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新的教育背景下,语文教学在整个教学内容中起到不可磨灭的作用,职业中专语文教学也要改革教学观念,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确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由于语文是学习其他科目的基础,学生在掌握好语文教学的基础下,才能更好的学习其他课程。所以中专语文也要改革教学理念,不断推出新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探索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中专语文 创新模式 教学理念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6-0086-02
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语文教学模式具有传统、封闭、单一等的不足,为了实现中专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和培养中专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势在必得。中专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的改进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动手、参与能力,使学生体验到语文的乐趣,从而体会到学习语文的重要意义,并且改革教学观念,才能使我们的教育赶上时代的潮流与步伐。
一、中专语文现有处境分析
长期以来,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中专生不喜欢学语文。语文老师不断地讲,学生不断的记,而且只讲知识不讲方法,导致学生不善于思考,有意无意的扼杀了学生的创新意识,阻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其次在传统教学观念影响下,整个教学过程气氛死板,缺少老师与学生的交流,由于教学方法的单一无法激起学生的兴趣,使其丧失对语文学习的主动性。针对目前状况,中专语文教学模式应该进行改革创新,使其不断适应时代发展,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与水平。
二、中专语文教学模式的改革创新
1.学生自由发挥教学
在新的教学模式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给学生一个展现自我的舞台,让学生大胆自由的去尝试,比如情境结合,让学生去模仿书中的人或某些角色,让其从中理解与感受文章要表达的内容,从而形成自己的看法或思想,并且通过自由发挥可以更好的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乐趣。
2.从实践活动中进行教学
语文课堂虽然可以给我们带来许多理论知识,但是却不能使学生更好的投入到学习中去,这就需要与实践相结合,因为创新来源于生活,生活又带给我们许多知识,为了使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我们需要将语文教学与实践活动有机的结合,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学生之间相互合作共同提高
合作是在学习教学过程中比较重要的环节,通过合作学习,学生可以进行不同形式的思维交流并且引发学生的思考,加深对不同问题的思考,从而得到不同的结果。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使其学习效果得到明显改善。
4.中专语文写作的创新
在语文学习中,恐怕写作是学生比较头疼的事情,为了使学生爱上写作,我们就需要将其创新,使其能够引起学生的注意,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写作的创新在于思维的调动,老师在写作的教学过程中,要多启发学生自己想象,而不是一味的引用好词好句,老师可以将写得好的文章拿来念给学生听,或者请学生有感情的朗读,充分活跃教学气氛,使学生能够融入写作的情境中,不断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
5.大力展开开放式教学
在素质教育的影响下,新课标也对中专语文的学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教学模式的改变中,中专语文课堂教学改革中,应该向开放式方向迈进,并且将这种开放式体现在教学观念中。首先,学生要打开自己的思维,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不怕说错做错,积极回答问题,彰显自己的个性,通过自主学习,充分体会学习的乐趣。其次,开放式的教学模式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不会局限于老师的课堂,而是大胆去想去做,同时教师也应该积极引导学生,只有老师与学生打成一片,才能使教学质量提升并且学生的语文素养也随之提高。
6.教师的主导作用不可替代
对于学生来说,教师是一盏明灯,照亮了前进的道路。教师的作用是他人无可替代的,要求中专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引入新的教学理念,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使学生养成学习语文的好习惯。
就是说,没有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很难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所以说,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为学生语文素质的培养贡献出一份力量。
7.有压力就有动力——竞争
压力产生动力,如果只是培养了学习语文的乐趣,而不认真的去学习,那么学习语文能力将得不到显著的提高,所以我们需要竞争,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我们加入一些竞赛,或者说让学生进行演讲比赛、书法比赛等等,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挥主体作用。通过竞赛,中专生之间可以相互对比,找出你我的差距,从而更好地发扬自己的优点,弥补自己的不足。
三、教学理念的转变过程
(一)中专生对于语文学习的认识
