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嘚瑟”

来源 :思维与智慧·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ppq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嘚瑟”这个词似乎一听就懂,但细究起来却蛮有意思。有语言考据癖的我,找出家中的几部大词典,翻检起来。翻检的结果是,我所查的数部部头不算小的词典,只有《现代汉语词典》收入了“嘚瑟”一詞,解释是:“〈方〉因得意而向人显示;炫耀。”举的例子则是:“开着辆小汽车到处嘚瑟。”“自从当上个小科长,整天嘚瑟。”看起来,这“嘚瑟”一词与时下网络用语“晒”的含意倒是颇为相近。
  既然是方言,就查查《汉语方言大词典》吧,这是学术界公认的最有权威性的汉语方言词典,查的结果是竟然没有收入“嘚瑟”一词。在“嘚”字词头下,倒是收入了另外两个词,分别是“嘚嗖”(注音也是de se)和“嘚嘚嗖嗖”。分别解释为:嘚嗖:东北官话。说出来(贬):“你那点事,不用别人说,你自己就得嘚嗖出来了。”另一意思是拿出来(贬):“看你,左一趟右一趟的往外嘚嗖啥呢?”“嘚嘚嗖嗖”的解释:“总爱在别人面前表现自己,举止不稳重。”看来,这个词确实来自东北方言,本来写作“嘚嗖”,至《现代汉语词典》才规范为“嘚瑟”。我印象中,北京人似乎也常说这个词,估计与满语有些关系吧。
  再查一下《汉语大词典》,这部大词典收录的多是书面语,果然没有收入“嘚瑟”“嘚嗖”这样的口语词汇,倒是其解释“抖擞”一词的第7个义项:“威风”“神气”,含义与“嘚瑟”非常相似。这个义项下举的例子是作家周立波的名作《暴风骤雨》第二部中的一句话:“你们抖擞吧,等中央军来,割你们的脑袋。”这个“抖擞”也就是“显摆”“得意”等意思。《暴风骤雨》一书的故事背景也是东北地区,小说中这句话本也属东北方言,也就是《汉语方言大词典》的“嘚嗖”。不知我这种推断是否合理?如果是这样的话,在我的印象中,“抖擞”一词通常是褒义的,但何以一转而有“嘚瑟”这样的“贬义”呢?忽然又想到:“博士”这个词的定义当然也是确定的,但有朝一日,“明星博士”是否也会作为一个具有特定含义的名词收入《现代汉语词典》呢?从语言学角度说,其实有这种需要,但我仍然希望不要成为现实。
  最后想说的是:人生在世,适当“嘚瑟”一下本来也是正常的,“微博”“微信”这些网络媒介从某种意义上说,也就是给人们提供可以“嘚瑟”的空间。乃至像我这样,就一个词考证一番,写篇文章,其实也是广义上的“嘚瑟”。但一旦过度,就有了“贬义”。人可以活得扬眉吐气,但不必趾高气扬;应该活得踏踏实实,不能沽名钓誉,更不能弄虚作假。如此想来,他人常提醒“别嘚瑟”,真可视为当头棒喝的“三字箴言”,时刻警醒我们每一个人!
