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跨文化视野下新课标人教版高中英语的学习

来源 :校园英语·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yocean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英语学习中,跨文化的现象很普遍。随着新课标的实行,人教版高中英语与之前的教材相比,不仅体现了跨文化的重要性,而且体现了人文情怀。人教版高中英语教材抛弃了过去以传授知识为主要目的,而是提高学生的综合人文素质为目标,逐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因此跨文化角度下的英语学习变得越来越重要。
  【关键词】跨文化 新课标 人教版 人文情怀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英语越来越重要。毫无疑问,英语是世界上使用国家最多的语言,国家与国家之间的交流越来越频繁,英语的重要性逐渐体现出来。在中国,英语从小学就开始普及,使得学生对英语有着更进一步的了解。从初中英语过渡到高中英语,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毕竟,高中英语的学习比初中英语的学习更具系统化,不仅是背背单词课文就可以完成英语的学习,而是需要学生之间结合自己的背景文化知识加深对课文的理解。随着人教版本高中英语新课标的推行,在跨文化的角度下,帮助学生学习英语文化知识更加重要。
  一、人教版英语教材的定位
  1.人教版英语教材可以传播本民族文化。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以及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国际朋友想要了解中国的文化。中国是个文明古国,拥有五千年的灿烂文化,这些文化散发着特有的美丽。作为中国人,我们必须维护本民族固有的文化传统和各方面的资源,从而有利于文化的进一步传播。 比如“孔子学院”也是传播中国文化的方式之一。文化自觉意识和文化自信,促进学生心智健康成长非常重要。而高中英语教材研究的是,如何让将本国文化与世界的文化相融合,不仅要维护自身的优点,还要吸收外国的优秀文化。
  2.人教版英语教材可以学习西方的优秀文化。英语为每一个人提供了许多交流的机会,这是每一个人必须会的语言。它拉近了我们与世界各国人民的距离,促进了人类不同思维的发展。每一个人都知道,英语是世界文化传递的工具,有助于学生借鉴、吸收世界各民族优秀文化。通过对英语教材的学习,对学生们来说,英语不仅是一种语言工具,而是为学生的多层次交流提供一个良好的途径,而且英语作为一种文化传播的媒介,使得学生对世界各个民族的文化有了更深一层次的理解。学生通过英语学习,可以更好的在国际化的浪潮中吸收各个民族的优秀文化,增进对多元文化的理解和尊重,为全球化的生活做好准备。
  3.人教版英语教材可以培养学生的多元文化意识。在英语的学习过程中,我们总会遇到些障碍。面对这些障碍,学生应该正视,而不是逃避。英语教材为学生的文化交流提供了工具,有利于学生更好的吸收外来文化,从而提高自己各方面的素质,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英语教材还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和理解不同文化的差异,让学生自己找出异同点,从而进行有效的沟通,使学生形成借鉴和吸收不同文化精华的能力。
  二、以新课标人教版Unit1 Cultural Relics为例
  1.需要探讨的问题。新课标下的人教版高中英语教材中的每个单元以一个话题为中心,不再是以前的每四课为一单元的结构。每一板块都划分得很清楚,因此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需要,在教学的内容和时间上做出调整,从而达到满足教学目标,有助于学生更好的吸收和理解所学的知识。同时,由于文化背景的差异性,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对所学的知识提出自己的观点,尤其是涉及到人文知识的问题时,可以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文化知识,养成尊重他人文化的良好心态。
  2.文化背景分析。高中人教版第一单元的主题是关于文化遗产,是为了通过本章的学习,让学生对文物有一定的理解,形成学生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这篇文章是一篇介绍性质的文章,同时又是本单元的第一篇文章,刚从初中升上高中的学生习惯以前老师讲课模式,随着新课标教材运用到高中课堂,学生必须马上适应新课标的教学安排,从而达到教学的目的。由于本章涉及到文化这个话题,学生必须对文物对各国的历史作用有所了解。因此,教师在进行授课时,应该根据教材的内容和日常交际做出适当的调整,这样学生才能准确的获取语言文化知识。
