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由马根脑与林赛共同完成的《物理学的基础》一经问世,便在欧洲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引起了较为强烈的反响,书中的一些观点常常被物理学者拿来引证,反映出这本书在当时比较受到人们的重视,同时该书也大大促进了唯心主义哲学的普及和推广。但是随着自然科学的不断发展,这本书原本的一些观念也逐渐遭到质疑,很多科学家开始对其进行公开批评,认为书中存在大量谬论。本文结合自身的理解,针对此书发表应有的看法。
关键词:悬空 基础 《物理学的基础》 感想
透过《物理学的基础》我们不难看出,马根脑和林赛拥有较为深厚的物理学造诣,但是该书不单单是阐述物理学的相关概念,更是在推行唯心主义,在本质上和当今所倡导的实证主义相违背。现阶段唯物主义已经实现有效成长,并在与唯心主义的斗争中获得了快速发展。而书中的一些观点却明显和实证主义不符,其中物理学的相关概念,乍看之下可能觉得有几分道理,但是细细斟酌后就会发现其本质为“悬空的基础”,对于其中的一些不正确观念我们应该做出批判。
一、《物理学的基础》研究对象剖析
物理学研究,需要明确研究对象。《物理学的基础》主要是运用唯心主义的相关原理来研究整个外部世界。通过阅读该书,我们就会感受到作者比较明确的态度,尤其是在唯心主义的运用方面,比较纯粹和彻底。书中的一些内容,明确指出了物理学的发展和人类的经验息息相关,而科学的诞生和发展同样很大程度上也来源于人类经验。物理学发展过程中,首先应该明确发展的方向,并站在经验的角度进行考虑,然而对于实际存在的物体,书中指出并不需要进行考虑。从内容方面来看,该书实际上很多都偏向于哲学,和物理学之间联系不大。支持该书的相当一部分读者,本身物理知识比较匮乏,对于一些物理学方面的描述也不甚了解。此书就是利用人们的这种思想,并通过相关暗示,让人们接受其观点。物理学注重的是思维的逻辑性,而这本书恰恰在这方面有所欠缺。
《物理学的基础》中的一些观点难以经受住科学界的考验,因而我们可以称其为谬论。基于实证主义的角度来看,同样能发现这本书存在较多的不妥之处。马根脑和林赛在创作的过程中,由于对经验缺乏较为深刻的理解,盲目认为经验脱离于物质,所以在原本十分重要的物质层面,反而出现了明显的忽略。所谓的经验究竟为何,连本书的作者本人也无从得知,而经验究竟来自于哪里,作者也未进行较为详细的说明。对于经验无从解释的一些东西,书中往往以哲学作为借口,呈现出明显的诡辩特性。读者由此也不能站在科学的角度对问题进行充分的理解。书中没有充分体现出物质基础方面的内容,物理学原本“悬空”的问题,也没有得到真正解决。
如果站在物质本身进行考虑,为了充分解决物理方面的问题,首先应该着眼于整个物质世界。而在物理学范围之内,我们通常用质点来描述整个物质世界,物质普遍由分子或原子组成。物理学方面的运动涉及面较广,比如潮汐的涌动、河水的流淌等。但是书中的相关内容,对于物理现象有一定程度的曲解,或者说在某些理论上没有用科学的眼光看待问题,通常一味地进行诡辩。本书把我们日常生活中实实在在的看戏描述成“做梦”,实在是显得荒谬,因为如果是这样的话,那戏中的演员和道具又将如何被看待?我们无从得知。
本书所倡导的一些观点,列宁就曾对其进行驳斥。实际上,对于事实的歪曲,在本书中并非个例,而是随处可见。书中的谬论如果无法得到合理的解释,作者就会用哲学的观念进行掩饰,进而变得让人难以真正理解。通常实证主义者在研究问题的过程中,会比较重视物质世界,然后展开思维的拓展,但是本书的研究论证恰恰相反,没有对物质世界引起足够的重视,导致了思维的荒谬化。本书的逻辑性比较混乱,一些观点甚至自相矛盾,部分观点也违背了常理。
