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化催生着一个个小区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在城市版图上。基层党建拓宽了新的空间,也面临着一系列新的问题。市委三届六次全会提出,要加大在城镇新建小区中建立党组织的力度。经过几年的探索,渝北区形成了组织联建型、物管服务型、社团引导型三种小区党建模式,有力地促进了小区和谐发展,推进了社区党建工作。
2008年1月10日,渝北区龙塔街道鲁能星城社区会议室热火朝天。
社区居委会正换届选举,经过1155多名居民代表投票,七名新上任的居委会成员中,出现了两张特殊面孔:戴德梁行物业管理处行政部经理潘霞、深圳之平物业管理公司客户服务部经理张军。
“让物业管理人员加入社区居委会,在重庆是头一次。”鲁能星城社区党支部书记张杰说,因为鲁能星城社区党组织的管理服务对象和小区物业管理、业主委员会的服务对象完全重合,要加强对社区党员的教育管理,搞好社区服务,增强党组织在社区群众中的凝聚力,完全可以通过交叉任职来实现。
经过数月酝酿,在社区居委会换届前夕,张杰特地拜访小区的戴德梁行物业管理处和深圳之平物业管理公司的负责人。“我希望物管公司能推荐一名负责任、有能力的人,进入社区居委会任职。”张杰的这番话让鲁能星城两家物管公司负责人感到既新奇又兴奋。
经过商议,物管公司工作人员潘霞和张军递交了申请,获得了参加竞选的资格。2008年1月,经过群众推选,他们进入居委会。
2008年底,鲁能星城业主委员会成立,党员、居民小组长李天永,当选为业主委员会副主任。同年,30多人组成的志愿者队伍成立,成员中有不少人既是党员,又是业主委员会或居民委员会成员。
一张以党支部为龙头,业主委员会、社区居委会、物业管理公司以及社区志愿工作者队伍高度融合的网络,在小区铺开。
2008年9月,鲁能星城一街区业主杨俊其家遇到烦心事,因楼下搭建雨棚遮挡空调滴水,噪音干扰家人休息。
从业主到居民小组长再到党小组,半天时间内,信息从最基层传递到社区龙头——鲁能星城党支部。
戴德梁行物业管理处客服部当天下午接到党支部的信息:有业主需要物管帮助。
第二天,当物业管理工作人员敲开杨俊其家的门时,他十分意外:“没想到这么快,昨天才反映的问题,今天就上门协调了。”
“组织联建,不仅能让信息快速传递,更重要的是各司其职,让社区党建的马车跑起来,”张杰说,“简单问题,快捷处理;重大问题,分工合作。”
张杰说,在党支部的牵头下,社区的“魅力值”不断提升,比如,针对小学生放学回家难问题,小区开设“四点钟课堂”后,有不少党员和业委会成员志愿充当临时家长;为了帮助小区业主就业,党支部常常为社区内的重百超市、麦当劳、物管公司等企业和业主牵线搭桥……“党建管理、小区物管、居民共管,已经在组织联建下融为一体。”张杰说,居民们都很享受这样的和谐时光。
“在这种大社区抓党建工作,要借巧力。”渝北区回兴街道双湖路社区党总支书记周碧华,干起事来风风火火,她扬了扬手里的几页物管公司电话清单说,“秘诀就在把党建工作渗透到物业管理中,搞好一线服务,凝聚人心。”
抓住物业管理这个牛鼻子搞社区党建,源于社区党员的一个提议。
2003年,双湖路社区修起三栋单体楼,有三个开发商、三个物管公司。因缺乏统筹管理,从入住开始,麻烦不断。扫垃圾的工人经常把垃圾从这边楼扔到那边楼,矛盾尖锐到每栋楼之间修起了围墙,居民隔三岔五打电话给周碧华,要求调解纠纷。
楼长毛著向周碧华献了一计:“由社区党总支代管三栋楼的物管。”
周碧华决定尝试一下。
