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美学新论

来源 :作家·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B_1209WT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体育美学是美学的一个分支,研究对象是人体的内在美和外在美,研究体育中的运动美、动作美、以及人体美,具有内在性和外在性两大特点。体育美学遵循对称、和谐、统一、节奏和造型等因素所表现的一般美学法则,并运用健美、力量、速度、节律等体育运动的特有要素来显示其独立性。它是一门年轻的科学,起步较晚但发展潜力巨大,这注定了未来体育美学的发展道路将走向一个多层面、多形式的泛体育美学时代,走独立于艺术特点的体育美学发展道路。
  关键词:体育美学 美学价值 内在性和外在性 发展道路
  中图分类号:G80 文献标识码:A
  
  目前,随着精神和物质文化水平的提高,人们开始逐渐关注自身身体健康,体育也日渐深入到人民生活中,体育中美的成分、要素和内涵也呈现出来,日益得到越来越多人的感受和体验,由此,体育美学萌动并势将脱颖而出。体育是强体魄、健身心的一种社会文化,体育最直接的体现方式是运动,运动中因为体育的美而更充实、更有魅力,这引申出体育美学的发展及研究成为人类文化中必要的一部分。体育与美学的完美结合要求对体育美学的发展必须按照美的规律来进行体育实践,从而提高人类对体育审美的认识和摸索,使体育美学这一新兴学科得到快速的发展和提高。本文将试图从多角度、多视野对体育美学做一些梳理和探讨,以期体育美学在未来的实践中得到更好的体现和发展。
  
  一 体育中美学渗透的价值
  
  体育与美学有着密切关系,体育中美学的渗透,促进了体育美学朝着新学科新领域的发展。首先,美学对增强体育运动的形式美具有指导意义,如从事体育运动中技巧、武术等运动的工作者,可以运用美学理论并按照运动中形式美的规律特性进行训练和设计编排动作,从而提高体育运动的审美价值,并争取在竞赛中获得更好的成绩;其次,美学对体育具有指导人们按照美的规律来增进自身的人体美,如健美、健身等运动项目越来越受到很多人的青睐;再次,美学对体育的行业有积极作用和价值,如服装鞋帽设计师可以设计出更加美观的体育服饰,产品厂家可以根据美学知识设计出外观更加美的体育产品,建筑设计师可以设计出更为美观的体育建筑等等。这些都使美学知识在体育领域中得到好的运用并起到良好的效果。与此同时,由于美和善与真是不可分割的,美学与伦理学也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美学在体育发展中还能够培养和增进人的内在美。比如,在体育实践中,进行伦理道德特别是思想道德教育,对培养人的高尚体育道德作风和意志品质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正如马克思所说的:“如果你想得到艺术的享受,你本身就必须是一个有艺术修养的人。”总之,有了美学的指导,体育实践中美育同德育、体育和智育才能有机结合,培养出全面发展的人才。
  
