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和谐理念建设当代高校校园文化

来源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disc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高校校园文化的内涵及分类
   1 高校校园文化的内涵
  校园文化伴随着学校的出现而产生。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市民文化一样是社会文化的一种亚文化,但无疑地它是社会文化中最高层的一种,是广大师生在特殊环境中创造的、与社会密切相关又具有校园特色的人文氛围和校园精神。“它体现了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全面发展自己的个性和才能,实现人的最高本质方面所达到的程度。”日而高校校园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最顶层部分,又具有其特殊性和复杂性。它是高校特有的一种文化现象,是在高校这一特定的文化氛围里,以广大师生为主体创造的精神财富及其承载这些财富的规章制度、实践活动和物质形态的总和。其具体主要体现在作为文化主体的高校师生和他们创造出来的高层次的文化产品。
   2 高校校园文化的分类及特点
  依据文化现象的不同存在形态,高校校园文化可划分为校园物质文化、校园制度文化、校园活动文化和校园精神文化等四种主要存在形态。每一种文化形态都有它们自身不同的特点。良好的校园物质文化方便了师生,愉悦了身心,能够提高高校的教学效率和丰富师生的课外生活;合理有度的制度文化“以人为本”,彰显智慧的光芒,保证了高校校园文化得以高效有序地实现;积极向上的活动文化形式多样,贴近生活,是实现校园文化传递交流的最活跃的形式;丰富多彩的高校校园精神文化内涵深厚,触动心灵,是广大师生向往和追寻的精神家园。
   二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
   改革开放后,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开始蓬勃发展,各地相继成立和组并了一批高校,尽管取得了一些丰硕的成果,极大地改善了办学条件,缩小了与国外同类大学的差距,但不可否认,我们的校园文化建设中仍存在着不少问题,它们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高校自身的发展。其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相对落后。高校中“重术轻道”的思想还很严重,只注重向学生传授具体的操作性知识,却忽视了对他们进行品格和理想教育,一度造成在校大学生的“精神荒漠”。(2)庸俗文化在校园活动文化中大有存在的空间。随着科技和社会的进步,大学生能够便捷地接触到各种文化产品和现象,一些庸俗的文化糟粕也趁机而入,严重侵蚀着他们的心灵。(3)大学生个性培养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被弱化。与国外相比,国内高校的文化气氛略显沉闷,课程设置较为死板,教学方法过于单一,这些都直接导致了人性化关怀的缺失,不利于大学生个性的培养。(4)应试教育、形式主义在高校校园中依然盛行。许多高校的日常教学仍停留在简单的“授课”与“考试”上,缺乏对学生认知实践和创新应用能力的培养,不能很好地将“学”与“用”有效地统一起来,以至于走出大学的毕业生们几乎都成了考试的高手,却鲜有学术研究的能者。(5)校园创新氛围不浓。相比于国外的知名高校,我们的高校教育侧重于对知识的积累和灌输,侧重于培养学生对知识和权威的尊重,却在一定程度上扼杀了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不利于形成浓厚的校园创新氛围。
  高校校园里这些显现出来的问题和矛盾正日益腐蚀着校园文化建设的坚实基底,它们无疑是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进程中的一块沉重的绊羁石。诚然,高校校园文化在高等教育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一流的大学必然具备一流的校园文化,而要建设一流的校园文化,我们必须坚决果断地祛除这些与高校校园文化不相和谐的因素,彻底清除这块顽石,还高校一片和谐的乐土。
   三 以和谐理念建设当代高校校园文化
   中国文化的基本思想因素主要有“刚健有为、和与中、崇德利用、天人合一”,和与中的思想主要解决人与人的关系。H《周易》中有“太和”一词,孔子又提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可见和谐的观念自古以来就深入人心。而现在正值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时期,作为高校校园文化的践行者,我们很有必要将和谐理念移植于建设高校校园文化的具体实践中,使之幻化为一种大学精神,渗透到校园的每个角落。