2004年2月,雙湖路社区召开党总支会,周碧华提议:社区党组织牵头成立物管公司,不赢利,所需注册资金欢迎党委成员、社区干部入股。
几经酝酿,2004年5月,前程物业管理公司注册成立,周碧华是法人代表。58万元注册资金中,有32万元来自党总支成员和社区干部。
不以赢利为目的的前程物管接过三家物管公司的接力棒,每月向每户业主收取16元物管费,而市面上费用通常在每月18元—20元。
打上红色印记的前程物管,开始拓展更多的衍生服务。“居民电路故障、下水道清掏这些麻烦事,不但有人管了,我们还找到了诉苦、说事的新渠道。地下管网漏水的事,就是通过物管向党组织反映解决的。”楼长毛著说。
2008年8月,周碧华接到前程物管公司工作人员的反映:因地下管网老化,一个月漏了几百吨水,费用公摊,大家情绪很大。
周碧华立刻召集三栋楼的党员布置任务,首先做好群众思想工作,其次,为彻底解决矛盾,全部更换为一户一表。
党员全部行动起来,上门走访了三四次、电话打了上百个。周碧华说,那几个月,党总支班子成员的嘴皮都磨破了。终于,几个月后,48户人都换上了一户一表。
“光靠物管公司,是很难理清这些麻烦的,社区党总支出面效果就大不一样。”毛著说。
成立物管公司推进党建,只是党总支的一次尝试。周碧华说:“公司是经营性质,不少人质疑是否有敛财之嫌。而实际上,公司靠收取微薄的物管费用维持工作人员的工资,有时甚至要倒贴。”正是在内外双重矛盾的挤压下,不少社区工作人员陆续转让股份,2009年9月,公司正式托管给前兴物业管理公司负责。
“这次尝试只局限在几栋单体楼,不过受此启发,党总支开始着手让小区物管和社区党组织全面对接。”周碧华说。
2009年初,心海湾小区出现在双湖路社区版图上,在鑫隆物业公司入驻之初,经理唐正良就接到社区党总支的提醒——向社区党总支提供公司的管理资质、人员构成、电话清单等,作为资料备案。同时,周碧华也向唐正良详细介绍了社区党组织的人员构成:“物管公司就是小区党员、群众和社区党组织的‘天线’,遇到新情况,要及时跟党委通气,遇到麻烦也可以找党委。”一席话,让唐正良颇感意外:“在物管公司工作了这么多年,我们以前和党组织从来是‘井水不犯河水’。”
很快,唐正良就从其他住户口中得知党组织的威力。
2008年8月,金鞍花园出现几十人紧张对峙,一方是金鞍花园的业主,一方是将餐饮店开在小区外围的店面老板。因物业管理公司未经业主许可,擅自同意餐饮店在小区围墙上打通一扇门,眼看小区围墙被打通一半,业主将餐饮店围了起来。
金鞍花园物管公司白经理紧急向周碧华电话求救。
十分钟后,党总支成员赶到。
经过一番劝解,业主慢慢散去,第二天那扇被打掉一半的门,又被餐饮店老板主动封上。
物管公司白经理感谢万分:“如果不是社区党委出头,我们还真不知道怎么办。”
这样的事,在双湖路社区已经屡见不鲜,唐正良也开始向其他物管公司学习,主动成为党委的“天线”——有问题找党组织,有信息告诉党组织。
能将几十个小区运作得风生水起,周碧华借物管这个平台摸索出了一套好办法:每个小区有固定联络人,每天电话沟通信息。她说:“物管公司的电话清单已经成了我的工作手册,通过它们能直接获取大量一手信息,比如计划生育情况、孤寡老人生活情况、影响小区安定的各种矛盾等。”
全国文明社区、全国社区服务示范社区、全国文化先进社区等荣誉,见证着一个社区在党组织推动下的健康成长之路。
2005年,孙小蜂走马上任渝北区龙溪街道龙湖社区党委书记。社区有两个党支部,下设四个党小组,但除了一本党员花名册,党员开展活动几乎为零。
通过建立党小组将小区党建一抓到底,是各个小区党建工作的惯常做法。如何才能让党员主动参与到党组织的活动中,提高他们的积极性?
