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野桑蚕DH—PBAN基因克隆研究初报

来源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oxiuf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根据家蚕(Bombyx mori)滞育激素-性信息素合成激活肽(DH-PBAN)基因的DNA序列设计引物,以中国野桑蚕(Bombyx mandarina China)基因组DNA为模板进行PCR扩增.试验首先确立了比较稳定的从基因组扩增目的片段的扩增体系及程序,并用该扩增体系及程序克隆到中国野桑蚕DH,PBAN及DH-PBAN基因的第5内含子序列.试验还发现该基因第3内含子在家蚕和野桑蚕之间表现出多态性.
其他文献
本实验利用丝厂副产物蚕蛹为原料,研究了家蚕蛹油的提取工艺。结果表明:提取蛹油的最优条件为:浸出温度38℃,浸出时间2h,溶剂用量4ml/g,振荡速率为160r/min,蚕蛹油的出油率达
<正>从古代生命观来看,人是形气神的三位一体,神是生命活动的主宰,练气功的运用意识主要是内向性运用意识,发挥意识的特殊能动作用,因此,导引锻炼必然离不开对神的锻炼和调控
会议
运用毛细管气相色谱仪对无芥酸甘蓝型油莱品种lissadra(B.napus L.cv.)和高亚油酸、低亚麻酸芥莱型油莱JN63(B.juncea)杂交产生的F4代各株系进行了脂肪酸组分分析。并选出其
<正>微信的功能日趋丰富,用户规模不断扩大,使微信及其公众平台逐渐成为助力微公益重大项目推广的重要阵地。传播现状公益组织的微信公众平台传递信息的形式,一是以精选活动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