根据本书的相关内容发现,作者没有认识到统计规律的重要性,仅仅认为统计规律存在的目的是为了杜绝浪费,书中片面地认为客观规律已经不复存在,而需要人为地创造规律,这种完全不遵循客观规律的观点,经常误导读者。在物理学理论方面,该书也明显存在知识上的不足。往往对事物的客观规律不能充分认识,而是经常过多地考虑人为方面的因素,没有真正重视物体存在的客观性,一些相关的理论仅仅是空谈。本书对于一些客观存在的真理也没有表示认同,因此逐渐形成和唯物主义针锋相对的局面。
综上所述,本书作者所倡导的一些观点不能充分符合现有的科学事实,甚至某些观点是完全错误的。本书盲目地否定唯物主义理论,在否定的过程中也没有有效的科学依据,说法过于武断,没有从客观规律、实事求是的角度出发,因此需要对本书做出一定批判。
二、《物理学的基础》中时间和空间方面的理论
《物理学的基础》利用对时间空间概念的诠释来否定物质世界,对时间和空间的解释也显得较为荒唐。对时间和空间的认识,本书作者并没有给出较为明确的定义,而是站在比较主观的角度来引用他人的观点。作者认为时间和空间不具备实质性的物质基础,而是仅仅属于知觉,这就将这一概念推向了心理学的范畴。通过研究本书的一些观点,可得知本书对读者进行了盲目的引导,使原本一些错误的观点看起来符合时空概念,然后作者借此将自己的观点进行夸大,但是实际上这种观念不仅是错误的,而且容易本末倒置。在对时间空间的描述上,本书具有较为强烈的主观色彩,没有充分遵循客观世界应有的规律。
此书涉及的空间概念,还包括对物理空间如何进行理解,但是对几何空间关系方面的描述,作者的观念可以说是完全错误的。该书认为,几何空间之所以形成,其中很大一部分来源于精神创造,并且认为实验所得出的结论并非完全正确。如果牵扯到时间等方面的问题,本书也不能做出较好的解释,认为时间仅仅是为了方便,却不能很好地阐述时间存在的意义。本书的这些错误观点显而易见。列宁就曾抨击过这本书中关于时间空间方面的观念,并明确指出时间和空间的概念是普遍存在的,并非来自于不切实际的幻想,物质只有在空间和时间的影响下才能进行运动。
关键词:悬空 基础 《物理学的基础》 感想
透过《物理学的基础》我们不难看出,马根脑和林赛拥有较为深厚的物理学造诣,但是该书不单单是阐述物理学的相关概念,更是在推行唯心主义,在本质上和当今所倡导的实证主义相违背。现阶段唯物主义已经实现有效成长,并在与唯心主义的斗争中获得了快速发展。而书中的一些观点却明显和实证主义不符,其中物理学的相关概念,乍看之下可能觉得有几分道理,但是细细斟酌后就会发现其本质为“悬空的基础”,对于其中的一些不正确观念我们应该做出批判。
一、《物理学的基础》研究对象剖析
物理学研究,需要明确研究对象。《物理学的基础》主要是运用唯心主义的相关原理来研究整个外部世界。通过阅读该书,我们就会感受到作者比较明确的态度,尤其是在唯心主义的运用方面,比较纯粹和彻底。书中的一些内容,明确指出了物理学的发展和人类的经验息息相关,而科学的诞生和发展同样很大程度上也来源于人类经验。物理学发展过程中,首先应该明确发展的方向,并站在经验的角度进行考虑,然而对于实际存在的物体,书中指出并不需要进行考虑。从内容方面来看,该书实际上很多都偏向于哲学,和物理学之间联系不大。支持该书的相当一部分读者,本身物理知识比较匮乏,对于一些物理学方面的描述也不甚了解。此书就是利用人们的这种思想,并通过相关暗示,让人们接受其观点。物理学注重的是思维的逻辑性,而这本书恰恰在这方面有所欠缺。
