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辟与回归

来源 :雕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kang2811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朱尚熹:我想先说说文化交流的问题。我前段时间去台湾高雄参加一个雕塑创作营,与台湾的雕塑家接触了一段时间,对他们也有所了解。台湾艺术家的台独倾向还是比较厉害的,他们对中国的雕塑界非常不了解。我想这说明我们在文化艺术的交流方面工作做得还不够。这也许不是由我们现在来讨论的问题。但是雕塑杂志作为一个媒体,包括雕塑专业委员会、雕塑学会两个民间组织,在今后的工作中是否可以更多的考虑给港澳台雕塑家们一席之地?
  第二点,关于文化施舍问题。我们这两年的不少展览,比如大英博物馆馆藏展览,是英国大英博物馆要改建,为了处理它的藏品储存问题而办的巡展活动,我们就觉得很荣幸。我们并没有分析我们目前缺少的是什么,需要更多了解的是什么。我们应当主动地去引进我们需要的艺术展览,而不是被动地接受外来的文化施舍。
  
  陈培一:就刚才老朱谈的这个问题,我想说一点。政府并非没有在做工作,而是每年都花了大量的经费刻录电影、电视的光盘,编印书刊杂志,免费向海外友人赠送、发放、宣传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成果和崭新风貌,但是西方世界妖魔化中国的情绪强烈,总是将负面报道集中发布给公众。即使政府花费了极大的心血,关于中国大陆的正面报道到了他们那儿就泥牛入海,没有音讯了。
  
  唐尧:他们对大陆的了解是非常片面的。我们到香港去,和他们的雕塑家交谈,感到他们对大陆雕塑界很陌生,很想了解。这种文化上的隔膜,也导致了大家认同感的薄弱。比如我们和一位雕塑家说起文楼先生,他就说文先生去“中国”办展览了。
  陈培一:这也就是我先前说的文化殖民现象,自1997年香港回归已经十年了,这个老兄还不认为自己是一个中国人。
  
  秦璞:这需要有个过程,有个过渡期。
  文化现象方面,刚才大家都谈得比较充分了。我就从经济角度谈一谈。加入WTO后,中国的经济发展迅速。但中国的发展不仅是经济上的,更深层面的意义在于文化上。通过文化的发展又推动了经济发展。我曾经拜访过一位长春市的市长,他谈起长春的雕塑展览。本来他们以为这个展览搞个两三届就完了,没想到小小的雕塑展览竟然牵动这么多的国家部门,包括文化部、外交部,起到了如此重要的文化交流作用。通过这个展览,让很多国外朋友了解了长春,也了解了中国。因此还要继续搞,并且出大钱搞。我认为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交流应该是相得益彰的。这也是这次港台三位雕塑家来大陆办展览的一个背景。
  另外,中华民族有五千年的文明史,港澳台这些地方的人对中华民族的血脉必然有更深的感受。不管文楼先生还是朱铭先生,到了这个年纪,我想他们有意无意地都会有那种叶落归根的情感。文楼先生抓到了“竹子”这个典型的中国文化符号,朱铭先生使用了“太极”,这次又先后在中国美术馆办展览,还是表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价值和精神凝聚力。
  
  
  乔迁:我觉得这种文化的归属感不是因为你来自于什么地方,最本质的是情感上的归属。这也是我对故乡的概念。作为一个艺术家,我觉得我最终回归的故乡是情感上的故乡。以我自己为例,我离开故乡已经快20年了,但是并不想念,我想念的一直是我心中以为的故乡,一种来源于童年记忆的提炼的故乡印象。当我在英国伦敦的异国他乡时,很奇妙,我有种回到故乡的感觉,因为他们符合我的“以为”。故乡这种感觉可以是一种共性,而并非仅仅是你的地理意义上的真实故乡。所以我觉得,艺术上的共鸣或归属感也不能仅仅用民族性的情感来限定。
  