  二 体育美学的内在性和外在性
  
  体育伴随着人类社会产生而产生,它也是人类文明生活的一部份,并随着人类文明发展而发展。自然体育是存在着美的,因此体育本身也是美学的素材和领域的范畴。人类的体育行为是人在体育实践中真实地、充分地将自身的形体、智慧及内心世界等展示出来。美主要是着眼于艺术之美,而体育的特点是人在自身实体的运动中,将自身的本质力量直接地展示出来,从而显示出美。与此同时,人的本质力量在于生存、生活、繁衍、竞争、创造力等几个方面,这些在人从事体育运动中都能直接地展示出来,从而构成了体育之美。
  美具有内在性和外在性,同时在体育中还具有形象性。体育是动的教育,人的运动是空间位置的变动,这种变动随着时间的变动而进行。体育运动中包含了“形”、“速”、“力”三个基本要素,这些要素在体育实践中都能反映出美来。首先,“形”主要表现在机体各环节间的相对变化及它们的运动轨迹,轨迹具有一种艺术特性,形是表现这种轨迹的方式与手段,而美则在其中。其次,“速”是体育运动中的核心,又是时间艺术的核心,在体育运动中多数运动项目的竞技是靠速度取得胜负,“速”包含了速率、节奏、频率和周期等要素,速率则是反映运动的快慢,这些快慢的节奏往往构成了运动中优美的旋律,即体育运动具有“动律性”的美。除此之外,“力”也是体育之美的具体表现,体育之美的实现离不开力,体育运动中力的强弱起伏结合“速”,就形成了体育之美,具体表现在:时而奔放时而豪迈、时而含蓄时而内蕴、时而时而坚忍时而持续等等。
  体育中美的外在性内容丰富多样,总的来说,体育美的外在性是指超乎人体运动之“形、速、力”之外的一切因素,如休型美、姿态美、体育技术、战术美、运动服饰美以及场地设备美等等。换而言之,外在美是内在美展现和发挥的一种衬托的美,具有一种辅助性的特点。外在性的美不能表达运动者本身的“本质力量”,只能是体育美的外围而不是本体。首先,关于休型美。人体美是健与美的结合,体型好是健美的标志。体型包括了骨骼、肌肉、皮肤、毛发和容貌等。骨骼是人体的支架,体型是以骨骼为基础的。肌肉则是体型的好坏,要想获得健美的体型必须加强肌肉活动。皮肤美是表现人体美的重要特征。人体通过皮肤焕发光彩,因而赋予人类的美以百般的魅力。同样毛发美在身体美中所占的地位是不能忽略的,它最直接的表现方式是通过毛发型,如长辫、短发等。其次,关于姿态美。体育姿态是体育运动中人体在空间的活动、变化的样式,在活动的时候人体就会有变化,产生各种各样的姿态。体育中姿态美应该是给人以挺拨刚健、丰脾饱满、英姿勃勃的感觉和表现。人的形体在运动中构成许多姿态,一瞬间就有一个姿态、各种姿态联合起来就形成运动中个人的风度,风度可以反映出人的精神面貌、气质类型、文化修养以及技术、战术水平等,一个有良好审美意识的运动员的姿态往往被许多运动迷所模仿。再次,关于体育技术、战术美。运动中的技术、战术是表现人体健美和智慧的艺术语言。高质量、高水平的技术和战术都是美的。如精彩娴熟的技战术配合以及队员之间默契配合都是富有韵律的有机组合,给观众以美的欣赏和享受。技术美是指人的运动技能、技巧水平和素质美等的综合体现,它以特有的魅力引起人们的欣喜;战术美包括集体战术和个人战术,是运动员在训练或者比赛过程中合理运用技术及采取的有组织、有目的的预见性的配合行动,它要求合作、团队和协调,只有这样才能以发挥技术最大效能所体现出来的一种美。
  除此之外,外在美还包括了体育服装美、场地装备美、体育建筑美等。如体育服装美中的体育服装,包括了运动时穿的衣服、裤子、鞋子和帽子等。服装是文化的表征,服装的色彩是最能表现服装的美,是人们视觉对不同色彩的反映。色彩的组合能通过生理和心理的感应,触动人们的情绪。而服装的款式是服装美的关健,美丽的体育服装款式能衬托出运动员健美的体态。体育装备美是通过各种体育训练、比赛形式直观地表现出来,休育,包括体育仪器、器械、器材等装备,是进行体育活动必备的物质条件。比如,彩带的抖动、皮球的弹跳、跳绳的摇摆等,都为艺术体操增加了优美的韵律感。体育建筑美也具有美的价值,实际呈现过程中不仅要结构合理,还要注意外部的表现形态和外观的装饰。体育建筑,一般都高大、雄伟、宽敞、开阔,给人以博大崇高的美感,并因为体积、块面、线条、色调、材料与一般的建筑有较明显的差别,能引人注目。如2008北京奥运会的主体育场“鸟巢”就受到国内外一致的赞赏和惊叹。
  
