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雕塑院在京成立

来源 :雕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fg124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China Sculpture Academy was Established in Beijing
  
  On the morning of May 28th, China Arts Institute was full of flowers and trees, the red banners with words of“the ceremony of establishment of China Sculpture Academy in the Chinese Art Institute”, seemed like a rainbow crossing with the blue sky and white clouds. The wise、the old and the young gathered in the main meeting hall in harmony. The leaders of Chinese Democratic League、Ministry of Culture、Chinese Federation of Cultural Circles,and the old distinguished experts, the scholars of the academic circles、literary and art circles and the artists came from overseas gathered and participated the establishment festival of China Sculpture Academy in the China Arts Institute.
  
  中国雕塑院院长由著名雕塑家、博士生导师吴为山教授担任。吴教授从事雕塑创作20余年,创作了近四百尊历史文化名人雕塑,在国内外享有盛誉。在雕塑上力主融渗中国传统艺术的写意精神,在美术理论方面首次提出“写意雕塑论”和“中国传统雕塑的八大风格论”,并开创现代写意雕塑之风。中国雕塑院还聘请了著名雕塑家潘鹤教授、著名美术理论家邵大箴教授、著名雕塑家钱绍武教授、日本著名雕塑家小杉三朗先生为院艺术顾问。同时聘请了盛扬、曹春生、曾成钢、黎明、隋建国、田世信、陈云岗、李象群、吕品昌、王中、王少军、殷小烽、景育民、程兵十四位国内著名的雕塑家担任首批院特聘雕塑家。
  文化部副部长陈晓光向吴为山颁发中国雕塑院院长聘任书。中国艺术研究院王文章院长发表讲话。著名科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先生作为吴为山院长的艺术知音到场祝贺,杨先生怀着对中国文化传统的热爱在成立仪式上发表了深情的讲话,高度赞誉吴为山教授的雕塑艺术并对中国雕塑的未来发展提出希望。全国城市雕塑委员会主任陈晓丽代表建设部、全国城雕委对中国艺术院中国雕塑院的成立表示祝贺,对吴为山先生担任院长表示由衷的高兴!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雕塑学会会长曾成钢代表中国雕塑学会致辞,对中国艺术研究院成立中国雕塑院并由吴为山教授担任中国雕塑院院长表示热烈的祝贺。
  大会在一片热烈而祥和的气氛中进行,吴为山院长以铿锵有力的语调发表谢辞,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主任、著名美术理论家邵大箴先生作为中国雕塑院特聘专家顾问的代表做了语重心长的叮咛和期望。
  文化部部长孙家正在典礼上作总结性讲话和指示。成立典礼的最后,文化部副部长陈晓光和中国文联副主席、党组副书记覃志刚为耸立于中国艺术研究院图书馆内、由吴为山院长创作的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首任所长《天外莲花第一峰——黄宾虹》塑像揭幕,全体与会领导和嘉宾,专家学者及艺术家们与中国艺术研究院广场集体合影留念,影像留住这一美好瞬间,时代记载这一历史时刻,2007年5月28日,中国雕塑院正式成立,祝愿她不断走向胜利、走向辉煌,祝愿中国雕塑的明天更加美好!
