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国学视角看德治法治

来源 :醒狮国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ozhoudehu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孟子曰:“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足以自行。”这句话很好地道出了道德和法律各自的局限性以及两者之间互补的关系。它对于我们在今天恰当地看待法治与德治的关系,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
   《礼记·曲礼上》曰:“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庶人就是平民,大夫则是贵族。唐代孔颖达在《礼记正义》中说:“礼不下庶人者,谓庶人贫,无物为礼,又分地是务,不服燕饮,故此礼不下与庶人行也。”他又说:“刑不上大夫者,制五刑三千之科条,不设大夫犯罪之目也。所以然者,大夫必用有德,若逆设其刑,则是君不知其贤也。”可见,传统社会采取分而治之的办法,对百姓以法治之,对贵族以德治之。现代社会没有这样的等级区分,所以德治和法治不再分属于不同阶层,只是治理社会的不同方法罢了。
   对于一个国家、一个社会的有效治理来说,德治和法治犹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翼,缺一不可。无论是道德还是法律,在功能上都有其限囿,它们都不是万能的。当法律失效时,道德就派上了用场;当道德失灵时,法律不可替代作用亦就得以凸显。而法律并不能代替道德,家长里短很难诉诸法律来解决,俗语道“清官难断家务事”,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人世间许多事难以通过法律来化解,只能靠道德来调节和约束。
   一个社会,倘若离开了道德的信仰,完全诉诸法律调节,决不可能解决所有问题。法律总是有自己的盲区。过分崇拜法律的人往往以为一个社会只要立法充分了,一切问题就都能迎刃而解,这就把问题看得过于简单了。
   《圣经》记载,使徒保罗说过一段耐人寻味的话:“法律降临,为的是增加犯罪。”其实这也就是老子所谓的“法律滋彰,盗贼多有。”为什么这样说?因为法律对人们的约束,说到底超不出利害的权衡,就像荀子所说的“两害相权择其轻,两利相权择其重。”法律使人们在守法与违法之间的博弈中做出权衡和选择。在这个意义上,它所采取的不过是以毒攻毒罢了。董仲舒说得好:“法出而奸生,令下而诈起。”以法制恶,与其说是抑制了人们的功利心,倒不如说是利用了人们的功利心更恰当些。
   倘若离开了德性自觉,即使法律多如牛毛、汗牛充栋,也难以形成整个社会的公序良俗。监督在任何时候都不可能是无缝隙的,它总会存在这样那样的盲区和死角。据美国官方前些年提供的数据,美国的律师人数约占全世界律师总数的百分之七十,这从一个侧面透露出美国司法制度十分发达。但吊诡的是,美国的犯罪率迄今依然居高不下,完全诉诸法律,无异于饮鸩止渴。
   法律的遵守,不可能通过人的自律,法律无法使人们达到“慎独”境界。法律要有效实施,就不能不依赖于强有力的监督,倘若监督者本身出了问题,一切就都形同虚设了。最可怕的是,法律的失灵往往源自监督者与被监督者之间的“共谋”。
   孔子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在这里,实际上比较了法治与德治的优劣高下。在孔子看来,一个社会的治理,倘若仅仅诉诸法律,虽然能够使老百姓避免犯罪,但却无法使他们有羞耻感。如果用道德来教化百姓,那他们就不仅会自知羞耻,且能自觉地恪守规矩。显然,就此而言,德治比单纯的法治具有更大的优越性。
   一般地说,德治和法治应该双管齐下,“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但是在不同的社会状况下,又应有所倚重。当一个社会出现道德滑坡、诚信危机,甚至集体堕落的时候,就必须把法治摆在特别突出的地位,否则就难以在可预见的将来遏制并扭转这种被动局面。在一个“礼崩乐坏”的时代,仅靠呼唤人的良心发现,恐怕于事无补,因为这无异于缘木求鱼、一厢情愿。打个比方,德治就类似于中医疗法,而法治则类似于西医疗法。急症宜采取西医方法,因为它见效快,疗效显著;缓症宜采取中医治疗,它起效周期长,但疗效稳定,不会复发。所以,当道德急剧滑坡,除了强化教育外,必须果断地采取法治,强迫人们弃恶从善。如此,才有可能给人们以向善的信心。
  编辑/郑夏
其他文献
