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教学的策略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ntoum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识字教学是一门看似简单,其实博大精深的学问,如何解决低年级识字教学难的问题成了当前语文改革中的一个焦点。本文从“通过联想记忆识汉字、在游戏中识字教学、在生活中认识汉字”等几方面阐述了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教学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识字教学 策略
  识字教学是一门看似简单,其实博大精深的学问,是语文教育的基石,因此,如何解决低年级识字教学难的问题成了当前语文改革中的一个焦点。新课标对第一学段(一至二年级)的识字要求是“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和以前大纲识字的要求相比,提高了认识数量。新课标还告诉我们,“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悉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交给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在新的教学要求下,把握识字教学方法是关键。
  一、遵循汉字规律,联想记忆
  不同年段识字教学的难点各不相同。对于低年级儿童,他们所学的是常用汉字,因此,识字教学的难点是非字音与字义,而是引导其掌握汉字的构字规律,培养其自主识字的能力。
  1、对于简单的象形文字,运用图、形结合的方法
  低年级的学生,常碰到简单的象形文字的认识。在识字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汉字的构字规律引导学生,突破难点。对于简单的象形文字,教师可以用简笔画画出象形字的图形,再过渡到字形,让学生在图形和字形之间产生联想,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2、对于形声字的教学,运用形、音、义结合的方法
  在识字教学的过程中,会遇到大量的形声字。根据形声字“形旁表意、声旁表音”的构字规律,教师可以采用剖析形、音、义结合的方法进行教学。如 油,属于左形右声的形声字,油是液体,与水有关,因此,部首是“氵”。“油”的右半部分是“由”,读音与“油”字相同,表示声旁。这样,把汉字进行“剖析”,就能把识字教学化难为简了。
  3、对于指事字和会意字的教学,运用总结形、音、义的方法
  在低年级识字教学的过程中,常碰到简单的指事字和会意字。指事字和会意字,重点在于字理的诠释,让学生根据字理去记忆字的形、音、义。如 小土——尘,人木——休等。又如; 树的根部为“本”,刀的开口为“刃”等。让学生在字理与字形的联想中学习,就能使其快速、准确地记住所要认识的字。
  4、换一换、变一变、熟字变新字
  中国的汉字具有一种奇特的特性,给某字加一笔,减一笔,换一个部首就会出现不同的新字。在识字教学过程中,由简到繁,以旧带新,是有规律可循的。例如:给“大”字加一笔可以变成“天、太”,给“目”字减一笔,变成“日”,给“天”字换一笔变成“无”等。对于较复杂的字可采取变换部首以旧带新的方法,如 “植”变成“值”,由“访”变成“仿”等。根据字形的变化规律,可节省识字的时间,使识字教学简单化。
  二、寓识字教学于游戏中,激发学习趣味
  卡罗琳说:“孩子们的工作就是游戏,在游戏中激发他们的思维是他们最愿意的接受的。”在识字教学中创设游戏活动,让孩子们在玩中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可以在识字教学中安排一些符合低年级小学生心理特点的小游戏,以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例如:摘苹果、开火车、看图贴词语、男女生比赛读、用字卡做拼字游戏等,这些都是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而且又调动了学生眼、口、耳、脑多种感官的参与,使学生始终处于兴奋的学习状态,在不知不觉中认识了新字。
  除此以外,编谜语、儿歌、、顺口溜,也能启动学生学习的内驱力,激发学生的兴趣。例如;学习“晒”字,根据“晒”字左右结构,左边一个“日”。右边一个“西”,可以编成谜语“西边的太阳,猜一个字”。又如:学习“聪明”的“聪”字,可以编成儿歌“小聪明,耳朵灵”。学生猜迷、编儿歌的过程,实际是学生识记字形的过程,这种记字打破了机械记字的旧格局,让学生在积极的思维活动中记忆,印象深刻,效果明显。
  三、联系生活,积沙成塔
  新课标要求我们“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识字教学不能仅仅局限于课堂教学,它不能脱离于现实生活。在日常生活中,其实社会本身就是一个大课堂,教师要学会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好课堂以外的学习场所,让学生在观看影视作品、阅读报刊、杂志、看广告标语的过程中,扩充其识字量,让其知识积沙成塔,积少成多。此外,教师可以适当引导学生养成善于积累的好习惯,让学生在认字的同时,准备一本固定的“集字本”,把新学到的字集录在本子上,这样,可以使积累的词语得到长期的巩固。
  识字教学是一门看似简单,其实是博大精深的学问。学生要学得生字犹如地上的一颗沙子,只有不断的积累才有可能使沙堆变成象牙塔。
