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效课堂教学实践的反思

来源 :陕西教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iissym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校从2015届率先实施又一轮大幅度的课改——高效课堂模式教学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示点评)。我作为一位率先尝试的教师,期间备受折磨与挑战,但也受益匪浅、收获颇丰。
  首先,学生在学科自习时通过自我预习和思考获取课本基本知识和概念,提出自己的困惑,把问题具体化,带着问题进入课堂,使讨论有了目的性,不像传统教学那样被动等待老师传授,学生只做好认真听课的准备即可。
  其次,导学案的编写。导学案是落实自主学习、主动参与、合作探究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重要凭借。导学案的编写,是教师快速成长的有效途径。编写导学案的过程中,教师必须认真研究教材:弄清楚必修与选修的层级关系,把握好度;熟知教材每节课的知识分布,在导学案中要具体体现哪些知识及要落实具体的什么目标。教师必须要提前把这“路线图”设计好。
  再次,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片面理解为课堂还给了学生,你就解放了。教师要在课前预测学生可能会提出哪些质疑,会有哪些创新;参与学生合作探究学习过程,参与讨论,认真倾听,随时准备对学生的某些问题进行点拨,随时准备对学生创新性、独到性的质疑和点评进行激励。在高效课堂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学的过程反过来促进教师进步,实现教学相长,在合作中共同成长。
  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对学生和教师的影响是传统课堂无法替代的,但在实施的过程中会有一些制约性的因素存在,也会出现一些偏极或走形式的现象。我们组成课题小组,调查问卷后发现高效课堂实施的过程存在以下问题:
  1.初中阶段,在教师的督促及传统的教学方法的共同影响下,学生基本都是被动式接受。进入高中以后,课程多,且难度大,学生在没有养成自主学习习惯的情况下开始进入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学生还不适应,家长强烈反对,对课改造成一定的压力。针对这种情况,我们教师应该明确,高效课堂教学是一种理念,不能形式化。针对自主学习能力未养成、知识储备少的高一新生,在开始阶段要多引导学生通过导学案学习课本知识,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教师给学生活动多一些,设置一两个问题让学生小组合作,给个适应过程。这样既可以消除学生和家长的抵触,还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意识,使学生顺利从初中传统教学方法中走出来,体验到合作学习的愉快。
  2.由于课程紧,大部分学生在完成导学案时出现了照抄资料的现象,完全脱离了课本,没有体现出导学案路线图的作用。我们设计导学案时,要巧妙地将知识问题化,让学生必须要看完课本才能完成,而不是不加思考照搬资料。
  3.形式主义泛滥。有些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片面追求小组合作这一形式,不论学生的实际情况,不管有无疑问,也不论难易是否适合自己的学生,一些毫无讨论价值的问题就拿来进行小组讨论。有些基础不好的学生根本无法下手,让他们参与讨论是挫伤其积极性,更不用说创新了。有时学生还未进入合作学习的状态,教师就叫停了。教师成了仲裁者而不是引导者,这是应付式“高效教学”。这样将导致教学的低效甚至无效。针对这一现象,要求我们教师要针对自己班级学情对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时机、过程认真设计,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创新意识、合作意识。
  高效课堂教学理念是适合社会对人才需要的一种教学模式,是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我们要把握好课改的机遇,在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下针对不同的课型、不同的学科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落实学生的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
  作者单位 陕西省榆林市靖边中学
  编辑 聂蕾
其他文献
以La2O3和Ta2O3为原材料,采用固相反应法制备了La2LaTaO7粉体。用x射线衍射技术、扫描电子显微镜、EDS电子能谱分析了粉体的相结构,显微形貌和元素组成。用激光颗粒度仪和比表
受中考指挥棒的影响,农村学校地理学科仍被视为副课,得不到老师、学生足够的重视。笔者在农村初中从事多年来地理教学,深刻意识到地理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地理课程对开拓学生视野、激发学生兴趣、增强学生爱国热情有着不可低估的力量,同时对增进学生环保意识、训练学生勤动手、勤动脑的习惯等有着推波助澜的作用。笔者通过调查了解农村学生对地理课及地理应用知识等方面的情况,以便为全面提高地理教育教学质量提供
以玻璃纤维复合材料板为研究对象,通过断铅试验分析了声发射信号在复合材料中的衰减规律和传播速度规律。根据试验结果对波速表达式进行了多项式拟合,得到了声发射信号沿任意方
孔子说过教学相长,一语道破教与学的真正内涵:互相协调,共同促进。初中生都有了自己的思想和思维模式,教师不能再以传统的教学方式去对待新时代的学生。作为数学教师,更要适应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