惊蛰这天,我在墙角看到一个蚊子,不知从什么地方钻出来,它伸伸长腿,在春天的光里慢慢搓揉自己已经有点僵硬的腿脚。如果在夏天,我一定毫不犹豫地打死它才解气,但是现在,看到一个像自己一样陶醉在春光里的蚊子,我下不了这个狠心。甚至我微笑起来。因为此刻,我想起了泥土里鼓起眼睛的青蛙,枯叶下扭动身体的小虫子,麦地里竖起耳朵谛听风声的野兔子。春天,不过是大自然时间荒野里一个小小的节拍,但所有的生命都好像重新活过
期刊
老子五千言,流传两千多年,据说是世界上仅次于《圣经》发行量的文化典籍。之所以有这样历久弥新的翻译量、印刷量和阅读量,其根本在于它对人类精神世界的恒常思辨、警醒和“淬火”作用。人类历史总有许多疯狂的时代,要么是战乱频繁,要么是急剧上升,要么是瓶颈转型期,这时都需要听听老子不冷不热、不愠不火、不疾不厉、不狂不躁的言说。  ——引言    我们处在经济急剧上升期,也可以说是人的思维意识与社会结构的巨大转
期刊
□文/我们很多人,年纪轻轻却一身病痛;老年病纷纷提前找上身。   腰疼、背疼、脖子疼、头晕、无力、鼠标手……这一切,都令我们惊恐地怀疑,自己是不是提前开始老化!   身体僵硬是万病之源,只有保持身体柔软才能精力充沛,一直年轻。试试每日10分钟的柔体健康操,用最自然的方法让自己不酸不痛、不老不胖。   头痛   几乎所有疼痛都是因寒症和体内多余
期刊
认知、理解和诠释自己的民族文化历史,联系现实,尊重并吸收他种文化的经验和长处,与他种文化共同建构新的文化语境,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文化自觉。费孝通先生说“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内涵   没有文化自觉,就谈不上不同文化的多元共生。什么是文化自觉呢?我国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指出:“文化的生和死不同于生物的生和死,它有它自己的规律,它有它自己的基因
期刊
自孔子以来,从中国历史上看,儒家学者多对社会政治抱有“以天下为己任”的忧患意识。儒家的这种“忧患意识”是儒家不同于现代知识分子的一种对社会政治的中国士大夫特有的批判精神。《周易·系辞下》中说:“作《易》者,其有忧患乎?”它是由于儒家始终抱有的对天下国家一种不可推卸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而产生的。     世道之忧   孔子生活在“天下无道”的春秋时代,《说苑·建本篇》中
期刊
从宿命到理性   佛教中所谓的因果报应,并不是让人屈服于前世的安排,而是主张今生的命运要由自己掌握。   明代一位文学家叫袁黄,字了凡。他出身贫寒,幼年丧父,身体很差,母亲建议他放弃仕途,学些医术,这样既可以养家,又能为人治病,于是他努力学习当上了医生。一天,了凡在路上遇到一个道士,告诉他你有做官的命,应当好好读书参加科举考试,同时还告诉他,你何时会中举,何时会当官,一
期刊
“忘”在庄子看来是人的修养成。忘记是忘,忘却是忘,坐忘更是忘,这是忘的三个层次。忘记是一种情怀,忘却是一种艺术,坐忘便是一种境界。现在人追求幸福,但又不愿意忘,背负着那些惹人恼的情愫,沉重地前行,何以能逍遥?     不易忘记   只有忘记,才能给自己留有空间,“太珍惜生命就别随便掏心,舍不得看破就别睁开眼睛。想开心就要舍得伤心,有太多行李就别单独旅行,不能够离开就不要
期刊
西方智慧的源头是柏拉图,印度智慧的源头是《奥义书》,中国智慧的源头是《周易》。   《周易》成书于2500多年前,它的创作过程可谓“人更三圣,世历三古”——伏羲、文王和孔子这三个圣人经过了上古、中古和近古才完成了这本书。冯友兰先生说,一部《周易》就是中华民族精神发生、成长、发展、定型、成熟的现象学。  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儒家根据
期刊
唐宋时期,人们的住房差别很大,苦乐不均。一些皇室权臣,他们的住宅甲第连云,堂皇富丽,有的竟然多得数不胜数。与此相反,一些平头百姓,他们中有许多人则居无定所,头无片瓦,没有立锥之地。   唐代也有“候鸟族”   唐太宗李世民为了防止达官显贵过分奢侈,对他们的住宅、车马、服饰等,都按照官职大小作了严格规定,“应给园宅地者,良口三口以下给一亩,每三口加一亩;贱口五口给一亩,每
期刊
《道德经》是道家学派的主要经典,后世学者对《道德经》的研究累代不绝。它不仅是与其他许多国学经典不同,它更像是一篇哲理诗,言简而意丰。也正因如此,不同时代的学者对《道德经》都各有不同的体悟和解读。  道源:紫气东来 函谷著书  通行的说法认为《道德经》是春秋末年老子所著。与孔子一样,老子也是轴心时代东方智慧的集大成者。相传他曾做过周代的守藏吏,晚年因不忍目睹王室的衰微,便辞官隐退,骑一青牛,欲西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