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问题情境搞好计算教学

来源 :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pming_snoop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计算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领域,也是数学教学的根本。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常常通过大量题目来重复训练学生的计算,没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使计算教学陷入机械僵硬、枯燥呆板的误区。恰当的情境能唤醒学生的学习热情,促使学生主动参与,从而开动脑筋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让学生体会到学习计算的乐趣,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关键词:小学数学 计算教学 情境创设
  一、问题情境的创设从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
  情境创设不只是为了引出教师想要的问题,也不只是教学开始进行情境创设,重要的是让学生触景生情、触景生需、触景生思,单调枯燥的计算也是学生厌烦、惧怕数学的一个重要原因。小学生尤其是低中年级的学生,他们更多地关注“有趣、好玩、新奇”的事物。因此在情景的内容选择和呈现方式上要充分考虑到趣味性。趣味性是指在情景设计要选择学生喜闻乐见的内容,形式上追求活泼生动。如比赛、游戏、讲故事等,这样容易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到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乐趣。不过在设计时还要在考虑的心理因素之外,还应重视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
  创设情境要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来创设。众所周知,我们现在使用的小学数学教材具有鲜明的适合少年儿童生活背景有关的材料,使学生对数学学习不会像传统数学教育那样有压力。然而,农村的孩子大多数眼界狭窄,对很多事物不了解。因此在教学时,教师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创设学生熟悉的教学情境,这样才有助于学生理解教材,掌握教学内容。数学问题来自两大方面,一是数学外部的(如现实生活)、二是来自数学内部的(由知识本身引起的)。而计算是学生解决现实问题最常用的基本方法之一,因此,新教材的计算教学都以生活情境展示给学生,目的是让学生从情境中产生数学问题、引出计算的需求,借助情境帮助学生理解算理形成算法及理解计算的顺序等。教师在解决问题时,要举学生通俗易懂的例子,这样学生才会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产出要解决问题的需要。
  创设情境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如果偏离太多,学生缺乏实践体验的机会,是不可能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的。因此,我们只有了解了儿童的生活经验和他们的年龄特征、心理特点,站在儿童的角度去看问题,寻求一些儿童感兴趣、具有开放性、挑战性的,与他们生活经验密切相关的素材,创设一个让每位学生都乐意学习的情境。
  二、创设算法多样化的问题情境
  计算教学相比较其它方面教学,就显得有些枯燥。时间一长,学生难免会出现厌烦、轻视的现象。因此,在计算方面的教学,应该开展各种多样化的问题情境。
  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用什么方法更合适,得到结果的合理性如何,与问题的实际背景有关,与学生的思维方式和发展水平也有关。教师应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特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倡计算方法的多样化。“算法多样化”已成为计算教学最显明的特征。
  开放的情景不能脱离数学学习的内容,要充分考虑情景中蕴涵的与课题有关的数学知识结构,使学生紧紧围绕课题展开探究活动,进行数学地思考。很多计算课都需要创设问题情景。常常是创设“买东西”的情境。
  在老师创设的开放性问题情境中,学生根据自己的认知,列举出各种各样的算法,教师让学生比较这些算法,得出最佳或较佳方法。让学生从小学会“多中选优,择优而用”。同时学生发现自己所创造的算法被列为最佳或较佳,在他们幼小心灵里会萌发出自我的价值,增强学习的自信心,在以后的学习中会主动挑战自我。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每学期可以定期开展口算、计算题的闯关比赛,同时设立一定奖项,为的就是提高学生的兴趣和参与计算的积极性,使他们乐于接受挑战,从而认真的对待计算方面的问题。
  三、计算教学与问题情境融合一块
  “疑”是打开思维大门,激发学习兴趣的“金钥匙”。数学教学中,如果教师能够根据教学内容,设置悬念,引起学生认知上的矛盾与冲突,便能激发学生要求解疑的心理需求。创设情境,不只是为了将知识“粘贴”进去,更重要的要使知识能镶嵌到情境中,与情境内在的融为一体,情境的内容应很好地承载数学知识的本质,帮助学生唤起已有的知识经验,有助于沟通新旧知识的联系,帮助学生实现旧知向新知的自主迁移。新课程把生活实践和应用意识渗透在计算教学当中,使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更加紧密,让学生感受到实际生活中确实存在需要计算的问题,体会学习计算的实际意义。借助情境让学生经历从具象到抽象,促进算理的内化。对于算理教学,教师往往感到很困惑,一方面算理本身就是非常抽象的,另一方面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比较差。要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出抽象的算理更是难上加难,于是在具体教学过程中要不就让学生蜻蜓点水、浅尝则止,要不就教师替代学生一讲了之。那么,情境的介入为学生理解并表达算理提供了帮助。
  四、结语
  “数学并不枯燥,是我们把它教枯燥了”。所以怎样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情境教学是《新课标》提出的一种新的教学方式,不管是计算教学还是其它知识的教学,创设恰当的生活情境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学习的兴趣和降低对抽象问题的理解难度是不容置疑的。可是情境创设也不是“万用药”,它只是教学的一个手段,不是最终目的,不要为创设情境而创设情境。
其他文献
摘要:新课程改革积极倡导开放、互动的教学方式与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否有效实施单元综合探究教学,关系新课程改革矛盾破解,考量教师教学智慧提升,更将影响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再现与建构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与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  关键词:高中政治 单元综合探究教学  人教版普通高中《思想政治》必修模块教材设计中,在每个单元的最后都设置了一个“综合探究活动”。教材提供与单元主题相
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应创设民主的教学氛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构建课内外、学科之间联系的大语文教学体系,使小学语文教学提高效益,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小学语文 创新教学 实施方法  实施创新教育首先要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思维是关键,创新知识的火花需要创新思维的去点燃。我认为课堂教学是贯穿创新思维的最好
目的:评价颅脑超声诊断新生儿室管膜下出血(Subependymal hemorrhage, SHE)并利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olor Doppler flow imaging ,CDFI)、及脉冲频谱多普勒(pulsed wave 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