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运动规则意识的六点做法

来源 :中国学校体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ffnt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知晓规则
  通过讲解、演示,介绍比赛的规则,让学生学习规则,搞懂规则,清楚不遵守规则的处罚办法。如,在篮球教学中,讲解篮球运动中的违例和犯规等规则,让学生在篮球的学习和练习中自我规范,让篮球规则更好地保障篮球运动的开展。
  二、及时制止、处罚违反规则者
  对投机取巧违反规則的行为,教师要加强监管,及时制止、纠正,否则易导致比赛存在不公平现象,甚至带来许多安全隐患,使比赛失去意义。同时还要加强学生的诚信教育,要求人人自觉遵守,学生们相互监督,共同维护规则,如有违反规则的小组或个人应及时提醒、制止并严格按照已经制订处罚要求进行惩戒。如对不遵守运动规则的学生没有得到及时的纠正和相应的惩戒,其他学生就会效仿,因此应及时处理。如,在接力跑教学时,对学生讲解接力跑规则和接力区范围,严格要求学生在接力区里完成交接棒,且不要跑错道,否则取消成绩。
  三、让违反规则学生维护规则
  让屡次不遵守规则的学生换位作裁判,由执行者转变为管理者,维护运动规则,看到有同学违规时,应及时纠正,提高认识。通过角色的转变,违规学生不仅纠正了同学的违规行为,也体会了规则的必要性。如,在篮球练习中,让犯规较多的学生停止练习,指出其他学生犯规的情况,让其作裁判,通过担任裁判认识到只有遵守规则,才有可能使比赛在公平、公正、有序、安全的条件下进行。进而使其达到自我反省,自我纠正的效果。
  四、商定规则
  游戏规则可由师生共同商讨制订,难易程度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加以调整,让规则为练习服务,利于学生遵守,从而达到培养学生规则意识的目的。
  五、教师身体力行
  学生会效仿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因此教师要以身作则。
  六、榜样带动
  学生的行为会相互影响,尤其是学优生的行为更能影响其他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应树立遵守各项规则较好的榜样,引导其他学生向榜样学习,并通过他们的行为影响和带动遵守规则意识较薄弱的学生。如,在游戏比赛中,对于虽然落后但其遵守不为胜利而违反规则的学生,进行及时表扬,为学生树立严守规则的榜样,以此学生作为学生学习的楷模。
  ——张建(江苏省宿迁市南师附中宿迁分校,223800)整理
其他文献
比赛是达成体育教学目标和育人目标的重要手段。凡有比赛,就有输赢,有输赢就会对学生的心理产生影响。当学生对待输赢的态度上出现变化时,教师要适时抓住时机,有针对性地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达到育人目的。  一、文明礼仪教育之良机  通过比赛,很大程度上能客观、真实地反映出学生的品行,当学生不能正确对待输赢时,就是教师对学生进行文明礼仪、尊重他人教育的好时机。  体育教学比赛过程中,学生有时会因过度兴奋或过度
一、案例背景  学生体质健康测试中,对于一些体质较弱或者体重超重的学生来说很难达到及格标准。尤其是女生的800m跑、仰卧起坐和男生的引体向上、立定跳远、1000m跑等项目只能得到很少的分数甚至零分。作为高三年级的体育教师,如何将增强学生体质、强健学生体魄落实到日常体育教学和训练中?只要广大体育教师深入学生实际,用智慧和耐心创造一个良好的、宽松的锻炼环境和氛围,强化体育课课练,天长日久,一定能达到强
笔者有幸全程观摩和学习了3节内容不同、方法多样的小学体育课,感触颇多。3节不同的体育课展现了什么,相同点是什么,在相同之中又有何不同?结合本次活动主题,聚焦于“有效”进行课堂观察,从“课堂”中分析课堂教学;在课堂观察与分析之余,笔者更想跳出“课堂”看“本质”,以展现体育教师的教育情怀。  一、运球技术的组合式运用  1.亮点回顾  《篮球:多种形式直线运球动作方法》一课,从拨地滚球进行走和跑的练习
一、晓之以理,教育为先  在体育教学中,应提前给学生讲清楚运动规则,让学生明确应该怎样做,并适当解释为什么要这样做,有助于学生理解运动规则和主动遵守运动规则。如,400m跑教学,各分跑道起跑线之所以不在同一个位置,是因为各分跑道弯道跑的距离不同,所以要调整至各分跑道的距离总长相同,如果跑步过程中,外侧跑道的学生跑到了内侧跑道,尽管没有影响该跑道上的学生的跑步,但他无疑缩短了跑步距离,不当获利,有违
课堂教学就好像一杯水,为什么不试着向水里面放一勺蜜糖(教师的创意和探索精神),让这杯水除了解渴还有更加美妙的韵味呢?  每次谈及接力跑,头脑中就会浮现赛场上手拿接力棒,你追我赶的竞技者。这是一种自发的表现欲、自尊心和荣誉感,是教师在课堂必须要挖掘的学生的潜能所在。以往返接力跑为例,传统的往返都是点对点的直线跑,平均分组,一组一棒,规定距离、折返点,然后开始比赛,学生跑得也是不亦乐乎,但长时间重复一
对《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验)》一个重要的发展和创新是,在《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2017年版)》][1]中提出了学业质量。将学业质量纳入课程标准是国际课程的发展趋势,有些国家的课程标准将课程内容与学业质量放在一起先后描述,有些国家则将课程标准与学业质量分开描述。不管以怎样的编排形式进行表述,都是将学生学到什么程度按照水平段进行描述,从而增加了课
一、案例背景  教师的举手投足,甚至一颦一笑,都在影响着学生的心灵和情感,这便是“体态语”,也被称作“肢体语言”,是利用身体姿态、面部表情和其他非语言的行为来进行人际间沟通的手段。体育教学中,“体态语”具有语言表述所无法达到的独特优势,也彰显着体育教师非凡的教学魅力。体态语在体育教学实践中的应用是值得一线体育教师共同关注与探讨的重要课题。  二、问题的提出  本案例涉及的主要问题是体育课堂教学过程
脑外伤指的是由外物造成的头脑部肉眼可见的损伤,可能会引起不同程度的永久性功能障碍,主要取决于损伤是在脑组织的某个特定区域(局灶性)还是广泛性的损伤(弥散性)。不同区域的脑损伤会引起不同的症状,局灶性脑损伤主要包括运动、感觉、言语、视觉、听觉异常等症状,而弥散性脑损伤可能会出现睡眠障碍、意识模糊、昏迷等症状。脑外伤的急救  1.严重脑外伤或已昏迷的患者需要立即送往附近的医院。并且在运送的途中,护理人
钟楼区大力推进学校体育校本化建设,提出“一校一品一特色”建设目标,引导学校充分利用特色体育运动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多种运动体验以及兴趣发展的可能,帮助学生寻找到适合自己的运动项目。这样的改革更真实、更丰富、更具兴趣性、更有持续性,为给学生积极参与体育运动提供广阔空间,钟楼区始终践行“实验只是为了让钟楼的学生撒着欢儿地奔跑,在人生的跑道上得到适切的成长。”其主要意义和作用表现为以下3个方面。  一、寻
笔者执教的三年级《“8”字跳长绳——进绳时机与动作游戏》一课在第七届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学观摩展示活动中获得一等奖,并获得现场展示资格。现将展示课的教学设计、教学环节与大家进行交流。  一、课的设计  1.设计理念。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根据“在小学阶段,要注重体育游戏学习,发展学生的基本运动能力”的教学要求进行设计,并将动作技能分解并融入游戏中。通过游戏的形式,激发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