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幼儿的安全教育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sss4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纲要》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生命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但幼儿的安全教育不光是在幼儿园里,家庭的教育、社会的影响也是幼儿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关键词:保护幼儿 生命 安全 教育
  
  作为农村幼教工作者,对于幼儿的安全我相信每位幼儿教师都是重视的。《纲要》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生命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幼儿是自我保护能力最差的群体,尽管保护生命对于任何个体都具有重要意义,但对于幼儿来说尤为重要,这也取决于幼儿稚嫩的身心,虽然他们的生长发育十分迅速,但是却远未完善。他们好动、好奇、有着强烈的好奇心,什么都想看、想摸、想碰,然而他们的能力和体力又都十分有限,动作的灵敏性和协调性较差,又缺乏生活经验,因此,幼儿常常不能清楚地预见自己行为的后果,往往会诱发危险因素,对突发事件更是不能作出准确的判断。幼儿意外事故时而发生,期间相当大的比例是由于幼儿缺乏自我保护能力和安全意识所造成的,尤其是农村幼儿所占比例更是高出城市孩子。这不仅由于农村客观的自然环境所致,更多的还是成人孩子都非常缺乏安全意识。针对我园幼儿都生活在农村,农村的天然环境广阔,对于年幼的孩子来说虽有着无限的乐趣,但同时又是隐藏着无限的危机,飞快的车轮确是那么无情的;还有农村随意堆放的木条,大石头,我们纯真的孩子把这些当玩具,殊不知这一不小心就会伤到自己。在家中,同样,家人也往往过于疏忽,剪刀、热水瓶随处放;除了戏水孩子还热衷于玩火,烫伤、烧伤的不幸事故不尽其数。随时会侵害他们幼小的身心。因此,对农村幼儿进行安全教育,增强他们自我保护能力势在必行、刻不容缓,这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需要,也是保障我国幼儿健康权益的需要。我觉得安全教育在幼儿园是必须重视的,但是幼儿的安全不光光是在幼儿园的安全教育,还有家庭的安全教育,社会的安全教育。
  一、 幼儿在幼儿园的安全管理
  幼儿在幼儿园,首先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良好的生活习惯与自我保护教育是紧密结合、相辅相成的。只有让幼儿掌握一些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才能避免一些不必要的伤害。抓住日常生活中的契机,根据季节、环境及有关规律进行同步教育,正面引导,培养幼儿良好习惯。教师要善于发现日常生活中细小的环节,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安全的进餐习惯、活动习惯、文具使用习惯......要善于利用已经发生的安全事故正面引导教育幼儿。同时也要培养幼儿的健康行为,幼儿健康教育的出发点与归宿是培养幼儿的生活方式,根本目的是提高幼儿的生活乃至生命质量。为了提高安全教育的有效性,帮助幼儿形成自我保护的意识,教师既需要因时因势地开展安全教育,也需要有一定的前瞻性,将一些现在还没有发生但随时可能发生的事情作为教育的内容,努力做到防患与未来。幼儿很多时候安全事故不可避免,但是如果只是一味的强调错误,那么下一次遇到类似情况,幼儿依然不知所措,同样的事故就会再次出现,安全教育也是如此。本班有这样一个幼儿没有正确的使用铅笔,在用铅笔刺幼儿的眼睛,幸好被我看见阻止,还教育幼儿这样的做法是不对的,假如刺到了眼睛就看不见任何事物,那后果是很严重的,通过这件事对幼儿起到了很大的警醒作用,以后在也没发生过此事。因为我们的教育对象是孩子,所以要多看、多说、多做,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提醒,正确引导。还有教育幼儿不带危险物品入园,吃饭不嘻笑打闹可避免气管进异物。我们平时要注意幼儿这些生活细节。这样,孩子在自己的劳动实践中建立起了良好的生活习惯,从而起到了自我保护的作用。
  二、幼儿在家庭的安全管理
  安全教育不仅仅是幼儿园的责任,也是父母双方的责任。在培养幼儿安全自护意识的过程中,应要求家长配合进行一致性的教育。因为,相当一部分"自我保护"教育的内容存在于家庭中,教师不便于指导。因此,经常召开家长会,向家长详细介绍培养幼儿自我保护能力的意义、目标及计划和需要家长配合的事项。同时,向家长发一些有关这方面的知识资料,宣传一些如何培养幼儿自我保护能力的方法以此来提高家长自身的安全意识。让幼儿在父母的帮助下,逐渐掌握在家中的一些安全自护意识。这样有了家长的支持和配合,我们的教育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做好家长工作,使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形成合力是培养幼儿自我保护能力的关键。平时教师要及时让家长知晓安全教育的内容,引导家长通过观察,提醒,督促,确保安全教育落实到幼儿具体的行为中去。孩子年幼无知,没有生活经验,在平时玩耍时,他们不知道什么地方能去,什么地方不能去;哪些东西能玩,哪些东西不能玩。对于这种情况,家长应有目的的给孩子讲解一些最基本的生活常识,让他们知道那些东西是危险的,会伤害身体,不能乱摸乱碰,如玻璃会扎伤手、开水会烫着;不能到河边、井边玩;不能在马路上跑等;教会幼儿认识一些安全标志,如防火、防电、防毒标志等;此外还应教育幼儿不吃陌生人的东西,不随便跟陌生人走,外出玩耍要告诉大人等。因此,安全教育需要家园形成合力。同时安全教育也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它不可能一下子了解,这就需要家长坚持不懈的引导和督促,并渗透与日常生活中,与其他领域教育有机融合。
