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睾丸痛的诊疗进展

来源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ckyd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慢性睾丸痛影响病人的经济生产力、家庭及社会作用和性功能,是困扰男性的常见疾病之一.其病因繁多复杂,病理生理机制不明,诊疗颇具挑战性.目前仍未建立统一的诊疗指南,包括药物、物理治疗等在内的非手术治疗效果不确切,传统外科手术有一定的效果,但有创伤性.近年来精索神经阻滞、脉冲射频,精索冷冻消融等微创介入手段逐步应用于慢性睾丸痛的治疗,进一步扩展了其临床治疗策略.既往的研究聚焦于外科手术的疗效及术式更新,本文总结了慢性睾丸痛的现状、病因、病理生理机制,诊断评估及治疗方案,重点介绍微创介入治疗对慢性睾丸痛的治疗价值.
其他文献
目的:鉴定四川地区罕见Hb Lepore-BW伴发IVS-Ⅱ-654杂合变异的病例.方法:采用血常规和血红蛋白电泳方法分析先证者及其父母的外周血和孕妇脐血的血常规参数、血红蛋白A2(HbA2)和血红蛋白F(HbF);采用地中海贫血基因检测和Sanger测序方法分析并鉴定先证者及其父母和孕妇脐血的血红蛋白突变.结果:检测到先证者为Hb Lepore-BW伴发IVS-Ⅱ-654杂合突变,其父亲为Hb Lepore-BW杂合突变,其母亲和脐血均为IVS-Ⅱ-654杂合突变.结论:本研究鉴定出一例罕见Hb Lep
目的 探讨固肾定喘丸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的效果.方法 收集2019—2020年盘锦市中医医院收治的稳定期COPD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其基础上加用固肾定喘丸,两组均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呼吸功能、中医证候评分和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 经3个月治疗后,观察组用力肺活量、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和1秒率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喘息、气短
目的 探讨普拉克索联合多巴丝肼治疗老年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盘锦市中心医院2019—2020年收治的老年P D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单药组和联合组各50例.单药组采用多巴丝肼进行治疗,联合组加用普拉克索进行治疗,两组均治疗6个月后评价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后的病情、自我效能和神经因子水平.结果 干预6个月后,联合组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各部分评分及总分均低于单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慢性病管理自我效能感量表各部分评分及总分均高于
间充质干细胞(MSC)因其具有高度增殖能力和多向分化潜能以及低免疫原性的特点,目前,在细胞治疗领域得到广泛应用.MSC移植有助于受损组织进行组织修复以及发挥免疫调节作用,然而移植后的MSC受到体内氧化应激的影响,导致MSC过早衰老或死亡.血红素加氧酶-1(Heme oxygenase 1,HO-1)是血红素代谢过程中的关键限速酶,具有抗炎、抗氧化、抗凋亡、抗衰老、减轻细胞损伤、促进血管生成等作用.诱导MSC高表达HO-1可增加MSC抵抗氧化应激损伤的能力,延缓MSC衰老及凋亡,减轻细胞损伤.本文就HO-1
文章分析1例疑似心肌梗死的心肌炎患者临床特点及相关辅助检查情况,其临床表现、心电图及心肌酶学改变均酷似急性心肌梗死,后行冠脉造影及心脏核磁共振成像确诊心肌炎.探讨急性心肌炎的临床特点及诊断要点,提高对心肌炎的认识,减少误诊误治.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的临床治疗方案在儿童与成人中并无显著区别,均采用去甲氧柔红霉素和阿糖胞苷组成的IA为基础的方案诱导化疗.随着测序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对AML分子生物学异常的了解不断加深,各类基于AML基因突变的靶向药物的开发和应用进展迅速.本文对AML中几种常见的基因突变(FLT3、NPM1、C/EBPA等)进行描述,并将已用于临床治疗或已报道的靶向治疗药物(酪氨酸激酶抑制剂、IDH1突变抑制剂以及表观遗传修饰抑制剂)在儿童及成人AML患者中的疗效以及差异进行总结.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皮下自控镇痛对晚期癌痛病人安宁疗护的临床效果.方法:90例晚期肿瘤病人,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皮下自控镇痛组(S组)、超声引导皮下自控镇痛组(U组)和静脉自控镇痛组(I组),每组30例.比较治疗前后疼痛数字评分法(numerical rating scale,NRS)评分、肿瘤病人生活质量评分(quality of life score,QOL)、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评分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第1天、3天,I组
多发性骨髓瘤(MM)是发生于浆细胞的恶性血液系统疾病.细胞遗传学在MM危险分层中发挥重要作用,1q21扩增是MM常见的异常染色体核型之一.研究表明,1q21扩增与MM患者预后不良相关.目前随着新药的研发、细胞免疫治疗的深入开展及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的提升,MM的缓解深度和生存期明显延长.快速而准确地识别高危患者并根据患者病情给予个体化治疗是提高MM治疗疗效的关键.本文将对1q21扩增与MM发生机制及新型药物治疗伴1q21染色体扩增型MM的疗效最新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血液系统肿瘤的发病率及死亡率近年呈逐步上升趋势,成为影响公众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机体营养和炎症状态被证实在血液系统疾病的发生、发展及预后中发挥重要作用.预后营养指数(prognostic nutritional index,PNI)是反映机体营养和炎症状态的一个重要参数,通过血清白蛋白水平和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计算得来.有大量研究报道显示,PNI可以有效预测包括恶性淋巴瘤在内的多种血液系统肿瘤的预后.本文主要就PNI在恶性淋巴瘤患者中的预后价值进行综述.
ABO血型系统是临床输血中最重要的血型系统.血清学技术是检测ABO血型常规检测方法,但对于鉴定如抗原或抗体减弱、血浆蛋白异常、多凝集或冷凝集素等较为复杂的ABO疑难样本,血清学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ABO血型基因被克隆,建立了以DNA为基础的ABO血型基因分型技术,出现了PCR-SSP、Droplet-AS-PCR、PCR-RFLP、PCR-SBT、SNaPshot、MALDI-TOF MS 及 NGS 等不同通量的基因分型技术.基因分型技术克服了血清学的局限性,已成为解决疑难血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