  3.学生学习能力分析。有些同学对英语非常感兴趣,愿意去搜查关于文物的各种背景知识,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但是仍然应该注意到个别同学不善于自主学习,因此要让英语水平较高的同学带动他们的学习,设计任务时候也要考虑到任务的难易程度,教师在实施教学时要给予学生帮助。学生将通过学习本单元的文化遗址,对文化遗址有一定的了解,并结合自身周围的情况和经历,能用英语流利表达自己的见解,在听说读写方面得到一定的提高。
  4.学习目标分析。知识目标是学生可以正确和理解新词汇,同时学生可以充分理解文物的意义;技能目标是学生能够对通过阅读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归纳文章的重难点,分清文章的主要脉络,同时也能根据要点对课文主要的内容进行复述。 能运用略读、精读这些阅读技巧获取文章中的重要信息。学生乐于参加到小组讨论中,并发表自己的观点及看法;情感目标是帮助学生认识到保护文物的重要性,并知道该如何保护,从而达到有利于学生积极参加教学活动的目的,培养学生较强的合作精神;在跨文化条件下,学生愿意了解世界各国的文化遗产。策略目标是利用分析、归纳逻辑手段分析文章的结构,并对此进行整理与归纳,能够找出文章中的主旨句;文化意识目标在跨文化的视野下,学生通过学习英语更好地了解世界,对其它国家的历史文化古迹也有一定的了解。通过学习中国文化,从而更好的理解西方文化。
  5.学习方法分析。根据培养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和科学文化素养的理念而设计课堂。学习过程使学生能够自主的去了解文化古迹,也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进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和人文素质共同提高。
  6.学习方法分析。首先是导入。教师给学生展示世界著名的文化遗产,让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去思考问题;学生自主回答自己周围的文化遗产;学生找出文化遗产的共同点与不同点;对文化遗产有准确的定义;展示图片,从而引出需要学习关于文化遗产的单词;向同学介绍学校的文物;学生自己意识到保护文物的重要性,从而引起学生对话题的兴趣以及思考文化古迹的意义。其次是教学准备。教师要求学生对文章的情节进行预测,是为了培养学生预测文章主要内容的能力。要求学生进行快速阅读找出文中的主要线索,同时也要进行细节阅读找出重难点。学生能够独立回答出文章中出现的问题,疏通文中的脉络,引导学生回答出文章中的内容。最后让学生阅读文章中难题并画出难句,完成相关的练习。
  7.学习效果分析。学生要把握好文章的主旨,在跨文化的背景下学习相关的文化知识。涉及到外国文化的文章时,学生要学会采用不同方法收集相关资料并对它进行对比,发现其中的不同点与相同点,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吸收,从而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
  通过对新课标人教版高中英语第一课的学习,学生把实际生活和所学到的课文知识结合起来,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调动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把自己所经历的与课文内容联系起来。要不断发挥文化背景的教学,在跨文化的角度下,促进学生对不同文化的了解,为同一个话题进行交流心得,更进一步传播本国的优秀文化,促进世界各种文化交流。
  因此,在新课程实施背景下对学生进行跨文化意识的培养是非常有必要的。在不同文化背景下,培养高素质且有深厚文化修养的优秀学生。在高中阶段,注重对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培养,是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学生学习外语综合运用能力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王才勇.跨文化语境中的中国文化[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2]武树滨.英语教学设计与使用的有效性研究[M].山东:济南出版社,2006.
  [3]乌美娜.教学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4]乔纳森.学习环境的理论基础[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5]涂海滨.高中英语教学设计的基本要素[J].北京:北京出版社,2003.