   1 要建立互敬互爱的和谐师生关系
  务必在高校中大力提倡“尊师重教、关爱学生”的优良美德,在日常的教学和生活中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和联系,搭建起一个师生交流的零距离平台。高校教师要舍得脱下学者和教授的“外壳”,多下基层和学生谈心,关怀学生的发展和进步,及时为他们扫除心中的阴影,帮他们解决生活中的难题,使他们有一种主人公的感觉,切实感受到学校就是他们的家,老师就是他们的亲人,同时大学生也应消除内心对老师的偏见和疑虑,充分地信任和理解老师,尊重老师的劳动成果,主动与老师沟通、互动和合作,努力向老师学习学问之道和生活之道,真正把他们当作自己“学习上的良师,生活中的益友”。近几年,高校弑师案时有发生,这正凸显了当前师生关系的不和谐,因此如何给大学校园中两个最重要的角色摆好位置,如何实现其和谐发展将是高校校园中的一个恒久主题。
   2 要建立互助友爱的和谐同学关系
  大学四年生活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可能是步入社会之前的最后一段校园生活,于是大学的同窗情谊自然便被视为学生生涯中最珍贵的感情。整个大学期间与你相处最久的不是你的家人,也不是你的老师,必定是你身边的那群同学,他们是你大学里最亲的人。因而,建立和谐的同学关系也就成了校园和谐文化建设的重要环节。日前,高校校园里还充斥着许多不协调的现象:打架斗殴、哥们义气、欺诈勒索等,他们当中有些人对别人取得的成就冷嘲热讽,恶意报复,对别人遭遇的苦难冷漠以对,毫无怜悯之心,这些都是阻碍校园和谐文化建设的绊脚石,应当尽快予以引导和修正。几年前曾震惊全国的马加爵案就是一个血的铁证。同学之间相互沟通和关怀的缺失最终导致了这场惨痛的悲剧。高校要充分吸取此类事件的经验教训,努力构建一个“寝室一班级一校园”的三级体系,利用各种有效渠道,采取多种切实可行的形式,力求形成亲密无间、同舟共济的兄弟情缘,相亲相爱、共同进步的同窗情谊,心心相连、团结共进的同校情结。深入开展诸如“寝室文明活动月”、“优秀班级创建”、“素质拓展训练”、“爱心校园行”等一批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对于凝聚人心和力量,促进大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构建和谐的同学关系是十分有益的。
   3 要注重大学生自身和谐的建设
  哲学上讲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同样对于大学生来说,加强自身和谐建设,提高自身素质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显得尤为重要。近些年来,像刘海洋用浓硫酸泼熊这样的虐待动物事件和因心理压力过大承受不了而自杀的案件在大学生这个群体中频频发生。针对这种情况,除了大学生本人应该努力加强自我修养、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外,高校也应主动承担责任,积极开拓途径,多角度、全方位地帮助在校大学生解决他们的自身问题。通过开设人文素质教育课、开展心理知识竞赛、举办审美文化系列讲座、设立心理咨询服务台等一些多姿 多彩的实践活动,培养他们的公德意识和道德意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使他们形成独立健全的人格。美国原哈佛大学校长陆登庭认为“大学教育的杰出性是无法用美元和人民币衡量的。最好的教育不仅提高生产力,而且要使我们善于思考、勤于思考,塑造健全完善的人”“只有这样,在遇到挫折和困难时,大学生们才能真正走出心里的阴霾和误区,才能健康快乐地在校园里生活和学习。大学生在校园得到了良好的发展,当然我们的高校也就往前迈了一大步。
   4 要编织高校与校园互利互惠、共同发展的和谐纽带
  诚然,高校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的支持和扶助,社会在向高校输送源源不断的物质财富时,也将一些不正之风和文化毒瘤引入了校园。网络的普及使得网吧如雨后春笋般在校园四周遍地开花,网游、暴力、色情一度成为了这里的代名词,一些大学生抵制不住其诱惑而终日沉溺于虚拟的网络空间,荒废了学业也贻误了终生。另外,随着商业文化的渗透,歌厅、迪厅等一些社会娱乐场所也出现在了大学生的视野中,卖淫、毒品从这里流入了校园。近来,“官本位”思想盛行于大学校园,贪污腐败、学术造假等案件时有发生,极大地损害了校园的学术文化氛围和形象。鉴于此,高校一方面要配合社会团体严格整顿周边的文化市场,清除掉那些庸俗低级的娱乐场所,并对大学生的日常行为实施有效的管理和引导,以确保他们的身心得以健康发展。另一方面要制定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不断加强全校教职工的思想道德建设,努力规范校园秩序,祛除文化糟粕,以提升校园文化形象,还社会一个洁净的校园。