小区的群众组织进入了孙小蜂的视野。
2002年,龙湖小区一名党员业主牵头成立了龙湖艺术团。“经过几年发展,这个群众自发组织力量已不可小觑。100多名团员里面,70%都是老党员。艺术团下的合唱团、时装队、舞蹈队队长全部是党员,只是以前都‘潜伏’着。”孙小蜂在多次深入了解后,意识到,完全可以激发艺术团党员参与社区管理的积极性。
孙小蜂和社区党委、居委会成员们商议,通过资金支持的方式将艺术团“收编”——给艺术团成员每人资助50元的活动经费,每次正式活动给艺术团资助500元—1500元的活动经费。不仅如此,社区党委成员、党小组长都领到一项任务——和艺术团的党员打成一片,跟踪活动近况。
几个月后,效果显著。
通过群众组织激发党员活力,只是社区党委的第一步棋。为建立党员发挥作用的长效机制,社区党委稳健地落下第二步棋:为每位党员设岗定责。
2009年8月的一个傍晚,香山花园小区业主老张步履匆忙,他要去拜访住在渝复丽苑的党员邓隆钦。
香山花园附近一家餐馆油烟扰民,多次协商无果,老张只好向党组织求救。邓隆钦得知信息后,当晚就向所在的第三党小组反映此事,随后多次深入实地调查。最后经社区党委出面协调,老张反映的问题解决了。
“以前小区之间的业主根本没有任何往来,现在我经常跨‘区’向党员求助。”老张兴奋地说,支持他的正是党委出台的党员设岗定责制度。
按照制度要求,邓隆钦还有六个身份:小区的义务宣传员、监督员、安全员、调解员、信息员、环保员。
“在这些身份的约束下,邓龙钦必须及时反映信息,参与解决问题。”孙小蜂说,让党员发挥作用,不仅要靠觉悟,更要靠制度。
在推进“三项制度”的过程中,64名党员领到不少任务,如政策宣讲、收集问题、帮扶困难等。
仅2009年,经过社区党员们的努力,社区党委为居民解决了几十件日常纠纷和困难。
“居民大事小事都开始往社区跑,有困难首先想到的就是社区党组织。党组织开展活动越来越丰富,党员们都很踊跃,一呼百应。”孙小蜂说,“现在我们正由党员带头,带领居民一起争创全国文明社区。”
模式一:组织联建型
社区样本:鲁能星城社区
社区特点:整个社区由鲁能星城小区组成。幅员面积一平方公里,入住一万余人。
党建模式:采取党支部、居委会、业主委员会、物业公司交叉任职,形成以社区党组织为龙头,业主委员会、物业公司、社区居委会、群众组织共同管理小区的服务体系。
模式二:物管服务型
社区样本:双湖路社区
社区特点:社区幅员面积三平方公里,总人口近三萬人。高、中、低档小区混杂,其中有不少单体楼。
党建模式:依托物管的资源优势、信息渠道,对社区党员、群众进行管理、服务。
模式三:社团引导型
社区样本:龙湖社区
社区特点:辖区近一平方公里,总人口一万余人;社区以规模化高中档小区为主,无单体楼和平房散户。
党建模式:依托群众自发成立的社团,激发党建工作活力,引导更多党员和群众参与到小区管理之中。
2008年1月10日,渝北区龙塔街道鲁能星城社区会议室热火朝天。
社区居委会正换届选举,经过1155多名居民代表投票,七名新上任的居委会成员中,出现了两张特殊面孔:戴德梁行物业管理处行政部经理潘霞、深圳之平物业管理公司客户服务部经理张军。
“让物业管理人员加入社区居委会,在重庆是头一次。”鲁能星城社区党支部书记张杰说,因为鲁能星城社区党组织的管理服务对象和小区物业管理、业主委员会的服务对象完全重合,要加强对社区党员的教育管理,搞好社区服务,增强党组织在社区群众中的凝聚力,完全可以通过交叉任职来实现。
经过数月酝酿,在社区居委会换届前夕,张杰特地拜访小区的戴德梁行物业管理处和深圳之平物业管理公司的负责人。“我希望物管公司能推荐一名负责任、有能力的人,进入社区居委会任职。”张杰的这番话让鲁能星城两家物管公司负责人感到既新奇又兴奋。
经过商议,物管公司工作人员潘霞和张军递交了申请,获得了参加竞选的资格。2008年1月,经过群众推选,他们进入居委会。
2008年底,鲁能星城业主委员会成立,党员、居民小组长李天永,当选为业主委员会副主任。同年,30多人组成的志愿者队伍成立,成员中有不少人既是党员,又是业主委员会或居民委员会成员。
一张以党支部为龙头,业主委员会、社区居委会、物业管理公司以及社区志愿工作者队伍高度融合的网络,在小区铺开。
2008年9月,鲁能星城一街区业主杨俊其家遇到烦心事,因楼下搭建雨棚遮挡空调滴水,噪音干扰家人休息。
从业主到居民小组长再到党小组,半天时间内,信息从最基层传递到社区龙头——鲁能星城党支部。
戴德梁行物业管理处客服部当天下午接到党支部的信息:有业主需要物管帮助。
第二天,当物业管理工作人员敲开杨俊其家的门时,他十分意外:“没想到这么快,昨天才反映的问题,今天就上门协调了。”
“组织联建,不仅能让信息快速传递,更重要的是各司其职,让社区党建的马车跑起来,”张杰说,“简单问题,快捷处理;重大问题,分工合作。”