  
  中国雕塑院成立嘉宾致辞:
  
  中国文化部部长、中国文联主席孙家正:
  首先,我感谢雕塑界这么多的前辈、专家、学者对中国雕塑院成立的关注,我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能够把中国的雕塑事业进一步发展起来,正像吴为山院长所说的使中国的雕塑更能够体现中国的精神、中国的气派。谢谢大家。
  
  
  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
  艺术界的各位领导﹑各位朋友,你们好:
  我是一个完全的外行,既然请我讲几句话,我就从命。我对雕塑有特别的偏爱,我想有两个原因,第一个原因是因为我成长在清华园,一个同班的同学叫熊秉明,他是熊庆来先生的二公子,后来走入雕塑领域。因为他的关系,我对于他的雕塑,对于中国、西方雕塑发展的历史都发生兴趣。这使得我多年来对于各个地方的雕塑发生兴趣。比如说被收藏在美国的那些中国南北朝的雕塑,看了令你惊心动魄,堪萨斯也有很多大的辟邪,我想现在国内很多地方已经没有了。看了这些以后,我对于艺术,尤其是雕塑艺术有特别的欣赏。以后,比如说是菲尔德·罗丹博物馆和特瑞斯特·罗丹博物馆,也是一些惊心动魄的作品。
  我还可以讲一个故事,1972年,尼克松总统要访问中国以前,白宫的办事处给好多人写了封信,包括我在内,说总统要到中国去,要带一个礼物给中国,问有没有什么建议,我想了想,说假如总统能把宾夕法尼亚大学的“昭陵六骏”的两骏送还给中国,中国的人民跟领导人一定会非常高兴,结果他们并没有做这件事情,我想即使他愿意做,宾夕法尼亚大学也不肯,这两件是在20世纪初年给偷去的,后来我在西安听说,另外那四个也已经切开运到海关,要运出去。后来因为国内反对的声浪太大,所以把它留下来了。现在如果你到陕西博物馆,另外那四个是原件,大家认为最好的那头两件却是复制品。中国的雕塑历史,方才王文章院长讲,在古代是了不起的,可是后来,据我自己的粗浅了解,到清朝的时候是渐渐地沉沦下去,可是今天在整个中华民族复兴的时候,是各个方向都在成长,那么能够在今天成立雕塑院,我认为是个历史性的事情,我尤其高兴参加这个典礼,因为为山被聘请为院长。我是十多年前在南京大学第一次认识吴为山,第一次看到他的展览时,我非常羡慕他的作品,很显然他绝对是一个世界级的天才雕塑家。我想,他来做这个雕塑院院长,希望在以后半个世纪内,能够给中国培养出来世界级的大师。谢谢!
  
  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党委书记王文章:
  各位艺术家,今天我们在中国艺术研究院举行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雕塑院的成立典礼。各位光临,我们中国艺术研究院蓬壁生辉。中国雕塑院的成立标志着我们中国传统主体艺术之一——雕塑,在当代,有了一个专门的创作研究的平台。这个平台是建立在中国艺术研究院深厚的文化艺术背景之下,建立在一个非常具有学术优势的平台之上。我们中国艺术研究院汇集了艺术和各个学科的著名专家学者。在艺术学各个专业、各个学科,很多研究员都卓有建树,包括对雕塑艺术的研究,也有很大的成果。但是,由于多年来,它一直是以学术研究为主体,所以在创作方面应该说相对薄弱,今天在这么一个深厚的学术背景之上建立中国雕塑院,它的学术研究跟雕塑艺术创作联系在一起,就可以更好地发挥优势。中国雕塑作为我们中国传统的主体艺术之一,应该说有非常悠久的历史。在战国以后中国的雕塑就有很好的发展;我们看到的秦始皇陵兵马俑是世人都惊叹的雕塑艺术;后来一直到魏晋以后佛教艺术兴起之后,敦煌、云岗石窟的泥塑艺术都是非常精湛高超。但在当代,中国传统的主体艺术没有一个专门的创作机构。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雕塑院的建立为我们一些雕塑家在继承传统艺术的基础上来吸纳新的艺术元素,来创建我们中国当代的雕塑艺术提供了一个基础。雕塑院聘请的这些顾问都是我们中国卓有成就的雕塑家。我们中国艺术研究人员可以在学术上,在一些前沿的关于创作的理论和创作的主题上我想可以互相促进。中国艺术研究院,提出学术研究、艺术创作、艺术教育三足鼎立的发展格局,三者是互相促进。我们这样一个发展思路,是在文化部部长孙家正同志的指导之下提出的,在这个思路指导之下,近年来我们成立了美术创作院、书法院、陶艺、篆刻艺术这些专门的创作机构。这次中国雕塑院的建立使我们创作方面的三足鼎立有所加强。我们成立的创作院在体制上是灵活的,以外聘的艺术家为主体,我们本身的艺术家处在一个少数的地位。我们想在当代的艺术发展机制之下,应该采取灵活的机制。所以我想我们院里的创作人员是少数,但是平台是很大的。我们中国艺术院愿为全国的艺术家,搭建一个宽广的平台。这些艺术家在这个平台上跟我们研究院的学术研究人员结合在一起,共同地在一个有理想有目标的艺术追求之下来推动我们国家的艺术创作,在一个最高的层面上能够有所追求。