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管周围乳腺炎的病因和治疗研究新进展

来源 :检验医学与临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3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导管周围乳腺炎(PDM)是一组发生在女性非哺乳期的病原学依据不明的非特异性炎症或病原学明确的特异性炎症,指乳腺导管扩张且扩张后期大量浆细胞浸润的乳腺慢性非细菌性炎症[1-2].临床特征表现为伴有或不伴有相关肿块的乳晕周围炎症、乳晕周围脓肿和乳腺导管瘘管,以病变手术扩大切除或瘘管切除为主要治疗方式[3].确诊需手术活检,包括空芯针穿刺活检、手术切除活检和窦道钳取活检.PDM始动病因及发病机制迄今仍不完全清楚.一般认为与解剖变异、自身免疫、年龄、细菌感染、吸烟等因素有关.本篇将围绕 PDM 的病因和治疗新进展进行综述.
其他文献
目的 了解武汉地区急性呼吸道感染(ARTI)患者7种常见呼吸道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RSV)、腺病毒(ADV)、A、B型流感病毒(IFA、IFB)、副流感病毒(PIV)1、PIV2、PIV3]的流行病学特点,为武汉地区ARTI患者的临床诊治及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9月在中部战区总医院汉口院区住院治疗的3545例ART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运用直接免疫荧光法对鼻咽部标本进行7种常见呼吸道病毒检测,并对其进行流行病学相关分析.结果 3545例ARTI患者中共检出阳性标本470例,阳性
目的 分析血清胃蛋白酶原(PG)、胃泌素-17(G-17)联合幽门螺杆菌(Hp)水平评估胃癌(GC)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该院消化内科因上腹部痛、恶心呕吐、饱胀不适等症状住院的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血清PG、G-17及Hp-免疫球蛋白G(Hp-IgG)抗体水平,以胃镜及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将其分为GC组和非GC组,分析血清PG、G-17联合Hp水平评估GC的临床价值.结果 以胃镜及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90例患者中诊断为GC的为23例(25.56%);GC
目的 探讨授权原理与路径化健康教育对胃溃疡伴胃出血患者饮食管理行为的影响.方法 2019年1-12月选取该院胃溃疡伴胃出血患者82例,应用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41)及对照组(n=41),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实施授权原理与路径化健康教育,比较两组干预前后健康知识、饮食管理行为、用药依从性及预后情况.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健康知识评分、饮食管理行为总评分、用药依从性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及满意度高于对照组,而观察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胃液潜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