张杰说,在党支部的牵头下,社区的“魅力值”不断提升,比如,针对小学生放学回家难问题,小区开设“四点钟课堂”后,有不少党员和业委会成员志愿充当临时家长;为了帮助小区业主就业,党支部常常为社区内的重百超市、麦当劳、物管公司等企业和业主牵线搭桥……“党建管理、小区物管、居民共管,已经在组织联建下融为一体。”张杰说,居民们都很享受这样的和谐时光。
“在这种大社区抓党建工作,要借巧力。”渝北区回兴街道双湖路社区党总支书记周碧华,干起事来风风火火,她扬了扬手里的几页物管公司电话清单说,“秘诀就在把党建工作渗透到物业管理中,搞好一线服务,凝聚人心。”
抓住物业管理这个牛鼻子搞社区党建,源于社区党员的一个提议。
2003年,双湖路社区修起三栋单体楼,有三个开发商、三个物管公司。因缺乏统筹管理,从入住开始,麻烦不断。扫垃圾的工人经常把垃圾从这边楼扔到那边楼,矛盾尖锐到每栋楼之间修起了围墙,居民隔三岔五打电话给周碧华,要求调解纠纷。
楼长毛著向周碧华献了一计:“由社区党总支代管三栋楼的物管。”
周碧华决定尝试一下。
2004年2月,雙湖路社区召开党总支会,周碧华提议:社区党组织牵头成立物管公司,不赢利,所需注册资金欢迎党委成员、社区干部入股。
几经酝酿,2004年5月,前程物业管理公司注册成立,周碧华是法人代表。58万元注册资金中,有32万元来自党总支成员和社区干部。
不以赢利为目的的前程物管接过三家物管公司的接力棒,每月向每户业主收取16元物管费,而市面上费用通常在每月18元—20元。
打上红色印记的前程物管,开始拓展更多的衍生服务。“居民电路故障、下水道清掏这些麻烦事,不但有人管了,我们还找到了诉苦、说事的新渠道。地下管网漏水的事,就是通过物管向党组织反映解决的。”楼长毛著说。
2008年8月,周碧华接到前程物管公司工作人员的反映:因地下管网老化,一个月漏了几百吨水,费用公摊,大家情绪很大。
周碧华立刻召集三栋楼的党员布置任务,首先做好群众思想工作,其次,为彻底解决矛盾,全部更换为一户一表。
党员全部行动起来,上门走访了三四次、电话打了上百个。周碧华说,那几个月,党总支班子成员的嘴皮都磨破了。终于,几个月后,48户人都换上了一户一表。
“光靠物管公司,是很难理清这些麻烦的,社区党总支出面效果就大不一样。”毛著说。
成立物管公司推进党建,只是党总支的一次尝试。周碧华说:“公司是经营性质,不少人质疑是否有敛财之嫌。而实际上,公司靠收取微薄的物管费用维持工作人员的工资,有时甚至要倒贴。”正是在内外双重矛盾的挤压下,不少社区工作人员陆续转让股份,2009年9月,公司正式托管给前兴物业管理公司负责。
“这次尝试只局限在几栋单体楼,不过受此启发,党总支开始着手让小区物管和社区党组织全面对接。”周碧华说。
2009年初,心海湾小区出现在双湖路社区版图上,在鑫隆物业公司入驻之初,经理唐正良就接到社区党总支的提醒——向社区党总支提供公司的管理资质、人员构成、电话清单等,作为资料备案。同时,周碧华也向唐正良详细介绍了社区党组织的人员构成:“物管公司就是小区党员、群众和社区党组织的‘天线’,遇到新情况,要及时跟党委通气,遇到麻烦也可以找党委。”一席话,让唐正良颇感意外:“在物管公司工作了这么多年,我们以前和党组织从来是‘井水不犯河水’。”
很快,唐正良就从其他住户口中得知党组织的威力。
2008年8月,金鞍花园出现几十人紧张对峙,一方是金鞍花园的业主,一方是将餐饮店开在小区外围的店面老板。因物业管理公司未经业主许可,擅自同意餐饮店在小区围墙上打通一扇门,眼看小区围墙被打通一半,业主将餐饮店围了起来。
金鞍花园物管公司白经理紧急向周碧华电话求救。
十分钟后,党总支成员赶到。
经过一番劝解,业主慢慢散去,第二天那扇被打掉一半的门,又被餐饮店老板主动封上。
物管公司白经理感谢万分:“如果不是社区党委出头,我们还真不知道怎么办。”
这样的事,在双湖路社区已经屡见不鲜,唐正良也开始向其他物管公司学习,主动成为党委的“天线”——有问题找党组织,有信息告诉党组织。
能将几十个小区运作得风生水起,周碧华借物管这个平台摸索出了一套好办法:每个小区有固定联络人,每天电话沟通信息。她说:“物管公司的电话清单已经成了我的工作手册,通过它们能直接获取大量一手信息,比如计划生育情况、孤寡老人生活情况、影响小区安定的各种矛盾等。”
全国文明社区、全国社区服务示范社区、全国文化先进社区等荣誉,见证着一个社区在党组织推动下的健康成长之路。
2005年,孙小蜂走马上任渝北区龙溪街道龙湖社区党委书记。社区有两个党支部,下设四个党小组,但除了一本党员花名册,党员开展活动几乎为零。
通过建立党小组将小区党建一抓到底,是各个小区党建工作的惯常做法。如何才能让党员主动参与到党组织的活动中,提高他们的积极性?
