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基于校级精品课程“影视英语”教学实践,旨在探讨多模态环境下,小组活动“影视论坛”对大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本课程运用“输入,吸收,输出”理论,帮助学生训练听说能力的同时,从精选的影视片段中提炼出有争议性的话题,通过极具课程特色的课堂活动,引导学生分析、讨论或辩论,得出自己的观点。整个过程涉及运用、分析、综合、评价、创新等属于较高层次的思维技能,能有效培养大学生的思辨能力。
关键词: 影视英语教学 影视论坛 多模态 思辨能力
一、引言
在电脑与互联网日益普及的今天,大学英语教学正逐渐由传统课本平面模式,转为运用电脑和网络制作PPT课件、音频、视频等多模态的现代教学模式。模式的转变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参与课堂的兴趣,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形式上的进步急需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手段和教学设计等一系列更新。在多模态教学形势下,网络媒体作为一种新兴媒体已成为学生学习、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有着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优势,但是其劣势也显而易见。由于缺乏系统的监管,每天铺天盖地出现在各大网站新闻中,难免会有鱼目混珠的现象和错误的英语语言输入、虚假信息等屡禁不止。至此,英语教学目标已不止是单纯的语言、文化教学,对大学生思辨能力有效培养迫在眉睫。
二、国内外研究动向
“多模态”指人类通过视觉、听觉、触觉等三个以上感官与外部环境之间的互动方式;即通过图像、声音、肢体动作等多种手段和符号资源进行交际的现象(顾曰国,2007)。在Krashen和Swain的“输入假说”和“输出假说”的基础上,Harmer提出的“输入、吸收、输出”平衡理论,认为学习者首先要通过视觉和听觉感知大量的语言材料并理解其意义、形式和交际功能以获得足够的语言输入;其次,学习者要通过多种活动将输入的语言材料和相关知识进行反复操练、加工、消化。使之内化于已有的知识结构之中;最后,学习者将储入的语料和知识重组,以口头或笔头方式在新的交际环境下表达出来(康庄,2009)。
思辨能力(critical thinking skills),在我国也被译为“批判性思维”,是使用清楚、准确的语言表达或对概念的分析进行明白、有力的解释和论证的能力(Paul R.W
关键词: 影视英语教学 影视论坛 多模态 思辨能力
一、引言
在电脑与互联网日益普及的今天,大学英语教学正逐渐由传统课本平面模式,转为运用电脑和网络制作PPT课件、音频、视频等多模态的现代教学模式。模式的转变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参与课堂的兴趣,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形式上的进步急需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手段和教学设计等一系列更新。在多模态教学形势下,网络媒体作为一种新兴媒体已成为学生学习、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有着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优势,但是其劣势也显而易见。由于缺乏系统的监管,每天铺天盖地出现在各大网站新闻中,难免会有鱼目混珠的现象和错误的英语语言输入、虚假信息等屡禁不止。至此,英语教学目标已不止是单纯的语言、文化教学,对大学生思辨能力有效培养迫在眉睫。
二、国内外研究动向
“多模态”指人类通过视觉、听觉、触觉等三个以上感官与外部环境之间的互动方式;即通过图像、声音、肢体动作等多种手段和符号资源进行交际的现象(顾曰国,2007)。在Krashen和Swain的“输入假说”和“输出假说”的基础上,Harmer提出的“输入、吸收、输出”平衡理论,认为学习者首先要通过视觉和听觉感知大量的语言材料并理解其意义、形式和交际功能以获得足够的语言输入;其次,学习者要通过多种活动将输入的语言材料和相关知识进行反复操练、加工、消化。使之内化于已有的知识结构之中;最后,学习者将储入的语料和知识重组,以口头或笔头方式在新的交际环境下表达出来(康庄,2009)。
思辨能力(critical thinking skills),在我国也被译为“批判性思维”,是使用清楚、准确的语言表达或对概念的分析进行明白、有力的解释和论证的能力(Paul R.W