  唐尧:爱因斯坦曾经提出“世界政府”,哈贝马斯也提出“世界公民”的概念。在我看来,这是一种整个人类的立场和出发点。世界文化就像是一桌大宴席,我们并不是固守着狭隘的民族主义、国家主义的观念,试图用我们的东西来征服别人。而是把我们的拿手菜,也上到这一桌宴席里。文楼的竹子和朱铭的太极最终指向的都是人的生命感,生命的气节和境界。他们给我们提供一个启示:我们可以在形式语言上有一个开放的姿态,在文化方式上有一个独特的路径,共同指向人类文化的价值核心。比如说假如朱铭只是在形式上单纯地接近亨利·摩尔,而没有使用“太极”的符号,文楼先生也只是停留在前期的果实分裂、太空像的创作阶段,而没有找到“竹子”,我们便仅仅会认为他们在移植西方的雕塑语言,却不能在文化路径和精神本质上给予其高度的认可和评价。
  
  裴建国:对,他们找到故乡了。找到并且表达出来了。有很多感觉可能绝大部分人都体悟到并且思考过,但是唯有他们这样表达出来,而这种表达方式是他们自己的、独特的。
  
  秦璞:我前段时间与一个国外的雕塑家聊天,他说起了世界文化同质化的问题。但是到了中国之后,他觉得很兴奋,因为他觉得看到的东西挺不一样。他用了一个很有意思的表达——中国的肌理很丰富。可以入大雅之堂,也可以进街井酒肆。语言的确很丰富,不过怎么去挖掘自己独特的雕塑语言,却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乔迁:我始终觉得形式大于内容,比如说马蒂斯的伟大之处在于他对形式语言的开创,他的作品中并不带有多少民族符号。
  
  海民:对于雕塑形式和材料的探索,西方艺术家远远走在我们前面,我们如果只是机械地跟着他们走,不寻找属于我们自己的东西,不加入新的元素,无论如何都只能是拾人牙慧。如何赋予旧的前人已发挥极致的形式以新的生命力,是我们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应当考虑的问题。在其中注入民族性的内容并非狭隘和偏颇,只是选择而已。
  
  裴建国:现代科技的发展,使得各种技术手段、各种材料都能被艺术家使用。今天流行的就是观念,不怕你做不到,就怕你想不到。有时候可能大家想的都差不多,无非是人家已经先做出来了。这一点上,萧长正可能比文楼和朱铭走得都更远。
  
  朱尚熹:顶礼膜拜的时代已经过去,如今是评价体系多元的时代。对雕塑家也不可能有一个完全确定的评价。
  
  裴建国:从艺术家的发展道路上说,每个艺术家的发展都是一个个案。继续沿着他们的旧路走下去,是没有意义的。谁走到哪一步,和个人自身的条件和外部环境都有关系。重要的是“被关注”的程度、强度和长度。如今策展人体制下,策划、运作以及策展人本身的影响力对艺术家也是至关重要的。
  
  陈培一:港台三位著名雕塑家文楼、朱铭、萧长正在今年上半年集体登陆中国美术馆,是值得我们大陆雕塑界重点关注的事情。它们集中反映和体现了两岸三地的艺术家需要加强交流、增进沟通和理解的积极愿望。必将有利于中华文化的认同、复兴和繁荣。
  