   5 要回归到高校自身和谐建设上来
  不同高校在遵循校园文化建设一般性规则基础上,要根据其自身特点来选择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路和方法,形成个性化有特色的办学目标和培养模式。务必在学校各组织之间建立紧密联系、互助合作的和谐关系。各院系之间、院系与校级机构之间、各校级单位之间要经常保持密切联系和沟通,制定适合自身发展的行之有效的合作方案,为院系和学校的发展扫去不必要的麻烦和羁绊。“家和万事兴”,只有高校的管理层之间相处和谐了,才会迎来高校校园文化蓬勃发展的春天。
  总之,要建设高水平、有特色的当代高校校园文化,要实现高校的长久健康快速发展,高校的管理者、教育者以及广大的大学生们必须携起手来,牢固树立和谐观,切实把和谐这个第一要素运用到校园文化建设的具体实处,这样,不但高校自身得以和谐发展,同时也加快了社会的和谐化进程,当然距离我们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宏伟蓝图也就不远了。
其他文献
小学语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基础,其关系着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提高.本文从教室课前潜心解读学生、细心研究文本、精心设计预案,课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课后
作者在一台13吨燃油锅炉的燃烧系统中采用自寻最优控制技术,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控制效果,本文介绍了此项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实施结果,并给出了用正平衡方法计算锅炉瞬时热效率的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数学源于生活,数学植根于生活,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提出:“应加强数学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联系,从学生熟知、感兴趣的生活事例出发,以生活实践为依
口语教学是外语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外语教师的口语教学任务是通过各种课内外的技能训练来发展学生的口语技能.听说领先,读写跟上是英语教学的一项重要原则,让每个学生
一 土木工程材料课程的任务和特点    1 课程任务  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获得土木工程材料的基本知识,掌握土木工程材料的技术性质、应用及检测方法,具有在工程实践中正确评价、选择和使用各种常用土木工程材料的能力。    2 课程特点  (1)内容繁杂,系统性差。本课程涉及材料品种多,包括水泥、石灰、混凝土、砂浆、钢材、木材、防水材料、高分子材料、建筑装饰材料及新型建筑材料等,内容庞杂,且各类材料自
教学方法改革的目的是提高教学质量。因此,教师应该重视教学方法改革,在树立正确而先进的教学理念、练好教学基本功、关注教学前沿等方面下功夫提高自己的施教能力。    一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    1 教学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  说教学是艺术,是因为对于一位历练多年的老教师或教学能力强的教师来说,在讲台上教学就如同艺术家在舞台上表演,在五线谱上荡漾,这是一种境界,一种驾驭,一种语言、大脑和肢体相互
职业病危害因素具有慢性危害、群体危害、遗传危害等特点。随着人们工作和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职业健康安全已然成为从业者的第一需要,重视职业健康安全,是对劳动者从业健康的基
2011年,阿迪达斯全国第一家户外产品专卖店开在沈阳。浑河流经的这个省会城市以追逐时尚而闻名于服装品牌公司。较之北上广,阿迪达斯觉得沈阳是个更好的选择,来此进行零售渠
随着应试教育的逐渐消亡,素质教育的逐渐深入,全国各地的考试作文也在起着悄悄的变化.从原来的命题作文或半命题作文到如今的想象作文,宛如给教育战线吹来的一股春风,掀开了
项目管理策略在工程建设管理中的应用较为广泛,且效果突出。本文在对广电工程管理现状分析基础上,结合项目管理在广电工程管理应用的作用意义,对其具体管理应用策略进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