  三、幼儿在社会安全管理
  在日常生活中,幼儿的模仿力很强,他们经常在模仿周围人的举止言行,思想感情,甚至是许多成人没有觉察到的每个细节。这就要求家园同社区的联系与合作、宣传幼儿安全教育的知识,支持社区开展有益的安全教育活动,使幼儿园、家庭、社会紧密联系,创造一个安全、和谐的环境。
  让我们时刻牢记安全第一,给孩子营造一个舒适的学习环境,教会孩子自我保护的方法,使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参考文献
  [1]《纲要》
  [2]《幼儿教育》
其他文献
感恩是一种美好的情怀,也是一种高尚的品质。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我们才懂得如何去孝敬父母,关心他人,回馈社会。然而,随着"独生子女时代"的来临,现在的孩子们都是在父母的百般宠爱下长大。他们接受了太多的爱,渐渐的,他们习惯了"索取",习惯了"接受",却对"付出"与"回馈"漠不关心。甚至稍有不如意,便大发脾气。面对这些普遍现象的现实,作为教育者我们不得不深思:今天的孩子怎么了?为什么在我们物质生活日益发达
期刊
古人云:"亲其师则信其道"。也就是说,要让学生能心悦诚服地接受教师的教育,要让学生喜欢学习老师所教的课,首先要让学生喜欢这个老师。只有从内心接受这个教师,他才会主动的学习。我想要赢得学生的喜欢,首先我们自已要有一定的人格魅力,这就要求我们有良好的师德,要有丰富的知识,用宽广的胸怀接受每一个学生,关怀每一个学生,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人格,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我想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尝试。  一、用教师自
期刊
十三年前,我带着美好梦想,选择了三尺讲台;十三年中,我怀着执着的信念,浇灌着祖国的花朵;十三年后,我一如既往,用"爱"诠释着教育的真谛。我坚信一句话:让爱与我同行,让孩子的心灵更美好。  与爱同行,我勇于取舍。在生活与工作面前,我取工作而舍生活;在荣誉与奉献面前,我取付出而舍名利;在儿子与学生面前,我取学生而舍儿子。我是一位母亲,我爱我的儿子,我希望给予儿子最好的母爱,可是我时间有限,只能把抚养儿
期刊
教育是以人育人的事业,教师作为这一特殊的职业,直接负担着培养下一代健康成长的历史重任,因此,师德比其他职业道德,有着更加强烈的典范性,高尚的职业道德和良好的教师形象是每个教师做好教育工作的先决条件,是时代的要求,也是教师不断进取,赢得成功的力量所在。下面就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树立教师新形象谈一谈自己的点滴体会。  一、爱岗敬业是师德的基石  爱岗敬业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途径
期刊
当前社会日新月异,各行各业竞争激烈,对人才的各种素质,特别是心理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现在的高中生在面对复杂的社会环境,或已经产生一些心理障碍和心理问题。这无论是对学生本人,还是对学校的管理,以及将来对社会都是不言而喻的,这是摆在我们前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  一、 学生心理问题原因探究  1、教师和学校因素。一方面,从目前教师队伍整体看来,教师的素质可谓参差不齐,根本不适应新时期教育教学的需要
期刊
人们思维的基本形式至少包括抽象(逻辑)思维、形象(直感)思维和悟性思维(灵感和顿悟)思维等形式。抽象思维是数学思维的核心,形象思维是数学思维的先导,悟性思维是前两种思维的有机结合达到质变时的升华形态。因此数学教学应该关注学生悟性思维的培养。  1.悟性与悟性思维  悟性是一种感觉,是对信息敏感程度的反应。学道者多如牛毛,得道者凤毛麟角"、"心有灵犀一点通"等说的都是悟性这一话题。所谓悟性,其实就是
期刊
良好的行为习惯为一个人今后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一位伟人曾说过:"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因此,人从幼年起就应该通过教育培养一种良好的习惯。"可见从小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必要性及重要性。大班幼儿即将告别幼儿园生活跨入小学生活,好的行为习惯将有助于幼儿快速适应小学生活,融入小学生活,曾有研究指出,幼小衔接的实质是培养幼儿良好的社会适应性,而社会适应性需要良好的行为习惯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