对于大多数中专生来说,一方面他们放下了高考这沉重的包袱,就业意识增强,出于对未来的打算,他们更多的是想走入社会,摆脱老师的教导。另一方面随着年龄的增长,对于职业的意识也慢慢加强,他们的思维方式、创造能力也不断增强,对于语文的认识,他们也希望学以致用,能够与实际生活相结合。
(二)语文教学模式的改变
从中专语文教育出发,充分打造属于中专生的教学模式,使中专生能够比较好的适应当前模式,为了转变传统教学模式,创新与实践是贯穿整个教学模式的中心环节。
(三)教学目的决定教学模式
教学方法的多种多样,归根结底是源于教学目的,教学目的的不同,取决于培养方式的不同。对于中专生而言,他们的职业或者说专业方向已经确定,为了培养能够成为祖国有用之才的专业人才,对于语文教学目的的确认,需要经过严格的把关,以便能够培养出适合中专生的语文内容,让其成为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专业性人才。
四、中专生语文素质的培养
一般来说,中专生比较活泼好动,我们首先就要培养中专生的意志力,中专语文课堂的教学应该多样化,使学生在自我研究探讨过程中,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使学生能够无所忌讳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培养学生处理问题的能力,增强其果断性和自制力。其次培养中专生的学习兴趣,陶冶学生情操。中专语文课堂要有传统的文化思想,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魅力,发扬传统文化,使学生受到良好文化的熏陶,让学生的道德感得以加强。与此同时,鼓励中专生多看一些有利的书籍,像经典名著、优秀散文等等,通过阅读,可以让学生更好的领悟不同的人生追求,从而形成属于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
为了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通过教学模式的改革创新使学生形成自己的一套学习思路,逐渐培养自己的语感能力、表达能力、作品鉴赏能力、模仿能力等。通过创新与实践的教学模式,我相信中专生的认知能力会得到提高,相继在走入社会进入职场的时候,他们也会很好的适应环境,做最棒的自己。
对于中专生语文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实践,每个人有每个人的不同看法,中专生语文的改革也是社会的改革,中专生语文的进步也是社会的进步,中专语文课堂的转变,将会带来中专生整体素质的提高,教学模式的转变,同时也可以改变学生的思维方式和学习理念,从而为社会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在教学模式的改革创新中,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可以被调动,通过中专语文教学的创新与实践,中专生对于语文的认识不再是单调无味,而更多的是喜欢与投入,希望通过将传统教学模式的改变,能够带给学生不一样的教学理念,使其更好更全面的发展,最终实现职业语文教育的目标。
参考文献:
[1]解蕴丽.中专语文课堂教学创新模式探讨[J].才智,2013(07)
[2]傅永彰.论新课改革下中专语文课堂教学改革与创新[J].华章,2013(03)
[3]李金松.中专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思想[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3(04)
[4]李昊林.浅议创新教育在中专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3(07)
【关键词】中专语文 创新模式 教学理念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6-0086-02
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语文教学模式具有传统、封闭、单一等的不足,为了实现中专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和培养中专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势在必得。中专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的改进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动手、参与能力,使学生体验到语文的乐趣,从而体会到学习语文的重要意义,并且改革教学观念,才能使我们的教育赶上时代的潮流与步伐。
一、中专语文现有处境分析
长期以来,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中专生不喜欢学语文。语文老师不断地讲,学生不断的记,而且只讲知识不讲方法,导致学生不善于思考,有意无意的扼杀了学生的创新意识,阻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其次在传统教学观念影响下,整个教学过程气氛死板,缺少老师与学生的交流,由于教学方法的单一无法激起学生的兴趣,使其丧失对语文学习的主动性。针对目前状况,中专语文教学模式应该进行改革创新,使其不断适应时代发展,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与水平。
二、中专语文教学模式的改革创新
1.学生自由发挥教学
在新的教学模式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给学生一个展现自我的舞台,让学生大胆自由的去尝试,比如情境结合,让学生去模仿书中的人或某些角色,让其从中理解与感受文章要表达的内容,从而形成自己的看法或思想,并且通过自由发挥可以更好的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乐趣。
2.从实践活动中进行教学
语文课堂虽然可以给我们带来许多理论知识,但是却不能使学生更好的投入到学习中去,这就需要与实践相结合,因为创新来源于生活,生活又带给我们许多知识,为了使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我们需要将语文教学与实践活动有机的结合,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学生之间相互合作共同提高
合作是在学习教学过程中比较重要的环节,通过合作学习,学生可以进行不同形式的思维交流并且引发学生的思考,加深对不同问题的思考,从而得到不同的结果。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使其学习效果得到明显改善。