  谢谢各位专家的参与!
其他文献
在日本,流传着令史学家啼笑皆非的三大怪异传说。传说者信誓旦旦,受听者恍恍惚惚。孰真孰假,只有天晓得!      传说一:耶稣106岁死在青森      如果听说耶稣基督是死在日本的,不知道读者会做何感想?但是在日本,青森县三户郡新乡村的任何一个村民都会指天发誓,说耶稣基督不但死在新乡村,而且附近的小山上还有耶稣基督的坟墓哩!   沿村子旁边的山林小道向山上走,人们会在小土坡碰到两个十字架
2001年9月11日早晨,19名恐怖分子控制了四架民航客机。其中三架飞机撞毁了纽约世贸双子大厦和五角大楼,而第四架飞机则在飞往攻击目标的半途中坠毁。这第四架飞机上,究竟发生了什么故事?  飞机被劫持  美联航93号航班是一架波音757-222型客机,2001年9月11日由新泽西的纽瓦克机场起飞,目的地是旧金山。  飞机在晚点了42分钟后,终于起飞了。机上一共有两名飞行员、5名乘务人员和37名乘客。
中国现代雕塑发展至今已有一个世纪的历史,城市雕塑概念的引入,不仅拓展了架上雕塑的发展空间,更增添了城市的魅力及文化特色。作为一个城市历史文化的载体,城市雕塑的存在,不仅起到装点城市的作用,更多是起到反映一个城市风貌,尤其是反映一个城市地域文化的作用。  作为老工业基地之一的东北地区,城市雕塑同样具有自己的地域特色与文化特点。本文以东北地区几个主要城市的城市雕塑为例,探究东北地区城市雕塑的特点及其受
媒材是艺术的物质基础,在整个艺术发展史中有着显著的客观地位。早在石器时代,人们在制造工具的长期实践中不仅发现了形式美,而且在探讨美的过程中又表现出对材料美的认识的萌芽。在对实用价值的探求中发现了材料自身的审美价值,对物质形式的认识达到了材料美与形式美的统一。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发展和生产力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材料被发现和应用,历史学家常用材料和人类对某种媒材的应用来划分时代,如新旧石器时代、青铜时
在美国南方,许多沼泽地和河湾都属于两足动物的家园。1988年夏天,有一种动物就跑到了南卡罗莱纳州肖普维尔附近的沼泽里。一天,一个叫乔治的人正从一个人工井里往上打水,突然间,一个奇怪的大眼睛动物从林中朝他奔过来。接着,住在附近的布兰勒特公路旁的汤姆和玛丽·威思夫妇醒来时,发现他们的汽车上盖满了沙土,而且还有抓痕和牙印。  不久,另一个证人报告了一个更具戏剧性的遭遇。17岁的克里斯托弗·达维斯来自布郎
千万不要相信教科书,即使是那些伟大的科学家写的教科书。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美国物理学家史蒂文·温伯格在1972年出版的巨著《引力与宇宙学》中,称黑洞是“高度猜测性的”,他写道“在宇宙中任何已知物体的引力场中都没有黑洞”。   但他完全错了。  几十年来,射电天文学家们其实一直都能探测到物质落入黑洞之前发出的信号,只是他们自己没有意识到而已。今天,我们有很多证据表明天空中布满了黑洞。   白洞可
四月的英国,正值初春,除了偶尔气候有些反常,基本上还是个好季节。中国雕塑代表团一行近20人就在这个四月的晚上抵达了英国。    长时间的旅程加上时差,当晚大家都显得蔫蔫的,再经过了一个晚上的休整后,第二天每个人又精神振奋起来,并在此后的几天里迅速适应了时差。有些多年的老朋友们这回又凑到了一起,开始欢声笑语,互相逗贫。  次日我们的目的地是位于伯明翰以北的Shorp郡Telford的铁桥,应邀去参加
土耳其哥贝克力石阵  说到巨石阵,大多数人会想到英国的巨石阵,但在土耳其,还有一个比巨石阵更神秘的巨石建筑——哥贝克力石阵。  哥贝克力石阵位于土耳其东南部的哈伦平原上,离土耳其古都伊斯坦布尔约804千米,再往南是土耳其和叙利亚的边界。石阵的形状很像英国的巨石阵,为多根直立的石柱排列成圆形石阵。直立的石柱以矩形或T型为主,现在已挖掘出45块相似的T型巨石,考古学家预测这还只是挖掘了整个遗址的5%的
China Sculpture Academy was Established in Beijing    On the morning of May 28th, China Arts Institute was full of flowers and trees, the red banners with words of“the ceremony of establishment of Chi
UFO是一种全球现象,延续有数千年的历史。但由于古代人缺乏必要的知识、词汇和描述能力,导致所述事件语焉不详,引发后人遐想,但有一些记叙仍值得探究。  让我们来看一看印度《多基安之书》里的一个故事。此书是一群说书者编撰的传奇故事集。其中一个故事是说几千年前有一小群人乘坐一个金属飞船来到地球,在围绕地球转了几圈之后降落。书中写道:“这些生物(人)自食其力,受到当地居民的尊敬并居住下来。但后来,他们内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