小区的群众组织进入了孙小蜂的视野。
2002年,龙湖小区一名党员业主牵头成立了龙湖艺术团。“经过几年发展,这个群众自发组织力量已不可小觑。100多名团员里面,70%都是老党员。艺术团下的合唱团、时装队、舞蹈队队长全部是党员,只是以前都‘潜伏’着。”孙小蜂在多次深入了解后,意识到,完全可以激发艺术团党员参与社区管理的积极性。
孙小蜂和社区党委、居委会成员们商议,通过资金支持的方式将艺术团“收编”——给艺术团成员每人资助50元的活动经费,每次正式活动给艺术团资助500元—1500元的活动经费。不仅如此,社区党委成员、党小组长都领到一项任务——和艺术团的党员打成一片,跟踪活动近况。
几个月后,效果显著。
通过群众组织激发党员活力,只是社区党委的第一步棋。为建立党员发挥作用的长效机制,社区党委稳健地落下第二步棋:为每位党员设岗定责。
2009年8月的一个傍晚,香山花园小区业主老张步履匆忙,他要去拜访住在渝复丽苑的党员邓隆钦。
香山花园附近一家餐馆油烟扰民,多次协商无果,老张只好向党组织求救。邓隆钦得知信息后,当晚就向所在的第三党小组反映此事,随后多次深入实地调查。最后经社区党委出面协调,老张反映的问题解决了。
“以前小区之间的业主根本没有任何往来,现在我经常跨‘区’向党员求助。”老张兴奋地说,支持他的正是党委出台的党员设岗定责制度。
按照制度要求,邓隆钦还有六个身份:小区的义务宣传员、监督员、安全员、调解员、信息员、环保员。
“在这些身份的约束下,邓龙钦必须及时反映信息,参与解决问题。”孙小蜂说,让党员发挥作用,不仅要靠觉悟,更要靠制度。
在推进“三项制度”的过程中,64名党员领到不少任务,如政策宣讲、收集问题、帮扶困难等。
仅2009年,经过社区党员们的努力,社区党委为居民解决了几十件日常纠纷和困难。
“居民大事小事都开始往社区跑,有困难首先想到的就是社区党组织。党组织开展活动越来越丰富,党员们都很踊跃,一呼百应。”孙小蜂说,“现在我们正由党员带头,带领居民一起争创全国文明社区。”
模式一:组织联建型
社区样本:鲁能星城社区
社区特点:整个社区由鲁能星城小区组成。幅员面积一平方公里,入住一万余人。
党建模式:采取党支部、居委会、业主委员会、物业公司交叉任职,形成以社区党组织为龙头,业主委员会、物业公司、社区居委会、群众组织共同管理小区的服务体系。
模式二:物管服务型
社区样本:双湖路社区
社区特点:社区幅员面积三平方公里,总人口近三萬人。高、中、低档小区混杂,其中有不少单体楼。
党建模式:依托物管的资源优势、信息渠道,对社区党员、群众进行管理、服务。
模式三:社团引导型
社区样本:龙湖社区
社区特点:辖区近一平方公里,总人口一万余人;社区以规模化高中档小区为主,无单体楼和平房散户。
党建模式:依托群众自发成立的社团,激发党建工作活力,引导更多党员和群众参与到小区管理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