其他文献
【Abstract】Both curriculum and pedagogy play a significant role for the success of school education, curriculum and pedagogy are indicate respectively the teaching content and teaching methods implemen
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英语的重要基础阶段,其能够逐渐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够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在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阅读教学的质量,则更加可以让学生的英语学习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有助于学生英语学习效果的优化。将绘本应用到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来,则可以让学生的阅读兴趣得到激发,可以帮助学学生抓住英语阅读的重点,对英语阅读教学起到极大的帮助作用。  一、貼近生活,选择
【摘要】中国通讯市场开发巨大潜力,无疑给移动通讯语音业带来新的机遇和丰厚利润。在经济全球化的环境下,英语作为各国经济、政治和文化往来的语言沟通桥梁,成为一门世界通行的语言。英语专业毕业生作为复合型人才,使用范围广,就业率和专业对口率都很高。此报告主要通过一些专业数据与案例的分析以及相关访谈的调查,介绍了新一代移动通信基础语音服务行业的发展历程及当前发展状况,阐述了行业的需求情况跟行业相关上下游产业
【Abstract】Among the factors which affect the efficiency of learning English, preview stands out as an increasingly significant one in English studying.Some constructive suggestions about the preview a
【摘要】概念整合是基于概念隐喻形成的认知操作机制,相较而言,前者的理论体系更完善,适用范围更广泛。本文以英语中的形态整合和词汇整合为例,试探析该理论在语言层面的应用以揭示其极强的阐释力。  【关键词】概念整合 形态学 词汇学  1977年,美国知名语言学者吉尔斯·弗科尼亚在其著作《思维和语言的映射》中首次提出“概念整合”,并同认知科学家马克·特纳在之后的论著中发展并完善了该理论。与概念隐喻类似,两
加利福尼亚北。夜晚的无名公路上。特德心里感到不安,因为天上没有月亮,地上也没有街灯,一切都笼罩在南方佬诡异的氛围中。开着远光灯一路前行,他回想起十几岁的时候,刚拿到驾照的他呼啸地穿过佛蒙特州的各个城镇。他不记得上一次离开旧金山到这么远的地方是什么时候,或许是刚去帕洛阿尔托的创业公司上班那阵子,抑或是去奥克兰看望朋友,但那些地方绝不像现在这个地方。这里的松树散发着令人窒息的化学气味,通过开着的车窗进
【摘要】“听、说、读、写、译”是英语学习的五大基本功,而写作能力是反映个人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的关键技能。中职学生在英语学习方面有基础知识不扎实、学习动力不足、学习兴趣不高等现象,大多数学生视写作为英语学习的最大难题,甚至有学生对英语写作产生排斥、畏难等心理。本文将通过剖析中职学生在英语写作中出现的问题,结合个人教学实践活动和经验,对于如何改善和提高中职学生英语写作的水平进行论述,并提出建设性意见。 
【摘要】通过对重庆市主要公共场所的汉英双语公示语使用情况进行实地考察,本文笔者对重庆市汉英双语公示语使用现状进行了统计、分类,并指出了一些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重庆市 公示语 现状调查  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作为直辖市之一的重庆市,已逐渐加入了国际化大都市的行列,越来越多的国际友人驻足重庆。为营造国际化的语言环境,重庆市在许多公共场所增设了大量的汉英双语公示语标牌。近日,项目组成员通过实地
【摘要】本文以语言顺应论为理论支撑,以温家宝总理答记者问现场口译稿为语料,分析在口译实践中译员是如何动态地选择语言,作出顺应,以期说明语言顺应论对口译实践的重要指导意义。  【关键词】语言顺应论 口译实践 动态  一、语言结构的顺应  口译过程中,译员首先要在译语的词汇、句式、语篇等层面做出选择,从而顺应意义的生成。英汉两种语言具有不同的语言结构,在词汇、句法和语篇形式上都存在较大差异。笔者将以温
【摘要】本文旨在以百老汇音乐剧《梦幻骑士》的英文歌词为对象,分析歌曲中“音美,形美,义美”的具体体现,从美学的角度解读百老汇音乐剧中的歌词。  【关键词】歌词 音乐 形式 意义 美  The Impossible Dream是百老汇音乐剧《梦幻骑士》的主题曲,同时也是中国花样滑冰运动员庞清、佟健在温哥华冬奥会比赛中选用的自由滑音乐,歌词与音乐都非常鼓舞人心。  这首歌词给人最直观的感受就是相同句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