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路上的“条纹腰带”

来源 :发明与创新·小学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eshen_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过马路,左右看,要走人行横道线。红灯停,绿灯行,黄灯亮了等一等。”如歌谣中所写,父母经常叮嘱我们过马路要走人行橫道线,相信很多同学也是这样做的。
  人行横道线由多条相互平行的白实线组成,因酷似斑马身上的斑纹又被称为“斑马线”。它能很好地疏导行人安全通过马路,是行人的“生命线”。那么,这么重要的线是如何来的呢?
  人行横道线最早源于古罗马时期的“跳石”。在古罗马庞贝古城的一些街道上,车马与行人交叉行驶,经常导致交通堵塞,事故频发。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人们把人行道加高,使人与车马分离,又在靠近马路口的地方砌起一块块凸出路面的石头,作为指示行人过街的标志。行人可以踩着这些石头一跳一跳地穿过马路,而马车行驶时,两个轮子刚好可以从石头间的缝隙中通过。久而久之,行人穿越马路就被称为“跳石”。
  到了19世纪末期,汽车代替了马车,在速度加快的同时大大增加了危险性。城市内更是车水马龙,行人在街道上任意横穿,严重阻碍了交通行驶,而从前的“跳石”已无法避免交通事故的频频发生。
  20世纪50年代初期,为了保障人们的出行安全,英国人集思广益,率先设计了一种横格状的人行横道线,并规定行人在穿过街道时只能走人行横道。于是伦敦街头出现了一条条洁白的醒目的横线,这些横线看上去像斑马身上的白斑纹,因而人们称之为“斑马线”。司机驾驶汽车时看到“斑马线”就会减速或让汽车停下来,让行人安全通过。
  “斑马线”给人们提供了一条安全通道,保障了他们的生命安全。一时间,其他国家纷纷效仿,设计了各种各样的人行横道线。
  从出现到现在,人行横道线对指示车辆行驶、行人在街道上有秩序地行进和停止起到了很大作用。我们每个人都只有一次生命,在穿越马路时一定要遵守交通规则,爱护自己的生命。
其他文献
掌声  小蚊子:“妈妈,我学会飞行了,而且飞得很好!”  蚊子妈妈:“你怎么知道的?”  小蚊子:“我刚刚出去转了一圈,听到很多的掌声!”  龟兔新赛  乌龟:“兔子,我们再来比赛一次!这次比谁先到家。”  兔子:“没问题!来吧!”  乌龟把脑袋缩(suō)进壳里:“我到了。”  兔子:“……”    老师有办法  老师问:“我们点名回答问题好不好?”  学生齐道:“不好。”  于是,老师问女生:
又是一年毕业季。小学、初中、高中、大学,陆续迎来毕业季,这使得人生更加完整。毕业时有欢笑,有泪水,有别离,有回忆……在校的时光镌刻了人们独特的记忆。因为网络的发达,或许这个时代,已经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别离。但是,时光却不知不觉远去了,还好青春仍在,背上行囊,继续前行。  相聚太短,还没来得及品味,毕业生已各自远走天涯。尽情挥洒过的青春,开始变得苍老,繁华殆尽,同窗还能再相见吗?那时在乎或者不在乎的人
大脚趾非常低调,虽然不受重视,可能被踢到后才会引起人们的注意,但它是身体一个重要部位。有关它的一些事实可能令你感到震惊。  每当你走路的时候,你的脚会向前迈,脚掌就需要发力。对于大部分人来说,这意味着大脚趾在走路时承担最大负荷。一天要走那么多路,难怪人们总是觉得大脚趾很痛。  人们早在几个世纪前就知道怎么制作假脚趾了。曼彻斯特大学古埃及生物医学KNH中心的研究人员在一具死时约五六十岁、经历过脚趾截
今天,小编带给各位“红粉”的,是非常精彩、非常好看、能让你笑到肚子痛的动画短片。它们长的只有十多分钟,短的才两三分钟,但是,有句老话说得好呀——浓缩才是精华!  《魔术师和兔子》  在金碧辉煌的大剧院里,楼上楼下座无虚席。因为,伟大的魔术师即将表演著名的帽子魔术,和他搭档的是小兔子艾历克。魔术师信心满满,全部心思都在表演上,却忽视了艾历克的感受。  原来,艾历克饥肠辘(lù)辘,对眼前的胡萝卜垂涎
生命中细小的惊喜总是突然冒出的,像是春日里倏忽掠过的燕影,像是越看星星越多的夜空,像是教科书里藏着的上课传过的小纸条,或是许久没穿的外套口袋里藏着的糖果。它们不经意地散落在各个角落,是流萤,是星火,汇起来就是一整条银河。  有人说过一年有两种过法:一种是过365天,另一种是过1天,然后重复365遍。生命定然有它存在的价值,也有其存在的绚丽。正如没有哪两枚树叶是完全相同的,也没有哪两天是一模一样的。
  
A、B、C、D这4扇木制门框中,哪一扇门框的结构最牢呢?为什么?  某店来了3位顾客,因为要赶火车,急着买饼,限定时间不能超过16分钟。  几个厨师都说无能为力,因为烙熟一个饼的两面各需要5分钟,一口锅一次可放两个饼,那么烙熟3个饼就得20分钟。  这时,厨师老李来了,他说15分钟可以搞定。你知道他是怎么烙饼的吗?
一些树非常有本事,它们利用先天的“身体条件”,加上后天的“勤奋”,如勤争养分、勇夺阳光、智抗病虫害等,成为了树木中的“成功人士”。  如果要举办世界树木界高度竞赛的话,冠军非澳洲的杏仁桉莫属。  这些个头最高的“成功人士”被称为“树木世界里的最高塔”,一般高达100米,最高可达156米。鸟在树顶上歌唱,在树下听起来,歌声就像蚊子的“嗡嗡”声那么小。  它们为什么会如此成功呢?  这全靠它们的叶子。
发明缘由:  值日时,最令人头疼的是拖地。因教室地面砖颜色浅,每次拖地需花较长时间,拖完后地面又滑又湿,还得等干了后才能在上面走,否则一不小心就会滑倒或者将刚擦干净的地面弄脏。班主任发现后买来好用的新式拖布,但我们用了几次后就坏了。班主任又买来这种拖布,没多久又坏了,看来还是传统的拖布耐用。无奈,我们又改用传统拖布拖地。如何才能解决教室拖地问题呢?我想到了将两种拖布组合在一起,发明干湿两用拖布。设
官场上的“两面人”像老鼠过街人人喊打,艺术上的“两面人”却像川剧变脸反倒显出几分有趣,韩羽先生就属于后者。  他的画轻易不肯出手,即使废画也不送人。这样看似吝啬,实则是对艺术的苛求。他说:“画得稍如人意的,舍不得送人;画得不如意的,不好意思送人。画画儿不如意者十之八九,稍如意者十之一二,大多数画儿都送给废纸篓了。”  俗话说:“不怕贼来偷,就怕贼惦记。”韩羽先生警惕性再高,“老虎也有打盹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