反过来,也可以对我们的学术研究有所促进,使我们的学术研究在最前沿的位置上,能够对现实的艺术创作有所研究有所总结。这样从几个方面来共同推进我们国家艺术事业的发展,艺术创作的繁荣和学术的进步。今天我们创作院成立,我们聘请了吴为山先生,吴为山先生大家知道,他是著名的青年雕塑家,他的雕塑让我感到他在创作方面的追求是一种很深厚的中国传统雕塑元素的吸收。但是他对西方的,包括当代一些新的艺术元素积极的吸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虽然是抽象的,但是我们在抽象中见其形,说他是写实的,但也是有所变形的,在似与不似之间,让我们看到他雕塑的人物的内在精神、气质和情感,应该说是行神兼备。他自己的这种追求,是在现代跟传统的结合上,形成自己的风格。他在传统的继承方面,表达了中国艺术研究院对中国传统艺术的追求的肯定,他在艺术创新方面,也表达了中国艺术研究院对创新的追求。所以邀请他作为院长,优秀的雕塑家作为创作员,特别是在雕塑创作和研究方面卓有建树的理论家、雕塑家做我们的顾问,跟中国艺术研究院结合在一起,在当代雕塑艺术的发展创新方面一定会有所成绩,为我们国家当代的雕塑艺术发展作出一个新的贡献。今天,这么多的领导和艺术家莅临中国艺术研究院,我代表中国艺术研究院对大家的支持和在共同的平台上为国家的艺术发展贡献力量,我表示衷心的感谢,谢谢各位!
  
  中国雕塑院院长吴为山:
  尊敬的蒋树声主席,尊敬的孙家正部长,尊敬的杨振宁先生,尊敬的王文章院长,各位领导,各位德高望重的老一辈艺术家,各位专家学者、各位同道:上午好!
  首先我以无比感恩的心态感谢大家于百忙之中莅临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雕塑院成立典礼!
  刚才王文章院长对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雕塑院的建构理路、创办意义和发展举措已经做了非常详尽的论述。杨先生以科学家的视野、人文学者的情怀对中国雕塑发展及其将在世界上产生的影响发表了哲理性的讲话。陈晓丽主任对中国城市雕塑的历史脉络和未来发展分别做了深入的梳理和积极的展望,曾成钢会长对中国雕塑传统的价值及其当代性转换做了扼要阐释和深刻总结。
  他们的讲话高屋建瓴,我非常赞同!
  今日中国,雕塑的发展已从古代的宗教文化、墓窟文化走向了广阔的空间,走向了人民大众。我们有优秀的传统可资传承,有西方的经验可以借鉴,有文化政策的导引、有经济基础的保障、有群众的需要、更有时代的吁求。每个艺术家都能在平和的文化心态中进行创作,最大可能地发挥潜能,多学派、多创作群体在相互激荡中迸发出时代精神的火花。
  经过几代人的努力,中国雕塑为未来的发展建构了一个坚实的平台,为此我有诸多感动,特别是身临今日会场,群贤毕至,俊彩星驰,更是感慨万端。
  我感动于国家文化部、建设部以及中国文联对雕塑事业的高度重视。今天也是中国雕塑界的盛会,老中青三代济济一堂,它标明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雕塑院的建立一开始就受到大家的关爱。
  我感动于十年前,时任南京大学校长的蒋树声主席创造性地在综合大学建立雕塑艺术研究所,把雕塑艺术的发展融入到多学科共同发展的互动之中。
  我感动于今天王文章院长凭藉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研究的综合实力,创建中国雕塑院。使得中国雕塑的发展根植于一块优秀艺术研究的土壤,力求借鉴优秀文艺成果而蓬勃发展。
  中国艺术研究院是艺术研究的圣地,在商品经济大潮红尘浪里,中国雕塑院的全体同仁们将借助这片净土,对文化的滋生、生存、发展之深层心理、规律进行研究,对一切能为雕塑艺术创新所借鉴的艺术形式,进行消化吸收,考察古代、研究当代、创造未来!通过专题研讨会、展览会,加强国际国内交流,并在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教育的基础上,进行雕塑个性化教学,培养高层次的创作与研究人才。让中华民族的创造性智慧在雕塑领域得以弘扬。
  毛泽东同志曾为中国艺术研究院题词:“百花齐放、推陈出新”,它已成为中国文艺发展的方针。中国雕塑艺术的发展也秉承了这一方针。中国雕塑院聘请了德艺双馨、卓有成就的雕塑家和理论家作为学术顾问,具有标领意义。聘请老中青三代优秀的中国雕塑人作为特聘雕塑家,他们是当今雕塑界的精英。我想这样一个群体为中国雕塑的新面貌、新精神、新形式的创造作出引领性工作,他们将会在世界文化格局中塑造中国雕塑的整体精神风貌。
  无文化,便无历史;无历史,便无民族;无民族,便无力量;无力量,便无存在。所谓民族力量,说到底是一种文化力量。
  今天,躬逢盛世,我们应当看到中国雕塑的核心是中国精神,中国气派!