  参考文献
  [1]张效民,禹明编《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案例》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10月第一版
  [2]崔恋编《小学语文教学》(期刊)山西教育出版社,2005年12月(总期280期)
其他文献
【摘要】创新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为目的的教育。小学语文教学包涵了很多创新的元素,教育工作者在教学过程中凭借教材性质,语言特点,学生的个性,寻找创新的突破口,发掘学生的创新潜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把语文教育的作用发挥的更完善,为不断发展的民族培养更多创新型人才。  【关键词】小学语文 创新 教学  “教育是知识创新 、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 ,也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 ”小
期刊
小学语文课堂是一个愉悦的课堂、一个对话的课堂、一个能挖掘无限的创新潜力。要注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积极的自我体验和主动自我调控能力、与人交往和合作的精神。当前我们实施素质教育就得要培养学生什么素质这一核心问题。那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重要的组成部分。语文学科对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特别是创造性思维能力,具有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语文是一门语言学科,不仅要学习文章的字、词、句、段,而且还要学文
期刊
语文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要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培养学生语文素养是我们的教学目标,也是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长期以来,语文教学中教师总是滔滔不绝地讲,学生认认真真地听、记,不讲语文学习方法的科学性,不尊重学习规律,学生缺乏学习自主性,缺少学习方法的指导。现阶段的学生,大多数来自于不同的村级小学,学生的知识层次,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参差不齐,学习科目的增加,远离亲人的关爱和照顾,学习环境的
期刊
【摘要】语文教学应回归生活。识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都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教学中,通过“留心观察,联系生活”、“ 情境创设,再现生活”、“ 角色扮演,体验生活”等,从而引导学生生活中积累语文素养,课堂中结合生活情境来学习语文知识。  【关键词】语文教学 生活化  语文教学的生活化是将教学活动置于现实的生活背景之中,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更好地生活。教材中的课文都源于生活。教学中,可根据课文
期刊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摘要】朗读是学生理解课文,提高阅读和表达能力的重要手段,是阅读教学中最重要的训练。在教学中要结合课文特点,明确训练目标,综合运用,学生逐步熟练掌握朗读技巧,从而提高朗读能力。  【关键词】兴趣 基础 指导 评价  朗读是我国传统的学习语文的好方法,是语文教学中最经常最重要的基本功训练方式之一,也是我们语文教学所承载的重要任务。《语文课程标准》特别要求语文课堂要“以读为本”,“朗读能发展学生思维,
期刊
【摘要】综合性学习是初中新课程标准中语文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主进行的以语文学科为主并综合了其他学科内容的学习实践活动,是以拓宽学习空间、增强实践机会、在多学科的交叉中体现语文知识和能力的实际运用、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体现了“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沟通、课堂
期刊
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基础工具学科,更是一门情感学科;从某种意义上讲,又是一门德育教育学科。要提高语文学科的教学质量,让学生在学习、掌握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受到情操的陶冶和品德的教育,除了教师渊博的知识、丰富的材料、善辩的口才和行之有效的课堂教学方法以外,阅读教学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  一、课堂阅读教学要充分形成师生互动  课堂的阅读教学应当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双向活动,是两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