  (郝景田摘自《天津日报》2019年2月25日)
其他文献
又是一年毕业季。小学、初中、高中、大学,陆续迎来毕业季,这使得人生更加完整。毕业时有欢笑,有泪水,有别离,有回忆……在校的时光镌刻了人们独特的记忆。因为网络的发达,或许这个时代,已经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别离。但是,时光却不知不觉远去了,还好青春仍在,背上行囊,继续前行。  相聚太短,还没来得及品味,毕业生已各自远走天涯。尽情挥洒过的青春,开始变得苍老,繁华殆尽,同窗还能再相见吗?那时在乎或者不在乎的人
大脚趾非常低调,虽然不受重视,可能被踢到后才会引起人们的注意,但它是身体一个重要部位。有关它的一些事实可能令你感到震惊。  每当你走路的时候,你的脚会向前迈,脚掌就需要发力。对于大部分人来说,这意味着大脚趾在走路时承担最大负荷。一天要走那么多路,难怪人们总是觉得大脚趾很痛。  人们早在几个世纪前就知道怎么制作假脚趾了。曼彻斯特大学古埃及生物医学KNH中心的研究人员在一具死时约五六十岁、经历过脚趾截
今天,小编带给各位“红粉”的,是非常精彩、非常好看、能让你笑到肚子痛的动画短片。它们长的只有十多分钟,短的才两三分钟,但是,有句老话说得好呀——浓缩才是精华!  《魔术师和兔子》  在金碧辉煌的大剧院里,楼上楼下座无虚席。因为,伟大的魔术师即将表演著名的帽子魔术,和他搭档的是小兔子艾历克。魔术师信心满满,全部心思都在表演上,却忽视了艾历克的感受。  原来,艾历克饥肠辘(lù)辘,对眼前的胡萝卜垂涎
生命中细小的惊喜总是突然冒出的,像是春日里倏忽掠过的燕影,像是越看星星越多的夜空,像是教科书里藏着的上课传过的小纸条,或是许久没穿的外套口袋里藏着的糖果。它们不经意地散落在各个角落,是流萤,是星火,汇起来就是一整条银河。  有人说过一年有两种过法:一种是过365天,另一种是过1天,然后重复365遍。生命定然有它存在的价值,也有其存在的绚丽。正如没有哪两枚树叶是完全相同的,也没有哪两天是一模一样的。
  
A、B、C、D这4扇木制门框中,哪一扇门框的结构最牢呢?为什么?  某店来了3位顾客,因为要赶火车,急着买饼,限定时间不能超过16分钟。  几个厨师都说无能为力,因为烙熟一个饼的两面各需要5分钟,一口锅一次可放两个饼,那么烙熟3个饼就得20分钟。  这时,厨师老李来了,他说15分钟可以搞定。你知道他是怎么烙饼的吗?
一些树非常有本事,它们利用先天的“身体条件”,加上后天的“勤奋”,如勤争养分、勇夺阳光、智抗病虫害等,成为了树木中的“成功人士”。  如果要举办世界树木界高度竞赛的话,冠军非澳洲的杏仁桉莫属。  这些个头最高的“成功人士”被称为“树木世界里的最高塔”,一般高达100米,最高可达156米。鸟在树顶上歌唱,在树下听起来,歌声就像蚊子的“嗡嗡”声那么小。  它们为什么会如此成功呢?  这全靠它们的叶子。
发明缘由:  值日时,最令人头疼的是拖地。因教室地面砖颜色浅,每次拖地需花较长时间,拖完后地面又滑又湿,还得等干了后才能在上面走,否则一不小心就会滑倒或者将刚擦干净的地面弄脏。班主任发现后买来好用的新式拖布,但我们用了几次后就坏了。班主任又买来这种拖布,没多久又坏了,看来还是传统的拖布耐用。无奈,我们又改用传统拖布拖地。如何才能解决教室拖地问题呢?我想到了将两种拖布组合在一起,发明干湿两用拖布。设
官场上的“两面人”像老鼠过街人人喊打,艺术上的“两面人”却像川剧变脸反倒显出几分有趣,韩羽先生就属于后者。  他的画轻易不肯出手,即使废画也不送人。这样看似吝啬,实则是对艺术的苛求。他说:“画得稍如人意的,舍不得送人;画得不如意的,不好意思送人。画画儿不如意者十之八九,稍如意者十之一二,大多数画儿都送给废纸篓了。”  俗话说:“不怕贼来偷,就怕贼惦记。”韩羽先生警惕性再高,“老虎也有打盹的时候”。
“过马路,左右看,要走人行横道线。红灯停,绿灯行,黄灯亮了等一等。”如歌谣中所写,父母经常叮嘱我们过马路要走人行橫道线,相信很多同学也是这样做的。  人行横道线由多条相互平行的白实线组成,因酷似斑马身上的斑纹又被称为“斑马线”。它能很好地疏导行人安全通过马路,是行人的“生命线”。那么,这么重要的线是如何来的呢?  人行横道线最早源于古罗马时期的“跳石”。在古罗马庞贝古城的一些街道上,车马与行人交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