  作为艺术家,我们永远有责任为这一精神在人类历史上的崛起而劳作。谢谢大家!
  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主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著名美术理论家邵大箴:
  尊敬的孙部长,尊敬的覃志刚书记,尊敬的王文章院长,尊敬的各位朋友:
  今天我们在这里聚会,参加中国艺术研究院所属“中国雕塑院”的成立典礼,非常高兴。我和几位国内外著名雕塑家被聘为中国雕塑院的顾问,更是倍感荣幸。雕塑艺术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传统,有丰富的遗产积累。而我国的“现代雕塑”却是从西方引进的,但一旦它在中国这块土壤上生长,便不断面对中国社会现实的需要,吸收民族雕塑传统的营养,适应现代中国人的审美趣味和欣赏习惯,做新的创造。20世纪中国雕塑艺术在困难的历史条件下,历经坎坷,取得了值得我们民族引以为豪的光辉成就,尤其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由我国经济腾飞的物质条件所支撑和得益广大民众对精神文化的热烈渴望,雕塑艺术特别是城雕艺术得到蓬勃发展,成绩有目共睹,涌现出不少有独立艺术见解、有艺术追求、有鲜明个人风格的雕塑家,如今天出席开幕式或未能出席开幕式的雕塑家、包括今天荣任中国雕塑院院长的吴为山先生,他们都是我国社会的宝贵财富。中国雕塑院应该是集教学、创作、研究和对外交流为一体的学术机构。我这里特别想强调应该十分重视我国雕塑艺术的学术研究工作,包括对中国古代雕塑史的系统整理,对民族雕塑创作体系的研究,对雕塑创作规律和原理的探讨,等等。这些研究工作不仅基础薄弱,而且到目前为止投入的人力和财力都非常有限,这和我们繁荣创作极不适应,和我们这个有辉煌雕塑遗产的大国也极不适应。而缺乏这些研究,中国现代雕塑文化是很难有所作为的,雕塑创作也很难达到时代和社会大众真正的认可。相信中国雕塑院的建立将会以开放的姿态,团结雕塑界的同仁们,为推进雕塑艺术的学术研究,为中国雕塑艺术的健康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相信中国雕塑院在文化部、在中国艺术研究院的领导下,一定会不负众望,不徒虚名,不搞小圈子,扎扎实实为中国雕塑艺术的繁荣,做些实实在在的事。
  热烈祝贺“中国雕塑院”隆重成立,衷心祝愿“中国雕塑院”健康成长!
  
  
  全国城市雕塑建设委员会主任陈晓丽:
  首先我对中国艺术院中国雕塑院的成立表示祝贺!