4.中专语文写作的创新
在语文学习中,恐怕写作是学生比较头疼的事情,为了使学生爱上写作,我们就需要将其创新,使其能够引起学生的注意,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写作的创新在于思维的调动,老师在写作的教学过程中,要多启发学生自己想象,而不是一味的引用好词好句,老师可以将写得好的文章拿来念给学生听,或者请学生有感情的朗读,充分活跃教学气氛,使学生能够融入写作的情境中,不断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
5.大力展开开放式教学
在素质教育的影响下,新课标也对中专语文的学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教学模式的改变中,中专语文课堂教学改革中,应该向开放式方向迈进,并且将这种开放式体现在教学观念中。首先,学生要打开自己的思维,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不怕说错做错,积极回答问题,彰显自己的个性,通过自主学习,充分体会学习的乐趣。其次,开放式的教学模式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不会局限于老师的课堂,而是大胆去想去做,同时教师也应该积极引导学生,只有老师与学生打成一片,才能使教学质量提升并且学生的语文素养也随之提高。
6.教师的主导作用不可替代
对于学生来说,教师是一盏明灯,照亮了前进的道路。教师的作用是他人无可替代的,要求中专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引入新的教学理念,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使学生养成学习语文的好习惯。
就是说,没有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很难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所以说,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为学生语文素质的培养贡献出一份力量。
7.有压力就有动力——竞争
压力产生动力,如果只是培养了学习语文的乐趣,而不认真的去学习,那么学习语文能力将得不到显著的提高,所以我们需要竞争,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我们加入一些竞赛,或者说让学生进行演讲比赛、书法比赛等等,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挥主体作用。通过竞赛,中专生之间可以相互对比,找出你我的差距,从而更好地发扬自己的优点,弥补自己的不足。
三、教学理念的转变过程
(一)中专生对于语文学习的认识
对于大多数中专生来说,一方面他们放下了高考这沉重的包袱,就业意识增强,出于对未来的打算,他们更多的是想走入社会,摆脱老师的教导。另一方面随着年龄的增长,对于职业的意识也慢慢加强,他们的思维方式、创造能力也不断增强,对于语文的认识,他们也希望学以致用,能够与实际生活相结合。
(二)语文教学模式的改变
从中专语文教育出发,充分打造属于中专生的教学模式,使中专生能够比较好的适应当前模式,为了转变传统教学模式,创新与实践是贯穿整个教学模式的中心环节。
(三)教学目的决定教学模式
教学方法的多种多样,归根结底是源于教学目的,教学目的的不同,取决于培养方式的不同。对于中专生而言,他们的职业或者说专业方向已经确定,为了培养能够成为祖国有用之才的专业人才,对于语文教学目的的确认,需要经过严格的把关,以便能够培养出适合中专生的语文内容,让其成为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专业性人才。
四、中专生语文素质的培养
一般来说,中专生比较活泼好动,我们首先就要培养中专生的意志力,中专语文课堂的教学应该多样化,使学生在自我研究探讨过程中,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使学生能够无所忌讳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培养学生处理问题的能力,增强其果断性和自制力。其次培养中专生的学习兴趣,陶冶学生情操。中专语文课堂要有传统的文化思想,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魅力,发扬传统文化,使学生受到良好文化的熏陶,让学生的道德感得以加强。与此同时,鼓励中专生多看一些有利的书籍,像经典名著、优秀散文等等,通过阅读,可以让学生更好的领悟不同的人生追求,从而形成属于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
为了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通过教学模式的改革创新使学生形成自己的一套学习思路,逐渐培养自己的语感能力、表达能力、作品鉴赏能力、模仿能力等。通过创新与实践的教学模式,我相信中专生的认知能力会得到提高,相继在走入社会进入职场的时候,他们也会很好的适应环境,做最棒的自己。
对于中专生语文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实践,每个人有每个人的不同看法,中专生语文的改革也是社会的改革,中专生语文的进步也是社会的进步,中专语文课堂的转变,将会带来中专生整体素质的提高,教学模式的转变,同时也可以改变学生的思维方式和学习理念,从而为社会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在教学模式的改革创新中,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可以被调动,通过中专语文教学的创新与实践,中专生对于语文的认识不再是单调无味,而更多的是喜欢与投入,希望通过将传统教学模式的改变,能够带给学生不一样的教学理念,使其更好更全面的发展,最终实现职业语文教育的目标。
参考文献:
[1]解蕴丽.中专语文课堂教学创新模式探讨[J].才智,2013(07)
[2]傅永彰.论新课改革下中专语文课堂教学改革与创新[J].华章,2013(03)
[3]李金松.中专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思想[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3(04)
[4]李昊林.浅议创新教育在中专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