  三 体育美学的发展
  
  当今体育美学较为发达的是西方,西方美学成形较早,以艺术先行,比较系统而发达,很早就出现了一些研究成果,比如《体育和美学》、《动之美》、《竞赛报道的语言》、《竞技和现代绘画》、《运动和艺术中“熟练”的概念》、《大众体育与精品艺术创作的关系》、《竞技与美的概念》《美学与运动》等。西方体育美学尤其比较注意于形式美的研究,着力于现实和创造典型,并偏重着眼于艺术,鼓励体育与艺术的结合。诸多美学家如马斯持森等认为“美主要的属于艺术”、“艺术是美的集中表现”,体育美学的发展较多地依赖艺术,主要研究健美的体型、健美方法、体型的测量与评价的方法和标准,也有学者很重视“运动美学”中的技术美问题。然而,在我国,由于受传统美学思想的影响,解放后又传入了苏联的美学体系,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后,东西方各种美学思想、观点纷纷涌入,这为建立我国自己的体育美学体系造成了一定的困难。再加上美学思想传统主要是美学的伦理化,比较重人事和伦理的规范,注重作为主体的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美与善相通,这导致我国在体育美学研究中一直以来尚未形成独立完整的理论体系,体育美学作为一门学科目前在我国正处于创建和开拓阶段。
  尽管我国在上世纪70年代末才开始有关体育美学的研究,起步比国外晚,但近几年来,随着人们对体育要求和期待提高,体育运动项目增多,体育人口不断扩大,体育运动水平快速提高,体育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日益明显,体育运动美的内容也更加丰富多采而且愈来愈被人们所认识,使得许理论界多人士加大了关于体育美学的研究进程,如80年代开始有大量专著和论文陆续出版,几次全国性的学术讨论会相继举办,在全国十几所条件较好的体育学院和师范院校体育系里开课,教育部正式把体育美学列为体育专业本科生的选修课程等等,这些都标志着中国的体育美学开始了新的篇章。体育美学的思考涉及到更加广阔的角度和层面,如人的健美即注重人体美和美化人体。体育是一种文化、一种艺术,同时也是一种思想。因此,未来我国体育美学的体系当注重建立严密而系统的理论体系,坚持重美德的传统、遵循从运动实践的需要和实际问题做研究;着重人体及其体育中美的发现和规律探索,走独立于艺术特点的体育美学发展道路。
  总之,体育美学的崛起是现代体育发展的需要,是人类文明的象征。由于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各学科的相互渗透以及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为体育美学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天地,体育美学发展将更加具有顽强地生命力。现代生活、传媒对体育美学的依赖和需求,体育美学也注定走向一个多层面、多形式的体育美学时代。同时,体育美学发展的程度也取决于体育运动和体育科学的发展水平。因此,未来体育美学的发展应该在保持我国传统美学思想的基础上,坚持重美德的传统,遵循从体育运动实践的需要进行研究,不断总结历史和实践经验,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体育美学新体系,为发展社会主义体育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Wolfgang Wlsch,Sport-viewed aesthetically and even as art,The Aesthetics of Everyday Life,eds[M].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2005.
   [2] 邵纪淼:《体育美学体育摄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3] 杨辛、甘霖:《美学厚理》,湘京大学出版杜,2003年版。
   [4] 宗白华:《西方美学名著选译》,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5] 朱光潜:《谈美》,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6] 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7] Wright L.Aesthetic implicitness in sport and the role of aesthetic concepts[J].Journal of the Philosophy of Sport,2003.
   [8] Andrew Holowchak M.Ergogenic aids and the lim-its of human performance in sport:ethical issues,aes-thetic considerations[J].Journal of Philosophy of Sport,2002.
  
   作者简介:
   杨志强,男,1966—,重庆人,本科,讲师,研究方向:体育教育与运动训练、体育美育,工作单位:西南民族大学。
   陈家明,男,1981—,四川南充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体育教育与运动训练学,工作单位:西南民族大学。
其他文献
想锻炼?先掏钱——如今,在很多大学的体育场馆门口,你都会听到学生和场馆管理人员类似这样的对话。大学体育馆对学生也要收费?对于早几年从大学里出来的人来讲,这也许是个不
《关于对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地方加大激励支持力度的通知》提出,根据每年国务院大督查和日常督查情况,对落实有关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实干、取得明显成效的地方,采取相应措施予以
人体在运动时,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大,时间的延长,氧耗增多,自由基产生增加,而自由基产生的增加可造成肌肉损伤和运动性疲劳的发生。文章综述了维生素C抗氧化和清除自由基的机制
抗日战争是一场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是近代中国历史从“低谷”走向“上升”的标志,是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枢纽。抗日战争的胜利是在民族统一战线的共同认识下实现的。离开了抗
我国对职业教育的认识高度和重视程度,是历史性的。近日,温家宝总理在主持召开教育工作座谈会时又强调,职业教育是面向人人的教育,国家要把发展职业教育放在更加重要、更加突
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好坏,直接关系人民法院和法官在人民群众中的司法形象,关系审判工作服务大局、服务群众职能作用的发挥,关系人民法院事业能否健康发展。因此,抓好新形势下人
自1931年开始,中国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14年浴血奋战,打败了穷凶极恶的日本法西斯侵略者,赢得了近代以来中国反抗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在这一伟大胜利中,中国共产党领导
将可持续设计的理念融入到产品设计中,用这种直接的方式来传递情感,能够加强设计思维与使用者的互通与共鸣,赋予产品更高的价值与生命。本文通过分析可持续设计与情感化设计
本刊讯(文本刊编辑部摄影孙若丰)5月20日下午,最高人民法院党组中心组举行“三严三实”专题学习研讨会,围绕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深入把握“三严三实”
手机图书馆利用手机便携、通信、服务等功能开展图书馆服务成为近几年研究的热点。文章首先从手机选择、使用意识、行为习惯与技术支持四个方面分析了手机图书馆用户的独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