  我认识的吴为山先生,正如杨振宁先生所言,他是一个非常有创意,已经形成自己风格的雕塑家,我祝贺他担任中国雕塑院的院长。
  中国雕塑的历史已经有很悠久了,城市雕塑在中国来讲历史还不是很长。全国城市雕塑建设指导委员会是改革开放以后在文化部的领导下成立的,第一任的城雕委主任是著名的雕塑家刘开渠先生,为我国城市雕塑的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也做了大量的贡献,这个时期也涌现出一批很有影响的城市雕塑作品,他们或者是传达了一些思想道德艺术的信号,或者是传承了中国传统文化,体现了现代艺术精神,含有较高的艺术水平。现在,一些制作精良并反映了当地特色的雕塑作品还不多。我们现在一些城市在做雕塑时希望做一个代表城市的标志性雕塑,我有时在劝一些地方上的同志,标志雕塑不是做命题作文做出来的,标志性的雕塑也不是通过招标方案这种途径就一定能有的,它一定要结合当地的历史、文化、环境,融合高超的创意和精良的制作而创作出来的。在中国艺术研究院支持之下中国雕塑院成立了,在未来无论是从理论研究,还是从艺术创作上都能够为我们提供更多的城市雕塑精品,能创作更多让老百姓欢迎的作品,也希望不断产生可以传承下去的标志性的雕塑作品。
  
  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雕塑学会会长曾成钢:
  尊敬的孙部长,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同志们、朋友们:
  今天,中国艺术研究院正式成立中国雕塑院并由吴为山教授担任中国雕塑院院长,对此,我表示热烈的祝贺。
  中国雕塑具有深厚的传统和悠久的历史,从原始意象到秦汉雄风,及至现代的多元化发展,历史上留下的众多杰出艺术作品,均体现了中国人无限的创造力和惊人的聪慧多才。近百年来,随着西学东渐,西方雕塑的进入,使得中国的雕塑发生了历史性的变革。尤其改革开放后,西方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影响又使中国现代雕塑呈现多元发展的格局,产生了许多评价标准与价值判断。新的观念和新的表现形式,对于中国优秀雕塑传统的实质性研究,对于中国传统元素在当下的合理继承和现代转化,一直以来没有形成一个比较系统的学术研究,这有待于我们的雕塑家和雕塑理论研究者,作进一步的探究。
  我们都知道吴为山教授,长期以来他力主将中国文化精神融渗到现代雕塑创作中。他所提出的“写意精神”和“中国雕塑八大风格论”对雕塑本体语言的建构作出了有力的贡献,为中国雕塑的现代发展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路径。
  我们可以展望,中国雕塑院将依托中国艺术研究院雄厚的学术研究实力、综合的人文研究环境,集思广益、博采众长,借助各种有效社会文化资源为中国现代雕塑的研究、创新和发展作出重要贡献,中国雕塑学会将会在更广泛意义上对中国雕塑院今后的工作拓展作全面的支持。
  祝贺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雕塑院的成立,祝愿中国雕塑的明天更加美好!谢谢大家。
其他文献
食蟹猕猴:“赶海达人”   最近,在社交媒体上,赶海视频非常火,主播们一桶一桶地白捡海鲜看起来实在过瘾,其实动物界也有这样的“赶海达人”,那就是食蟹猕猴。   食蟹猕猴主要分布在东南亚热带的河流沿岸和沿海地区,有一条比身体还长的尾巴,因此也叫“长尾猕猴”。它们经常在退潮后捕捉海滩上的螃蟹和贝类,然后灵活地使用石头等工具敲开坚硬的外壳享用。   食蟹猕猴是“靠海吃海”的典型。它们平时在海岸的树
1.西班牙加泰罗尼亚圣诞木头人   在西班牙加泰罗尼亚地区,每年12月8日,家家户户都會有一个圣诞小木头人,戴着小红帽。每家主人在用餐时都会给小木头人留下点吃的,还要给木头人裹上毯子,不让他挨饿受冻。然后,趁孩子们不注意的时候,把圣诞礼物藏在毯子下面,反正木头人是空心的,孩子们会以为礼物真的是木头人的便便。   2.墨西哥瓦哈卡州红萝卜之夜   每年12月23日,墨西哥南部的瓦哈卡州都会举行
