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国门的纸扎

来源 :奥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exander_guw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除了是傳统丧葬必备品,它还常用于宫庙普渡、酬神等祭祀活动,有时也会出现在喜事节庆之中。旧时的纸扎人偶,还有赠礼、收藏等不同用途,和如今潮流玩偶的功能差不多。过去的纸扎,从纸料、花纹绘制、裁剪,到竹子的劈伐,都是由纸扎师傅一手包办。随着印刷技术愈发进步,许多店家将纸扎上的手绘图案改为机器印刷,再加上近年倡导低碳环保的文明祭祀,手作纸扎工艺逐渐受到冷落。

最近它走出了国门


  最近在法国紧邻巴黎埃菲尔铁塔的凯布朗利博物馆,举办了一个名为《极乐天堂》(Palace Paradis)的展览,主角就是用作祭祀的传统纸扎。尽管展览规模不大,却被巴黎最高点阅率的艺文指南《在巴黎外出》选为巴黎十大必看展览之一!
  《极乐天堂》展览围绕着祖先祭祀以及每年中元节的诸多仪式,来呈现华人对祖先、亡人追思的文化。同时从纸扎祭品的制作工艺和象征意义上,探讨这项传统的文化根源及其在当代的演变。
  展品中的传统纸扎灵厝(即冥宅,闽南语中“厝”意指宅屋)有以现代洋房风格设计的样式,还有依循传统庙宇的样式。传统的灵厝以精细的雕花与龙为装饰,一砖一瓦都是手工制作,还会置放逝者的纸糊肖像以及厝契(房产证明),另有财产清单标明家人亲友所给的金钱总额,以避免祭品被“他鬼”所盗取。
其他文献
一樵夫上山砍柴不慎跌下山崖,危急之际,他拉住了半山腰处一根横出的树干,人吊在半空,但崖壁光秃且高,爬不回去,而下面是崖谷。樵夫毅然决定跳下悬崖。   既然不能上,惟一能够活命的可能途径已经证实没可能,半天吊着肯定只能等死。那就只有往下跳了。也許可以顺着山势而下,缓和一点冲下去的重力。也许半途能够有另一棵树,那么就可以再减掉一次冲力。也许没有,也许真的得死,但还有一个可能性,也许不会死。   做
呵,故乡的叶笛。   那只是两片绿叶。把它放在嘴唇上,于是像我们的祖先一样,吹出了对于乡土的深沉眷恋,吹出了对于故乡景色的激越的赞美,吹出了对于生活的爱,吹出自由的歌,劳动的歌,火焰似的燃烧着的青春的歌……   像民歌那么朴素。像抒情诗那么单纯。比酒還强烈。   啊,故乡的叶笛。   那只是两片绿叶。把它放在嘴唇上,于是从肺腑里,从心的深处,吹出了劳动的胜利的激情,吹出了万人的喜悦和对于太
阿姐带着我,走进了大山的怀抱。  小鸟在枝头跳来跳去,愉快地唱起歌儿,热热闹闹地欢迎来闯山的客人。阿姐乐了,她顺手摘片树叶,放在嘴边,和小鸟对起话来——  “滴沥!滴沥……”那是向黄莺问好。  “布谷!布谷……”那是和杜鹃交谈。  “如意!如意……”那是对画眉的祝福。  对完话,阿姐又吹起好听的树叶歌:“呜咿(yī)——咿哟……”  一时,树叶不摇了,小鸟不叫了,野兔不跑了。大家都在静静地听着,听
他们把手挂在风中,石灰白勾画岩壁  他们蹲在那里,看不清山峰如何生长  依附岩石的青苔,多么像一群大树底下  被庇佑的人,不是所有世界的,比如你  一个生命某刻的独行者,存在的生命性  通过表现性而凸显,不要怪罪此刻书写  关于现代性绝望的词句,因为飞鸟不再  翩翩起舞把我吸引,不再有失去的目的在重复  不再需要一个合理的解释了  不再需要仪式感  从高堂走过,同树木告别。永恒的  根莖顶着层层重
童童已经是一个小学生了,但是他还有一个小时候的坏毛病——乱抠鼻子。   一天上课,童童乱抠鼻子的毛病又犯了,他左手拿书挡着,右手抠鼻子。正巧老师让童童回答问题,他站在那支支吾吾地回答不上来,老师一看见他鼻子上的脏东西就知道了他注意力没集中,只好让他坐下了。   一下课,老师就来问童童的鼻子是怎么了。童童不好意思地对老师说:“我就是总爱乱抠鼻子。”   老师看着童童笑着说:“你想抠鼻子是因为你
上天给了它一个倔强的名字  跳过丝瓜扁豆西红柿  揪出夹缝里的草  混在果实当中  争阳光,争养分,争一切出头机会——  走出地下通道的民工也是这样  腰系保险绳,身体和明天悬在半空  为大楼涂抹颜色  整个夏季爬高就低,不断冒出来  自顾自,开花结籽  长硬骨头  它弯着腰身,承受暴雨、烈日  石头天生隐忍,刀劈斧凿  剥脱一层,又显露一层——  良善之心被坚硬的表皮包裹,只能  靠轮廓和想象 
湖中,一黑一白两条鱼,同时看到了远处的诱饵。白鱼一看到诱饵,就立刻掉转身,往回游。黑鱼不解地问白鱼:“诱饵离我们还那么远,你为何唯恐避之不及呢?”  “我怕多看了一眼,就禁不住游过去。”白鱼说。  “诱饵离我们还远着呢,多看几眼,有什么要紧呢?你这样如临大敌,真是胆小如鼠、杞人忧天!”黑鱼不屑地对白鱼说,可白鱼还是坚持往回游,不再去看那诱饵。  数日后,白鱼从别的鱼那里听到了黑鱼的消息。那日,黑鱼
一只鸭子在辽阔的平原上练习飞翔,它想像老鹰一样能够展翅飞翔在天空,可是它一次次地摔倒,仍旧没有飞起来。树上一只小鸟问它母亲:那不是一只鸭子吗,它为什么那么拼命地想飞呢?母亲告诉它的孩子:那就是一只鸭子,但它总认为自己是只老鹰。   一天,主人准备把这批鸭子卖掉,所有的鸭子都被捉起来了,当主人去捉那只試图飞翔的鸭子时却没有能力捉住它了。因为那只鸭子动作很敏捷,最终逃脱了厄运,成为一只自由的鸭子。 
暑假,我同两位同学到了被称做贵州高原花朵的花溪。回校后,同学们问我的印象,我只回答了一个字:美。   游花溪,不能不过跳墩。踏上第一块石墩,就仿佛走到了美的交点上。你会感到美是这样的集中。清澈见底的溪水,像一根弯弯曲曲的琴弦,从脚下穿过,能听见优美悦耳的琴声。   过跳墩,既是意志的锻炼,也是美的检阅。我惊奇,站在跳墩上这么久,我竟没有吐痰。我有随地吐痰的恶习,但我明白,往这清得可爱的溪水里吐
为什么人头又叫作“首级”呢?难道不是“人首”更贴切吗?虽然听起来有点怪……难不成人头也能分级别?  人头肯定是不能分级别的,谁会因为脑袋的胖瘦、大小不同而给它分个三六九等呢?这一点倒是把“人人平等”发挥得很好。不过,在中国古代的军队中,人头还真跟“级别”二字息息相关,而“首级”的说法也是因此从军队中流传开来的。  用“首级”来指我们的脑袋,其实还是十分形象的,毕竟“首”本来就有人头的意思,是人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