父母只得买了一双新球鞋赔给表姐;我才知道,我当年被“批斗”后,她直到毕业都没和罗明说一句话,谁劝都不行;我才知道,就在她高考前夕,父亲突发心脏病。本来成绩优异的徐莹决定留在父母身边,因此报考了老家的师范大学,放弃了她的诗和远方。
  我很难受:“这么大的事,你们为什么不告诉我呢?”徐莹侧过身,摸摸我的头说:“我是姐姐,家里的事由我操心就够了。告诉你,也不过是多了一个人担心。”
  我不由得鼻子一酸,同样是父母辛苦养大的孩子,家里的事情全是徐莹一个人扛着,而这些年,我又为家里做过什么呢?我拉起徐莹略微粗糙的手,说:“姐,这些年,辛苦你了……”
  徐莹笑着说:“姐跟你不一样,你从小就喜欢闯,可姐喜欢安定的生活。你喜欢闯就去闯吧,家里有我呢。”
  我把头深深地埋进枕头里,眼泪浸湿了枕套。
  这世上,有些人之所以能够飞翔,是因为有人在为他温柔守望。
  (摘自《37°女人》)(责编 简兮)
其他文献
最近,我们在承担全国教育科学“十五”重点课题《东南沿海地区儿童少年品德问题与家庭教育问题及其对策的调查研究》的过程中,在广东、福建、浙江、上海的16个城市(区)21所小学对3408位小学生的品德状况进行了调查研究,调查涉及国家与社会、国际与环境、法律与纪律、人生与爱心、科技与科学、理财与生活等方面。以期反映新时期小学生的道德状况并寻求教育对策。    1.在国家与社会方面      问卷调查显示,
以前总说,累了倦了,要多出去走走看看,放松身心,在旅途中发现更好的自己。  可这么简单的一句话,又有几个人能真正做到呢?  许多人的旅行就像赶集,在繁忙的行程里,走马观花、匆匆打卡,一天下来满身疲惫,过得比上班还累。其实,很多时候,星光比日光有更多悄悄话要说,清晨的粥比夜晚的酒更有故事。最好的旅行,是像当地人一样生活。到一个生活简约的小镇,喝茶听曲,看书谈天,再吃一碗双浇面,度得浮生半日闲。云水谣
《中国教师》在2006年第9期上刊载的《无批评的教育是伪教育》一文,引起了我校教师的关注,因为我校一直在倡导“无批评教育”,而且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此文在肯定惩戒教育时,却否定“无批评教育”,认定其为“伪教育”。我认为有失偏颇,文章作者忽视了多元社会里教育方式的多元性,值得商榷。  一位专家曾形象地比较中方和西方的教育评价:“处在学习过程中的学生就像一杯没倒满的水。在传统的中国老师眼里,通常看到‘一
史:原指史官,在西周时期,王室即设有史官,掌管祭祀和记事等事。后来将其所记之事也称为史,即史书。史书,是社会发展、国家兴衰的实录。“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  从有文字开始,就有了史的记载。最早出现的甲骨文和金文,可以算作最早的历史记录。在甲骨文的卜辞上,已经记有年、月、日、地点、事件和人物等,可视为史书的萌芽状态。  《尚书》的出现(虽多为后人所作),可视为远古的历史文献汇集。在《尚书.多士》篇
黄克智,1927年7月出生于江西南昌,著名固体力学家,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系教授、工程力学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院士。  2018年,黄克智过完91岁生日正式办理退休手续,算起来,他从20岁参加工作到退休整整工作了71年。在退休仪式上他骄傲地说:“我不仅实现了清华老校长蒋南翔提出的‘为祖国健康工作50年’的目标,而且超出了21年!”  许多人问:“黄先生,您是怎样做到为祖国健康工作71年的?”  他沉
培养并发展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自主乐学是教师们一直探索和追求的最高教学境界。围绕这一主题,武汉鲁巷小学组建了一个“乐学型”校本研究学习共同体。不断凸现学校“乐学型”文化特色,并最终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新体系。    一、为什么要构建“乐学型学校文化”    首先,乐学的教育思想自古以来就极受中外教育家重视。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所有智力工作都要依
婚假還没休完,竟然收到公司的解聘通知,理由是旷工,这让吴女士深感冤枉。为讨说法,吴女士将公司告上了法院。  2017年10月16日,吴女士进入上海某科技有限公司从事文案工作。吴女士称, 2018年4月12日至4月22日,她请了10天婚假,并手写了请假条交给公司。但4月17日,她收到了同事发来的微信,称公司以旷工为由要和她解除劳动关系。4月21日,吴女士经医院诊断发现怀孕。4月底吴女士向劳动纠纷调解
课程改革在新疆农五师已经走过了五个年头,轰轰烈烈,热热闹闹的课堂又回归了“平静”,尤其是语文教学,在媒体照耀下的教师表演的舞台无声之后,课堂又被改革以前的氛围所代替:教师滔滔不绝地当“主导”,学生亦步亦趋地做“主体”,结果是学生越来越不喜欢语文,成绩低不说,爱读书的学生也越来越少。更让人担忧的是题材不同、内容不一、主体丰富的课文,却以一种固定不变的学习模式来体现,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人文性在教学中大
初冬持续的阴雨让气温陡然降到零度以下。这种高湿度的冷天,最适合坐在温暖的房间里喝一杯香醇美味的热巧克力,然后缅怀往事。多年不见的大学同学在微博留言,互相加了微信,但是成年人的时间总是阴差阳错。  好不容易,周末时两个人都有了时间,才一起开始回忆少年时代的往事,以及了解彼此当下的境况。热情与兴奋交融的一整个下午,让很多已经淡然的往事又浮现在脑海之中。突然,朋友说,前几天他在自己城市的某个商业区看见灵
孩子只吃零食,从来都不好好吃饭。管他根本不听,还动不动撒泼耍赖。孩子成天玩手机,父母一说他就奓毛。怎么办?  父母出于对孩子身体健康、学习成绩和前途的考虑,制定了种种要求和规范,但孩子受到物质、游戏或小伙伴的影响,想不通父母为何要阻止他做开心快乐的事,为什么别的孩子能做的,他却不能?苦心不被孩子理解时,父母就会感到生气、受挫;孩子的乐趣没得到大人的尊重时,也会委屈、失望。  这时候,如果双方的负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