在日本,流传着令史学家啼笑皆非的三大怪异传说。传说者信誓旦旦,受听者恍恍惚惚。孰真孰假,只有天晓得!      传说一:耶稣106岁死在青森      如果听说耶稣基督是死在日本的,不知道读者会做何感想?但是在日本,青森县三户郡新乡村的任何一个村民都会指天发誓,说耶稣基督不但死在新乡村,而且附近的小山上还有耶稣基督的坟墓哩!   沿村子旁边的山林小道向山上走,人们会在小土坡碰到两个十字架
2001年9月11日早晨,19名恐怖分子控制了四架民航客机。其中三架飞机撞毁了纽约世贸双子大厦和五角大楼,而第四架飞机则在飞往攻击目标的半途中坠毁。这第四架飞机上,究竟发生了什么故事?  飞机被劫持  美联航93号航班是一架波音757-222型客机,2001年9月11日由新泽西的纽瓦克机场起飞,目的地是旧金山。  飞机在晚点了42分钟后,终于起飞了。机上一共有两名飞行员、5名乘务人员和37名乘客。
中国现代雕塑发展至今已有一个世纪的历史,城市雕塑概念的引入,不仅拓展了架上雕塑的发展空间,更增添了城市的魅力及文化特色。作为一个城市历史文化的载体,城市雕塑的存在,不仅起到装点城市的作用,更多是起到反映一个城市风貌,尤其是反映一个城市地域文化的作用。  作为老工业基地之一的东北地区,城市雕塑同样具有自己的地域特色与文化特点。本文以东北地区几个主要城市的城市雕塑为例,探究东北地区城市雕塑的特点及其受
媒材是艺术的物质基础,在整个艺术发展史中有着显著的客观地位。早在石器时代,人们在制造工具的长期实践中不仅发现了形式美,而且在探讨美的过程中又表现出对材料美的认识的萌芽。在对实用价值的探求中发现了材料自身的审美价值,对物质形式的认识达到了材料美与形式美的统一。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发展和生产力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材料被发现和应用,历史学家常用材料和人类对某种媒材的应用来划分时代,如新旧石器时代、青铜时
在美国南方,许多沼泽地和河湾都属于两足动物的家园。1988年夏天,有一种动物就跑到了南卡罗莱纳州肖普维尔附近的沼泽里。一天,一个叫乔治的人正从一个人工井里往上打水,突然间,一个奇怪的大眼睛动物从林中朝他奔过来。接着,住在附近的布兰勒特公路旁的汤姆和玛丽·威思夫妇醒来时,发现他们的汽车上盖满了沙土,而且还有抓痕和牙印。  不久,另一个证人报告了一个更具戏剧性的遭遇。17岁的克里斯托弗·达维斯来自布郎
千万不要相信教科书,即使是那些伟大的科学家写的教科书。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美国物理学家史蒂文·温伯格在1972年出版的巨著《引力与宇宙学》中,称黑洞是“高度猜测性的”,他写道“在宇宙中任何已知物体的引力场中都没有黑洞”。   但他完全错了。  几十年来,射电天文学家们其实一直都能探测到物质落入黑洞之前发出的信号,只是他们自己没有意识到而已。今天,我们有很多证据表明天空中布满了黑洞。   白洞可
四月的英国,正值初春,除了偶尔气候有些反常,基本上还是个好季节。中国雕塑代表团一行近20人就在这个四月的晚上抵达了英国。    长时间的旅程加上时差,当晚大家都显得蔫蔫的,再经过了一个晚上的休整后,第二天每个人又精神振奋起来,并在此后的几天里迅速适应了时差。有些多年的老朋友们这回又凑到了一起,开始欢声笑语,互相逗贫。  次日我们的目的地是位于伯明翰以北的Shorp郡Telford的铁桥,应邀去参加
土耳其哥贝克力石阵  说到巨石阵,大多数人会想到英国的巨石阵,但在土耳其,还有一个比巨石阵更神秘的巨石建筑——哥贝克力石阵。  哥贝克力石阵位于土耳其东南部的哈伦平原上,离土耳其古都伊斯坦布尔约804千米,再往南是土耳其和叙利亚的边界。石阵的形状很像英国的巨石阵,为多根直立的石柱排列成圆形石阵。直立的石柱以矩形或T型为主,现在已挖掘出45块相似的T型巨石,考古学家预测这还只是挖掘了整个遗址的5%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