《物理学的基础》中的一些观点难以经受住科学界的考验,因而我们可以称其为谬论。基于实证主义的角度来看,同样能发现这本书存在较多的不妥之处。马根脑和林赛在创作的过程中,由于对经验缺乏较为深刻的理解,盲目认为经验脱离于物质,所以在原本十分重要的物质层面,反而出现了明显的忽略。所谓的经验究竟为何,连本书的作者本人也无从得知,而经验究竟来自于哪里,作者也未进行较为详细的说明。对于经验无从解释的一些东西,书中往往以哲学作为借口,呈现出明显的诡辩特性。读者由此也不能站在科学的角度对问题进行充分的理解。书中没有充分体现出物质基础方面的内容,物理学原本“悬空”的问题,也没有得到真正解决。
如果站在物质本身进行考虑,为了充分解决物理方面的问题,首先应该着眼于整个物质世界。而在物理学范围之内,我们通常用质点来描述整个物质世界,物质普遍由分子或原子组成。物理学方面的运动涉及面较广,比如潮汐的涌动、河水的流淌等。但是书中的相关内容,对于物理现象有一定程度的曲解,或者说在某些理论上没有用科学的眼光看待问题,通常一味地进行诡辩。本书把我们日常生活中实实在在的看戏描述成“做梦”,实在是显得荒谬,因为如果是这样的话,那戏中的演员和道具又将如何被看待?我们无从得知。
本书所倡导的一些观点,列宁就曾对其进行驳斥。实际上,对于事实的歪曲,在本书中并非个例,而是随处可见。书中的谬论如果无法得到合理的解释,作者就会用哲学的观念进行掩饰,进而变得让人难以真正理解。通常实证主义者在研究问题的过程中,会比较重视物质世界,然后展开思维的拓展,但是本书的研究论证恰恰相反,没有对物质世界引起足够的重视,导致了思维的荒谬化。本书的逻辑性比较混乱,一些观点甚至自相矛盾,部分观点也违背了常理。
根据本书的相关内容发现,作者没有认识到统计规律的重要性,仅仅认为统计规律存在的目的是为了杜绝浪费,书中片面地认为客观规律已经不复存在,而需要人为地创造规律,这种完全不遵循客观规律的观点,经常误导读者。在物理学理论方面,该书也明显存在知识上的不足。往往对事物的客观规律不能充分认识,而是经常过多地考虑人为方面的因素,没有真正重视物体存在的客观性,一些相关的理论仅仅是空谈。本书对于一些客观存在的真理也没有表示认同,因此逐渐形成和唯物主义针锋相对的局面。
综上所述,本书作者所倡导的一些观点不能充分符合现有的科学事实,甚至某些观点是完全错误的。本书盲目地否定唯物主义理论,在否定的过程中也没有有效的科学依据,说法过于武断,没有从客观规律、实事求是的角度出发,因此需要对本书做出一定批判。
二、《物理学的基础》中时间和空间方面的理论
《物理学的基础》利用对时间空间概念的诠释来否定物质世界,对时间和空间的解释也显得较为荒唐。对时间和空间的认识,本书作者并没有给出较为明确的定义,而是站在比较主观的角度来引用他人的观点。作者认为时间和空间不具备实质性的物质基础,而是仅仅属于知觉,这就将这一概念推向了心理学的范畴。通过研究本书的一些观点,可得知本书对读者进行了盲目的引导,使原本一些错误的观点看起来符合时空概念,然后作者借此将自己的观点进行夸大,但是实际上这种观念不仅是错误的,而且容易本末倒置。在对时间空间的描述上,本书具有较为强烈的主观色彩,没有充分遵循客观世界应有的规律。
此书涉及的空间概念,还包括对物理空间如何进行理解,但是对几何空间关系方面的描述,作者的观念可以说是完全错误的。该书认为,几何空间之所以形成,其中很大一部分来源于精神创造,并且认为实验所得出的结论并非完全正确。如果牵扯到时间等方面的问题,本书也不能做出较好的解释,认为时间仅仅是为了方便,却不能很好地阐述时间存在的意义。本书的这些错误观点显而易见。列宁就曾抨击过这本书中关于时间空间方面的观念,并明确指出时间和空间的概念是普遍存在的,并非来自于不切实际的幻想,物质只有在空间和时间的影响下才能进行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